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研究民国时期广西职业教育的文章不多,(吴文华,2005)分析了民国时期广西职业教育发展迅猛的背景、特点、成效;[1](黄明光、张冰霄,2015)研究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桂林职业教育的办学成绩;[2](安宇、沈荣国,2008)研究了杨卫玉对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贡献;[3]《黄炎培日记》记述了黄炎培从1910年到1965年的人生经历,但没有系统地总结中华职业教育社民国时期在广西的业务发展;[4](蒙荫昭,1990)系统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广西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5](魏华龄,1990)阐述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抗战在桂林的一些职业教育成绩,[6]本文作者2021年承接了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规划课题,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十六卷《黄炎培日记》,四卷《黄炎培教育文集》,《教育与职业》杂志1917年至1949年的全部文章,搜索并学习了民国广西职业教育的相关文章,配合广西中华职业教育社挖掘并撰写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总部设在广西的历史。本文是从一个职业教育历史旁观者的角度,对1938年至1944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对广西职业教育所做的贡献做一个客观地还原与总结,希望对后来的职业教育研究者有所帮助。
淞沪会战爆发,中华职业教育社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海沦陷后,黄炎培安排部分业务撤入租界,由潘仰尧、何清儒、姚惠泉等人留守,中华职业教育社机构、中华职业学校和附属工厂等西迁武汉,武汉成为前线后,李宗仁和刘湘分别代表广西和四川向中华职业教育社发出邀请,为此在1937年12月31日至1938年10月27日间黄炎培五次进入广西,一次前往徐州前线拜访李宗仁,落实中华职业教育社内迁广西事宜,与民国广西省政府开展了长达7年的职业教育合作。
五次入桂与徐州之行行程与工作成绩一览表
1938年2月1日中华职教社广西办事处设立,3月组建以黄旭初为首的广西职业教育辅导委员会,3月开始落实中华职教社上海20年职业教育经验在广西的实践与推广,受广西省政府委托举办广西军团妇女工读学校、广西省立职工训练所、广西职业教育补习学校、广西就业指导所等业务,5月与广西省政府组建中华营造厂,9月1日中华职业教育社总社迁入桂林,10月中华铁工厂在柳州投产,1939年在平乐建设广西省立平乐实用职业学校并正式招生,中华职业教育社大部分业务落地广西。
1.杨卫玉
杨卫玉(1888—1956),字鄂联,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我国著名的职业教育专家,与黄炎培、江恒源并称为中国近代职教界的“三老”,解放后曾任轻工业部副部长。1922年加入职教社后,先后担任职教社推行股主任、办事部副主任、总干事等职,在抗战时期中华职业教育社总社西迁桂林之时,他担任主持总社工作的办事部常务副主任,相当于今天企业中的常务副总经理,在常务理事黄炎培、办事部主任江问渔出任民国政府参政员常年在重庆工作之际,杨卫玉坚守职业教育第一线,1938年1月至1940年是广西职业教育的实际操刀人。
2.抗战期间杨卫玉职业教育理论
1917年至1949年国内职业教育研究最主要的杂志是《教育与职业》,8年抗战期间,仅出版杂志10期,计92篇论文。该杂志发表杨卫玉独著的文章6篇,占比近7%。
文章《职业教育的几个实际问题》[7]认为抗战期间职业教育面临的的主要问题包括:经费困难、技能型教师十分短缺、设备不齐全、教材不适应需要、实际需求人才供应错位。他从国家、省府、学校三个层面给出了建议,国家层面:一是放宽预算,允许职业学校灵活筹措资金、使用资金;二是要给予技能人才一定的地位和待遇;三是教学设备尽量国内设计制作,给予进口倾斜政策,物流优先;四是教材由一线技术人员参与编写、编审,提升实操性;五是在校学生必须参与实际的生产过程。省府层面:一是宏观职业教育规划配套具体执行计划;二是把职业教育教师纳入职称薪级体系保证待遇,稳定队伍;三是设置熟悉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对接职业教育;四是放宽职业学校经费管理,职业教育的经费要高于普通教育;五是灵活发挥办学者的权利。实用职业学校层面:一是增加战时生产,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二是注重培养质量而非数量。文章《战后职业补习教育与职业介绍之趋向》[8]建议职业补习教育:第一,职业补习教育的对象要普遍化,要适应各类人群的需要;第二,补习学校专业设置和内涵要地方化,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职业学校时间要与工作时间错位,使补习教育成为业余性、强迫性的教育;第四,补习教育的推行要组织化,由团体组织引导个人自由参加;第五,补习学校的课程、教材要标准化,必须统一编写。建议职业介绍:第一,职业介绍的业务要教育化;第二,职业介绍的机关要组织化;第三,职业介绍的工作要专业化;第四,职业介绍图表要统一化;第五,职业介绍的实施要重视复原者。要对广大的民众、残疾将士给以职业指导与职业训练,辅以职业介绍,使他们在复原以后从事新的职业,在社会中发挥工作效能,增加社会生产,既减少国家的消费,又可以安定国家社会的秩序。
