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静 夏新建
对于以依托声音符号传递信息的广播而言,进军视频领域成为应对新媒体冲击的突围之举。 全国各地电台纷纷尝试将广播节目同步视频直播,让广播既能听得见,还能看得见。 广播节目同步视频直播扩大了广播节目的传播渠道,让广播既能保留原有听众,又能增加通过互联网观看节目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视频一代”的需求。
然而,在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尝试后,广播节目视频直播的弊端也逐步显现。这种模式被认为是“以己之短搏人之长”,是打破广播光环的“多此一举”。广播一定要被看见吗?本文以多地视频直播的实践为例,总结梳理广播视频直播的弊端和不足,以助力新时代下的广播人厘清思路,找对方向。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广播节目主持人以声音传递信息、展示魅力,以声音形象留给听众足够的想象空间。而广播视频直播,无疑将这一美好的想象打破。一直以来,考量一位广播主持人的最基本条件是声音而非长相,所以大多数广播主持人相貌平平,形象普通。当听众发现自己喜欢的主持人和自己的想象相去甚远,很有可能因失望对主持人及其节目失去兴趣。
2021 年,某城市电台进行了全天“节目同步视频直播”的尝试。一台摄像机,从早到晚,对准直播台前的主持人。起初,视频直播的观看量喜人,每天破万,但仅仅一周后,全天观看量累计不到3000 人次,一个月后甚至更低。分析数据迅速下滑的原因,频率意识到是自身对视频直播的认识不够,满足了听众的好奇心,却忽略了听众的审美需求。电波背后的世界,尽管真实,却少了美感。未在造型、服饰、美妆等方面进行精心打理的主持人们,在简陋的单机镜头中显得“灰头土脸”。这种简单粗暴的视频直播方式,令广播和主持人的神秘感消失殆尽,使听众丧失了对于声音的美好想象。部分忠实听众在满足“一睹庐山真面目”的好奇心之后,不需要再通过视频获取信息,重新做回“听众”。但也有部分听众,和广播的缘分从此结束。
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广播人一定要努力研究和重视受众心理,谨慎对待节目的视频直播。只有声音美、形象佳,达到形声兼备、和谐统一才能得到受众的关注与认可,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因为人员和资金的匮乏,许多电台的广播视频直播软硬件投入不够,通常只在直播室固定一台摄像机,听众和网友可以看到直播室的场景以及主持人状态,但是,这仅有的一个镜头,无法像电视镜头一样可以进行场景、景别的切换和连接,镜头语言的单一、视野范围的一成不变,很容易令受众产生视觉疲劳,没有兴趣长时间观看。
同时,单一的镜头不可避免暴露主持人非直播状态下的个人行为。在播放歌曲和插播广告时,主持人通常表现为:查电脑、看手机、聊家常,甚至还有抓头、擦汗等小动作。而广播节目一旦视频直播,主持人的这些行为将被受众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虽然有一种观念认为这种“原生态”令主持人和观众更为贴近,但总体来说,这种个人行为并不符合受众对主持人的审美要求。
其实,电台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解决这个问题。南通台嘉宾访谈节目在视频直播时,架设至少两台摄像机,由直播室外的导播进行远景、近景实时切换,每到播放广告或歌曲时,导播还可及时插播节目自宣、嘉宾介绍或商家宣传的视频广告和图片等,以达到节目的完整性、连贯性和娱乐性。
时至今日,不少电台的节目视频直播仍然是一个镜头下的主持人的“单打独斗”。也有电台在努力寻找应对方法,在进行广播节目视频直播时,不再把镜头对着直播室,而是朝向更广阔的街道、风景,如在下班高峰期尝试“街景慢直播”的方式,让受众看到车水马龙的城市面貌。然而,画面和声音风马牛不相及,呈现出极强的割裂感,很难吸引受众长时间停留观看。这样的视频直播似乎只为刷存在感,意义不大。
从近年来多地电台视频直播的实践来看,大部分广播节目不再进行“同步视频直播”。因为广播人发现,广播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融合,绝不只是“看见”,而是要追求“好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抓内容质量,内容为王,是永远的真理。
