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高级中学 李雪颖 白 桦
高中生涯教育近年来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开展生涯教育仅靠生涯规划课或主题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学科生涯渗透,不打破学科教学体系,不占用专门课时,在日常教学中点滴浸润,力争实现全学科、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将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地理学科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主要包括生涯唤醒活动、生涯体验活动和生涯规划活动等。
本文以《喀斯特地貌》一课教学为例,探索地理学习与生涯规划相融合的策略。
《喀斯特地貌》是《常见地类型貌》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本部分内容的结尾,教材设计了一个“活动”: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即“天眼”)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结合教材的“活动”,笔者在教学中将聂跃平作为生涯人物,以他的个人发展历程为其中一条线索,同时贯穿教材知识“喀斯特地貌的特征”。
导入并提出问题:播放介绍“天眼”射电望远镜的视频,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同时提出相关问题——说出“天眼”的规模、作用、建设周期,推断工程选址的难度,并思考选址负责人应具备的条件。
创设情境:展示“天眼”工程总设计师南仁东的照片, 提出要选一个人负责给工程选址, 同时展示选址要求——在喀斯特地貌区找一个又圆又大的坑, 要底部排水好,附近人类干扰少。 之后展示四位候选人南仁东教授、聂跃平教授、本人、未来的班内某同学,包括他们的年龄、照片、籍贯、学业经历、专业、从事职业等基本信息。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并选出一名选址负责人。
结合学生的推选,笔者进一步说明各个候选人的不同生涯历程,具体介绍聂跃平教授的成长经历、求学经历、工作经历,得出聂跃平教授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介绍个人专业素质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唤醒其对个人未来职业的思考,并对比目前自己的学习方向。
结合课件图片,介绍我国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区和地貌景观图,学生初步了解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和特征。
学生活动:各小组组长利用手机软件,从不同角度观察“天眼”的外部特征和所在地区的地貌特征,并完成地貌特征表格。
?
教师提问: 结合表格所填地貌特征及工程选址的要求, 思考总设计师南仁东为什么要求在喀斯特地貌区寻找适合“天眼”的地址,同时展示“天眼”工程所在地区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天眼”选址与喀斯特地貌的匹配程度。
通过上述活动,结合所学的喀斯特常见地貌类型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学生已经知道了“天眼”适合建在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洼地。 那么,如何才能更快找到适合的洼地呢?
学生活动:各小组组长利用手机软件“奥维互动地图”,寻找洼地。
教师提问:大家是否找到合适的洼地?在寻找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大家思考这个图像是如何获取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像的获取主要通过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地理信息技术的一种,是当前地理研究领域一种比较常见的获取信息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抢险救灾、精准农业等各个领域。 具体是如何实现的,有兴趣的同学将来读大学时可以选择相关专业,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现在遥感技术发展比较成熟了,可是在20 世纪90 年代,聂教授是如何寻找理想的洼地的呢?
播放视频:聂跃平教授讲述自己寻找工程地址的过程。
该环节的设计,一方面通过新形式辅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比较专业的现代研究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未来职业方向的向往。
教师提问: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聂跃平教授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十余年,完成选址工作呢?
播放视频:聂教授讲述个人的成长经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视频中我们看到,聂教授出生在贵州,从小就对喀斯特地貌有好奇心和兴趣,进而通过大学相关专业的学习, 成为喀斯特地貌领域的专家,并在此领域工作十几年,最后终于给“天眼”找到了合适的家。 所以,“兴趣”在聂跃平教授的职业生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展示兴趣三层次递进关系图)。
据图总结:聂教授从小生活在喀斯特地貌区,早期对喀斯特地貌的好奇,形成了感官兴趣,但感官兴趣属于外部刺激,稳定性不强,不加以强化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后来聂教授大学学习地质专业,研究生时跟随地理学家学习岩溶地貌学, 这一阶段的经历,是主动认知, 由感官兴趣递进为自觉兴趣,这一时期的兴趣相对稳定;毕业后,聂教授进入中科院工作,又学习了遥感技术,并且将个人兴趣转化为物质价值,这一时期的兴趣成为志趣,非常稳定。 总的来看,聂教授的职业生涯过程与兴趣的递进关系密切。
结合聂教授的成长和职业生涯经历,让学生联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从小的兴趣和梦想, 结合当下高中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兴趣发展和将来想学的专业以及毕业后想从事的职业。 以此进一步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
地理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探索,本节课仅仅是从一个视角进行了尝试。 但是,不论从哪个视角进行渗透,都必须把握一个前提,以地理课程为主体,生涯规划知识的渗透最好是“润物无声”,不能“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