杨卫玉作为全面抗战期间中国职业教育的领军人物,对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指导、职业训练等有着很多深入思考,他的研究直接引领着民国教育部职业教育的走向。
石显儒是黄炎培配备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广西办事处第一任主任,辽宁锦州人,早年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1937年底在桂林筹办中华职教社广西办事处,1938年2月出任中华职教社广西办事处主任,1939年被职教社选派出任四川造纸印刷职业学校校长,1945年受职教社委派前往东北开展职业教育,1948年出任又新职业学校校长。文章《今后我国之职业教育》[9]总结了两个办学实例:一是四川造纸印刷高级职业学校,该校依托造纸和印刷两大实际运作的工厂,学生在实际生产中穿插学习,按实际生产分为工艺技术、机械、会计核算、维修保养、成本等专业。学生每日做工5小时,理论学习3小时;实现学生工人化,实习就是实际生产;升华补习教育,实现工人学生化。二是民国广西政府委托中华职业教育社举办的广西职工训练所,分为三科:建筑、竹木器、印刷,师资是本行业的高技能老师傅,传授学生技能,带领学生制作学校日常生活用品、教具乃至修理门窗、建造防空洞,到军属家上门建设围墙、修葺房屋厕所等。对普遍推行职业教育,实现全民职业教育很有启发。
1.陈重寅
陈重寅,南京市人,1901年出生,东南大学教育专业毕业,曾在中华职教社南京办事处职业指导所工作,负责主编《首都学生》杂志。1924年开始从事职业教育,与喻兆明合著《中学职业指导与升学指导》《中小学升学与职业指导》。1938年5月12日陈重寅带着全家12口从南京一路逃亡流落到长沙,以社员的身份应聘中华职业教育社职员,加入到石显儒、张家瑶、王佐才、杨扶青、杨绍曾团队。陈重寅先在职教社广西办事处担任副主任,在石显儒出任四川造纸印刷职业学校校长后担任职教社广西办事处主任一职。总社在桂林时,他是杨卫玉的得力助手,深受杨卫玉的赏识。在总社西迁重庆后,杨卫玉推荐他担任了职教社广西分社主任,下辖柳州办事处、南宁通讯处和梧州通讯处。
2.抗战期间陈重寅职业教育理论
文章《职业教育的又一面》[10]指出职业教育的另一面包括:一是辅导健全各种同业公会或工会;二是规模较大之工厂设艺徒班;三是举行工作竞赛;四是注重人事科学管理;五是提倡服务道德;六是施行职业补习教育;七是例行升学指导及职业指导。文章《职教工作之新动向》[11]强调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指导三大类职教工作不尽人意的原因有三:人力不足、财力不足、社会认知度不高。职业学校教育需要按照国家现实的社会需要整合课程内容、教材教法并开办学科;职业补习教育应该以职业界现有工人为培训对象,对他们技工、生活、知识、思想等方面做全面提升;职业学校、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指导需要相互配合。文章《职业教育与五干主义》[12]认为职业教育出现了18个实际问题,解决办法包括实干、硬干、快干、穷干、苦干。
陈重寅是中华职教社西迁重庆后在广西的最高负责人,广西省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布局、政策都是陈重寅制定的,广西省政府全权委托中华职教社代办广西全省的职业学校教育、补习教育、职工训练所、职业指导所等业务,陈重寅这些思考直接代表着当时广西政府的职业教育理论水平,引领着广西职业教育的发展。
1938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受广西省政府邀请在桂林设立中华职教社广西办事处,省教育厅委托职教社代办广西省立职工训练所,训练所设在文昌门的副爷巷广西军团妇女工读学校校园内(该校园原为桂林学堂所在地,现为桂林市人民医院),5月正式开业,第一任所长由教育厅工作人员、画家张家瑶担任,开设土建、竹器二科,木工、泥水工、木器工、竹器工四组,首届招生70余人,6月职教社广西办事处主任兼总社职业指导股主任石显儒博士由训练所教导主任升任第二任所长。1938年12月29日,校舍遭敌机轰炸焚毁。先搬至七星岩背后的祝圣寺,1939年1月跟随总社搬至东灵街2号国民基础学校院内,同时租下码坪街10000平方米土地,组织师生自己动手建设4座建筑实习工厂。1939年3月,首届训练班结业。第2届招收艺徒训练和职工补习两个班。7月,购买全套铅字和印刷机器,同时增加印刷科并实现招生80余人。9月,石显儒被调任四川造纸厂厂长,教导主任陈重寅升任第三任所长。1942年全所建有家具、建筑、印刷3科9组,在校生达到134名,修业期限6-24个月不等,不拘时间,成绩优良随时可以申请毕业。学生学杂费、食宿费免费,每人每年还有80元津贴补助。训练所办学宗旨:训练提升职工技术水平,服务抗战生产需要,促进广西建设事业。
训练所所长之下设立教导处、事务处、各种委员会和推广股,推广股有五项功能:一是帮助解決实习材料经费困难;二是增加学员实习机会;三是销售训练所生产的产品;四是宣传训练所及其技术;五增加学生收入,贴补家用。业务涉及家具制造设计、建筑工程设计、工程项目承接、竹木家具订做、房屋木器维修保养、印刷品业务承接等。
