李建永
春到人间一卷之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临的标志是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虽然是农历节气,但一般又在每年公历的2 月4 日、5 日或6日。这是因为农历(夏历)是阴阳合历,农历的月份,反映的是月亮运行的周期规律,每年十二个月,分为大尽、小尽。东汉·许慎《说文》讲:“盡(尽的繁体字),器中空也。”月尽,指一个月的日子过尽了,过空了,过了了。唐·韩鄂《岁华纪丽》讲:“月有大尽、小尽,三十日为大尽,二十九日为小尽。”刚刚过去的辛丑牛年腊月,就是小尽,所以除夕在腊月二十九,没有“年三十”。而农历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太阳运行的周期规律,是阳历,故与每年公历的日月相吻合——“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由于民间立春日有“打春牛”的习俗,所以立春也叫打春。常言说,“春打六九头”。农历壬寅虎年立春,是公历2 月4 日,恰好是六九第一天。“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开一日,水暖三分”——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何为春?东汉·刘熙《释名·释天》讲:“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亦讲:“春者,蠢也,蠢蠢摇动也。”《逸周书·时训解》又说:“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大意是:立春这天东风解冻,再过五天冬眠的虫子和动物开始活动,再过五天鱼就会上到带冰的水面。春天,就这么“蠢蠢”而来,“蠢蠢”打开。春天是万物的“打开式”。故唐·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诗云:“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立春之日的传统小吃是春卷。谚云:“春到人间一卷之。”吃春卷或春饼的习俗大约起于晋(五辛盘),兴于唐。《关中记》: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相互赠送。唐·杜甫有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唐·白居易有句:“二月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宋·苏轼亦有句:“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宋·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下阕)写得更加俏皮:“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据说宋代宫廷里的春饼更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盘并酒,以赐近臣。盘中生菜,染萝卜为之,装饰置奁中……民间亦以春饼相馈。”这种“咬春”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据传最初制作“五辛盘”,是为了“却春困”。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大蒜、胡荽、萝卜、韭菜、羊角葱等辛荤时蔬,确有发散风邪、行气活血之功,既有益于健康,又能使人精神振奋。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五辛菜》讲:“岁朝食之,助发五脏气。常食,温中去恶气,消食下气。”
时逢立春,一家人动手制作春卷、春饼,“聊把一尊酒,共寻千里春”,多好!
清明昨日寒食节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关于清明,《岁时百问》讲:“万物生长于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三统历》云:“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明·张岱《夜航船》亦讲:“清明万物齐于巽。巽,洁也,齐也。清明取洁齐之义。”时至清明,已入深春,莺飞草长,清波粼粼,桃红柳绿,风清景明。
清明作为节气,有起源于周朝之说。据张岱《夜航船·天文部·时令》讲:“周公始定二十四节,以合二十四气。”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冬至和清明。清明一般在每年阳历的4 月4 日、5 日或6 日。今年是4 月5 日3 时20 分3 秒交清明(即农历三月初五)。节气也称气。古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清明三候是: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三候虹始见。这早在《逸周书·时训解》即有记载:“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说起清明,就不能不谈到寒食。据传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贤人介子推的。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等诸臣逃亡去国十九载,返国后封赏功臣,独介子推无封无赏。传说子推作《龙蛇歌》而讽之:“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入深渊,得其所安;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子推遂偕母隐于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子推抱树焚死。时人为悼念子推,于其忌日禁火冷食。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介子推之事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寒食大致在清明的前一二日(亦有前三日之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隋·杜公瞻注:“按历合(寒食)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到唐代朝廷明文规定,寒食节禁火三日,具体日期为:冬至后一百零四天(俗称“大寒食”),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俗称“官寒食”),冬至后一百零六天(俗称“小寒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寒食(指‘大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冬至后一百五日(指‘官寒食)最盛。”正由于寒食有“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之分,而民间却又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寒食——大致在清明的前一夜禁火,因而俗话常说:“清明昨日寒食节。”东汉时期,太原郡寒食禁火竟长达一月。据《太平御览》记载:“周举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土人每至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少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止火,残损人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然而,“风俗”一旦形成,是很难一下子“革”掉的,故不少地方每到寒食,仍长时间绝火冷食,以致当政者不得不用行政命令来强制禁绝这种“陋习”。据魏武帝曹操《明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笔者的家乡就在雁门关外,属于《明罚令》所说的雁门郡所辖。记得童年时期,每到寒食、清明节前几天,村里的奶奶和母亲们便用白面捏寒燕儿(形如燕子),蒸熟后用线穿起来挂在门楣或屋梁上晾干,可作小孩儿们的干粮(零食)。现在为了传承传统风俗文化,当地文化部门这几年也组织妇女在清明节这天捏寒燕儿,但是时间节点却选得未必恰当。所谓寒食、寒燕儿,是因为寒食节禁火不吃热食才叫寒食,才叫寒燕儿;如果寒食这天大兴蒸爨之事,还叫什么寒食、寒燕儿呢,岂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我前几天给九十二岁的老母亲打电话询问,我们小时候看您捏寒燕儿,那是在啥时候?母亲毫不犹豫地说,清明前两三天,家家户户捏寒燕儿哩。大嫂在旁插话说,我们老家陕西榆林也是清明前两三天捏寒燕儿。前文引述之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亦有佐证:“清明节……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枣?”的“?”读如糊,是饼子一类的食物。据《玉篇·食部》讲:“?,饼也。”想必古代到寒食那天不生火、不做饭,全家人只以干饼子和寒燕儿之类的“寒食”充饥。尽管我们童年时代的寒燕儿,早已变成孩子们所垂涎的干粮,但由此亦可见“风俗”之影响深远。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到了唐代,寒食与清明两节由于日期相近,便逐渐融为一体,几乎成为同一个节日。唐·元稹《连昌宫词》云:“初届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俗谚亦云:“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六到清明。”也就是说,冬至后一百零六天,既是寒食节,又是清明节,可见两节已渐渐“合二为一”了。据唐·杜佑《通典》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 年)制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至此,寒食被作为“用展孝思”的“法定节日”确定下来。俗话说:“清明到,儿尽孝。”唐·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潇潇暮雨人归去。”由于寒食禁火,故清明取火曰请新火。“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在清明这一天,皇帝亦将新火赐予近臣,以示恩赏。唐·韩翃《寒食》诗写的便是公侯大臣受皇宫赐火:“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宋·王禹偁《清明》诗写的则是穷书生乞火:“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清明成为“法定假日”,亦始于唐代。据宋·王溥《唐会要·休假》:“(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 年)二月二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又曰:“大历十二年(公元777 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公元790 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日。”寒食一日,再加前后三日,共计七日假,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黄金周”了。宋承唐制,寒食、清明亦放假七日。北宋·庞文英《文昌杂录》:“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冬至后)一百四日始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后来人们于清明节扫墓,便一直奉行“前三后四”或“前三后七”之古俗。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由于唐代以后,寒食、清明既是“法定节日”,又是“法定假日”,所以除了祭祖扫墓而外,尚有春游、踏青、插柳、放风筝等风俗。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又云:“清明去踏青,不害脚疼病。”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诗有句云:“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唐·元稹《寒食日》诗亦云:“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可见,到了唐宋时代的寒食和清明,庶几成为一个“踏青旅游节”了。
大暑不热,五谷不结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
唐代诗人杜牧有句:“大暑云酷吏,清风来故人。”前半句将大暑比作酷吏——指古代施行严刑峻法的官吏,大暑天的酷热,就像下狠手的酷吏一样令人生畏,因而俗话也说“大暑如酷吏”;后半句则讲,立秋以后清风徐来,天气凉爽,迎候故人临门,更加欣喜若狂。现在还是“大暑云酷吏”时段,但很快就到了“清风来故人”时节,因为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一般在每年阳历的7 月23 日或24日,今年是阳历7 月23 日(农历六月廿五)4时6 分49 秒交节。据《逸周书·时训解》讲:“大暑之日腐草化为萤,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大意是大暑之日腐烂的草变成萤火虫,再过五天土壤湿润空气暑蒸,再过五天大雨应时而来。除了“腐草化为萤”需要辨误,其他两句都很直白。据《本草纲目·虫部·萤火》讲:“﹝宗奭曰﹞萤常在大暑前后飞出,是得大火之气而化,故明照如此。﹝时珍曰﹞萤,从荧省。荧,小火也,会意。﹝弘景曰﹞此是腐草及烂竹根所化,初时如蛹,腹下已有光,数日变而能飞。﹝时珍曰﹞萤有三种:一种小而宵飞,腹下光明,乃茅根所化也,吕氏《月令》所谓‘腐草化为萤者是也……”《诗经·豳风·东山》有“町畽鹿场,熠耀宵行”,其中“宵行”就是萤火虫。萤火虫是能够发光的昆虫,把它们捉来放在纱袋里,夜间可以照明。《三字经》讲到古人好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其中“囊萤”讲的是东晋大臣车胤家贫好学的故事。《晋书·车胤传》记载:“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古人之所以认为“腐草化为萤”,是因为萤火虫栖息的环境,多以潮湿腐烂的草丛为主,看到它们总是从中飞出,便会产生“腐草化萤”的错觉。虽然萤火虫并非腐草化出来的,但它却有“黑发”和“明目”之功能。《本草纲目·虫部·萤火》介绍了两个古代验方:“黑发:七月七日夜,取萤火虫二七枚(14 个),捻发自黑也。明目:劳伤肝气目暗方:用萤火二七枚(14 个),纳大鲤鱼胆中,阴干百日为末。每点少许,极妙。”杜牧《七夕》诗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只是不知他所歌咏的“扑流萤”,是用来“黑发”呢还是“明目”呢?从后两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之“卧看”判断,应该是用来“明目”的吧?
