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螺
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法治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定位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是“法治专册”,所涉及的法律范围广、内容杂,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知识领域。
那么,现实中,六年级学生学法的途径及知法的情况又如何呢?为全面了解学生的法治现状,使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有效地撬动学生已有的认知,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在开学初对5 个班级的165 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六年级学生学法、知法的情况并不理想。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外部法治教育缺失,学生缺乏直观体验。虽然近年来对加强中小学生家庭法治教育的呼吁不绝于耳,但调查显示,真正能予以落实的家长仅占少数,大部分家长重视的始终只有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并未真正对他们进行“法”的教育。
其次,教师缺乏法律相关的概念储备。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均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只有个别学校由专职教师任教。一方面,教师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任教的主课上,留给道德与法治课的备课时间少之又少;另一方面,任课教师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识,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都有所欠缺,导致在课堂中难以落实相关的法律教学。
最后,法治专册为新设内容,课堂缺乏成熟范式的引导。“品德与生活(社会)”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后,课程基本性质的定位是什么,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方式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和要求,尤其是法治内容到底要教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始终困扰着教师。大部分教师仍处在摸索阶段,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及良好的法治教学范式的引导。教师只能按部就班,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才能让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鲜活起来,让学生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下面,笔者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为例进行分析。
教材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儿童道德发展的要求,这些要求往往是系统性的。《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共有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以“我们和法律”为线索展开。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旨在让学生体会法律就在生活中,了解宪法作为根本法保护着人们的生活,感受法律的守护作用,从而认识法律,尊重法律,单元的价值导向十分明确;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以公民这一最基本的法律身份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通过法律从哪里来、法律如何实施等内容,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程序意识和责任意识;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以法律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将守法维权的价值导向融入其中。教师只有理解了教材的设计意图,才能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国内外重大时政、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都是道德与法治课重要的课程资源。合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有利于拉近学生与法律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执教第一单元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生活中处处有法律,笔者在课前挑选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作为导入:明明和东东去西湖边游玩,花了20 元请摄影师拍了一张合影。然而过了几天,明明和家人再去西湖边游玩的时候,竟然发现自己和东东的照片被商家挂在店里做宣传。笔者提问:这件事和法律有没有关系?笔者通过这个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司空见惯的行为和现象中蕴藏的法律法规,进而引导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的事例,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增强学生对法律的亲近感。
探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应尝试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执教第二单元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的第一板块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身份猜猜猜”的游戏,出示呈现不同情境的图片,包括家庭、商场、高铁、医院、影院,请学生抢答后思考。
师:对比这些场所和各自的身份,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的身份随着场合的变化而变化。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找到了其中的规律。请你们再想想,虽然我们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身份,但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是什么?
生:公民。
师:对于“公民”一词,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公民是不是就是中国人?
生:“公民”到底有什么含义?
生:有中国身份证的人是不是就是中国公民?
师:大家很会提问,都围绕“公民”这个词语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疑问。同学们,“公民”一词究竟有什么含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的第1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本环节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讨论、交流自己的身份,感知在不同场所的不同身份,并在对图片的观察和思考中,初步感知自己的身份。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在疑问中对“公民”的起源及含义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引出课题,为后面的活动环节打下情感基础。
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精神,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要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以及身边的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和生活故事。在教学《公民意味着什么》第2课时“认识居民身份证”板块时,笔者让学生观察身份证样证,思考身份证上含有哪些基本信息。学生讲到了姓名、性别等信息。
师:你们找的信息很全面,原来身份证上有这么多信息。(出示并阅读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三条:“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
师:同学们观察过你和家人的身份证吗?除了照片、号码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我和爸爸身份证的有效期限也不一样。
师:为什么你们的有效期限会不一样呢?
生:因为年龄不一样,所以身份证的有效期限是不一样的。
师:你的判断和分析很正确,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出示法律条文和相关表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五条:“十六周岁以上公民的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为十年、二十年、长期。十六周岁至二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证;二十六周岁至四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证;四十六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不同年龄段办理的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将法律条文转化为下表(如表1)。
表1
本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讨论、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学习方式寻找身份证上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关于身份证的一些基本知识。笔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落实有关身份证的法律知识,为学生形成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奠定基础。
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优化作业设计,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宪法,学习宪法精神,强化法治意识,笔者结合六年级上册法治教育专册的特点,在第一单元设计了“读宪法,知宪法”和“宪法在我心”法制小报评比两个活动。学生通过细读宪法文本,直观地了解宪法的含义;通过阅读宪法的内容,明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从而认识到宪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
此外,笔者还组织开展了“我是新闻播报员”活动,让学生结合法治知识播报新闻。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将相关内容摘录在本子上进行朗读;可以图文结合,用PPT进行展示;可以把视频插入新闻案例,进行点评……学生乐于准备,善于分享,不仅巩固了课堂中所学的法治知识,还拓展延伸了相关的知识,由此进一步走近法律,提升法治意识。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会组织一场模拟法庭活动。参与活动的均为学校少年法学院的学员,普通学生则可以申请旁听。活动中,学生换上不同的制服,扮演相应的角色。循循善诱的公诉人、言辞锋利的辩护人、正襟危坐的审判员、追悔不已的被告人、积极作证的证人……每一位“演员”都充分演绎出了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展现出了正义的风采。
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通过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方式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学生利用周末,和家长走进宪法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曾经走过的历史。除了参观打卡,学生和家长还积极参加馆内“法治大讲堂”“宪法微课堂”等活动,有的学生还担任起馆内的志愿者,为观众提供咨询和讲解服务。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法治的理论认知,更增进了学生对法治的情感认同,学生法治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
实践证明,以上教学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师生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在学生层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探究学习能力,推动落实守法行为,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使法治观念悄然入心;在教师层面,推动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提升科研能力和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