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多元化培训模式在自然灾害护理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23-03-27 10:44赵加全简雯雯丁玉辉魏代清尹崇光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2期
关键词:灾害手术室救援

赵加全,简雯雯,丁玉辉,魏代清,尹崇光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自然灾害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给国家、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严重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手术室作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的主要救治场所,手术室人员处理自然灾害的能力直接影响救治效率和伤者生命安全[1]。现阶段,护理人员对自然灾害相关急救知识掌握不足,在理论和操作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故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应对自然灾害的水平具有长远效益。系统化多元化培训模式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多层次、多形式、多方法的培训内容,以及固定专科的强化培训,从而提高护士综合能力[2]。本研究采用系统性多元化培训模式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自然灾害护理能力培训,有效提升了护理人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线任职的手术室护士60名,其中男15名,女45名;年龄24~42岁,平均(32.52±2.50)岁;专科学历12名,本科学历42名,研究生学历6名;工作时间>10年10名,工作时间5~10年41名,工作时间≤5年9名。

1.2 纳入标准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注册护士;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均为急救小组成员;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正在参加其他相关研究者。

2 培训内容和方法

2.1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由理论培训和灾害救护技能培训两大部分组成,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种类及对人类的损毁性,自然灾害护理管理,自然灾害现场护理工作组织和开展,国内外自然灾害护理救援研究及发展,现场工作环境和自我保护能力,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如心肺复苏、科学固定、安全转移等),常见伤情处置流程和护理措施,自然灾害环境下各器官损伤的紧急救治(如气管切开、颅脑外伤判别、肢体挤压伤护理、肝脾破裂手术前准备等),护患沟通技巧,灾区伤员心理护理等。共计40个学时,其中自然灾护理理论28个学时,自然灾害救援技能培训8个学时,自然灾害模拟救援培训4个学时。

2.2 培训方法 根据工作年限对受训人员实施系统性多元化培训。针对工作年限在3年以下者,重点培训自然灾害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其在灾害救援中的动手操作能力;针对工作年限在3~10年者,重点培训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和各种急救技能;针对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者,重点培训自然灾害护理管理能力,培训其解决各种紧急、疑难问题,以及组织、指挥、协调自然灾害抢救的能力。培训形式包括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情景演练、慕课或网络在线教育等。首先邀请多次参与自然灾害救援的医疗和护理专家定期授课,授课者结合亲身经历、灾害现场救援视频及典型案例进行自然灾害护理理论知识培训,增加受训人员对灾害现场环境和救援的认识。情景演练是有针对性地模拟多种灾难情景,受训人员采用单人训练和小组成员互训的方式进行自然灾害医疗救援和护理任务演练,演练项目包括启动响应、救援准备、现场搜救等。演练结束后,受训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受训人员在课余时间可采用慕课或网络在线教育的方式进行课程复习、交流讨论和资源共享。结束培训后对所有受训人员进行考核。

3 效果观察

3.1 观察指标

(1)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成绩 ①理论考试成绩。根据授课老师教授的重点内容设置考核试题,满分为100分。②实践技能成绩。重点考核常见灾害的护理办法,由小组长负责制定考核细则,取各项平均分为最终成绩,满分为100分。

(2)综合护理水平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考察受训人员的综合护理水平,问卷包括突发应变、思维分析、团结协作能力、提升理论水平及学习兴趣5个项目,每项20分,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受训人员综合护理水平越好。

(3)灾害核心护理能力 采用改良版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评价受训人员灾害核心护理能力。量表涉及灾害护理基本知识(6项)、灾害过程护理(18项)、脆弱人群护理(7项)、灾害护理管理(5项)、灾害护理专业发展5个维度(2项),共包含38个条目。按照likert5级评分法进行计分,其中完全具备(相关护理能力)计5分,具备很多计4分,具备一些计3分,具备很少计2分,完全不具备计1分。量表满分为190分,总分≥152分为优秀,132~<152分为良好,114~<132分为及格,总分<114分为不及格[3]。采用无记名方式收集问卷。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时,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成绩比较 培训后,60名手术室护士的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60名手术室护士培训前后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成绩比较(分,±s)

表1 60名手术室护士培训前后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成绩比较(分,±s)

