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渡记

2023-03-28 15:01赵建平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驿道

赵建平

1

可渡在云南。

准确地说,在贵州威宁进入云南的第一站—— 宣威县杨柳乡。杨柳乡有所谓的雄关漫道,“雄关”即指可渡关,“漫道”指的是在云南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可渡古驿道。

云南作为边地,历史上与内地开始紧密联系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庄蹻入滇和秦开五尺道。北方大批人马经此来到云南,作为古驿道上入滇首地的杨柳乡,内接中原,外连西域,其位置更突出它重要的地理意义和军事意义。兵士到此扎营,客商在此相会,迁旅之徒,碾转流徙,与亲人遥遥无望之余,便在这个地方以杨柳寄情抒怀,由此,村以杨柳命名。

我想,当年至可渡的那些北地的士兵们,看着滔滔可渡河,面对巍峨起伏的群山沟壑,他们唱着一出出人生离别的戏,生旦净末丑,每一个角色都是悲苦,每一个角色都是凄凉。

2

庄蹻入滇开启了云南与内地在政治上的联系。

“西南外徼,庄蹻首通”“蹻至滇池,以兵威定,属楚”(《史记·西南夷传》)。庄蹻入滇是循着蜀、楚入滇通道而来。其路线据《史记·西南夷传》记载,他们沿长江而上,至巴踅入黔中以西到滇池,这就是通滇的古道。《华阳国志·南中志》也说,楚顷襄王遣将军庄蹻溯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沅水为“延水”。《史记·西南夷传》和《华阳国志·南中志》两说互为补充,则可知庄蹻当初的入滇路线是“将兵循江而上,略巴、黔中以西,溯延水,出牂牁以伐夜郎,至滇池”。

先秦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在“蜀身毒道”的基础上,对驿道进行拓修,从成都延至僰县(今宜宾),这一段史称“僰道”。秦始皇统一六国,派遣常頞在“僰道”的基础上将道路延伸至味县(今曲靖),道宽五尺,称为“五尺道”。彼时,“五尺道”成了“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繁华之道,它是连接云南与内地最古老的官道。

南方丝绸之路西南夷道历史上主要有三条干线,五尺道是其中之一。始自成都,走宜宾,入盐津,过大关,进昭通,转毕节,经赫章、威宁,至可渡而入宣威,到沾益而曲靖,汉续修至昆明,又西出缅印而达西域。这条道又称东夷道或石门道。这条驿道的重要意义,在《修观音堂并暂驻亭碑记》中有记:“可渡弹丸岩邑,南通六诏,北达三巴,东连金筑,行旅冠囊,络绎辐辏,孔道也。”从此,中央王朝开始了对西南夷的开发和经略。

三国时期,南方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南中地区陷入了南中大姓与夷帅的据地自雄和纷争兼并之中。蜀汉建兴三年(225 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平定南中。三军会师曲靖,“班师回朝,取道滇东北”,到此,遇河水猛涨,令军士沿河探寻渡河之处。军士回说前有舟楫可渡,诸葛亮言,可渡甚好,可渡甚好。于是,这河便叫了可渡河。这地,从此在滔滔洪流中与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了一个禅意的名字,叫可渡。而可渡的五尺道,便叫了可渡驿道。

汉武帝为了将西南夷纳入中央版图,派唐蒙在“五尺道”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拓展,“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牁江”,灭南越,封夜郎王。《史记·西南夷列传》又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 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诸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西汉王朝最终通过这条道路将西南夷广大地区纳入中央版图,使郡县制度在西南夷地区得以确立,奠定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基本格局,为中央王朝开道治边,使中原文化进入西南地区、开发治理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基础。

隋唐时,因这条道路经过石门关(今昭通盐津豆沙关)又被称为“石门道”,并进一步拓修,从曲靖经昆明、祥云至大理。唐天宝年间,唐王朝与南诏关系破裂,由成都经雅安至南诏的清溪道受阻,可渡驿道便成为中原通向云南最为便捷的道路。贞元十年,唐与南诏重新修好,对这条驿道进行大规模修复,并派官员“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

