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知戏曲表演中自我与角色的关系

2023-03-25 06:57舒朵朵
艺术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排风表演者戏曲

□舒朵朵

在中国的艺术宝库中,戏曲艺术以其独特的综合性和虚拟性,成为一种独树一帜的表演形式,吸引了无数观众。在此艺术形式中,演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通过各种动作和表情,将自身的情感融入故事中,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个生动的角色。然而,在戏曲表演过程中,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始终是我们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戏曲表演中演员对自我与角色的认知

(一)戏曲表演中演员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指演员对自身情感、经验、能力的认知,也是对自身在戏曲表演中的角色和地位的理解。首先,演员需要通过自我研究,探索自己的情感、经历,并将这些经验作为塑造角色的基础。然而,年轻戏曲演员因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相对较少,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和自我暗示,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剧本中的角色。其次,演员需要掌握一系列的表演技巧,包括精确技巧、平衡技巧、协调技巧、节奏技巧、表现技巧、反应技巧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演员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情感,更准确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动作,更有效地与观众进行交流。最后,演员需要有开放的心态,面对舞台上的突发状况可以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确保演出不受影响。同时,演员还需要在趣味性和规范性之间找到平衡,既要保持作品的创造力,又要确保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不受影响,在戏曲表演中真正做到自我与角色的融合,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个生动、真实的角色。

(二)戏曲表演中演员的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演员对剧本中角色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这包括角色的性格特点、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各个方面。在角色认知的第一阶段,演员需要对剧本和角色进行全面分析,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掌握剧本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角色生活区域的风俗等。在这一阶段,演员需要深入研究剧本,理性地分析剧本内容,寻求真实的历史依据,从具体事件中了解社会矛盾,明确剧本主题思想,知晓创作者的情感倾向。在角色认知的第二阶段,演员需要对角色的性格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明确角色的性格特点,掌握角色的心理状态,回归人物性格的本性,体验自己所创造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演员的工作就是在特定环境中塑造特定人格,这需要演员在不断剖析和寻找角色与自我之间的异同点的同时,逐渐将自我生活情感融入角色的生活情感中。在角色认知的第三阶段,演员需要通过实际的表演,将对角色的理解和创造展现出来,并运用一系列的表演技巧,掌控自身的身体和情感,准确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动作,与观众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

二、戏曲表演中演员对自我与角色的关系认知

(一)本我与非本我之间的关系

在戏曲表演的艺术实践中,演员对自我(本我)与角色(非本我)的关系认知构成了表演艺术的核心。这种关系的理解和处理,不仅影响着角色的塑造,也深刻地影响着演员的艺术成长。本我是演员个性和情感的集合。在角色的塑造过程中,演员的本我起着主导作用,为演员提供了理解和描绘角色的基础。演员需要运用自身的情感和经验及艺术手法,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表达角色的情感。这种状态被称为真我状态,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自我与角色的深度融合呈现出的角色的最佳状态。然而,角色并非演员的本我,是剧本中的一个虚构人物,有自己的性格、动机和情感,与演员的本我存在差异,构成了非本我。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演员需要遵循剧本的大纲和剧情走向,这对角色塑造有一定的影响与约束。在本我与非本我之间,演员需要找到平衡,利用本我,即自身的情感和经验来理解和塑造角色,使角色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同时,演员也要跳出自我,从角色角度看待事物,使自己成为角色的一部分。