大暑是相对小暑而言的。《说文》云:“暑,热也。从日,者声。”《释名》亦云:“暑,煮也,如煮物也。”如果说,小暑已热,那么大暑将更熱;小暑已“煮”,那么大暑将更“煮”。所以小暑和大暑常常是“捉对”而谈的。谨以四句谚语来概括一下大暑的特点和“作用”。
俗话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尽管俗话常说“热不过大小暑”,然而大暑较之小暑要更加炎热,古人称大暑为溽暑、暍暑、毒暑、徂暑、酷暑,所以将大暑比作暑吏或酷吏,所以俗话才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今年是7 月16 日即农历六月十八起初伏,7 月26 日即农历六月廿八入中伏,8 月15 日即农历七月十八交末伏。大暑三天后入中伏,今年有两个中伏——二伏、三伏均在大暑期间。俗话说:“头伏日头二伏火,三伏烤得没处躲。”古代常有形容大暑酷热难熬的诗文传世。西晋夏侯湛《大暑赋》云:“三伏相仍,徂暑彤彤。上无纤云,下无微风。”《文选·苦热行》亦云:“砂砾销铄,草木焦卷。处凉台而有郁蒸之烦,浴寒水而有灼烂之苦。宇宙虽广,无阴以憇。昔闻草木焦,今见砂石烂。大火灼光,炎气酷烈。”宋代诗人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诗写得更加形象而精当:“玉砾金沙一径长,暑中无处可追凉。独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风水不香。”
俗话说:“大暑小暑,有米懒煮。”每年数伏天里,特别是在大暑和二伏、三伏重叠的日子里,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是名副其实地度“苦夏”,由于“夏日可畏”,人们多食欲不振。有两种食品有助于消暑。一是绿豆,好处多多。据《本草纲目·谷部·绿豆》讲:“【释名】﹝时珍曰﹞绿以色名也。【集解】﹝志曰﹞绿豆圆小者佳。﹝时珍曰﹞绿豆处处种之。三四月下种,苗高尺许,叶小而有毛,至秋开小花,荚如赤豆荚。粒粗而色鲜者为官绿;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为油绿;皮浓而粉少早种者,呼为摘绿,可频摘也;迟种呼为拔绿,一拔而已。北人用之甚广,可作豆粥、豆饭、豆酒、炒食,磨而为面,澄滤取粉,可以作饵顿糕,荡皮搓索,为食中要物。以水浸湿生白芽,又为菜中佳品。【气味】甘,寒,无毒。﹝藏器曰﹞用之宜连皮,去皮则令人小壅气,盖皮寒而肉平也。合鲤鱼鲊食,久则令人肝黄成渴病。【主治】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利小便胀满。厚肠胃。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补益元气,和调五脏,安精神,行十二经脉,去浮风,润皮肤,宜常食之。煮汁,止消渴。治痘毒,利肿胀。【发明】﹝时珍曰﹞绿豆肉平皮寒,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宜连皮生研水服。(绿豆粉)绿豆色绿,小豆之属木者也,通于厥阴、阳明。其性稍平,消肿治痘之功虽同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且益气,厚肠胃,通经脉,无久服枯人之忌。”并介绍了一个珍贵的药方:“扁鹊三豆饮:治天行痘疮。预服此饮,疏解热毒,纵出亦少。用绿豆、赤小豆、黑大豆各一升,甘草节二两,以水八升,煮极熟。任意食豆饮汁,七日乃止。”二是西瓜,消暑极佳。人们常问,数伏天里吃啥好?俗话说:“头伏饺子末伏面。”又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不过,数伏天里吃得最多的大概要数西瓜。俗话说:“夏食西瓜,饿死医家。”西瓜的含水量高达94%,在所有水果中天然营养汁含量居首位。据《本草纲目·果部·西瓜》讲:“按胡峤《陷虏记》言,峤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则南北皆有,而南方者味稍不及,亦甜瓜之类也。二月下种,蔓生,花、叶皆如甜瓜。七八月实熟,有围及径尺者,长至二尺者。其棱或有或无,其色或青或绿,其瓤或白或红,红者味尤胜;其子或黄或红,或黑或白,白者味更劣;其味有甘,有淡,有酸,酸者为下。瓜瓤【气味】甘,淡,寒,无毒。多食作吐利,胃弱者不可食。同油饼食,损脾。按《延寿书》云:北人禀厚,食之犹惯;南人禀薄,多食易至霍乱,冷病终身也。又按《相感志》云,食西瓜后食其子,即不噫瓜气。以瓜划破,曝日中,少顷食,即冷如水也。【主治】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含汁,治口疮。【发明】西瓜性寒解热,有天生白虎汤之号。然亦不宜多食。西瓜、甜瓜皆属生冷。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真西山卫生歌云‘瓜桃生冷宜少飧,免致秋来成疟痢是也。又李鹏飞《延寿书》云:‘防州太守陈逢原,避暑食瓜过多,至秋忽腰腿痛,不能举动。遇商助教疗之,乃愈。”关于西瓜不宜吃得过多,俗话也说:“西瓜祛暑,多食伤气。”又说:“西瓜黄香梨,多吃坏肚皮。”《本草纲目》还讲到西瓜皮的药用价值:“皮【气味】甘,凉,无毒。【主治】口、舌、唇内生疮,烧研噙之。食瓜过伤,瓜皮煎汤解之。诸瓜皆同。”
俗话说:“大暑小暑,灌死老鼠。”据《礼记·月令》讲:“季夏之月……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以利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彊。”《逸周书·时训解》讲到大暑第三候也说“大雨时行”。故雨大雨多是大暑天的一大特点,此时大田庄稼正处于生长旺盛期,也需要充足的雨水。俗话说:“大暑天连阴,遍地是黄金。”我们老家塞北的庄户人经常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由于大暑时节气温普遍高烧,水分蒸发得极快。所以俗话又说:“伏里日头,石板熬油。”还说:“伏地如筛。”下的雨虽多,都会“漏”掉、蒸发掉,即使在“大雨时行”之后,也是“大暑天,立马等道干”。
俗话说:“大暑小暑,遍地开锄。”大暑的最主要特点就是酷热——而且不热不行。俗话说:“人在屋里热得跳,谷在田里热得笑。”又说:“大寒地不冻,虫不灭;大暑天不热,谷不结。”还说:“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环球同此凉热”正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眷顾,也是大暑“伟大作用”之所在!宋代诗人戴复古《大热》诗云:“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汉代崔寔《四民月令·六月》亦云:“六月初伏……是月也,趣耘锄,无失时。”尽管大暑天里“欲动身先汗如雨”,但是庄稼汉却是冒着酷暑下大田,“大暑小暑,遍地开锄”,一颗汗珠摔八瓣儿!有一年三伏天回老家,看见姐夫的后背起满蚕豆大的水泡,我吃惊地问,怎么搞的?姐夫满不在乎地说,今年锄田晒得晚了。我更加迷惑了。姐夫说,每年夏至开锄,太阳还不算太毒,锄田就得脱了上衣晒着背,日复一日晒过来,到小暑大暑大烤的时候,脊背已经晒得黑黝黝的像块铁了,哪里还会起泡?哦!明白了,怪不得父亲、大哥、二哥的背上不起泡呢。姐夫是个念书人,不好意思光着脊背锄田,到了伏天实在热得不行脱掉上衣,就晒成这样子了。姐夫最近还对我说,“夏田出自犁墒来,秋田出自锄橿来”(锄橿是锄柄的俗称),开春不耕地,夏田没收成,夏天不锄田,秋田欠收成。好在现在打药就可以灭草,锄田的人少了。这几日黍子、谷子有尺把来高,玉米正在出穗长棒子,有一人多高了。有的老庄户人,还是要出地除草,松土,都习惯了。
