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2023-03-27 10:44曹庆评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2期
关键词:浅表性胃炎脾胃

曹庆评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道的常见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1]。临床主要应用西药治疗该病,西药具有增强胃黏膜防御及促进胃肠道动力的作用,但长期使用会产生毒副作用。中医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多与机体感受邪气、饮食、禀赋不足等有关。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在中脘、百会、四神聪等穴位施行温针灸可以改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等临床症状。本研究主要探讨温针灸在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病程1~11年,平均(6.79±2.16)年;年龄20~60岁,平均(45.89±10.51)岁。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病程2~11年,平均(6.83±2.21)年;年龄21~60岁,平均(45.91±10.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要求[2]。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制定[3]。持续出现上腹部不适或钝痛,进食后加重,伴有纳差、反酸、恶心等临床表现;胃黏膜活检及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慢性活动性炎症征象。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现代中医内科学»中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诊断标准制定[4]。主症:胃脘部胀满或隐痛不适,饮食不慎或餐后发作或加重。次症:嗳气反酸,食少纳呆,灼烧感或胃灼热感,疲乏无力,大便无力,脉细弱,舌淡苔白。主症必备,次症1项即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0~65岁;治疗依从性较好;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慢性萎缩性胃炎者;合并食管炎及十二指肠炎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晕针者;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近1个月内接受相关药物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95,20 mg/粒)口服,每次1粒,每日两次;阿莫西林胶囊(内蒙古通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5020822,0.25 g/粒)口服,每次两粒,每日两次;甲硝唑片(甘肃中天金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2020417,0.2 g/片)口服,每次两片,每日两次。连续治疗8周。

2.2 观察组 接受温针灸治疗。取穴:百会、关元、四神聪、足三里、气海、胃区、公孙、三阴交、中脘、大横、内关、内庭。医者对患者穴区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采用0.30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其中于百会、四神聪、胃区平刺进针,其余穴位直刺进针,进针深度根据具体穴位及患者体质确定(15~20 mm);再将长2 cm的艾柱分别置于患者气海、中脘、关元及足三里处的针柄上,每穴灸两壮,留针30 min,待针柄冷却后出针。温针灸过程中应严防艾灰脱落损伤皮肤。连续治疗8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生化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上清液(离心转速1 900 r/min,离心时间11 min),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检测血清促胃液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②中医症状积分。主症:喜按喜暖,胃脘隐痛;次症:神疲乏力,食后胀满,大便稀溏,纳呆少食。其中每项主症0~5分,次症0~3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症状越轻[4]。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现代中医内科学»评估患者临床疗效[4]。治愈:患者腹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其胃部恢复正常。显效:患者腹胀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胃镜检查其胃部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腹胀等临床症状部分消失,经胃镜检查其胃部部分恢复正常。无效:以上各项指标均未达到。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TL、GAS、VI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MTL、GA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VI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ng/L,±s)

表2 两组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ng/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促胃液素 胃动素 血管活性肠肽观察组 43 治疗前 92.78±5.46 281.31±20.65 26.40±3.15治疗后 120.67±12.33△▲ 330.51±30.69△▲ 17.96±2.13△▲对照组 43 治疗前 92.65±5.59 281.45±20.78 26.33±3.09治疗后 106.31±11.06△ 305.41±26.44△ 21.87±2.69△

(3)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喜按喜暖、胃脘隐痛、神疲乏力、食后胀满、大便稀溏、纳呆少食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喜按喜暖积分 胃脘隐痛积分 神疲乏力积分观察组 43 治疗前 3.72±0.54 3.52±0.44 2.63±0.13治疗后 1.03±0.12△▲ 1.02±0.17△▲ 0.95±0.09△▲对照组 43 治疗前 3.65±0.57 3.54±0.41 2.65±0.12治疗后 2.16±0.38△ 2.21±0.26△ 1.78±0.10△组别 例数 时间 食后胀满积分 大便稀溏积分 纳呆少食积分观察组 43 治疗前 2.56±0.15 2.51±0.21 2.62±0.21治疗后 0.84±0.06△▲ 0.65±0.07△▲ 0.53±0.08△▲对照组 43 治疗前 2.57±0.14 2.48±0.19 2.63±0.19治疗后 1.63±0.11△ 1.78±0.09△ 1.66±0.11△

4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病程多缠绵,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相关研究表明,本病与吸烟、幽门螺杆菌感染、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身心因素、病毒及毒素等因素有关[6]。目前,西医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以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抗酸或抑酸治疗、保护胃黏膜等为主。艾司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是艾司奥美拉唑钠的S型异构体,具有较强的抑酸作用[7]。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可促进损伤黏膜修复,杀灭幽门螺杆菌,发挥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目的[8]。以上药物均为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用药,但长期用药存在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预后。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痞”范畴,多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因饮食所伤,胃失和降,或脾胃虚弱,纳运失常而发病;或因久病血液运行不畅,络脉不通而发病。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为邪气侵袭,气滞中脘,湿热内蕴,脾胃虚弱,治疗当以理气畅中、清热化湿,辅以健脾和胃、活血之品为基本治法[9]。温针灸疗法具有针灸与艾灸的双重作用,通过在针柄上施行艾灸,可以发挥散寒通络、温阳通经、行气活血、祛湿逐瘀、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的功效。中脘为任脉经穴,针刺该穴可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针刺该穴可调补脾胃、补中益气,又可调动胃腑之气运行;胃俞为胃之背俞穴,针刺该穴可和胃调中、祛湿消积。艾叶苦辛,具有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逐寒湿、理气血,具有行气散寒的功效。温针灸将艾灸的药力及温热刺激透过穴位导入人体内,从而发挥温经通络、温阳散寒等功效[10]。研究显示,温针灸可有效降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镜下评分,提高健康调查量表36评分,在临床疗效及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11]。

MTL、GAS、VIP水平与胃肠功能密切相关,其水平异常可直接影响机体消化道的分泌与运动,继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12]。相关研究表明,温针灸可以刺激机体释放GAS、MTL,激活机体外周神经系统肽能神经元,使胃肠收缩活动增强,改善相关症状[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TL、GA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VI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喜按喜暖、胃脘隐痛、神疲乏力、食后胀满、大便稀溏、纳呆少食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胃功能,减轻各项临床症状,与陈桂珠等[14]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温针灸对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功能及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存在纳入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有限等不足,且未观察温针灸治疗其他证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今后研究需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并对温针灸治疗不同证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猜你喜欢
浅表性胃炎脾胃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