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聚好散,离职避免人脉“断舍离”

2023-03-27 16:40:39黄宗慈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3年2期
关键词:断舍离小欣名声

黄宗慈

每年年底,离职者不少,有的人会选择做好做满,把剩下的假期换钱;有些人则会选择直接把所有假休完。两种选择没有好坏之分,但若想和前公司好聚好散,最好参考公司或单位相关规定来安排休假,并参考前辈的离职模式,预留协商空间……不论是自愿离职或被迫离职,采取不伤感情的离职方式,留下合作情分,相信后会有期,路也会愈走愈宽。

话说回来,面对离职,如何才能好聚好散?

首先,绝对不能只考虑自己的立场和需要,要尊重工作部门的人事及休假规定,同时参考前辈的离职方式,主动告知离职前最后的工作日,并预留协商的空间,才不会委屈了自己或是留下坏名声,离职后即断了日后再合作的可能性。

瞬间丢手且人间蒸发

当年,小欣到新公司的第一天,按规定在人事部门完成报到,正式被指派到业务部门已接近下班时间。主管简单和她打招呼后,要她跟准备离职的前同事交接。前后不到一个半小时,前同事将两大叠文件递给小欣后,一边随意翻着内页,一边不经意地讲着专业术语。小欣听得迷迷糊糊,一知半解。

交接到最后,前同事拿出一份复杂的采购案件,并说了一句:“明天早上要开会,这个要多注意……”然而,前同事没有再说明。隔天一早,前同事彷彿人间蒸发,手机就再也联络不上,让小欣焦头烂额忙了好久,才终于找出处理的头绪。

先不谈交接相关的话题,这里我想来聊聊,若你是“准备离职”的人,究竟是该做好做满,直至上班最后一刻,剩下的休假换钱拿来贴补家用?还是干脆顺应“公司政策”及保障劳工权益,将剩下的假休好休满?

完成交接再休好休满

如果没有意外或其他考量的话,上班族应该都会倾向在离职前将剩余休假用掉。特别是离职前,为了要将手中的项目好好地结项,日常工作量应该会激增。超量的工作,需要一段休息时间重新恢复,才能转换好心情,继续下一段工作生涯。

但是,休好休满假期有个重要前提,就是要确保交接对象已经能将业务带上轨道,否则一边休假一边接电话、通讯软件,顺便回公司信件,那有休等于没休。

做好做满有钱有名声

还有一种则是选择在岗位努力到最后一刻,如果某些项目特别复杂,只能由本人带着交接者处理到最后;或是因后手接管不顺利,为避免业务停摆或开天窗,经过与单位主管协商,把休假天数转换成报酬,作为职场过度期的“额外津贴”。

但是选择做好做满,就要有与下一份工作到任日无缝接轨的心理准备。若是必须异地赴任或要提前熟悉新环境,可能会因为准备不足,在新公司内经历较长的就任混乱期。

离职避免不留半分情

即便在职场,人们常会期待“名声跟金钱”全都要。然而个人利益往往不免与团体共同利益冲突,就像你想将剩下的休假折现,但公司政策却希望你把假休完;或想提前休假,却发现交接工作细节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还要手把手教会接任者,这时候,认清自己的职场价值观就格外重要。

就像文章开头小欣的前同事,若他早就想好自此脱离相关产业,对他就没有什么损失;但如果想要长远经营工作履历,那么花一些时间想清楚,不被小利小害影响决策,就十分重要。千万别任由直觉帮自己做决定,否则每次离职,就是你被人脉断舍离的时机。

请注意离职日协商四原则。

1. 千万不要“自由心证”

有些人既想提前休假,又想有好名声。在确定离职后,不主动跟主管讨论自己的“确定离职日”,同事或交接人问起又含糊其词,让事情处于一种暧昧的状态,彷彿离职事实不存在,日子照常过,还能避开谈判的尴尬。

但这其实是最差的做法,因为这种“自由心证”会造成组织后续无法妥善安排交接,让很多事充满不确定性,最终还是会影响到大家对于你的评价。

2. 看看前辈怎么做

既然势必要订出明确的离职前工作日,那么有没有介于“全休”跟“做好做满”间较为妥当的方式?当然有,那就是:“跟着前辈走,打安全牌不会出大错。”

往往前人的做法,会反映一家公司的规则。举例来说,A公司为了保留现金,倾向员工离职前将假休完;B公司则为使交接人更快上手与加速职位递补等考量,希望员工待到最后一刻。

3. 协商应不委屈自己

不少人会因为提离职,在前公司最后一段日子过得十分不愉快,不管是决定离职日、 离职的方式、薪资费用或交接安排等争議,都让彼此十分难看。这常导致离职者在协商过程充满很多负面情绪,连带交接的人在过程中也备受影响。

例如,上文小欣的前辈,是被单位强拗到最后一刻,又不同意将休假折换成钱,最后才会发生“离职即消失”的状况。如果确认目前公司的期望与自己期待有落差,在开口与领导讨论(协商)前,笔者只有一点提醒:所有职涯协商,是以自己不委屈为前提。

先想清楚个人的底限,假设是希望至少能休3天,或是换1周以上的休假薪水,在私下协调时应清楚向主管表达,因为这样你才会有为自己尽力争取过的踏实感。凡事不委屈,也是日后能与前东家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前提。

4. 由老板决定?后果自负

所有的谈判不一定都能双赢,多少都有某一方稍微不满意,特别是在劳资方谈判时。除了“不要脸最大”的特殊状况外,一般都是工作者是稍微退让的一方。所以,一旦同意由领导决定你的离职日,就需要有多付出的准备。

猜你喜欢
断舍离小欣名声
名声和荣誉
中外文摘(2022年8期)2022-05-17 09:13:36
同桌(小小说)
帮助队员体验人生的意义
辅导员(2018年22期)2018-01-29 05:24:59
一句话点亮我的世界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绝症病房:万里追爱的异国情敌,叫声嫂子“断舍离”
从消费开始“断舍离”
“断舍离”,日本人拥抱极简主义
环球时报(2016-07-25)2016-07-25 17:44:08
问答
领导文萃(2016年8期)2016-05-14 14:58:23
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