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留给女性的篇幅并不多,能留下姓名的更是少之又少。
许穆夫人姓甚名谁已不可考,因为她嫁给了许国穆公,所以,后人多称其为许穆夫人。那个时代的女性一般是没有名字的,只有诸侯国贵族的女儿,在嫁给诸侯国君主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史料所记载,一般以两个字为多,第一个字是君主(丈夫)的谥号或者女子的国别、排行等,第二个字是女子出身家族的姓氏。
春秋之初,卫国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首都是商朝的朝歌,在今天河南鹤壁市,“康叔立国”“武公修德”,西周末期打下的基础使得卫国整体国家实力还是不错的。许穆夫人出生于卫国宗室,但她成长的时期,卫国可谓夹缝求生,从公元前757年到前660年,她的父兄们——在位的庄公、桓公、宣公、惠公、懿公皆非昏即弱,导致卫国国势日衰。在这种情况下,少女时代的许穆夫人就常深深地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强烈的危机感激发了她深厚的爱国情怀,思索著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一些贡献。
长大后许穆夫人貌美多姿、才情兼备,到了婚配的年龄,尊贵的身份加美丽的外貌更成为众多公子倾慕追求的对象。齐国、许国等诸侯国纷纷派使者前来求婚。然而古代女子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身为贵族之女,她们的婚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交换的政治行为,带有和亲结盟的性质。
在求娶的诸侯国中,卫惠公最后决定将妹妹嫁给许国国君,一是许国重礼求娶下的打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许穆夫人的身世比较复杂,是她名义上的父亲卫宣公的庶子昭伯和卫宣公夫人——她的生母宣姜所生。卫惠公和许穆夫人为一母所生的兄妹,其母宣姜在卫宣公死后,为了儿子卫惠公能够顺利地登上王位,从母国之命在齐襄公一手安排下改嫁卫惠公的庶兄昭伯,卫惠公对比颇有怨言,迫于齐国强大,多年以来一直隐忍不发,待到小妹择嫁之时,他有意冷落更为强大的齐国,而把妹妹嫁到弱小的许国去。
许穆夫人的生母宣姜一生的命运跌宕起伏,因新台丑闻和改嫁庶子的事件,成为春秋时期“红颜祸国”的典型之一,一直被人诟病。宣姜的命运更多地出于被动和无奈,但这种极不光彩的家庭背景,也多多少少给年少的许穆夫人的心理蒙上了阴影。她从小生活在复杂环境中,也使她很早就明白在乱世之中,谈论男女之情实在是脆弱,婚姻中的附加值不是个人的幸福,而是家国的利益,唯有强者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母国是自己的后盾,母国强大了,自己在婚姻中的话语权自然就大,母国如果弱小了,自己在婚姻中的地位只会越来越低。她从祖国的安全考虑,认为许国弱小,离卫国又远,一旦卫国受到攻击,许国根本没有力量前来救援。而齐国强大,是其母宣姜的母国,又是卫国的近邻,如能嫁到齐国,卫国遇到什么危难便能得到齐国的救助。但卫惠公固执己见,仍把她许配给许国国君许穆公为妻。许穆夫人的称呼就是由此而来的。许穆公这时候大约四五十岁,而许穆夫人则是妙龄少女,可谓是老夫配少妻,这样的婚姻幸福与否我们不得而知。
《诗经·卫风·竹竿》一诗据说也是许穆夫人之作。“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我们能从诗中感受到许穆夫人远离故土,离开父母兄弟,嫁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对亲人和祖国的那种思念与爱恋,就算时常出去游玩,也不能消除这种忧愁。
公元前660年的冬天,北狄入侵卫国,此时卫国的国君是卫懿公,这是一位爱鹤爱到给鹤封官进爵的昏君啊!当敌人打来之时,国人不满道:既然鹤都有官职,就让鹤去打仗吧!战争还没开始,很多士兵就纷纷叛变逃亡,结果可想而知,卫国大败,卫懿公被俘杀害,卫国崩毁。此消息传到许国,许穆夫人闻知异常悲痛,母国被亡,她第一时间想要夫君许穆公出兵驰援母国,帮忙收复国土,但许穆公身为一国君主,也有自己的政治考量,许国也是一个小国,群狼环伺,生怕引火烧身,不敢出兵。许穆夫人难掩失望之情,悲愤交加下,毅然决定驱车回卫,亲自快马加鞭赶赴漕邑。途中许国的大夫纷纷去拦阻她,指责她,卫国现在是多么危险的地方啊,大家逃都来不及,你怎么能这个时候回去呢?卫国的命运就是如此,你一个小小的女子就算回去了又能怎样呢?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诗经·载驰》中的这句话意思是:母国被亡,我回国吊唁还招致阻拦,更使我悲痛异常,你们虽束手无策,但我决不能丢下故乡。你们阻拦我的行为实在可笑。
许穆夫人在母国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表明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归国的决心,为卫国免于灭亡立下功勋。她一到卫国,就拿出所有资产,救济难民,和哥哥卫国君主商议复国之策,他们一起组织招来了四千人队伍,边安民边整军备战,同时,许穆夫人还建议向大国齐国求救。她的行为,打动了齐国等诸侯国,纷施援手,终把破碎卫国从灭亡边缘拉回。卫懿公死后,卫人又立许穆夫人同父异母的哥哥戴公为王,不久戴公就死了,之后的国君是许穆夫人的另一个哥哥文公。齐桓公感其爱国之情,遣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帮助卫国打退了狄兵,收复了失地。从此,卫国出现了转机。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两年后,卫国在楚丘重建都城,又延续了四百多年之久。
许穆夫人的这一爱国之举被历史所记载——就是当今大家熟知的诗作《载驰》,亦成为了不朽名篇。许穆夫人也成了文学史上公认的“中国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如单看作诗的时间,许穆夫人的《载驰》要比屈原的《离骚》早三百多年,比西方第一个女诗人萨福也还要早几十年。
《载驰》诗篇的背后,时间前推至公元前660年,在朝歌被攻破的历史拐点上,如果没有许穆夫人的奔走疾呼,卫国历史,当会是另一番面貌吧。
行走在淇河岸边,不由让人想起了在春秋乱世男性主宰的舞台上,一位勇敢、智慧的女性辉煌的一生,许穆夫人为华夏民族的巾帼青史谱写出女性救国的绚丽华章,历史将永远铭记她的不朽诗篇和爱国壮举。
李雪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延河》《美文》(下半月刊)、《合肥日报》等。曾获百花文学编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