至元、明、清三朝,中央王朝在这条驿道上设置邮传、驿站等设施。元代设可渡关,《明史》记载:“洪武十四年,友德城乌撒,群蛮不定期争,奋击破之,得七星关以通毕节。又克可渡河,降东川、乌蒙、芒部诸蛮。”明清两朝,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在这条驿道上设置更多的军事设施。明入滇之初,即设置驿传,征发当地居民开筑道路,以六十里为一驿,置马数十匹,马头十余名,委派驿丞管理,“驿马亭铺,均为邮传而设,地当道路要冲”,“明于府州县司之外,设巡检司”,为分设的治所,而且“自京师达郡县,皆立卫所”,并在险要之处设關,以卫军驻守,大都与驿、堡和巡检司同设。可渡由于地势险要,在此设有“可渡关”。道光《宣威州志》记载:“可渡关……明洪武十五年初建有小城,环山踞河,为入滇之门户。”

现留存下来的可渡旧城古驿道,由不规则石板铺成,呈“之”字形蜿蜒崎岖于山坡上,光滑的石面,蹄印深深,足以说明可渡驿道是明清时期使用最频繁的驿道之一。一条古驿道在不断延伸,由贵州威宁入境,经可渡关、水塘铺、新天堡、倘塘铺、旧堡、通南铺、来宾铺、十里铺进入宣威城,出城后经虹桥铺、龙山铺、永安铺入沾益境,经沾益的炎方铺、黑桥铺抵达曲靖,向南直通滇池,再达西域。这是一条漫长的驿道,漫长到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用数据去量化它的宽度、长度,以及它历史的高度。

横跨千里地,皆是南来北往客;纵跃两千年,尽是古今离人恨。高原红土,旌旗展展,役马长啸,苍凉雄浑之音漫彻长空。驿路漫漫,钩戟沉铁,悲欢离合全是生死故事。风华消去了,这千年驿道,一石连一石,一驿接一驿,堆积风雨,消沉时光,繁华故事,化了人间无数风流。

3

可渡驿道现有许多遗迹。

可渡关关址为一小城,呈椭圆形,开有南北关门,关城中有一条三米宽的石板路。现存南关门及两边土石墙,东西两面仅余夯土墙心。可渡关是古驿道上最重要的一个关隘。历代朝廷在此设关、驿、铺、堡。先为交通站,后来成为军屯防卫之所,并兼交通邮传。元明清三朝在乌撒土府和沾益土州设沾益(今宣威)、倘塘、可渡三驿,又叫乌撒后三所。明在此设可渡驿丞署,清设可渡巡检署和可渡汛防外委署。

诸葛南征,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班师回朝,途经可渡,在山顶上安营扎寨,后人把这个地方称为诸葛大营。朱光鼎《可渡北崖赋》言:“金碧祠回,鸟道走相如之骑。纵擒心折,羊肠奏诸葛之旋。”赵先贵也有题诗,他的《可渡桥诸葛旧营》写道:“丞相当年众所崇,名言至论悯丹忠。而今区画成荒垒,应识英雄泪眼空。”这些诗歌叙写了诸葛班师回朝,途经可渡的情景。而今,早不见诸葛大营旌旗猎猎、号角声声的景象。往事如烟化为风去,只换来一番论古说今。

可渡炮台踞于可渡河南岸,以规则的石块砌成,呈方形,用于镇守入滇之北门,并用于平定乌蛮的战争,距今有600 多年的历史,为明初傅友德南征时所筑。可渡烽火台,位于可渡河北岸古驿道旁,炉膛烟囱上尚有黑色的烟迹。遇敌来犯,烽火报警。夜火为烽,昼烟为燧。杨柳人称呼烽火台为烟堆,烟堆旁的山坡便叫烟堆地。

可渡关自古官差士卒、信使邮差、商贾旅客来往频繁。道光《宣威州志》载,沾益、倘塘、可渡三驿,共额设马十八匹,马头九人。这是官马。民间马帮则不计其数。经营马店者众,从关址到旧城的驿道上,就有很多马店。马店即是旅店,住人,也养马。