小满临,麦满仁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
“小满小满,不热不寒。”进入小满,大田庄稼正抽苗生长,麦穗已经“ 小得盈满”。虽然初夏天长,日照充足,但尚未步入酷暑,午间歇晌时打开窗户,小风儿飕飕吹拂,正是爽快时节。
小满,一般在每年阳历的5 月20 日或21 日,今年是阳历5 月21 日(即农历四月廿一)9 时22 分25 秒交节。明代史学家、文学家张岱《夜航船·天文部·夏》曰:“四月中,小满后,阴一日生一分,积三十分而成一昼,为夏至。四月,乾之终,谓之满者,言阴气自此而生发也。又,孟夏万物生长稍得盈满,故云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至此小得盈满。”《逸周书·时训解》则将小满三候归纳为:“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苦菜秀”稍后详说,先说“靡草死”。靡草,有说荠菜之类,也有说葶苈之属。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葶苈》讲:“(葶苈)初春生苗叶,高六七寸,似荠。根白色,枝茎俱青。三月开花,微黄。结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长,黄色。《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许慎、郑玄注皆云,靡草,荠、葶苈之属也。”唐代诗人雍陶《伤靡草》诗云:“靡草似客心,年年亦先死。无由伴落花,暂得因风起。”由此可见,至少千年之前的唐人,还是可以不时遇到靡草的,否则就不会拿它作诗题而设喻了;而今已经很难将它辨析确认,只知道靡草进入孟夏便早早死去,随风而飘逝了。再说“小暑至”。这里所说的“小暑”,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之小暑——至少还有一个多月才到小暑呢。东汉许慎《说文》讲:“暑,热也。”小满十来天以后,天氣愈来愈热,但尚未到达最热的时候,故曰“小暑至”。
小满苦菜秀。据《礼记·月令》讲,春天“其味酸”,夏天“其味苦”,秋天“其味辛”,冬天“其味咸”。故小满吃苦菜最“正点”。苦菜的生长特性及其食用和药用功能,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苦菜》均有阐释:“【释名】荼、苦苣、苦荬、游冬、褊苣、老鹳菜、天香菜。【集解】﹝桐君药录曰﹞苦菜三月生,扶疏。六月花从叶出,茎直花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时珍曰﹞苦菜即苦荬也,家栽者呼为苦苣,实一物也。春初生苗,有赤茎、白茎二种。其茎中空而脆,折之有白汁。胼叶似花萝卜菜叶而色绿带碧,上叶抱茎,梢叶似鹳嘴,每叶分叉,撺挺如穿叶状。开黄花,如初绽野菊。一花结子一丛,如茼蒿子及鹤虱子,花罢则收敛,子上有白毛茸茸,随风飘扬,落处即生。﹝士良曰﹞蚕蛾出时不可折取,令蛾子青烂。蚕妇亦忌食之。【气味】苦,寒,无毒。【主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肠澼渴热,中疾恶疮;久服耐饥寒,高气不老;调十二经脉,霍乱后胃气烦逆;久服强力,虽冷甚益人。【发明】夏三月宜食苦菜,能宜心和血通气也。又,凡病痔者,宜用苦苣菜,或鲜或干,煮至熟烂,连汤置器中,横安一板坐之,先熏后洗,冷即止。日洗数次,屡用有效。”唐代大诗人元稹《咏二十四气诗·小满四月中》诗云:“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可见,“苦菜秀”已经成为小满到来的标志。苦菜在我的故乡也叫甜苣,另有一种叫白毛(叶子的表面有一层微细的白毛),有别于苦菜。俗话常说:“熟油苦菜,各人所爱。”我从小看母亲做熟油苦菜,具体操作程序为:把苦菜从田地里用铲子挖回来,择洗干净,煮熟,再用凉水浸洗两三遍,攥干,切碎,然后浸放在凉水中,可随时攥干拌食。食用时,先将一把长柄大铜勺放在火上烧到灼热,倒入一羹匙胡麻油,加入切细的葱丝和捣碎的辣椒面,快速泼在苦菜上,“刺——啦”一声响起,冒出扑鼻的香味,口水随之而出。撒点盐,倒些醋,拌几下,尝一口,微苦清香,打凉败火,那叫个美气!难怪《诗经·邶风·谷风》诗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小满三日见三黄。俗话说:“小满见三鲜。”所谓三鲜,在北方不同地区略有差异,有的说黄瓜、蒜苗、樱桃,有的说油菜、黄瓜、樱桃,还有的说是桑葚、樱桃、黄杏,总之可以尝鲜了。俗话还说,“小满地里一片黄”“小满三日见三黄”。哪三黄?杏黄、麦黄、茧子黄。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云:“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飞。”山西老歌《汾河流水哗啦啦》也唱道:“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待到五月杏儿熟,大麦小麦又扬花……”也许有人不知“麦花”为何物?在每年农历的三四月份,北方最晚要到五月份吧,是大麦、小麦的扬花期和灌浆期,它们的“花”,就是每颗麦粒尖儿上吐出来的比米粒还要小的小白粒儿,小得像雪霰一般,所以范成大才说“麦花雪白”。在我的老家塞北,由于天气寒冷,麦子和杏子要熟得晚一些——大约要比黄河边的晋南地区晚上个把月。每年到夏至以后、小暑前夕,田野里的大麦(我的老家也叫草麦)和小麦才渐次变成一片金黄世界,院子里或田地间的杏子也变黄熟透,所以我的老家叫它“草麦黄杏儿”。每年此际,母亲都会用粮食换几斤“草麦黄杏儿”,给我们姐弟几个解馋,咬一口,透心甜,真是好吃!至于“三黄”中的茧子黄,那是到小满时节蚕老了,茧子黄了。所以俗话常说:“一年老了爹,一夜老了蚕。”清代诗人陈景钟《缫丝曲》诗云:“三春雨足桑叶肥,家家饲蚕昼掩扉。三眠三起近小满,桑葚垂垂叶已稀。”
小满麦满仁儿。冬小麦的生育期分为十二期: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一般到小满前后,就是小麦的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所以俗话说:“小满临,麦满仁。”据宋代马永卿《嬾真子》讲:“小满,四月中,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而未熟也。”不过,小满后麦子成熟得很快,有的地方三五天,有的地方十天半个月,便开始收割麦子了。所以俗话常说,“小满三天望麦黄,磨好镰刀扫净场”“小满三天遍地黄,再过三天麦上场”“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等等。据《礼记·月令》讲:“孟夏之月……农乃登麦,天子以彘尝麦,先荐寝庙。是月也,畜聚百药。靡草死,麦秋至。”两个要点,一是“天子以彘尝麦”,即皇帝吃新麦要配猪肉;二是“麦秋至”,并非说秋天来了,而是说麦子的秋天——“秋后问斩”的时辰到了。元代元淮《小满》诗云“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小麦是我们餐盘里主粮中的主粮。但是,由于冬小麦生长周期长达220天到270 天,吸收地气充分,新麦子磨出的白面,大热,小有毒,所以老辈人传言,谷子要吃新的,麦子要吃陈的,此所谓“新谷旧麦”。即使想吃新麦面条,也要搭上新收的小蒜“解毒”。东汉崔寔《四民月令·四月》云:“布谷鸣,收小蒜。”俗话也说:“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因而,用新蒜配新麦,那叫天然绝配。
