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舞蹈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创新途径探索

2023-03-24 12:32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舞蹈心理过程

由 曦

(安徽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舞蹈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几个方面。近年,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和落实过程中,舞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同步承担起了学生心理教育的责任。在教授舞蹈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实施有效的干预和指导,以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一般是指对教育情境下人们的学习、教育干预后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方面组织的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其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困难和挑战。

一、舞蹈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舞蹈教育不仅可以滋养学生的精神与身体,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舞蹈是一种独特的肢体运动,其通过收缩和舒张肌肉及关节使得身体在不同空间维度中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同步提升各器官的协调性,最终呈现在外的是对音乐、动作以及情绪的有效融合。例如:中国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是奔放、热情、欢乐,而中国古典舞蹈的风格特点则是内敛、端庄、含蓄,这些风格是通过舞蹈动作得到具体呈现,而且需要舞蹈演员内心情绪和个性的配合[1]。对于舞蹈教育工作而言,其本质上是将舞蹈作为载体深度开发学生生命的内在潜能和力量,对于学生的性格、脾气、素质等都有着非常好的塑造作用,让学生的整体状态更加符合社会的审美,这也是舞蹈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之间所建立的一种内在关系,舞蹈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学生在接受舞蹈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育自身的舞蹈技能和艺术修养,而且还能够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向上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二、舞蹈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价值

(一)不同的舞蹈种类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活动

舞蹈教育将舞蹈知识、舞蹈技能以及舞蹈技术等多重要素有效集中在一起,学生在参与学习舞蹈、练习舞蹈技巧的过程中可以释放负面情绪,舒缓心理压力。学生参与学习的舞蹈种类不同,对于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影响也有所不同[2]。例如中国民族舞蹈,种类多元,风格各异。傣族舞蹈,风格典雅;藏族舞蹈,风格豪迈;佤族舞蹈,风格奔放;朝鲜族舞蹈,风格内敛。学生在学习这些舞蹈时,需要调动的内在情绪也不同,需要通过感官的互动与舞蹈动作融为一体,产生更为协调的美感。相对于民族舞蹈而言,中国古典舞拥有着更加丰富的文化精神以及更高境界,这些都会在学生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诸如,在练习古典舞蹈剧目《踏歌》时,不仅要求舞蹈动作柔美,还需兼顾内在情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感受到其中柔美的情感,学生的情绪也会同时受到影响,一些不良情绪也会慢慢被消融和克制。

(二)舞蹈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舞蹈教育教学中,学生需要与教师、舞伴、艺术指导等随时进行交流和互动,此过程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承受等各方面具有提升作用。尤其是在学习群舞、双人舞等集体类舞蹈时,学习和训练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虚拟转化成为一种小规模的集体活动,学生们训练时不仅要在学习内容上更加认真主动,同时需要随时关注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情绪变化,在面对问题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从而在遇到突发情况及困难时,能从容应对[3]。

(三)舞蹈教育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品质

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各种规模、类型的舞蹈比赛也是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良好契机。比赛过程中,竞技输赢均是学生心理素质及精神品质的良好锻炼。赢得比赛,可以使学生建立更强的自信心,在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的同时,培养胜而不骄的心态;比赛失败,能以此锻炼和提高面对挫折失败时的勇气和能力,培养坚毅的品格。学生在比赛中可以学习和收获很多日常舞蹈学习中无法得到的教育和启迪,而且舞蹈比赛的层层选拔机制以及备战的艰苦过程,对于学生的舞蹈基本功以及抗压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面对严苛的选拔机制,积极备战,对于学生舞蹈基本功及抗压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以上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在日常舞蹈学习中无法获得重要经验。

三、新时代背景下舞蹈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创新途径

(一)明确认知和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

无论是舞蹈教育还是心理教育,面向的教育对象都是学生,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会直接影响舞蹈与心理教育的教学结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在融合创新舞蹈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具体方法之前,舞蹈教师需要先做好一个准备工作,即要明确认知和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心理变化情况,才能够更好地组织开展具体教育工作,才能够逐步达成和实现教师期望效应[4]。关于明确认知和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学生是能动体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常常会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是人这一基本属性。关于学生是能动体,舞蹈教师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认知:

其一,学生是能动体,是一个具有思想情感的独立个体,每一个学生的人格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有自己的需求和愿望,而且都极度维护自己的尊严。舞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进行舞蹈教学还是渗透心理教育,开展心理指导,都需要保证学生在这一方面的需求能够得到正当的满足和需要[5]。