可渡桥,旧系木桥,康熙年间,总督范承勋以之为滇黔蜀往来孔道建石桥,旋圮。康熙三十三年,威宁镇总兵唐希顺复建木桥,复圮。康熙五十四年,总督葛标重建,雍正八年三月毁于火,九月重建木桥,复圮。同治年间,盐法道沈寿榕捐资设舟以渡。光绪癸巳,曲靖赵勋丞曾蒙褒为义夫,宣统元年遗命:“可渡不毕役,吾目不瞑矣。”其子赵樾,时任中将二等文虎章虎门总司令,尊遗命,费所自出,派员鸠工,登山伐石,民国六年建成此桥,普济众生,曰义夫桥,又有碑刻,曰普济可渡桥。后人有诗赞赵樾:“将军乐善,以济行人,履道坦坦,人皆颂之。”

可渡是“弹丸岩邑”,但因它“南通六诏,北达三巴,东连金筑”,成为古时中原通往云南的官马大道。众多的摩崖石刻,是古代留给杨柳的人文瑰宝。可渡河北岸的岩石上,“飞虹竚鹤”的石刻,书风多变,凝重浑厚,亦隶亦楷,刻工精细,相传为诸葛亮所题。旧城翠屏崖上的“山高水长,水流云在”八字,画大如箕,是迄今滇境发现的相对位置最高、最大的摩崖石刻。“山高水长,水流云在”为明代杨慎所题。杨慎因“大礼议”事件被贬云南永昌三十六年,曾先后七返蜀地,往来可渡十数。与御史缪文龙在此诗酒往来盘桓日久,欣然写就“山高水长,水流云在”八字。自此,可渡的山水文化中便多了一段奇缘佳话,多了一重厚重的人文情怀。高山知人,流水在意,这何尝不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次高山流水对知音的懂得?

另外,紫竹林、鹫岭、云山石路、椒岩洞、披云岩、飞泉喷雪、积屏流丹,诸多崖刻,可谓一处一景,一景一时。一块崖刻一个故事,一字一相便是一道法门。

桃溪泛锦处,我和兴敏站在道旁一块巨大的岩石之前,我用手抚摸着这块岩石,那种发育了千百年的坚硬,沉积了千百年的冰冷,那种被风尘造就出来的粗砺和细腻,我看不到丝毫它的力量承载。但是,我又分明感受到了岩石里面潮湿的扑面而来的气息。那样的气息,饱含着桃花一千年的味。岩石的上面,斑斑驳驳,那是苍烟的形态,阳光照着,雨水淋着,水汽润着。我的心动了一下,又动了一下。岩石上面,几行刻字,瞬间让我触摸到一个名字,一个活了数百年至今还在活着的人,他叫徐霞客。“仁知之情,动静之理,桃花流水,出自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刻石上的二十四字,相传就是徐霞客所题。不仅写景,还抒情,不仅抒情,还寓理。这个伟大的旅行家,滇游的足迹,给自然的可渡,给历史的可渡,给人文的可渡,又添了一抹光亮的风景。

杨柳的厚重,还在于那些被称作石制书页的碑刻。可渡的碑刻主要集中在观音堂、南关门碑林和葆圆洞内。

观音堂是可渡有名的景点,在战坡坡顶,明清有观音寺,清乾隆六十年重修观音堂正殿,并修暂住亭,供来往行客歇息。观音堂有修观音堂碑并暂驻亭碑,二碑体现出古驿道在西南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观音堂还另有二碑,示众碑和朱大人陈司事功德碑。南关门碑林现存恩同日月碑等六通石碑。恩同日月碑又叫“ 免差碑”,对研究清代云南民情府谕有重要价值。德胜碑碑文脱落突出,仅依稀可辨二十余字,其意是说鄂尔泰在滇的贤能功绩。还有提督德政碑,颂的是鄂尔泰在德胜坡大胜土酋的具体情况,是研究清朝改土归流、云南地方历史及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资料。另外,在可渡还有功垂万世碑、续修文武圣宫碑、重修葆圆洞碑、可渡桥碑,以及重修可渡桥碑等。

可渡碑刻众多,一面记述事迹功用,描述风景,追叙地方风情习俗,开启功德教化,又集中展现可渡作为古驿道重要关卡的厚重和历史风云在此幻化和酝酿出来的迷离和璀璨的色彩。一切繁华落尽,终是一切返璞归真。一条河,一座桥,一条驿道,尽笼在光影灿灿之下,是那般寂静,又是那般萧凉。