广播人必须尊重互联网传播规律,积极研究受众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从他们的需求出发选择直播内容,将最新、最吸引人的节目内容传播给受众。因此,每一档进行视频直播的节目,都需要提前策划,在直播过程中加入各种创意元素,比如穿插各种文字、图片、视频甚至动态效果等来作为语言表达的补充,适时穿插一些趣味性、互动性强的环节。只有这种有创意、有内涵的直播才会“更好看”,才能吸引眼球。
广播的日常节目多是主持人对稿件的播读,缺乏自采原创,形式不新颖,深度也不够。如若随便开通视频直播,不仅丢失听众,甚至会让频率形象受损。某电台一位节目主持人因相貌出众,频率鼓励其视频直播。但该主持人并未注重节目内容的策划和设计,只顾扮靓自己。整档节目言之无物,用回复观众留言凑时间且留言不加筛选。因其空洞媚俗之举被观众吐槽,带来负面影响。
一档真正能让受众持续爱看的视频节目,需要主持人良好的个人形象,更需要主持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新、勤奋思索带来优质的内容。广播主持人不是普通网红,是给受众带去优质精神食粮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要向庸俗、低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说不。广播频率的视频直播绝不是想上就上的随心所欲,需要决策者从严把关,需要从新媒体思维和传播规律出发,创新思维,统一规划,精细化运作,用心打造异于其他新媒体的视频直播品牌。
同步视频直播虽然突破了广播频率的覆盖局限,但并非所有的广播节目类型都适合视频直播。例如新闻资讯类节目都是由主持人对内容进行播报,音乐类节目也没有例如MV、歌手现场演唱等相关视频进行可视画面的观看。这类节目的视频直播,只能看到主持人在直播间的状态,在画面的呈现上单调乏味,并不符合大众审美要求,不适合广播视频直播。
有一档开办多年的汽车节目,曾通过频率视频号每天进行同步视频直播,两位主持人在话筒前聊车侃车、回复车友提问。从“听”的角度,双主持谈笑风生,氛围轻松,但从“看”的角度,缺乏亮点,效果一般,每天视频直播的观看量百人左右。
如果说,美食节目还能把色香味俱全的食品带进直播室,健康节目还能请健身教练教大家跳操,那么汽车节目的主角汽车,显然无法在直播室里展示,所以,当受众通过视频看到的永远是两位主持人在一成不变的镜头下聊车,短暂的新鲜感过后便会离开。
运行一段时间后,节目组意识到如此视频直播不具可看性,于是转而采用视频录制,将节目中最精彩最实用最具关注度的内容进行后期剪辑,制作成一两分钟的小视频在网络二次传播,大大提升了传播效果。
广播是一个低制作成本的媒体,一个主持人就可以完成节目的直播,可操作性极强。但广播节目视频直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广播的成本。
首先,人力成本的提高。视频直播需配备专门的视频导播和视频制作人员、摄像人员、灯光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了人力成本,会带来人力资源的矛盾。
其次,为适应视频直播而进行的直播室改造需要大量资金。以南通台《政风行风热线》为例,每期节目有8 名以上嘉宾进直播室参与访谈,对于空间大小及拍摄设备都有一定要求。目前直播室仍然为基于广播直播为主场景的环境,空间小、设备不足,不能满足当前融媒环境下问政节目的直播需求,频率正积极寻求多方协助,筹集经费以进行改造。
改造升级现有直播室,拍摄设备、场景布置的投入需要大量资金。如果再新建,资金投入的成本会更大。这些资金的投入对于电台来说具有不小的难度。也正因此,许多广播电台迫于经费和人员的压力,无法进行更多前期投入,视频直播匆忙上阵,效果并不理想。
融媒时代,广播一定要被看见吗?答案是否定的。不是所有的节目都适合视频直播,也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适合视频直播,甚至不是所有的直播室都适合直播。如果一个电台没有“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决心,没有“互联网思维认知”的雄心,那就务必谨慎对待广播节目的视频直播。盲目跟风,只会削弱广播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而这种转型就是一种失败的转型。广播媒体一定要不断提高视频直播的能力和水平,为新时期广播媒体的长足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