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军
2023 年夏,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成功破圈,成为电视理论节目的“现象级”作品。该节目从6 月18 日至7 月19 日,在全国34 家卫视以及重点网络平台多轮持续热播,收视和口碑俱佳,国家广电总局盛赞其“贯通古与今,知与行,内与外”,具有“理论高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业内专家评价该节目的成功推出,“是对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传播的一次成功实践,对于选题的敏锐度、话题把握的准确性、表达形式的创新性,都走在了前列”。
笔者作为《中国智慧中国行》的主持人,见证参与了这样一档“现象级”理论节目出炉的全过程,对于节目组在创作过程中,聚焦创新表达,让常人眼中“高大上”的理论更具“烟火气”、更有传播力而作出的探索和尝试有着强烈而真切的感受。作为一档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为了能够更生动鲜活地阐释理论,采用了多种电视手法,多重节目架构,如“文化溯源+ 探寻者见证+ 实践者讲述+ 世界青年说+ 权威专家阐释+ 童声诵读经典+ 聆听总书记原声”的多元结构,以及情景演绎、诗歌咏唱、现场歌舞、虚拟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但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环节还是访问、交流、对话、讲述。作为一名访谈节目主持人,笔者想以主持人的视角从访谈话题的选择、访谈嘉宾的设立、访谈内容的呈现三个方面来分享阐释《中国智慧中国行》成功的几点经验。
作为一名访谈节目主持人,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知选题的重要性。选题抓得新、抓得准,就是为节目成功抢占了先机,会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中国智慧中国行》节目组眼光独到,行动迅速,在恰如其分的时间点上,从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阐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述中,选择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10 个人们耳熟能详、流传千古的理念入手,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贯通起来,制作了10 档节目,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之后立即推出。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这样的选题让节目一推出就吸引了受众,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智慧中国行》是笔者主持过的访谈节目中,访谈对象最为多元的一档节目,其中有文史哲专家、理论专家、外国专家、中外青年代表、新时代实践者代表,以及现场所有观众。尽管访谈对象众多,但在主持人的调度下,被访者各司其职,表述方向明确、承载功能清晰,同时又互为补充、相互碰撞,在碰撞交流中追本溯源解读“天下为公”等10 个关键词的由来、内涵与智慧,借古开今展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内在逻辑。
笔者觉得《中国智慧中国行》在嘉宾的选择,功能的定位以及通俗化的表达上特别值得称道:
理论节目特别需要年轻的声音,还有年轻的思考,特别需要青年人的加入。《中国智慧中国行》10 档节目中邀请了几十位中外青年代表和上千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青年观众来到现场,他们在节目中分享故事、提出问题、表达观点,与嘉宾交流沟通,用年轻人视角和思维去看待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用年轻人的声音去表达和传递党的创新理论,这对于节目的年轻态的呈现,对提升年轻人对创新理论的认同感,以及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引导力和向心力,都是大有益处的。他们讲述的故事既有先贤典籍又有当代实践,既有中国视角又有世界眼光,当青年代表讲述《一根小竹竿》《一张借谷证》《将相和》《六尺巷》等故事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对厚德载物、讲信修睦、民为邦本等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国智慧产生新的感触和理解。所有这些年轻的声音成为节目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一道桥梁,连接过去和现在、文化与生活、中国与世界。
共有四位外国专家和十几个国家的青年留学生参与了节目的录制,他们代表的是国际视角、世界眼光。大卫·弗格森是国家外文局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也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的翻译校审专家,对中国的发展有着独到观察与见解。在节目中他担任多期主讲嘉宾,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向世界讲述他所了解的中国。他曾多次去过中国西部,对于脱贫攻坚给中国西部农村农民带来的巨大改变深有感触,他用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身体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付出;喜欢《易经》和中国功夫的俄罗斯汉学家汉伊理博士在《自强不息》篇中聊到自己对中国武术精神的理解,他说,中国武术恰恰是强身健体和精神上的自我完善,老子说“圣人者有力而自胜者强”,这告诉我们个人的力量的真谛在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中国人重要的精神特质。然后,他又在现场表演一段中国拳,充分展现他对中国武术的热爱和对中国人自古有之的自强不息精神的认可和钦佩。