4

这山重水折的可渡啊,这岭高路远的可渡。

从秦修筑五尺道起,古老的驿道把可渡河两岸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滇黔两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云南与内地紧紧联系在一起。莊蹻入滇经过这里,秦汉拓修的古驿道经过这里,三国的诸葛亮南征经过这里,孟获赴成都任职经过这里,唐朝持节册封南诏王的御史中丞袁滋经过这里,明朝洪武征南大将军傅友德率三十万大军经过这里,著名文学家杨慎七返蜀中经过这里……他们,是可渡的精气神韵,是杨柳的灵魄心魂。

风烟滚滚,万里云南可渡。秦时的一弯明月依旧照耀着古老的关隘,长风漫漫还在卷起古驿道上弥布千年的尘埃忧伤。

繁华的驿道,热闹的马帮,在某一年,在某一天,突然冷清了,突然停止了所有的气息,两千年的风声长啸,两千年的嘈杂喧嚣,两千年的风云跌宕,突然无声无息起来。一条驿道开始铺上落寞的表情,里面有落日的光彩,有风尘的味道,有风雨的印记,有被虚化了的一切叫历史的故事、人物和风情。

于是,可渡的古驿道曲折起来,又通达起来。那些苍白的石头,那些古老的石头,那些被苏醒的石头,那些在时光里被打磨又渐渐安静下来的石头,它们已不是石头,而是历史,是风雨,是故事,是众生。它们一块挨着一块,一段连着一段,连出一条驿道的生,也连出一条驿道的死,还连出一条驿道从生至死的世界。而今,这个石的王国,它的精神,它的气度,它的神韵,乃至它的没落,都生长了草,都生长了可爱的草。这些草从石头的缝隙里长出来,从石头上留下的深深的马蹄印里长出来,从历史的风烟里长出来,它们——这些绿色的草,这些纯粹的草,长成草的样子,也长成驿道的样子。它们风尘仆仆,它们又是生意葳蕤,它们纤细柔弱,它们又充满了历史的韧度和风雨的硬度。那纤弱的草,扑在石板上,扑在历史的风烟里,它们身体里生长出晶莹的珠露,有苍白的颜色,有厚重的力感,有冰凉的温度,当然,还有风,还有气,还有尘,还有土,还有金戈铁马的碰撞和嘶鸣,还有喧嚣和繁华的躁动。

有些东西,总不能被风吹走,譬如那些石头,譬如那些石头的生动和灿烂,它们躺在数千年的岁月里,散发出浓重的风尘况味。那味,自庄蹻入滇开始,一天一天地沉积,一年一年地沉积,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地沉积,秦味、汉味、唐味……所有繁华的味道,所有奢靡的味道,所有萧条的味道,所有腐烂的味道,在阳光之下,在一块光滑的细腻的古老的石板上,在一条繁华的沉寂的又满是粗砺的驿道上,发酵着,发散着。那些坚硬的石头,铺成道,就柔软起来,被风雨浸润,然后,被铁蹄来来回回践踏,踏出斑斑点点,踏出白白亮亮,踏出一条道的锦秀和苍凉。它们光光滑滑,没了石头的棱角与锋芒,在落下的深深浅浅的马蹄痕印里,盛满了日月星辰和时光里洒下的光辉。从彼地到此地,从彼时到此时,古驿道上奔跑的马,踽行的马,以及那些马头差役,他们的悲喜,他们的家园,他们的来去,他们的前途与归途,连同他们的生计、焦虑、茫然,宿命里的喜悦和无奈,以及所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还有他们的平凡与伟大,简单与复杂,一切,是的,一切都被磁化,又都被虚化。就连驿道上所有的生气与死气,所有的朝气与暮气,至今,在我的目光和我疲惫的感知里,还在一阵一阵地扑面而来,还在一波一波地从风尘中,从旷野里涌来,辛味、辣味、野味,满山的丰华,又是满山的萧条,又是满山的颓废,又是满山的忧伤。