不过,我的老家塞北,由于无霜期短,种的是春小麦。春天种麦子,叫“ 抓麦子”——庄稼汉子跟在赶着犁牛的耕地老汉后边,将拌着粪土的麦种用柳条编织的小笸箩挎在脖子上,双手在“固定”于胸前的小笸箩里迅速地一抓一丢,垄沟里的麦种被犁铧翻起的松土盖住,而后生根发芽。夏天收麦子,叫“拔麦子”——全家男女老少齐出动,圪蹴在火辣辣的日头底下,双手开弓一把一把地拔麦子,每个人浑身上下浸透在汗水中,孩子们的嫩手打满了血泡,那叫“龙口夺食”!前几天我打电话问询家人,还有多长时间拔麦子?姐夫说,俗谚说麦子是“芒种露芒,一个月上场”,还说“小暑拔大麦,大暑拔小麦”。这样一合计,“夏满芒夏暑相连”,今年6 月6 日是芒种,一个月后的7 月7 日是小暑,离拔麦子还有五六十天呢。我问姐夫,咱们老家小满前后都种些啥?76 岁的姐夫说,“小满前后,点瓜种豆”,瓜类有西瓜、香瓜、菜瓜、倭瓜、葫芦等;豆类包括黄豆、黑豆、绿豆、红豆、豇豆、连豆、小白豆等。最后他还特地叮嘱我一句,“芒种露芒”的“芒”念“王”哩,就是“針尖对麦芒”的“芒”。
立秋看秋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唐代诗人司空曙《立秋日》诗云:“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东晋诗人陶渊明《酬刘柴桑》诗亦云:“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何谓秋?一为成熟、成就之义。譬如,《说文》云:“秋,禾谷熟也。”《文选》录潘岳《秋兴赋》,李善注曰:“秋,就也。言万物就成也。”汉代扬雄《太玄·中》有“覆秋常”,司马光注:“秋者,万物成就收功之时也。”二为愁缩、揪敛、收割之义。譬如,《广雅·释诂四》云:“秋,愁也。”《白虎通义·五行》亦云:“秋之言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又曰:“大暑后十五日斗指坤,为立秋。秋者,揪也,万物于此揪敛也。”《管子·形势解》又曰:“秋,阴气以下,故万物收。”三为怒气、肃杀之义。譬如,《尸子》云:“秋,肃也,万物莫不肃敬。”《春秋繁露·阴阳义》亦云:“秋,怒气也,故杀。”所以古代之赏罚,亦顺应自然之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先德而后刑”,“秋后而问斩”,诚如《礼记·月令》所谓“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是月也,以立秋……决狱讼,必端平;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不可以赢”即不可宽大、严惩不贷。——这也正好印证了一句俗谚“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因而秋天亦称金秋、清秋、寒秋、商秋,既有百谷丰稔之收获,亦有万木凋零之萧瑟!
立秋,一般在每年阳历的8 月7 日或8日,今年是阳历8 月7 日(农历七月初十)20时28 分57 秒交节。据《逸周书·时训解》讲:“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这三句话的意思很明白:从立秋之日开始吹来的风是凉风,过五天之后庄稼及草木的叶子上就会出现白色的露珠,再过五天之后寒蝉开始鸣叫。这里需要分辨一下“寒蝉鸣”与“蜩始鸣”。《逸周书·时训解》在解释“夏至三候”时,讲到过“蜩始鸣”。明代药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虫部·蚱蝉》中对各种蝉作了简要辨析:“蝉,诸蜩总名也。皆自蛴螬、腹蜟变而为蝉(亦有转丸化成者),皆三十日而死。夏月始鸣,大而色黑者,蚱蝉也,又曰蝒(音绵),曰马蜩,《豳》诗‘五月鸣蜩者是也。头上有花冠,曰螗蜩,曰蝘,曰胡蝉,《荡》诗‘如蜩如螗者是也。秋月鸣而色青紫者,曰蟪蛄;小而色青赤者,曰寒蝉,曰寒蜩,曰寒蛩;未得秋风,则喑不能鸣,谓之哑蝉,亦曰喑蝉。”由于蝉(蜩)的寿命只有短短一个月,所以夏至时的“蜩始鸣”,与“立秋之日寒蝉鸣”,不是同一种蝉在叫。《诗经·豳风·七月》诗中“四月秀葽,五月鸣蜩”,乃夏至时的“蜩始鸣”。而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词中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则是立秋后的“寒蝉鸣”。由于秋天是怀人的季节,故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立秋日想念诗友元稹的时候,高吟“故人千万里,新蝉两三声”;在又一个立秋日惦念老友刘禹锡的时候,亦低唱“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可见,蝉在古诗里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
立秋分早晚。俗话说:“立秋立凉哩,数九数暖哩。”又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悠悠。”立秋的时间每年不同,有早有晚,凉热迥异。早晨立秋,天气比较凉爽;晚上立秋,天气比较燠热。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又说:“早起秋,凉悠悠;黄昏秋,热愁愁。”还说:“早立秋,暮飕飕;夜立秋,热到头。”今年是傍晚8 点半左右起秋,应该是个“热愁愁”的秋天。
秋来伏,热得哭。若想搞清楚立秋后是热是凉,还要看立秋的时候是“伏包秋”还是“秋包伏”。谚云:“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所谓“伏包秋”,就是在立秋那天正好起末伏,也就是说立秋和末伏是同一天。由于末伏规定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里,因而只有立秋逢庚日才叫“伏包秋”;一般情况都是末伏在立秋之后,俗称“秋包伏”。由于末伏共有10 日,也就是说,“伏包秋”在立秋后只有10 日是伏天,即“秋里十日伏,伏里十日秋”,热的时间较短,所以说“伏来秋,凉悠悠”;而“秋包伏”在立秋后尚有十多天甚至十七八天在伏里,熱的时间自然就长,所以说“秋来伏,热得哭”。一般来说,“伏包秋”的情况并不多见。我查了一下《万年历》,从1991 年到2031 年的40 年里,仅有5 次“伏包秋”:1991年8 月8 日即农历辛未(羊)年六月廿八(庚戌日)立秋,这天正好起末伏;1993 年8 月7日即农历癸酉(鸡)年六月二十(庚申日)立秋,这天正好起末伏;2012 年8 月7 日即农历壬辰(龙)年六月二十(庚子日)立秋,这天正好起末伏;2014 年8 月7 日即农历甲午(马)年七月十二(庚戌日)立秋,这天正好起末伏;2031 年8 月8 日即农历辛亥(猪)年七月廿一(庚辰日)立秋,这天正好起末伏。由于“伏包秋”较为少见,所以一般以早上立秋或晚上立秋,来判断秋后天气的凉热。今年立秋是阳历8 月7 日即农历七月初十,末伏是8 月15 日即农历七月十八(庚子日),从立秋到处暑后第一天出伏,共有18 个伏天——“秋老虎回头十八天”啊,正好应了“立秋傲热十八天”之俗谚。更兼今年立秋在傍晚8 点半左右,几个“充分”“必要”条件已然齐全,“秋后一伏,热死老牛”,能不大热乎!