其二,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学生学习舞蹈,虽然是以学生的身份学习舞蹈,但是对于舞蹈,他们依然可以保留自己的想法,可以进行创造。舞蹈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需要认可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要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成果表示珍惜和重视,切忌破坏或者随意伤害学生的创造。

2.注重学生心理变化

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换而言之,每一个学习舞蹈的学生都拥有着不同的潜能。舞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自在的学习空间,要对学生保持更强的包容心和耐心,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或者缺点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既然是发展中的人,那么其从稚嫩走向成熟必然要历经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他们正处于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以终极标准去要求、衡量和评价学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学习和成长时间,让他们的心里可以保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不会过急过躁,影响日常学习效果和价值判断[6]。

(二)提高学生参与度,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

实践教学经验证明,在开展舞蹈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应该将教学更多地建立在参与和感受的基础之上,尤其在舞蹈课堂教学中,舞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更为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舞动起来,学生只有舞动起来,才会对舞蹈、对音乐产生更深的体感和感受,如此一来,也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例如中国古典舞《扇舞丹青》,舞蹈在道具扇子的运用中营造出心理空间与时间感,舞者通过舞具扇子来展现轻重缓急、潇洒飘逸的意向与超然的舞蹈意境。作品中运用相关的心理距离、心理空间、心理时间和艺术通感的概念及理论来分析这种“得意忘形”“虚实相生”和“舞到无形”的舞蹈意境,既是客观现实与审美理想、生活具象与舞蹈意象之间产生最大心理距离、心理空间和心理时间的心理效应,又是中国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之间产生艺术通感的心理现象,这也正是舞蹈艺术美产生的心理根源[7]。

(三)以训练为导向,融入意志力培养

舞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随时随地向学生渗透这样的思想认知:教师开展舞蹈教学,学生学习舞蹈并不只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巧,其更是要借助自己的力量来呈现出更加美好的舞蹈艺术和舞蹈素养,让大众感知到学习舞蹈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在融合和创新舞蹈教育和心理教育途径的过程中,建议舞蹈教师可尝试以训练为导向,更多地融入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大多数学生在舞蹈训练初期,特别是基本功的训练上,常常会感觉到非常枯燥乏味,而且非常辛苦,因此,心态变得非常消极、急躁甚至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会发生改变。舞蹈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到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注意调整和转变舞蹈训练的策略和方式,在强调学生舞蹈基本功学习和训练的同时,精准掌控并随时调整训练强度,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们慢慢去学习和感受舞蹈,自主挖掘和发现舞蹈学习的乐趣。

(四)从心理健康方面开展优秀品质教育

心理健康不仅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工作的核心要点。健康的心理是学生顺利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在舞蹈教育中融入心理教育,舞蹈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作为切入点,要充分了解和精准掌握学生当前的心理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制定出针对性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案,并将这些方案内容充分融入具体舞蹈教学中,让学生可以在接受舞蹈教育的同时接受心理教育和指导。舞蹈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心理教育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随时寻找渗透心理教育内容的契机,保证教学的灵活性。例如: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去学习舞蹈,参与训练,其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去感受和体验,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同时以团队作为载体去解决遇到的学习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问题,在此过程中随时做好心态调整工作,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五)重点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舞蹈自信

基本功的训练使得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开始想办法逃避。在实际教学当中,舞蹈教师会设置一些训练任务,比如身体柔韧性的训练,会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下腰、压腿等活动,这样的训练是非常枯燥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心理情绪必然也会受到影响。此时,舞蹈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要帮助他们减轻和消除内心障碍。舞蹈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要以平等的立场和姿态与学生对话,注意语气语调、方式方法,真正敞开心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8]。如果舞蹈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那么必然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致,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自信。这种精神力量和信念支撑,对于学生学习舞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平稳的情绪而言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舞蹈教育属于艺术教育领域,在新时代发展形势下,舞蹈教育教学融入了更多新的理念和元素,在舞蹈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的相关内容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舞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随时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变动情况,抓住一切可以融入心理教育和指导的契机,做到以情动人,以情化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提升教学效果,实现舞蹈教育和心理教育融合开展的价值。

猜你喜欢
舞蹈心理过程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学舞蹈的男孩子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心理感受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我和舞蹈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