1942年8月训练所升级为广西省立桂林职业学校,1944年9月在桂林保卫战前夕疏散到平乐县,1945年9月合并广西省立桂林初级学校后回迁桂林复课,校址位于今天的七星公园。1946年6月合并平乐职业学校纺织科,举办机械、印刷、土木、高级教具、纺织五科,同时办有实习工厂,真正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1947年李先知出任校长,含黄衍斌共有38名教职员工。广西省立桂林职业学校坚持“以校建校、以生养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调技能训练,师生共同建设实习基地,共同推广师生生产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1939年3月广西省政府与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举办,专门培训桂林的在职工作人员,上课时间安排在晚上或周末。首期开设文书训练班,计划招生30名,实际扩招到60名,生源主要是现任公务人员,拥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课程包括公文、服务道德、书法、档案等。之后开办过烹饪、家事、缝纫、侍应、制鞋、建筑、银行、会计、绘图等班。学费自理。其中会计科学习期限6个月,招生达到229人。注册学生也可以跨学科、跨专业选课。职教社的办学思路对广西各地职业学校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广西省立会计人员训练所原本是一个学习期限半年,在校生不足200人的业余学校,由于办学效果好,1942年8月升格为广西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还在今天的桂林市叠彩区凤北路兴建了新校园,学校办有会计、银行、统计三个专业。桂林沦陷前疏散至阳朔,1945年9月回迁原址复学。广西省政府会计长张心徵兼任校长,教职员工包括有张仁培、白日新、李遂囊、戴先启等。自1934年到1946年,毕业学生3000余人,为广西积累了大量统计、会计人才。
广西职业指导所于1938年5月开办,第一个办公地点是位于桂林依仁路的桂林县商会,广西本地人对这个机构了解不多,起步时的业务很一般。1938年10月搬到副爷巷和总社一起办公,业务刚开始好转,12月29日遭遇敌机炸毁,指导所与总社同毁于轰炸。
总社搬到祝圣寺,指导所也追随过去,结果没有求职者前来,业务归零,只好搬到桂林市东灵街2号办公。总社聘任阮蓝田出任指导所总干事,主管指导所内外一切事宜。
战争导致大量流动人口进入桂林,许多人都急待谋生就业,中华职业教育职业指导所急民众之所急,制定了求职规则,印刷求职申请表,一时门庭若市,得到当局、迁桂企业和流民的一致好评,为广大求职者找到谋生之路,缓解难民家庭的经济压力。
广西省政府响应教育部的号召,1938年秋委托杨卫玉筹办广西省立平乐实用职业学校,目的是增加战时生产,解决衣、食等民生难题。杨卫玉身体力行,调动职教社和一切可以使用的社会资源,亲力亲为,在物价极度不稳定、交通工具匮乏、敌机空袭干扰的情况下组织师生自建校舍、道路,安装实习设备,1939年4月开学,生源由最初的几十人增至1940年的200多人,学科也由最初的2科发展到1940年的4科,受到广西省政府和教育厅的高度认可。该校在1946年由初级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级职业学校,开设农艺、农产制造科。1949年并入马保之(马君武长子)创办的柳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53年改名广西柳州农业学校,1956年把该校的林业分部独立出来组建广西林业学校,2002年升格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960年柳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更名为柳州农业专科学校,1972年回迁柳州沙塘改名柳州地区五七农校,1980年改名为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占地331亩,开设12个专业,在校生5309人,2018年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验收。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无论是广西地方势力还是中华职业教育社,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决抗日,职教社离开了上海熟悉的地区、熟悉的人脉资源,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西迁之旅。广西民国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和教育盛情邀请职教社落户桂林,双方在合作中实现了共赢。
早在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中华职业教育社、广西民国政府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暂时搁置了与蒋介石集团之间的民族内部矛盾,枪口一致对外。