立秋看年景。俗话说:“立夏看夏,立秋看秋。”从立夏时庄稼的出苗情况,可以大致看到整个夏季庄稼的长势如何;同样,从立秋时大田庄稼的长势,亦可以大体判断出整个秋天庄稼的收成如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常听村干部用高音大喇叭广播“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前两天,我打电话询问大哥,今年年景如何?大哥说,“秋是百日田”,就现在来看,咱们这里今年是个好年景,现在玉米长得有三米多高——我插话,能长那么高?大哥说,这么高很平常,现在玉米亩产都在1000 公斤左右,玉米棒子立秋就能掰下来煮着吃了。说到谷子,大哥说,“头伏见谷穗”,立秋谷穗已经出齐了,谷子足有一米半左右高。说到黍子,大哥说,黍子刚出穗,也是一米多高,“白露放大黍”,收割得到白露前后。我感叹道,难怪说“秋到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红”!大哥说,“立秋天渐凉,处暑谷渐黄”“秋后十天满田黄”,一立秋,白天黑夜,一冷一热,温差很大,庄稼正在猛长哩!大哥还特地吩咐,今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在白露后第三天,你回来吧,赶趁一下就能吃上新黍子做的油炸糕!
秋不收,锄不丢。俗话说:“立了秋,把晌丢。”又说:“立了夏,大躺下;立了秋,一圪蹴。”立夏之后日长天热,可以躺下来歇晌;立秋以后,天也凉了,日也短了,吃过午饭小蹲(圪蹴)一会儿,就得下地锄田。尽管此时大田庄稼已经“冒”起来了,不必再像整个夏天那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庄稼汉子们甚至打趣说,“立了秋,挂锄钩,吃瓜看戏街上游”“立了秋,挂锄钩,赶会看戏串亲友”“立了秋,挂锄钩,摔跤看戏放牲口”,却并不说“把锄丢”,而说“挂锄钩”,他们只是想稍微歇息一下,喘一口气儿。老庄户都明白,“秋锄一株草,春少十日忙”“秋里一根草,赛过毒蛇咬”“秋草留籽,明年忙死”,因而他们深知“秋不收,锄不丢”之重要性。
立秋雨,秋收喜。立秋后天气的凉热程度,还与下雨的情形有关。俗话说:“立秋一场雨,夏衣高挂起。”还说:“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下雨,对正在猛长的大田庄稼来说,可谓“及时雨”。俗话常说,“立秋有雨万物荣”“立秋有雨,秋收有喜”“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在我的家乡晋北,立秋前后,收了庄稼腾出地,就开始了秋耕。老人们常说,“小暑吃大麦,大暑吃小麦”。小暑、大暑把大麦、小麦收了,一开秋即开犁耕地。莜麦和胡麻,也是立秋后第二个节气处暑开镰收割。随后,谷子和黍子,到白露、秋分也要收割。这样,从立秋开始“腾地即耕”,贯穿于整个秋天。当年常听父亲和大哥、二哥念叨,“秋耕一篓油,春耕累死牛”“秋天深耕无害虫”“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秋天深耕田,丰收在来年”,等等。
立秋到,贴秋膘。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立秋以后,天气渐凉,加之人們刚刚度过“苦夏”,身体需要摄养进补,于是纷纷胃口大开,啖肉饮酒,称之为“贴秋膘”。由于秋天“味宜辛”,故人们多以吃麻辣涮锅子来“贴秋膘”。然而秋季进补,也要讲究宜与不宜。宜的方面:比如,“秋冬萝卜小人参”,多吃萝卜好啊。比如,“秋豆夏疙瘩,入伏吃糊嘟”,这是晋中晋北的吃法,立秋吃炒豆(炒黑豆、黄豆、蚕豆均可),立夏吃面食,入伏以后吃糊状饭食——“糊嘟”之美味,妙处难与君说。不宜方面:比如,“秋不食姜,令人泄气”。比如,“秋瓜坏肚”,立秋后不宜多吃西瓜。总之,秋季养生,应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讲:“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秋分放大田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写秋分的诗句,历来美词金句多矣。不过,愚以为,宋代词人谢逸的“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对秋分之描述至为精当而精确。
秋分,一般在阳历每年9 月23 日或24日,今年是9 月23 日(即农历八月廿八)9 时3 分31 秒交节。据《逸周书·时训解》讲:“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大意是:从秋分这天开始不再打雷,再过五天冬眠的动物与虫子培固洞穴,再过五天地上的积水就会干涸。《礼记·月令》亦云:“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毋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并说:“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正钧石,齐斗甬。”《吕氏春秋·仲秋纪·仲秋》亦与前述大同小异:“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始收声,蛰虫俯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日夜分,则一度量,平权衡,正钧石,齐斗甬。”其中“同度量”等句之大意,是说仲秋之时日夜均分,所以要在此时统一和校正各种度量衡器具,以备秋后籴粮粜粮之用。度,指丈量长度的木制尺子等;量,指木制量器如升和斗等;衡,指权衡重量的木杆秤等。秋分这一天,由于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故称“日夜分”。汉代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最大特点,就是昼夜平分,凉热平均。俗话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宋代诗人方回亦有句:“春分秋分昼夜中,天上地下度数同。”
秋分时节最大的特点,是“秋分放大田”。今年的秋分还有一个特点,是“先社后秋分”。
先说“秋分放大田”。北方的秋收,一般是从白露开始的。在写上一个节气白露的时候,我曾写过:“每年白露以后,北方地区便陆续开镰收秋。俗话说,‘白露十天满山黄‘白露青黄不忌刀‘白露秋分,庄稼封根,等等。在我的故乡塞北,有‘白露收黍,秋分割谷‘处暑找黍子,白露放大黍‘白露砍高粱,寒露打完场‘白露高粱秋分豆,寒露谷子走上场之说。”其实,从白露开始收秋,一直要收到秋天的最后两个节令寒露(今年是阳历10 月8 日)与霜降(今年是阳历10 月23 日)之间。近日跟二哥通电话聊到“出”山药(土豆)和掰玉米的时间,二哥说,现在咱县平川地很少种山药,在北山上的山地种山药怕霜冻,一般“出”得早,在寒露前后就“出”了;掰玉米也是在国庆节以后的寒露与霜降之间,俗话说“寒露百草枯”,寒露与霜降后就没得收了。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每年秋分之后,白昼,一日比一日短;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对于秋庄稼来说,“秋分前,一天三熟;秋分后,三天一熟”,留着不收割也没意义了,庄稼熟不了了。老话常说“处暑不出头,割的喂老牛”,何况到了秋分呢,更何况“秋分不割,霜打风磨”,成熟的庄稼人不收让天收地收了。所以俗话说,“秋分没生田,准备动刀镰”“秋分放大田,寒露一扫光”。这个“放”是放倒的意思。在我的老家,两个人交手,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打倒在地,叫“放倒了”“放翻了”,特有气势。因而,把大片大片的庄稼割倒后,齐刷刷摆放在广阔的田野上,叫作“秋分放大田”,一眼望去,满目金黄,特有气势!尽管我们山西是农业小省,但却是全国的杂粮大省。主要杂粮高粱、黍子、谷子,都是在白露、秋分和寒露期间收割。当然,晋南、晋中与晋北,山地、坡地和平川,收割的次序是有前有后的。前文说过“白露收黍,秋分割谷”,现在又说“秋分收黍子,寒露割谷子”,这就是差异所在。总之,秋收季节,龙口夺食,诚如俗话所说:“秋分两头忙,种麦又打场。”还说:“三秋大忙,全家上场。”
再说“先社后秋分”。“社日”在我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题材。最有名的大概是唐代诗人王驾的《社日》诗:“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还有宋代诗翁陆游的《秋社》诗:“明朝逢社日,邻曲乐年丰。稻蟹雨中尽,海氛秋后空。不须谀土偶,正可倚天公。酒满银杯绿,相呼一笑中。”王驾咏的是春社,陆游赞的是秋社,总之是为了庆丰年,畅饮杯中物。俗话常说:“社酒治聋。”放翁的另一首《秋社》诗亦云:“书因忌作闲终日,酒为治聋醉一杯。”只是不知依据何在?