5

可渡是入滇第一关,元朝设关,明设可渡驿、可渡巡检司,清设可渡巡检署。驿丞署、巡检司署设在旧城,倘可巡检署设在可渡关上(新城)。

可渡也是入滇第一城。洪武十四年九月,傅友德率三十万大军入滇,平定云南,在可渡河北岸构筑古城,史称旧城,旧城有东门和西门。洪武十七年,又派戍边将士家属落户云南屯田,可渡的人口逐渐增加,又在旧城之外建起众多的驿站、马店、牌楼、练兵场。这座古城容纳了四面八方的入滇者。后来,云南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得到巩固加强,可渡关的军事意义显得益发重要,烽火台、炮楼等军事设施及巡检署等部门开始建立,可渡关,形成一座新城。新城与旧城分于可渡河两岸,驿道由北入南,穿城而过,北关门踞于可渡桥端,南关门立于驿道之上。来来往往者,从可渡桥的彼端“渡”入云南,又从此端“渡”过滇黔而入内地。这可渡,一渡便渡过两千年,渡出多少风流人杰,也便渡出多少风云气象。

微观为气,宏观为象。这一渡,也便见人的浮沉起落,便見人的悲欢离合。想想,这渡人,岂不就是渡己?渡己岂不就是渡心?一切法为渡一切心。渡躁动之心为平静心,渡执着之心为智慧心,渡贪欲之心为纯净心。渡心难,却要渡。可渡渡,不可渡渡。天地不渡,人自摆渡。可渡之渡,是求仁道之渡,求法理之渡,求人之本心的大同之渡。

如此,可渡妙矣。

旧城仍在,风雨润着,阳光照着,却是少了丰润豪华,少了熙熙攘攘。关上新城,也不见当年肩摩毂击和喧嚣热闹。炊烟还在,杨柳还在,可渡还在。那些炮台、烽火台、德胜坡、巡检署以及被风雨洗涤了千年百年的驿道,被风尘打磨了千年百年的石头,在旧城与新城之间,被隐藏又被暴露,被凝聚又被分散,被加强又被淡化,被饱满又被虚无,被具体又被抽象。

城,终于空虚起来。两座城之间的可渡河,还在不舍昼夜地流着。只是,河里的水,起起落落,有些年景丰饶,有些年景枯竭,普济可渡桥还雄跨在河上,桥上的龙头和龙尾抹上了时光的色彩。悬在桥下的剑,锋利和光芒不再冰冷。河岸的杨柳还是先前的样子,翠屏崖还和过去一样。可渡河变得愈发沉静和安宁,愈发纯粹和祥和。旧城还是旧城,城墙依稀,只是东门毁了,西门也没了。一座没有门的旧城,所见皆是老了的建筑,老了的风物,老了的人,老了的时光。而新城呢,关上也还是关上,北关门早没了气象,南关门也没了门的影子。只是那关口还在,那关楼还在,那楼石,被苍烟熏出忧郁的模样。事实上,这些石头也老了。门洞开着,门也没了。人从那里经过,被拉出长长又长长的惆怅,拉出长长又长长的忧伤。

但这驿道还在延伸,由北向南延伸,也由南向北延伸。它还在开创着历史的纪元,还在开创着世间的气象,并且,一切历史和时光赋予的内涵和意义,还在古老的驿道上诞生、缠绵和伸展,还在继续延长它的轨迹和生发一切新鲜的味道。

这个地方,还在依然可渡。

只是关隘处,风烟淡去。驿道上蹄印深深,鼓角不鸣,断石残印,载着千年风尘。山至高,见其孤;路至远,见其遥。依依杨柳,悠悠可渡,关山苍月里,那些缥缈的汉唐之味,宋元之气,明清之势,俱远矣。古驿道上,千般风色,英雄气短,可渡河畔只留下万种情怀。

此一刻,阳光朗朗,水秀山清,这可渡的驿道便再不是驿道,它是线,贯穿历史,把山河装订成册。

这线,就是一条沧桑的人间正道。

6

可渡河还在,翠屏崖依然生动,那些摩崖石刻、碑刻,依旧在风雨里流着神韵。被淡了生气的驿路,反反复复又长了几多沧桑的印痕。那些人呢?那些驿道上来来去去的豪杰英雄、官差马夫、商贩走卒、迁客行人、墨客骚人,他们,一个一个地来,一个一个地去,一个一个地站在他们的位置,被一一设计,被一一构造,又被一一排列在历史的舞台上,形成人的风景,也形成人世间苍凉的风景。

于是,我想起浮沉,想起生命的起落,以及起落中造就出来的豁然与通达,这也是风景。

莽莽的高原,遥远的山麓,两千年的驿道,这是一个寥廓深邃又幽暗的舞台,舞台上风尘席卷,烽烟迭起,舞台的帷幕一直没有放下,从白天到黑夜,从先秦到今天,一个人,一折戏,每一天都在上演,每一个人都是主角。白天以天地为幕,夜晚以星月为灯,生旦净末丑,入戏皆是自己的角。

