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巨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作家书画院秘书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四川轻化工大学、成都东软学院客座教授,现供职于四川广播电视台。
主要作品:《斗转星移》2004年获“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美展”金奖、2006年获“巴蜀文艺奖”荣誉奖。《尘埃落定》2004年获“韩国龙山国际美术节”国际美术奖。
曾先后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雕塑展”“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版画展”“中国百年壁画展”“第三届中国油画展”“首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大展”“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中国版画版种大展”“全国第五届三版展”“现代中国版画展”“中国西湖美术节”等画展。多次荣获四川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作品被神州版画博物馆、四川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日本广岛株式会社(RCC)等艺术机构收藏。
在这儿,隔离众生不是身份,角色也不是识别情绪的代码。只因抽丝剥离的影像截图,成全了意图和完成度之间的永逸,困则思变嘛!
我是一个被岁月压折枝条的“老格蔸”,一腔孤勇发自肺腑,却愕然地接过大自然的轻蔑。然,群山惊醒,枯木逢春放缓节奏,时间停泊在五颜六色的画架上,但折射出粼粼光斑,是笔意无疆、爱如锦绣的烘托。
闲暇时,记录苞谷林彩穗飘逸的光,窥看湿漉漉的夜露顺着秸秆滚下来的温存与浪漫。如庄子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是为圣哲之言。
今儿走进工作室,执笔行稿。窗外的霞光与月亮一起渲染,反复夸姣的欣喜与感动,噌噌地往上涨……诗意般的遐想,也不及半载画作充盈。于绘画的兴趣,因寂寞无处放矢,勿复相思。
纵然,创作欲望消耗了大半生精力,反而凸显出色彩掩盖杂虚幻隐的纷繁。但起起伏伏的造型元素捕捉到独特的视角,在鱼贯而行中直接放逐到犄角旮旯,也算弥足珍贵了。
心静之时,行走于方寸之间,隐约漂浮可见的画迹,是架构私密存储的密码,还是被艺术语汇异化的困惑?本身就隐喻着相互依托的空间关系和主观意识的镜像开合,不免亦生同感。何以故,所得福德,“凡有所相,皆是虚幻。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走过的路,追过的风。我不懂什么是意象绘画,什么是表现主义核心概念。不经意间涂抹到生机盎然,是声嘶力竭地欢呼雀跃,还是蛰居生活的心灵感应?
人到中年,心无挂碍。如白驹过隙,几番断续难诉,已然走出心灵的阴霾。投其所好地践行迥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只为寻求一双适合自己的鞋,盘散行汲地行走在苗岭山巅、白山谷底。今朝的论断游离于深邃苍穹,是幽深仍绿的画面,默默地叙说着每一个细节呼啸而过的别样。
今宵不觉眠,流年换露滋。每到一处,耳畔回荡着悠扬的《成都》,任凭梦想点点跌碎于思,几多飘零生根发芽。我心无旁骛地画着,又看透人世浮华,留有一份平静去解读行事莽撞的生活。然而,意料之中编织的幻觉与画理无关,沉浸其中有太多的噪音陪伴,透過诸多云淡风轻的日子,亦不盲目追随现象。
嗟叹,进退维谷的瞬间,唏嘘燥热浮尘的冲动,润色细无声,笔迹有起落。虽居于心头之上,方可调整一番深思熟虑的境界。但无触及之方,继而将烦扰洗净且轻松许多。
偶尔矜持作态,犹言低眉自饰。浮过万物沧桑,不想让梦想蒙上尘埃;唯有天道恒在,不接受任何情绪摇摆。生活即江湖,未来的慷慨是爱我所爱的箴言,倍感惬意!
随着年龄的增长,写意的臆想纷至沓来,我越来越喜欢画风景了。那种放牧心灵于明媚,守一份憧憬,拥一份淡然,画到兴致阑珊时,哼着小曲,撕心裂肺的咽喉嗓随声附和,轻倚日月。
其实,无助无妄袭来,乏味无趣。作为一个被物质精神切断的画者,从良性循环开始,寻梦环游囊括了心境,心平气和地勾勒物象的线角变化,语意隽永、回味不同。久而久之就会有“泥瓦匠”的认知思维,风扬其灰地粉饰着情绪亢奋的人生。
诚哉,此一时彼一时,所有语言都黯然失色。约翰·杜威谈到美术的本质时,说:“艺术是一个生动而实在的例子,证明人能有意识,有意义地再现感觉、需求和冲动的统一以及生命活动的特征。”而我,是一个靠意识来混天混地混神仙的“棒槌”,已然明了“艺术是一种赋予生命以活力的体验”。或许,酒酣伴情深,醉意随春心。甚喜好纯粮老酒,淡淡质朴的醇香,愿静守岁月点滴。
经年如梦,夜已深,激情唤醒了星辰。我本想华丽转身,却没想到蹦跶撞南墙,成了一朵肆意盛开的狗尾巴花。面对清风明月,褪去浮躁与虚华,淡定如水气如神。
然也,待后观之,则人情之态,已卸下铠甲。以我之见,居家隔离落浮沉,不屑骛远与自我。
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