回想三十多年前,知道我一直关心关注时令节气和农村风俗问题,父亲与大哥、二哥专门为我留心收集农谚俗语。父亲在村里是有名的庄稼把式,对大哥在这方面的“学问”,多少有些轻蔑意味。记得某年回老家过中秋节,我向父亲询问农谚“山怕白露川怕社”的社是什么,父亲说,社就是秋分。但大哥却说,社是社,秋分是秋分,他曾经听村里的生财老汉说过“先社后秋分,来年好收成”,可见不是一回事。父亲不悦。不过,那一回是大哥说得对。
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却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俗话说:“夏至三庚入伏,立秋五戊为社。”也说“立春五戊为社”。就是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数头伏,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或秋社。今年春社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阳历3 月16 日(即农历二月十四,戊辰日);春分在阳历3 月20 日(即农历二月十八),“社”在“分”前。今年秋社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阳历9 月22 日(即农历八月廿七,戊寅日),秋分在阳历9 月23 日(即农历八月廿八),依然“社”在“分”前。俗话说:“先社后秋分,来年好收成。”祈望来年五谷豐登粮满仓!
汉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白虎通义·社稷》曰:“王者何以有社稷者,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封稷而祭之也。”社为土地神,稷为五谷神,合称社稷,乃国家之象征。“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丰收;秋祭社以百谷丰稔,所以报功”,故称“春祈秋报”。古时为庆祝秋天的丰收,各村各户都要举行“社会”活动。汉代崔寔《四民月令·八月》云:“是月也,以祠泰社。祠日,荐黍、豚于祖祢。”祠乃祭祀之义。又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记述:“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齑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姜之属,切作棋子片样,滋味调和,铺于饭上,谓之社饭,请客供养。”这种庆社活动,热烈,隆重,而且普遍流行,唐宋以来尤盛。只是到了民国之后“咸与维新”,大多数人就不知道社为何物也。
黄钟大雪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我们常用“黄钟大吕”来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然而“黄钟”与“大吕”最初的本义又是什么呢?“黄钟”指古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指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太史公司马迁《史记·律书》云:“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规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六律”包括“阳六律”和“阴六吕”,合称“十二律吕”,简称“十二律”。之所以要谈到“十二律”,是因为在我国古代传统历法上,农历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纪年月日时——每年用“十二地支”纪十二个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十二律”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是相对应的。所以写二十四节气,是不能避开“十二律”的。正好大雪是每年农历子月“应律”第一天,子月又恰好“律中黄钟”。
前几天女儿打电话问我,现在已经进入子月了吧?我说,快了。女儿说,子月不就是农历十一月吗?我说,粗略可以这么说,严格区分是不能这么讲的—— 公历2022 年11 月24 日,是农历十一月初一,但直到12 月7 日大雪这一天,才进入了农历壬寅虎年壬子月,相差13 天呢。这个问题涉及我国传统历法阴历与阳历的关系。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记述,西汉落下闳和邓平等创制的《太初历》“晦明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对于农业生产特别有实用价值的是,于公元前104年颁布的《太初历》,吸收了干支历的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使历书与农时季节更为适应。
宋人郭印诗云:“仲冬阴气积,严霜冻郊坰。”不觉间,“冬三月”已经进入“仲冬之月”。冬季六个节气“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个节气,“孟冬之月”(农历十月)立冬、小雪,“仲冬之月”(农历十一月)大雪、冬至,“季冬之月”(农历十二月)小寒、大寒。其中,农历的月份即“朔望月”(也称“太阴月”),是指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平均周期,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平均为29.53059天。我们先民将月亮亏盈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作“朔”——确定为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作“望”——确定为每月十五或十六。“朔望月”反映的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性规律,所以属于阴历。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我国先民根据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称为一“岁”;古人推算和确定一“岁”中二十四节气的方法,主要有“定气法”和“等分法”等。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的,即把太阳周年365.2422 天均分为24 等分,每1 等分平均15 天为一个节气。由于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性规律,故属于阳历。我国传统历法——农历,是以阴历为基础而融合阳历成分创制的一种历法,严格地讲属于“阴阳合历”。譬如,有些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和中秋节,是随着“朔望月”而过的,春节是正月初一,中秋节是八月十五,故属于阴历;而清明和冬至则是随着节气过的,故属于阳历。在古典文献中,记载二十四节气资料较多的《礼记·月令》《吕氏春秋》《淮南子·时则训》等,谈到节气时多以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月份——即“孟春(夏、秋、冬)之月”“仲春(夏、秋、冬)之月”“季春(夏、秋、冬)之月”为时间单位来阐释的,故一月之中包含着两个节气,讲得比较笼统,但也较为详尽;只有《逸周书·时训解》是半月一个节气,并以“五日一候”来对应某个“物候”进行诠释,讲得比较具体,但也较为简略。
俗话说:“小雪大雪,隔离半月。”大雪,一般在阳历每年的12 月7 日或8 日,今年是12 月7 日(农历十一月十四)11 时46 分4秒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大雪的解释是:“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明人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亦称大雪“言积寒凛冽,雪至此而大也”。据《吕氏春秋·仲冬纪》记述:“仲冬之月,日在斗,……其音羽,律中黄钟。……冰益壮,地始坼,鹖鴠不鸣,虎始交。……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淮南子·时则训》亦云:“仲冬之月,招摇指子,…… 其音羽,律中黄钟。……冰益壮,地始坼,鳱鴠不鸣,虎始交。…… 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静,去声色,禁嗜欲,宁身体,安形性。是月也,荔挺出,芸始生,丘螾结,麋角解,水泉动。”《礼记·月令》亦讲:“仲冬之月,日在斗,……其音羽,律中黄钟。……冰益壮,地始坼,鹖旦不鸣,虎始交。……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耆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仔细对比,这三部书所记述“仲冬之月”的文字大同小异,但是包括了大雪和冬至两个节气的节候特征。虽然年代更古远的《逸周书·月令解》与上述三部书之记述基本上相近或相同,不过,《逸周书·时训解》却是专门讲大雪的:“大雪之日鴠鸟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大意是大雪这天寒号鸟不再鸣叫,再过五天老虎开始交配,再过五天荔草开始长出来。