《中国智慧中国行》当中,我们还能看到在《民为邦本》中热爱苏东坡、用法语演唱“明月几时有”的法国女孩,《讲信修睦》中深情讲述中国援助非洲修建坦赞铁路的坦桑尼亚小伙子王晓乐,《自强不息》中分享外国记者眼中的长征故事的俄罗斯姑娘……他们的加入让大家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新时代的发展留给世界的印象、带给世界的影响。他们以各自切身的感受、真诚的表达向外传播中国智慧、彰显中国价值、传扬中国精神。
越是精深的理论越是需要通俗的解读。在海量专家库里我们选择专家的标准首先是专业素养,但作为电视访谈节目的嘉宾,他的语言风貌表达方式是否亲民,是否接地气,是否能够让受众听得懂、听得进是至关重要的。应该说节目当中的两大主讲嘉宾——文史哲专家和理论专家的遴选还是很成功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娓娓道来的文史哲专家赵冬梅和激情澎湃的“马工程”专家王向明。
作为一个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王向明的讲述夹叙夹议,既条理清晰又激情满满,语言生动极富感染力,特别适合电视呈现。他在节目当中贡献了多处让现场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或凝神屏息或激情燃烧或掌声雷动的讲述段落。尤其是在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面对艰难困苦从容不迫的胸襟、不屈不挠的精神时,他现场即兴诵读《忆秦娥·娄山关》全篇,雄浑壮阔,气势如虹,现场掌声雷动;还有革命先驱李大钊1927 年被处以绞刑在刑场的那段演讲“你可以绞死我李大钊,但你绝绞不死伟大的共产主义,未来之中国必是赤旗之世界”……这样的表述极富画面感,代入感极强,如同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所以王向明老师每场录制都会圈粉无数。
赵东梅,温婉雅致,她的语言风格平实沉静,娓娓道来,似乎波澜不惊,但却在从容淡定中有着一种穿越千年而来瞬间击中人心的力量,但同时她的表达也相当生动自然,有生活气息,比如在《讲信修睦》篇中讲到中国一贯的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理念时,她举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她说:“我们中国人讲究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要做一锅好菜,你需要水,需要火,需要酸的东西,需要酱,还需要盐、梅子,你需要不同的物料。这是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要的追求,追求的不是同,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美美与共,这就是一个非常高妙的道理,就是和而不同”。她用这样一个极具烟火气的表达,深入浅出非常通俗化地解读了“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实践,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信修睦’智慧的传承和发扬”。嘉宾通俗化的解读、接地气的表达、深入浅出的阐释,还有充沛真挚的情感,让现场观众听得进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能共情有回味。这是我们电视理论节目特别需要的。
《中国智慧中国行》有着宏阔的主题,其丰富的文化属性和深邃的思想属性,使其具有极为丰厚的访谈内容,既追本溯源,深度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流变,更借古开今,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中国智慧中国行》对于内容的呈现,除了现场主持人的访问、嘉宾讲述、交流碰撞之外,采用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外景寻访、情景演绎、新时代文明实践者的现场访问、云端连线,还通过技术赋能,以360 度输出的虚拟场景,让观众和嘉宾在节目推进过程中,自由切换场景,于不同时空中来去自由,虚实结合。在这里笔者特别想说说这其中看似老套但实则在节目中至关重要的外景寻访。
为了能够让实践说话,把理论讲得更加透彻,节目组在江苏广电总台选出了6 名优秀的青年主持人,派出6 个摄制组,前往20 个省、市、自治区,在外景主持人的带领之下进行体验式采访,拍摄了大量的寻访短片,通过探访一个个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影像故事,让观众获得了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和身处其中的沉浸感。外景寻访和棚内交流,相互切换,一个叙事,一个求理,让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传播中更具接纳度。
《革故鼎新》篇中,外景主持人从北京冬奥列车,到林海雪原上的高寒智能动车,再到青藏高原林芝站台的复兴号列车,一日万里纵横东西南北,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展示中国高铁的速度和中国技术创新的力量。节目切回到演播厅,主持人、嘉宾、青年代表互动交流探讨,用实践诠释理论,用理论升华实践,充分印证了“唯有创新才有发展”“守正创新才会拥有不断前行的速度和力量”。这样的切换过程,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阐释既有思想高度,又有实践力度,还有情感温度。
外景寻访还为我们带来了2000 年前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的故事、在墨脱悬崖上建足球场的故事、“当代愚公”带领村民凿通“绝壁天路”的故事、山村教师刘秀祥建设教育高地的故事、闽宁镇的“巧媳妇”的故事、王继才坚守开山岛的故事等等。对于整个《中国智慧中国行》的录制来说,寻访的外景主持人和棚内的总主持人,他们就如同相互交织、彼此牵引的两条线串起了过往与现在,串起了理论与实践,串起了思想与行动,一方面突出实践生动呈现“中国行”,另一方面聚焦理论深入阐释“中国智慧”,最终殊途同归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