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超 吉晓峰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蕴含在每一个人为梦想而奋斗的生活中。讲好各地经济发展、创新创业、百姓奋斗的精彩故事,展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画卷,让受众产生心灵共振,从中受到鼓舞,激励越来越多的人辛勤努力追梦、圆梦,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职责使命,也是地方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寻求突破,彰显特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泰州台精心策划开设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喜迎二十大 乡村看变化》等系列专栏。这些专栏内容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新征程、新时代、新业绩,以泰州贯彻落实的生动实践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落脚点,自觉将地方“小我”融入党和国家“大我”,生动唱响了新时代泰州高质量发展的好声音,彰显了党媒的政治高度和使命任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泰州作为全国唯一的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多年来以中国医药城为核心引领区,大力推进医药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加快打造大健康产业地标,持续擦亮“健康名城、幸福泰州”城市名片。电视新闻头条《坚持集群集聚创新发展 打造大健康产业“风向标”》,以“总书记请放心”的站位高度,全面生动展示了泰州大健康产业十年来的发展成效。报道中,记者深入中国医药城知名医药企业生产车间探访,介绍企业最新研发创新成果的生产情况,采访企业负责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决心。同时,由点到面,以创新为核,讲述中国医药城在疫苗、抗体药物、诊断试剂以及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落地等方面的集聚创新发展成果,用数字对比,以事实说话,有高度,有细节,全面展示了在总书记思想指引下,泰州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具体生动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让新闻信息触达到更多受众,让受众以更便捷更认可的方式获得有价值的内容,持续锁定他们的注意力,媒体必须在传播渠道上实现更全面的覆盖,在新闻内容上拓展更广泛的视角,在表现方式上呈现更新颖的表达。
立体联动融通,实现更广话语空间。在重大主题宣传中,实现“台、网、端、微、屏”等平台的融合传播至关重要,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移动传播特点,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APP、抖音等平台优势,策划设计更多融媒体产品,更有效地拓展话语空间,实现更广泛传播。
多元产品矩阵,拓展多维内容视角。将宏大时代主题融入百姓生活,更容易引发人们情感共鸣。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 周年的重大主题宣传中,泰州台以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思维主动策划,一方面做好现场庆祝活动的电视新闻报道,同时提前精心策划制作了系列微视频《海军诞生地 为什么是泰州》,以及快闪融媒体产品《从泰州启航》,新媒体产品推出后,全网点击量超过200 万。可以说,多元产品的矩阵呈现,大大提升了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
创新技术应用,呈现精彩视听表达。越来越多的可视化新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为电视新闻叙事的创新表达提供了有力支撑,让重大主题宣传、重大活动承接呈现更多新元素新形态,实现更多新突破。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工程采用盾构隧道形式穿越长江,为了将“匠心一号”这一“国之重器”穿越长江的过程形象地展示给观众,泰州台在新闻画面中运用了3D 动画和虚拟技术,以动态化、可视化的效果,为新闻表达增添了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
虽然时效性决定了新闻产品的“快消性”,但“内容为王”的理念仍是新闻媒体和媒体从业者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特别是重大主题宣传,在创新形式手段的同时,更要凸显内容深度、思想深度,才能更好赢得受众,增强节目品牌影响力。
深耕“阵地”,提升节目品质。深入基层一线挖“富矿”、捉“活鱼”,围绕党委政府所思、人民群众所盼,以调查研究和蹲点式采访等,才能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度掘本土优质的新闻内容。泰州台在开设的一系列专栏报道中,采制团队深入企业车间、项目现场、田间地头、大街小巷,以多元化和小切口的主题聚焦,深度挖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泰州城市的发展、环境的优化、街巷的变迁、个人的故事,让宏大主题显现于“寻常百姓”,更加生动地展现新思想新理念在泰州大地落地生根。
深度“融合”,强化舆论引领。“电视+ 快评”“新媒体+ 深度观察”,是近年来泰州广电在重大主题宣传上强化舆论引领的重要方式。连续三年将“新春第一会”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电视新闻结合大会报道推出短评;新媒体则结合三年来教育取得的新成效以及今年出台的新举措,在新媒体《凤凰路观察》专栏推出相应深度文章,做到新媒体深度理论阐释与传统电视新闻互补融合,增强了地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接地气、带真情,写得动人、感人的新闻作品更具可信度和感染力。反映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讲述各行各业和基层群众的奋斗故事,泰州广电要求记者深入一线,以贴近性采访、真实性反映、平民化视角和故事化呈现等方式采写报道,创作出不少出新出彩、饱含深情,引发受众情感共鸣的新闻作品。
真情来自身临其境的自然流露。新闻采访中的写人叙事,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打动他人。采访过程中,记者只有真正地深入一线,躬身倾听,平等交流,才会激发采访对象对真实故事、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也才会沉浸式地感同身受,形成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认同和态度也会自然地在整个新闻作品中显露出来。在《在希望的田野上》《晒晒我的幸福色彩》等系列专栏中,不少精彩的人物故事,都源于记者深入采访对象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场景,在观察交流中真切体验和感受到了企业家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新农人”致力乡村振兴、老党员为民服务的强烈理念和感人事迹,从而触动心灵,引发强烈的认同感、敬佩感。
真情来自新闻事件富含的动人故事。新闻事件、典型人物、感人事迹的背后,一定有着扣人心弦、生动暖人的故事。在新闻采访中讲述这些情节故事时,能否抓取和展示好其中的细节,是决定节目能否打动人、具有感染力的决定性因素。围绕第二十届省运会的成功举办,融媒体访谈节目《津津乐道》面对面倾听省运会组委会负责人和开幕式总导演讲述鲜活的故事,感悟独到的见解。节目的精彩之处,正是在于采访团队通过深入细致、娓娓道来的对话,抓取到了那些动人的细节。比如在对话中主持人问到开幕式前的心情时,访谈嘉宾脱口而出,说出了“那天啊,心情特别复杂,可以用3 句话6 个字来概括,叫焦虑、喜悦、期盼”。对于这6 个字具体感受,嘉宾一一做了阐述,真情实感确实打动了受众。
一件能打动人的新闻作品,其创作的过程既有交流的情感艺术,更有呈现的情感艺术。因此,带着情感,在细节中挖掘和展示更多暖心感人的故事,才能更好地使我们的新闻作品打动人,赢得与受众的情感共鸣。
总之,推动重大主题宣传的不断创新,是城市台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积极主动地适应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大环境,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努力在高度、深度、广度、温度中找到更多新的突破口,让更多优质的融媒产品“破圈”“出圈”,才会让主流媒体更具影响力和引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