读者诸君可能已经注意到,《吕氏春秋》《淮南子》《礼记》(包括《逸周书》)均记述:“仲冬之月,日在斗(或招摇指子),……律中黄钟。”其中,“斗”指二十八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之斗星,“仲冬之月,日在斗”,指的是太阳在仲冬之月的天文位置,“大雪,日在斗十二度”(《三统历》),“冬至,日在斗十四度”(《元嘉历》);与“律中黄钟”结合在一起的大意是,仲冬子月即十一月中的两个节气大雪、冬至先后到来,仲冬气至,则黄钟之律应。关于“黄钟”,东汉刘熙《释名》讲:“黄钟:十一月之律,子之气也。钟,种也,阳气施种于黄泉,孳萌万物,为六气元也。一曰:阳气踵黄泉而出也。一曰:钟,动也,言阳气动于黄泉之下养万物也。”东汉儒学大师高诱对《吕氏春秋》之“律中黄钟”训解:“黄钟,阳律也。竹管音与黄钟和也。阳气聚于下,阴气盛于上,万物萌聚于黄泉之下,故曰黄钟也。”俗话说:“小雪封河,大雪封山。”又说:“小雪流凌不流凌,大雪封河定封河。”大雪时节,也正是天气日渐趋于大冷之时,是谓“阴氣盛于上”;然而自然之道是循环往复、周流不息的,故贞下起元、阳极阴生、阴极阳生,是谓“阳气聚于下”。仲冬之月“律中黄钟”,“阳气踵黄泉而出”,故万物皆有感应或应和。
《逸周书》“大雪之日鴠鸟不鸣”(鴠读音dàn),与《吕氏春秋》的“鹖鴠不鸣”(鹖读音hé)、《淮南子》的“鳱鴠不鸣”(鳱读音hàn)和《礼记》的“鹖旦不鸣”,指的是同一种鸟——寒号虫。据明代药王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寒号虫》记述:“寒号虫【释名】鹖鴠、独春,屎名五灵脂。﹝时珍曰﹞杨氏《丹铅录》谓寒号虫即鹖鴠,今从之。鹖鴠,《诗》作盍旦,《礼》作曷旦,《说文》作鳱鴠,《广志》作侃旦,唐诗作渴旦,皆随义借名耳。郭璞云:鹖鴠,夜鸣求旦之鸟。夏月毛盛,冬月裸体,昼夜鸣叫,故曰寒号,曰鹖旦。《月令》云:仲冬,鹖鴠不鸣。盖冬至阳生渐暖故也。【集解】﹝时珍曰﹞曷旦乃候时之鸟也,五台诸山甚多。其状如小鸡,四足有肉翅。夏月毛采五色,自鸣若曰:凤凰不如我。至冬毛落如鸟雏,忍寒而号曰:得过且过。”我的故乡塞北,与寒号虫甚多的五台山只隔着一座雁门关。记得童年时,每逢我想偷懒之际,母亲便会笑着说:“你就是个寒号虫!天冷的时候就说:‘咝喽喽,咝喽喽,冷死个我,到了明天垒它个窝。第二天太阳出来了,又说:‘得过且过,阳婆窝儿暖和。”仲冬之月“律中黄钟”,寒号虫从大雪之日便感应到“阴阳争,诸生荡”——阳气就要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还叫唤个啥呀!故“鴠鸟不鸣”。至于“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亦是感阳而发,应时而生。据《本草纲目·兽部·虎》记述:“【集解】﹝时珍曰﹞《易通卦验》云:立秋虎始啸,仲冬虎始交。或云:月晕时乃交。又云:虎不再交,孕七月而生。”《本草纲目·草部·蠡实》亦讲:“蠡实【释名】荔实、马蔺子、马楝子、马薤、马帚、铁扫帚、剧草、旱蒲。《月令》:仲冬荔挺出。郑玄注云:荔,马薤也。【集解】许慎《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时珍曰﹞蠡草生荒野中,就地丛生,一本二三十茎,苗高三四尺,叶中抽茎,开花结实。【正误】﹝时珍曰﹞《别录》蠡实亦名荔实,则蠡乃荔字之讹也。”
南北朝时期周兴嗣《千字文》有言:“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汉书·律历志》亦云:“黄钟:黄者,中之色,君之服也;钟者,种也。”“黄钟”的“黄”,是地下黄泉的黄,中央黄土的黄,五色之中黄色的黄;“黄钟”的“钟”,乃孳萌万物的种,草木生物的种,粮食种子的种。《释名》云:“钟,种也,阳气施种于黄泉,孳萌万物。”值此“律中黄钟”的大雪时节,该当痛痛快快下几场大雪,是谓“黄钟大雪”。俗话常说:“大雪三白,有益菜麦。”又说:“大雪三白定丰年。”至于“黄钟大吕”的“大吕”,则要等到“季冬之月……律中大吕”,那已是腊月的小寒、大寒时节喽。
冬至大如年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夏历要比二十四节气出现得早,创制于夏朝,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尽管二十四节气也有产生于商代或周代、早已应运于农业生产实践的说法,但真正纳入历法,则最早出现在创制于西汉早期——即公元前104 年颁布的《太初历》。夏历以及二十四节气,是华夏先民最伟大的发明创造。笔者一直认为,它们比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更重要,更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所迫切需求和广泛需要,因而更具有原创价值、实用价值、普世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匪今斯今,振古如兹”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恒久历史意义,它带给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亿万兆民深广而绵长的福泽,怎样评价都不过分。
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有的只是一个节气,有的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前者如春分、夏至、白露、大雪等,后者如清明与冬至。冬至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节日?人们为啥要睡好冬至夜?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为何不叫数六、数七、数八或者数十、数十一,而单单叫数九呢?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冬至当日归”——为啥叫冬至?
杜甫《小至》诗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一般在阳历每年12月22 日或23 日,今年是12 月22 日(即农历十一月廿九日)5 时48 分1 秒交节。
童年时常听母亲说:“一到冬至就‘至住了。”意思是说,从冬至这一天开始,即由此前的“日缩短,夜加长”,开始渐渐变为“日增长,夜减短”。俗话说:“冬至当日归。”“归”指阳气回归,白昼渐长。俗话也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据《岁时记》云:“晋魏宫中,以红线量日影,日添长一线。”俗话还说:“过一冬至,长一枣刺;过一腊八,长一杈耙;过一年,长一椽;过一清明,长一井绳。”皆指日影日渐增长。
据《太平御览》引《孝经说》云:“斗指子,为冬至。‘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为‘至。”也就是说,冬至之所以叫“至”,是因为有三个“至”——
一是天地自然之阴气已达极限,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阴气到此已不能再有一丝半毫的增长,即到此为止,走到终极边界,是为一“至”。据明人张岱《夜航船·天文部·时令》讲:“天时长短:每年小满后,累日而进,积三十日为夏至,而一阴生,天时渐短。小寒后,累日而进,积三十日为冬至,而一阳生,日晷初长。《周礼》注:冬至,日在牵牛,景长一丈二尺;夏至,日在东井,景长五寸。”故俗话说:“冬至夜回头,夏至日回头。”
二是天地自然之阳气从冬至子夜开始萌生,所谓“一阳来复”,是为二“至”。据《大戴礼记·夏小正》云:“十一月……日冬至,阳气至始动,诸向生皆蒙蒙符矣。”
三是讲“南回归线”问题。诸君知道,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点来回移动的分界线。每年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纬度达到最大,此时正是南半球的盛夏,北半球的严冬。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并始终在南纬23°26′附近和北纬23°26′附近的两个纬度圈之间周而复始循环移动,因而把这两个纬度圈分别称为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冬至之日,太阳直射到南回归线,是太阳在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最远位置,故曰“日行南至”,即到达了最南边的疆界,是为三“至”。把“三至”综括起来,即知冬至由来。
“连冬起九”——為啥叫数九?