(二)代入与非代入之间的关系

在戏曲表演中,演员的代入与非代入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微妙的平衡。首先,演员需要深入理解角色,在情感上与角色产生共鸣,沉浸式地代入角色。在戏曲表演中,演员需要通过严格的唱、念、做、打四种技巧,塑造角色的内心情感和人物形象。演员在体验角色情感时,需要保持一定的非代入状态。这是因为演员需要跳出角色本身,用艺术欣赏的方式进行人物分析和艺术观察。这种非代入的状态,可以帮助演员更好地理解角色,并在舞台上更好地表现角色的魅力。如在戏曲表演中,演员需要掌握“手、眼、身、步、法”五种基本技巧。这五种技巧要求演员在表演时,对所有细节严格要求,包括手势、眼神、身体姿态、步伐及所有技巧的和谐统一,要求演员在保持角色的独立性的同时,将自我融入角色中,使角色的表演更生动、饱满。因此,演员在戏曲表演中,需要在代入与非代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将自我融入角色的同时,保持角色的独立性,在舞台上尽情地表现角色的魅力,引发观众的共鸣与认可。

三、戏曲表演中演员自我对角色的理解与塑造

(一)了解剧目年代背景,全面认识角色

在戏曲表演艺术领域,演员对剧目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理解是决定角色塑造和情节发展的关键。每一部戏曲作品的创作无不嵌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这为戏曲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素材。为此,表演者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和理解剧目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以便更精确、生动地展现角色的性格和命运。以中国秦腔戏曲《杨门女将》为例,该部剧目的主题是忠诚和勇敢,情感基调则是悲壮和崇高。剧情主要讲述了宋朝杨氏家族的女性亲属挂帅出征,成功歼灭敌军的英勇事迹。在这个故事中,扮演佘太君的表演者需要对宋朝的军事状况、社会风俗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有深入的了解,真实地展现出佘太君的勇敢、坚韧和智慧,并通过表演将这种忠诚、勇敢、悲壮和崇高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可是,戏曲演员对剧目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理解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表演者阅读大量的历史文献,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生活方式等,借助自己的生活阅历揣摩剧中的角色性格及命运。因此,了解剧目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是戏曲表演的重要原则,也是增强戏曲表演艺术效果的关键。

(二)深入分析剧本内容,精准把握角色

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秦腔演员的角色塑造需基于对人物的深入理解和把握,通过详尽的剧本解读和人物分析,了解人物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秦腔戏曲《杨门女将》这部剧既有绚丽多彩的宏伟场面,又有文武兼备、大喜大悲的情节。在剧中,演员需要对各个角色进行深入剖析和定位。如在《打焦赞》中,要想扮演杨排风这一短打小武旦角色,演员需要对杨排风进行深入剖析和定位。杨排风是被杨家收养的孤儿,是杨家烧火做饭的小丫鬟。虽然她是个孤儿、小丫鬟,但卑微的身份并没有使她唯唯诺诺,反而她性格泼辣,像个男孩,专喜舞枪弄棒,练就了一身本事。演员在塑造这一角色时,需要准确把握这些特点。比如,在表演中,演员可以用灵动、泼辣的眼神和语气来展现杨排风的性格特征,也可以用轻盈、灵活的身法和棍法展现杨排风的武艺特征。尤其在与焦赞比武时,演员可以用机智、幽默、不卑不亢的态度来展现杨排风的智慧。这些都是演员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把握,赋予角色的特性。因此,深入分析剧本内容,精准把握角色,是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戏曲演员只有理解和塑造角色,才能更好地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行事风格展现出来,增强表演的艺术效果。

(三)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充分演绎角色

在中国戏曲艺术中,角色的塑造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需要演员深入理解剧本中角色的特性,并将自身的生活经验融入角色,使角色更接近生活,更有真实感。可以说,角色塑造过程是艺术与生活的相互融合过程,也是戏曲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以秦腔戏曲《杨门女将》中的角色杨八姐为例,杨八姐这一角色勇猛、聪明、机智,需要演员在表演中准确把握并表现出来。这种角色特性的把握既是对剧本的深入理解,也是对生活经验的运用。如演员在表演杨八姐智取敌将的场景时,需要通过精准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展现出杨八姐的聪明才智和勇猛精神;在与敌将对决时,演员可以用灵活多变的身法和棍法来展现杨八姐的武艺高超和气势如虹,掌控与敌将之间的距离和节奏,以及与音乐和唱腔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这样既能体现杨八姐的勇猛和果断,又能增加戏曲美感和韵律感。为了表现杨八姐的武艺高强,演员需在排练时下足功夫,将杨八姐的角色个性演绎得淋漓尽致。无论生活中的演员还是舞台上的角色,其技能和才华都是角色个性的一部分,也是演员展现舞台魅力的关键。因此,演员需要通过不懈努力,将角色的这一特性表现出来,使角色更加立体、真实。

