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2023-03-28 12:12李玉平李春英边亚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1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水产思政

李玉平,李春英,刘 畅,李 勇,边亚娟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如何转变专任教师观念,积极地挖掘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探索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起来,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课程通过构建“绿色养殖、生态文明”课程思政链,,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水产养殖专业人才目标,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专业教学标准,把“服务三农”元素有机融入《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设计等,聚焦线上线下“两条主线”,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本课程注重挖掘第二课堂的思政教育元素,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工作,带领学生走进渔村、走近渔民、走向渔业。

1 优化教学整体设计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积极对接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岗位工作要求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了疾病防治“线上+线下”、“技能实践+社会服务”、“任务引领+综合评价”三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着力解决了的“脱离实践、学生厌学、资源老旧”的问题,为培养“懂原理、会诊治、勇担当”的高素质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做出积极的努力。

1.1 以“岗课赛证融通”为导向建构项目化内容

对接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对标《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评价标准,整合传统教学内容,重构为疾病预防、体表疾病诊治、鳃部疾病诊治、体内疾病诊治四大项目,共计102 学时。

1.2 以“伴随式收集”为方法精准分析学情 借助智慧树网络教学平台、问卷星,伴随式收集学生学习、复习等相关数据,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认知与实践能力和学习特征风格进行了诊断性分析和评价。

(1)80%学生对疾病诊治要点死记硬背,理解和掌握不好。

(2)90%学生擅长用电脑、平板、手机,喜欢玩游戏,看动画,倾向于碎片化学习。

(3)95%的学生倾向于小组合作式学习,喜欢有挑战性的、新颖性、闯关式的学习任务。

1.3 以“会诊断能治疗”为基点定教学目标 根据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岗位能力要求,结合学情分析,将《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考核要求融入培养目标,确定了“懂原理、会诊断、能治疗、勇担当”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行业需求、岗位需求,加强爱国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意识,增强服务“三农”、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项目化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乐学、善思、笃行”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1.4 以“产业学院”为依托打造多元教学资源

本专业与北鱼集团合作共建“北鱼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典型案例、信息化教学资源、在线开放课程、数字化教材、《掌上渔医》微信小程序等多元化教学资源。

1.5 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构建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以《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考核方案为主线的线上线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强化激励性评价。

线上考核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完成,侧重于知识性内容,包括考勤、讨论、抢答、头脑风暴、投票等教学互动、课前课后小测试(疾病种类、诊断要点、药物种类、药物用法用量、处方规范等)、线上考试,按比例设置,系统自动计分,线上考核占总成绩50%;线下考核侧重于考核疾病诊断、处方书写、选药用药能力,采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过程考核按任务单和评分标准计分,结果考核按第二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增值性评价)和期末考试计分,线下考核占总成绩50%。

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化考核评价,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作出全面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

2 完善教学实施过程

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教学做”一体化,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包括课前初探、课中深探——创设情境、任务驱动、任务实施(自主诊断、书写处方、选药配药)、修正提升、成果汇报、总结评价、课后延探(第二课堂技能拓展)8 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教学全过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绿色养殖、生态文明课程思政链(见图1)。

图1 教学实施过程图

2.1 课前初探,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智慧树在线平台发布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前任务安排,初步探究新知,明确学习目标,初步具备相关知识储备。

2.2 课中深探,多措并举达成教学目标 立足工作岗位,真实工作情境导入,按照工作任务开展疾病诊治技能训练,合理利用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与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优化诊治方案,反复训练,通过处方书写、选药配药用药、成果展示汇报、点评总结,多元考核,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提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精益求益、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安全用药、生态文明、绿色养殖意识。

2.3 课后延探,社会服务践行学以致用 依据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评价标准,按照各课外小组分别负责明月湖、观赏鱼实训室、渔病远程诊断系统(电脑端)、《掌上渔医》微信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北疆渔药店实践的第二课堂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进一步提升疾病诊治技能和临床实践应用能力,增强服务“三农”和创新创业意识。

2.4 立德树人守初心,润物育人细无声 深度挖掘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发展历程中的思政元素,提炼并推广“五心”理念(即爱心、细心、耐心、恒心、责任心),结合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等思政元素,向学生进行科技强国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公共安全教育等,充分展现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和磅礴伟力,使学生明确我国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水产养殖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同时,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明确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方向,与时俱进地提高疾病防治技能,增强学生服务龙江渔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3 提升学习效果

3.1 明确专业学习方向,激发创新创业意识 通过构建疾病防治“线上+线下”、“技能实践+社会服务”、“任务驱动+综合评价”三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有效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务完成度100%,优秀率达80%以上;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力推进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真正做到基于工作全过程,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近三年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3.80%,2020 级4 名在校生自主创业。

3.2 信息化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依托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案例导入,任务驱动,结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解决教学重难点,制作动画、游戏,增强趣味性、互动性,适合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合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开展随机点名、限时抢答、投票、头脑风暴、线上测验等教学互动,打造高度参与的课堂,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参与度,提升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

3.3 提升服务“三农”意识,开展社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帮助养殖户解决问题,发布公众号文章、视频号短视频,进行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专业知识推广宣传,提高学习成就感,提升专业自豪感。其中微信小程序自4月15 日上线运营以来,仅一个多月,发布资源156个,接待在线问诊572 次,线上问诊服务获养殖户100%好评。

4 教学反思

4.1 特色创新

4.1.1 紧密对接国家职业标准,有效落实“1+X”证书制度 课程内容设置紧密对接国家职业标准,有效落实“1+X”证书制度——《水生物病害防治员》职业技能证书,实现“四个对接”即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目标对接、教学过程与病害防治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病害防治要点对接、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评价对接。

4.1.2 “三结合”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构建疾病防治“线上+线下”、“技能实践+社会服务”、“任务驱动+综合评价”三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加强社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4.1.3 “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创新智慧渔病诊治

首创在线问诊《掌上渔医》微信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强化线上线下社会服务,构建绿色养殖、生态文明课程思政链,增强学生服务我国渔业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1.4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云端助力教育援疆援藏

校企深度合作,高度整合教学内容,共建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典型案例、信息化教学资源、在线开放课程等,其中《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面向全国高校开放,已被20 多所学校选用,选课人数4.43 万人,教学互动2.31 万次,对接新疆福海县职业中学、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助力教育援疆援藏。

4.2 反思改进

4.2.1 持续开展社会实践,深化岗课赛证融通

(1)存在问题:因学生毕业时才能考取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在临床实践中只能给执业兽医当助手,个别学生存在胆子小、被动性强的问题。

(2)改进设想:积极了解学生实践情况,因材施教,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提高学生自信心、进一步深化岗课赛证融通。

4.2.2 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探索分层教学

(1)存在问题:目前缺少疾病防治的虚拟仿真软件,对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时,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2)改进设想:建设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虚拟仿真软件,开发药物配伍、处方验证、对症治疗等模块,为开展分层教学提供优质资源。

5 小 结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课程将继续充分发挥课程建设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紧紧围绕课程思政内涵培育更高质量课程,通过探索深度融入信息技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专业认同感、职业精神等,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具有“三农情怀”、有一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水产养殖专业多元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水产思政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加油!水产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