“淞沪会战”失利后,坚决抗日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总部机构已无法在上海沦陷区立足,除部分业务搬入租界留守外,所辖机构、学校、企业只有西迁一条路了,但去哪里呢?考虑到与桂系人脉的基础,加上广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政治、舆论氛围比较宽松,桂系甚至同意共产党在桂林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因此大量的文人、艺术家包括江苏省教育会都首选了桂林作为落脚之地,因此中华职教社也把西迁的主要业务放在了广西。
大量全国知名的文化精英、知识分子加盟,丰富了广西民国政府已组建的“广西建设委员会”智囊团,共产党员、左翼作家记者帮助开办了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校长就是共产党员杨东莼。为了建设广西的职业教育体系,广西民国政府将有关职业教育的业务委托中华职业教育社全权代办,职业院校从1936年的5所增加到1938年的15所再到1944年的22所,在校生人数从1936年的438人增加到1938年的1202人再到1943年的1713人,毕业生从1936年的274人增加到1938年的417人再到1942年的1486人,教职员工从1936年的50人增加到1938年的301人再到1943年的416人。
黄炎培自1917年组建中华职业教育社,经过20年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形成了一整套职业教育推广模式,在1937年5月7日召开的职教社立社20周年大会上已经决策将这一成熟的模式向全国推广。但“淞沪会战”的爆发打乱了原来的部署。
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认为职业教育不仅培训广大民众职业技巧,更要提升广大民众的沟通能力。职业教育工作者既要有教育热诚,也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运用各种社会力量,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毕业生既能落实工作事项个人发展,也能承担社会交往、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等责任。职业教育要主动参与地方政府、企业、团体及党派的活动,取得政府、党派、团体、企业的大力支持。胸怀宽阔能包容职业教育之外的一切复杂现状。
黄炎培五进广西沟通了广西政府、教育界、文化界,参加国民政府参政会,提出“教育跟着政治走”,把政治资源与职业教育高度结合,他安排中华职教社职员积极参与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和伤兵之友社的组建,实现业务互通,取得地方政府的高度支持,如广西职业教育辅导委员会的组成:黄旭初(省主席)、李济深(国民政府军委会桂林办公厅主任)、雷沛鸿(民政厅长)、邱昌渭(教育厅长)、马君武(广西大学校长)、李四光(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唐现之(桂林师范学院院长)、张家瑶(教育厅干事、画家)、易熙吾(桂林市修志馆总编纂)全是政府要员和社会名流。
正是由于大职业教育思想的贯彻,职教社在广西政府全方位支持下,帮助广西建立职业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补习学校、职工训练所、职业指导所等一系列职业教育体系,联合江苏省教育会、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伤兵之友社等动员一批江浙企业内迁广西,职教社还带头与广西省政府合作新办了一些企业,帮助广西初步建立了工业体系。
1938年底,武汉保卫战失利后,日军占领区域已覆盖东三省、河北、北平、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湖南北部、广东等地,北方直面日军的力量主要是八路军和阎锡山的晋绥军,南方国民政府直接控制的区域包括广西、湖南中南部、贵州、云南、四川和西康,偏于一隅的重庆与外界的航线联系一般都是在桂林中转。抗战期间黔桂线、湘桂线等多条铁路、公路的开通,加强了桂林与周边各省的物流联系,香港到重庆的航线、邮路都必须经过桂林。
桂林的喀斯特地貌,群山环抱,每座山都有溶洞,一遇空袭,民众躲入溶洞就可以防御日军飞机的轰炸,这也是1936年广西省会从南宁北迁至桂林的主要原因。中华职教社总社及其职业教育业务遭遇轰炸时,也正是迁入七星岩附近的祝圣寺才解决了防空、办公和住宿难题,从而复校复课。
作为今天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黄炎培大职业教育理论,加强职业院校与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的联系,调动一切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因素和社会资源,做到职业教育面对企业一线,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产与社会服务,继续教育深入企业车间,把生产车间搬到学校或实现工作过程、教学过程远程一体化,中国的职业教育必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