(四)把握剧情发展节奏,服从剧情角色

剧情的发展节奏是影响观众观感和戏曲效果的重要因素。剧情发展得过快或过慢,都会使观众失去兴趣或紧张感,也会影响人物的塑造和表现。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剧情的发展节奏,根据剧本的要求和人物的特点,合理安排演员的登场节点,使剧情有起有伏,有高潮、有转折。因此,演员在表演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还要注意唱腔的变化和身法的配合,使剧情的发展节奏富有韵律感和美感。

再以《杨门女将》选段为例,《打焦赞》是一出短打小武旦戏,以杨排风用烧火棍打败辽军大将焦赞为主要内容。这一戏曲情节紧凑、激烈、幽默、诙谐,需要表演者在表演中掌握好节奏。演员在饰演杨排风时,要注意把握剧情的发展节奏,并对剧本进行仔细分析,并将整个戏曲分为三个部分:上场、比武、下场。在上场部分,演员可以轻快、活泼、自信的方式介绍自己和比武的原因,用轻盈灵动的身法来配合自己的唱腔,使上场部分生动有趣,也为后面的比武作好铺垫;在比武部分,演员又要以灵活、机智、幽默的方式与焦赞斗智斗勇,借助变化多端的唱腔来配合自己与焦赞斗智斗勇的唱词内容,并用灵活多变的身法和棍法配合自己的唱腔,使比武部分激烈有力,将杨排风的武艺和智慧充分展现出来;在下场部分,演员则要以洒脱豪迈的唱腔来配合自己与焦赞告别的唱词内容,并用洒脱豪迈的身法配合自己的唱腔,使下场部分气势磅礴。如此,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演员不仅把握了剧情的发展节奏,还把握了音乐和舞蹈的节奏变化,使剧情更富有韵律感和美感。

(五)发挥独特创造能力,引发观众共鸣

在中国秦腔戏曲中,表演者通过发挥自身的独特创造力,借由自身的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能够对角色进行深度挖掘和塑造,使角色呈现出生动、立体的特性,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具体来说,表演者需要通过二度创作的方式,充分结合自身的体验与感悟,将角色塑造得更饱满和传神。如塑造杨排风这个角色,表演者需要超越对艺术的一般理解,揣摩角色的特点和个性特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理解融入表演,从动作、演唱风格等多个角度,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角色。这样才能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使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接受角色。更重要的是,表演者需要真正地把握人物内在的情感,让自己与角色合二为一,真正体会角色的酸甜苦辣,体会角色的喜怒哀乐,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使戏曲人物真实地站在舞台上。在秦腔戏曲中,表演者需要通过对戏曲故事情节的理解,感受人物性格,然后根据人物的特征和性格表达情绪,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

综上所述,戏剧表演成功的关键在于探索和诠释自我与角色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于将演员的真实自我与戏曲角色的设定相互交织,塑造一个立体丰满的角色形象。这种深度的自我反思和探索,有助于演员发现自我和角色的共鸣,使自我和角色在舞台上融为一体,通过理解和掌握戏曲艺术的精髓,创造出极具感染力的表演艺术,找到自我在角色中的定位,以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戏曲作品,推动戏曲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猜你喜欢
排风表演者戏曲
建筑排风隔热外窗冬季结露机理与防治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基于STM32的室内有害气体自动检测与排风系统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妙猜两数
排风热回收对地铁空调机组性能提升的仿真分析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