可渡,就是一个偌大的舞台。流水、时光、关门、残垣、断墙、炮台、狼烟、烽火,都是舞台的布景。古老的戏楼,朱红的颜色,石条砌造的踏垛,窄促的戏台,秦时明月,汉时关隘,这里是远行者的故土王国,那一天,那一个时刻,他们,在自己的戏里,坐上了自己的王位。他们,忘记了来,也忘记了去。穿着不同的戏服,手握刀枪剑戟,舞台上念唱做打驭马而行,他们手眼身法步翻滚跌扑,创造出唯有自己也仅有自己才能懂得的唯一的主角。髯口、甩发、翎子、水袖,每一技法,无不在极尽展现主角的思想、性格、情感,以及作为主角的审美存在。

他们是成功者,他们也是落魄者。广袤的时空,宏伟的故事,纷繁的世间,以及波谲云诡的际遇,全部被展现在这数平米的戏台上,戏台是那么狭窄,又那么宏大,容天容地容入偌大的世间。他们在演戏,他们又不在演戏,他们在回忆,在回忆里重现自己英雄的悲情与光彩。台下的人看着台上的人,台上的人也在看着台下的人。台上台下,谁都是主角,谁都是看客。

这戏楼啊,这古老的戏楼,一角一檐,一梁一柱,一石一瓦,尽是可渡的味道。似庙非庙,似衙非衙,又似宅非宅,却是天天都在诠释和解读着人间百味。

在宽阔的看台,我的前面,便是戏台子,空的戏台子,又不是空的戏台子。我感受到从戏台子里刮出的风,风摩擦着风,摩擦着空气,摩擦着阳光风雨,摩擦着可渡的山和水,先是隐隐约约有和风拂柳的声音,有细雨润物的声音,还有可渡的桃花盛开的声音、悠悠缓缓的马蹄声音。再后来,声音便呼啦啦地响,呼啦啦地吹,雨声在里面,雷声在里面,惊涛骇浪的声音在里面,呐喊的声音在里面,挞伐的声音和着战马的嘶鸣,也在里面,世间应有的声音,那一瞬間,无一不有,也无一不在。除了这声音,还有人,除了人,还有马帮,还有烽烟,影影绰绰,从舞台上扑面而来。

但我的前面,它是空的舞台。有人上去了,又有人上去了。他们站在空的舞台的中央,看着下面,那个时候,我是看客,可渡古戏楼下一个真正的看客。舞台上,有人在托腮,有人抬着头在仰望苍茫的天空。一个在近,一个在远。一个扑着身子,一个站在那里。一个沉默着,一个在微笑。一个开始唱起了曲儿,一个和我一样成了看客。那一瞬间,我不是我,他们不是他们。我们都是行走在驿道上的古人。

转过戏楼,可渡河北岸,就是吴梅村诗中所写的“盘江西绕七星关,可渡河边万仞山”的翠屏崖。杨慎的“山高水长,水流云在”的石刻就在那里。从可渡河的南岸看,那字,在高峻处,很小,离我很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就是杨慎。

把人生最厚重的部分给了云南的他,在苍凉的翠屏崖上,获得了一次与历史和宇宙对话的机会,而大彻大悟。

7

未去杨柳乡之前,我想,可渡,应该是有一些气象的。但,那些驿道上的烽火狼烟,惊心动魄的故事,早已化为历史的虚无。我眼里的可渡,没有雍容,没有庄严,没有古老,也没有深重。它光亮如眸,杨柳依依,一片平和安详的景象。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可渡,刻在历史的册页上,也活在历史里的可渡。

因为,只有活的可渡,历史,才会永远活下去。

猜你喜欢
驿道
线性遗产的空间转型
——以西京古道乐昌段文化线路为例
粤赣古驿道河源段考古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古丝路驿道上的千里走单骑
海丰古驿道历史遗存修缮设计的思考
元明清“湘黔滇驿道”建置过程及路线变迁
走进古驿道开展环保宣传
行走在驿道上
李将军古驿道上捣叛贼
洲湖古驿道行
“停”是为了更好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