注:与培训前比较,△P<0.05。

时间 理论考试成绩 实践技能成绩培训前 82.83±2.43 83.83±2.24培训后 92.42±3.83△ 93.64±2.14△

(2)综合护理水平比较 培训后,60名手术室护士的突发应变、思维分析、团结协作、提升理论水平及学习兴趣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60名手术室护士培训前后综合问卷调查评分比较(分,±s)

表2 60名手术室护士培训前后综合问卷调查评分比较(分,±s)

注:与培训前比较,△P<0.05。

学习兴趣评分培训前 15.42±1.32 13.43±2.54 14.43±1.13 14.43±1.42 13.12±1.24培训后 18.23±1.13△17.53±1.22△18.54±1.24△ 19.83±1.62△ 17.54±1.94△时间突发应变评分思维分析评分团结协作评分提升理论水平评分

(3)灾害核心护理能力比较 培训后,60名手术室护士灾害护理基本知识、灾害过程护理、脆弱人群护理、灾害护理管理、灾害护理专业发展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60名手术室护士培训前后灾害核心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s)

表3 60名手术室护士培训前后灾害核心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s)

注:与培训前比较,△P<0.05。

时间 灾害护理基本知识评分 灾害过程护理评分 脆弱人群护理评分 灾害护理管理评分 灾害护理专业发展评分 总分培训前 19.72±3.24 55.74±6.42 24.23±4.13 17.42±2.32 6.80±1.54 123.91±4.92培训后 26.54±4.37△ 72.43±12.30△ 30.68±6.26△ 22.03±4.19△ 8.73±2.15△ 160.41±4.26△

4 讨论

日本灾害护理学会将自然灾害护理定义为“系统、灵活地应用有关灾害护理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与其他领域开展合作,为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所开展的活动”[4]。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大的自然灾害频发,呈现出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等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使自然灾害护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自然灾害护理的难度较一般护理更高,因此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自然灾害护理能力培训应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健康成长。国内外在灾害救援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日本和美国在灾害护理学方面的研究较早,而我国灾害护理培训发展较慢[6]。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授课老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学生通过做笔记和听课的方式进行记忆和学习[7]。实际上,临床医学相较于其他专业来说实践性较强,但现有教学模式重于理论知识,呈现出与临床脱节的特点[5]。

系统性多元化培训模式将传统“以教为主”的培训模式转变为“学教并重”或“以学为主”,能够为受训人员提供护理理论知识保障,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通过邀请经验丰富的救援医护专家讲解亲身经历,结合播放灾害救援现场视频等,从而引起受训人员共鸣,激发其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灾害护理理论知识的认知[8]。对典型病例进行学习,使受训人员掌握自然灾害急救的相关知识,同时提升其对自然灾害护理过程的整体性认识,有助于受训人员进一步思考和总结,促使其不断更新相关知识,提升临床素质,加强护士的自然灾害护理能力。情景演练通过模拟灾害救援现场,具有真实性和启发性,可激发受训人员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想象力,开启受训人员理论联系实践的主动思考过程,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结合理论学习,完成有关自然灾害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及管理方法的整合[9]。慕课和网络在线教育将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有利于受训人员回顾知识点,方便其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使学习形式更加灵活,同时节约了培训时间。此外,受训人员通过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讨论,能加深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理解,同时加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能有效提升线下课堂的实效性[10]。培训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共同熟悉工作环境,并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讨论,可以发现彼此的优点与不足,进而取长补短;每位成员均可及时提出疑难问题,由小组共同讨论解决,或直接向护理部老师、科护士长或小组临床带教老师请教,避免了传统培训模式缺乏教学互动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60名手术室护士的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5);突发应变、思维分析、团结协作、提升理论水平及学习兴趣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灾害护理基本知识、灾害过程护理、脆弱人群护理、灾害护理管理、灾害护理专业发展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提示在自然灾害知识培训过程中,采用系统性多元化培训模式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士的专业和操作技能,提升团结协作及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教育效果良好。相关研究表明,分层次多元化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外科护士综合能力,使医生及患者对护士的认可度、满意度提高,对于外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促进作用,与本研究结果类似[7]。

综上所述,在自然灾害护理培训过程中,采用系统性多元化培训模式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教育整体效果良好,可有效提升护士专业和操作技能,提升团结协作能力和应对自然灾害损伤的能力。本研究是我院对系统性多元化培训模式的首次探索性应用,虽然在培训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仍存在研究样本量不足等问题,具体培训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优化。

猜你喜欢
灾害手术室救援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紧急救援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3D打印大救援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