俗话说:“冬至入九。”也说:“冬至当天数九,夏至三庚数伏。”清人顾禄《清嘉录》有“连冬起九”之说。意即数九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的。冬至是头九的第一天,从此便进入“数九寒天”。
数九之俗起源于何朝何代,没有确切的古文献资料佐证。南北朝时期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为什么要把冬至这一天,作为数九的开始呢?为什么不叫数六、数七、数八、数十、数十一,而单叫数九呢?就笔者粗浅认识,数九习俗与《易经》相关。
据《史记·历书》记述:“黄帝考星历,建五行,起消息,正闰余。”所谓“消息”,即阴阳消长,阴虚为“消”,阳盈为“息”。后来又用《易经》中的十二消息卦(亦称十二辟卦,即:《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复》《临》),来对应夏历从正月到腊月的十二个月,以及每个月份里相对应的节气。《易经》中的每一卦,均由六个爻组成。阴爻(— —)称“六”,表示阴虚为“ 消”;阳爻(——)称“ 九”,表示阳盈为“息”。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十二消息卦通过阴阳二气的消长转化,将春夏秋冬气候的冷暖变化,精准、简括而又形象地呈现并表述出来。
冬至所对应的是十二消息卦中的《复》卦,《复》卦的最下一爻是阳爻,上面的五爻都是阴爻,阴极而阳生,故称“一阳来复”。
自然造化确乎神妙。一阴一阳之谓道。阴生于极热之时,阳生于极冷之时,元亨利贞,循环往复,贞下起元,周流不息。由于冬至夜子时“一阳来复”,又因《复》卦之初爻(阳爻)称之为“初九”,故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一个“九”为九天,九个“九”共有九九八十一天,直到惊蛰后第六天“出九”,数九结束,此时已是春暖花开时节。所以俗话常说:“数九数暖哩,吃饭数碗哩。”又说:“九九又一九,便是春风吼。”还说:“九尽桃花开,农活一齐来。”
关于数九,各个地区流传着不同的“九九歌”。笔者自小听母亲教的“九九歌”是:“头九二九,冻破碓臼;三九四九,牙门叫狗;五九六九,阳婆看柳;七九八九,河塌水流;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十九不消算,地头等饭罐。”
其他地区“九九歌”的版本还有很多。比如:“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丝;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柳絮飞满地;九九八十一,蓑衣兼斗笠。”
顾禄《清嘉录》记录了一首“九九歌”,颇有趣:“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苍蝇躲屋栨;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八九七十二,猫狗躺凉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脚眠,蚊虫虼蚤出。”
虽然说“数九数得热了,数伏数得凉了”,但数九天毕竟是天寒地冻时节,因而俗话说,“数九不冻,来年有瘟”“数九不冷又无雪,暑伏之中雨水缺”“数九东风拂脸,来年收成保险”。而且,数九天里刮风下雪,对庄户人来说都是好事。俗话常说,“数九天风多,数伏天雨多”“九里一场雪,伏里一场雨”“九里有雪,伏里有雨,锅里有米”“九里的风,伏里的雨,吃了麦子又存米”,等等。总而言之,好风凭借力,瑞雪兆丰年。
“一阳来复”——为啥要睡好冬至夜?
西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云:“日冬至则斗北中绳,阴气极,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羊脱毛,麋角解,鹊始巢。……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关于“音比黄钟”,上篇谈大雪时已作诠释,此不赘述。其中“羊脱毛”,對应俗语“大雪猪,小雪羊,过了节令毛自扬”,从小雪、大雪到冬至,也就一个月时间,便开始“羊脱毛”了,恰好印证“过了节令毛自扬”这句俗语的正确性。至于“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德者,得也,使万物获得生机与生命,体现了天地大自然之本性和本质,诚如《易经·系辞下》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息也。故《复》卦彖辞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冬至之夜“一阳来复”,正是“培元养心”的最佳时机。
第一要吃好。俗话说:“冬至不吃肉,冻烂脚趾头。”又说:“冬至不吃角角翘,两个耳朵要冻掉。”还说:“冬至饺子夏至面。”这个时节,最紧要的是补充能量,摄养精神,强健体魄,抵御寒冬。
第二要禁欲。不仅是冬至这一天,从大雪到冬至这一个月里,都要“去声色,禁嗜欲”。《礼记·月令》云:“是月也(仲冬之月),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齐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逸周书·时训解》亦云:“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两部分合在一起,大意讲:这个月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时候,阴气和阳气互相消长,各种生物开始萌动。君子斋戒,居处不可暴露身体,安静少动,摒除声色,禁绝嗜欲,安定性情,遇事要冷静,以静待阴阳之消长。这个时令,芸草开始生长,荔挺草开始萌芽,蚯蚓开始盘结,麋鹿的犄角开始脱落,水泉开始涌动。此时此际,尽管万物都在生长,却是微弱的萌芽,故要呵护好它,保护好它。
第三要睡好。据传为神医扁鹊所著的《子午经》讲,“立春、春分脾,立夏、夏至肺,立秋、秋分肝,立冬、冬至心,四季十八日肾”,是最需要保养的。又据宋代大儒邵康节先生讲:“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亦讲:“一阳初动于下,天地生育万物者本于此,故曰天地之心。天地以生物为心也。”冬至,连天地之“心”都可以生,何况人之心乎?故在冬至这一天里,人们尽可以停下手中活计,煮点饺子,小酌三杯,于晚上九十点钟左右早早休息,调养身心,培育元气。俗话说:“睡要睡好冬至夜,玩要玩好夏至天。”
“冬朝大如年朝”——为啥冬至成为节日?
冬至这天,《易经》有言,所有事务都甩手不干,一律停摆。冬至在卦为《复》,《复》卦大象辞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至日闭关”,即冬至之日关门大吉不上班;“商旅不行”,即停止一切商业往来贸易活动;“后不省方”,即使君王也不到各地串场子搞视察。一言以蔽之,如果可能,尽量啥都不干!
为什么?据《京氏易传》云:“复(坤上震下):阴极则反,阳道行也。《易》云:‘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坤上震下,动而顺,是阳来荡阴,阴柔反去,刚阳复位。君子进,小人退。……阴去阳来气渐隆。”《史记·律书》亦云:“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并说:“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
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 年),由大儒班固等人将当时全国最牛的博学鸿儒之经学辩论结果撰集而成的《白虎通义》,专门回答了这个问题:“冬至所以休兵不举事,闭关商旅不行何?此日阳气微弱,王者承天理物,故率天下静,不复行役,扶助微气,成万物也。”
鉴于此,把冬至搞成一个节日,不就具有只吃喝不干活的合理性、法理性和正义性了吗?
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冬至和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而冬至成为一个传统节日,还因为秦朝以冬至为岁首(相当于现在的春节)。西汉之后,冬至虽然不再是“一岁之始”,不过仍将冬至改为“冬节”,官方还是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贺冬”。据《汉书》讲:“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官方的这种“贺冬”庆典礼仪,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到民间。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述:“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祖先,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这跟如今的“过大年”不是一样一样的吗?故民间至今流传着“冬肥年瘦”“冬朝大如年朝”“冬至大如年”等俗谚,从中可以想见当其时也,冬至作为节日之隆重与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