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的临床观察

2023-03-27 10:44翟阳蕾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2期
关键词:心血瘀阻心痛胸痹

侯 凤,翟阳蕾

(山西省太原市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胸痹心痛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中医认为本病多与寒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病机有虚实两种。实者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等实邪痹遏胸阳,阻滞心脉,治宜祛邪治标,以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为主要治法;虚者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治宜扶正固本,以温补阳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为主要治法[1]。本研究主要探讨柴胡疏肝散在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太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1~73岁,平均(53.62±4.88)岁;病程1~7年,平均(3.26±1.44)年。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2~72岁,平均(53.77±4.65)岁;病程1~6年,平均(3.19±1.3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要求[2]。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13»中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制定:患者有心悸、胸闷、乏力、胸痛等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3]。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的诊断标准制定:心胸阵痛,如刺如绞,固定不移,入夜为甚,伴有胸闷心悸,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脉沉涩或结代[4]。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病程≥3个月;年龄40~75岁;精神状态正常,可进行有效沟通;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及慢性心衰者;合并血液或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原发性心肌病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接受复方丹参片(成都华神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Z20053288,0.3 g/片)口服治疗,每次4片,每日3次。连续治疗两周。

2.2 观察组 接受柴胡疏肝散口服治疗。处方:北柴胡、白芍、党参片、茯苓各15 g,香附12 g,川芎、川楝子、枳壳、延胡索各10 g,甘草片6 g。每日1剂,由药房统一煎煮装袋,每袋400 m L,每次200 m L,每日两次。连续治疗两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血液流变学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约2 m L,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红细胞比容(HCT)、全血高切黏度。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的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恶心呕吐例数+消化不良例数)/总例数×100%。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4]。显效:治疗后,患者于相同的劳动强度下,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发作次数减少≥80%。有效:治疗后,患者于相同的劳动强度下,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发作次数减少50%~79%。无效:治疗后,患者于相同的劳动强度下,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发作次数减少<5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5.00%(3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IB水平、HCT、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全血高切黏度(mPa•s)观察组 40 治疗前 3.72±1.11 49.41±7.16 4.98±0.38治疗后 2.46±0.55△▲41.11±6.27△▲ 3.84±0.31△▲对照组 40 治疗前 3.68±1.12 49.38±7.23 4.97±0.41治疗后 3.21±1.03△ 44.23±6.66△ 4.31±0.35△组别 例数 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g/L)红细胞比容(%)

(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17.5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4 讨论

冠心病的发病与机体脂质代谢异常有关,血液中的脂类物质沉淀、堆积在原本光滑的冠状动脉内膜上,形成类似粥样的白色斑块;随着白色斑块逐渐增多,动脉血管狭窄,血液流动受阻,导致心脏缺血,进而发生心绞痛。西医治疗本病以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急性心脏事件发生为主要目的,其中药物保守治疗可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本病[5]。复方丹参片为临床治疗本病的常用药,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因本病多发于老年患者,其胃肠道功能退化,故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医认为胸痹心痛患者气郁日久,瘀血内停,络脉不通,故见胸部刺痛、如刺如绞、固定不移;血脉凝滞,故痛处固定不移;血属阴,夜间亦属阴,故入夜痛甚;瘀血阻塞,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候[6]。本研究所用柴胡疏肝散由柴胡、白芍、党参、茯苓、香附、川芎、川楝子、枳壳、延胡索、甘草组成,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白芍温阳祛湿、补体虚、健脾胃,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枳壳、川楝子除湿热、清肝火,延胡索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甘草温中补肾。诸药联合,共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柴胡疏肝散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

FIB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继发交联为纤维蛋白,可直接破坏内皮细胞吸附在红细胞表面,使动脉血栓发生率增加,促进粥样斑块进展[8];HCT是反映血液瘀积、血液流变的重要指标,HCT水平升高可致机体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液流动性质改变,增加罹患冠心病的风险[9]。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中的丹参素能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加快血液流速,扩张血管[10];白芍中的白芍总苷通过抑制凝血酶和激活纤溶酶原而发挥抗血栓作用[11];川芎提取物可对抗心律失常,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12];茯苓提取物可增加心肌再灌注,促进心肌血流,改善心功能[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FIB水平、HCT、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柴胡疏肝散可有效改善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赵鹏飞等[14]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柴胡疏肝散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存在纳入样本量少、观察时间短等不足,今后研究有待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并针对不同证型的胸痹心痛患者做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心血瘀阻心痛胸痹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瘀阻型风湿性心脏病的效果研究
从《内经》论“病气逆乘”导致心痛及针刺治疗*
祛瘀止痛汤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观察
心痛的感觉
辨证施护胸痹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