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婧媛(上海市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画语录》这部著作的生成与石涛的人生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石涛的人生经历其实就是《画语录》中艺术思想生成与推进的过程。笔者把石涛的一生分为四个部分,用《画语录》中各章节所体现的艺术规律、审美标准、生活感受等内容分析他各个时期作品中风格、笔墨的章法和艺术境界等,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分析来展现石涛绘画艺术思想发生、发展、成熟的过程。
最后笔者结合当代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趋势,总结并指出《画语录》对对当代中国画发展与创新的指导性意义。
石涛的绘画学习和创作经历与《画语录》中的艺术规律、审美标准以及生活感受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他对中国传统绘画、东方美学和艺术理论不断演进、探索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可以从他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出来。石涛的绘画经历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向传统绘画学习时期,融会创新时期,逐步升华时期和直至登峰造极时期。
这一阶段是指1666 年之前,也是石涛艺术生涯的初始阶段,根据古籍文献记载,石涛从十岁开始便开始收集、临摹古籍,以临习颜真卿、董其昌的作品,他内心最热爱的是颜真卿的作品,在习临名家作品的同时,他还拜清朝退休官员陈一道为师,学习山水、人物、花鸟等绘画技巧,石涛晚年在其作品题跋中说:“余往时请教武昌夜泊山陈贞庵先生处学兰竹,先生河南孟作令,初不知画,县中有隐者,精花草竹木,先生授学于此人”。这段时间,他的作品主要是模仿董其昌的绘画风格,也是为了随大流,因为在清朝初年董其昌的作品备受推崇。董其昌作品强调笔墨的独立表现,追求书法入画导致的那种笔墨虚实交错变换的效果,强调布势和“画欲暗而不欲明”。董其昌也曾游历山水,但他并没有以自然为师,他在绘画实践中,还是选择了师古之路。而石涛的绘画生涯也是从师古开始的,他对诗文、书法以及各类艺术都做了很多研究,这为他后期在艺术上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水人物花卉册》是石涛早年的绘画作品之一。《水仙》是其中的作品,石涛把画作上的两株水仙比作洛神,体现一种清丽脱俗的气质,同时也暗喻着石涛的贵族身份,这种较为含蓄的隐喻手法,也展现了他对自己明朝遗民的身份展示。采用了“水墨双钩”的画法,具体画法在石涛的一首题画诗中有所体现:“冰姿雪色奈双钩,淡淡丰神隔水羞。一啸凝脂低粉面,天然玉质逞风流……”从用笔上,可以看出,这时石涛用笔工细拘谨,显得比较稚拙,但画面呈现出沉静和谐的氛围。“墨能栽培山川之形,笔能倾覆山川之势,未可以一丘一壑而限量之也。古今人物无不细悉,必使墨海抱负,笔山驾驶,然后广其用。所以八极之表,九土之变,五岳之尊,四海之广,放之无外,收之无内。”(《兼字章第十七》)就可以看出笔墨、线条的重要性,笔与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笔墨的使用与绘制出来的山川境界,也有必然的联系。“腕若虚灵则画能折变,笔如截揭则形不痴蒙。腕受实则沉著透澈,腕受虚则飞舞悠扬,腕受正则中直藏锋,腕受仄则欹斜尽致,腕受疾则操纵得势,腕受迟则拱揖有情,腕受化则浑合自然,腕受变则陆离谲怪,腕受奇则神工鬼斧,腕受神则川岳荐灵。”(《运腕章第六》)可以看出,绘画的基础是用笔用腕,绘画也离不开操作感觉的培养,以及操作技法的训练。石涛从《水仙》稚拙的用笔用墨,到《白描十六尊者》中流畅灵动的笔墨气韵,就是重视了笔墨和运腕的学习,这也是他早期在绘画学习中的真实感受。石涛早期学习传统绘画技巧,为后期创作和《画语录》思想的萌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任何一个画家想要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或者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学习绘画的基础技法都是他们的必经之路,基础技法的学习显得格外重要。
第二个阶段是指1667 年-1679 年,这段时间石涛主要在宣城活动,他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的文化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奠定了他在清初画坛的地位。他结识了许多名人雅士,如诗人施闰章、学者吴晴岩、渐江的侄子江注等等,江注师从渐江,渐江师法倪瓒,他们清冷孤高的回话风格和石涛前半生的人生提取起到了呼应;最明显的是画家梅清,他学习了梅清的笔法,作品风格也受梅清的影响,构图出奇制胜,落笔大胆,淡远简逸。在后期梅清和石涛两者的绘画风格又互相影响。从宣城时期的书画作品来看,作品中流露出豪放、酣畅淋漓的笔墨个性,他重视情感、个性、人格精神的表现。这段时间里,他和董其昌一样游览山河,他在游览黄山的时候,选择了以自然为师,对自然和创作也有了新的认识。“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山川形势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阴阳气度之流行也,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变化章第三》)就体现了在掌握绘画技巧的后,应该以自然为师。他也学习梅清,梅清几乎画了一辈子黄山,石涛一生三上黄山,他于1667 年创作了《黄山图》,在技法表现上显得章法紧凑,笔墨凝练,具有恣肆豪放的气质和郁茂酣畅的笔墨个性,因为师法造化,所以自然气韵非凡,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的中部,有一个身材比例夸张的人,他戴着帽子,蓄着胡须,这个人可以理解为是石涛本人,这幅画是他为了纪念首次登黄山而作,可以看出,石涛此时已经初步有了“我”的观念,表现了强烈的主观色彩,这样的人物形象,在他后期的作品中也经常出现,且大都出现于黄山山水画之中。“此予五十年前,未脱胎于山川也;亦非糟粕其山川而使山川自私也。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山川章第八》)。同时,“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变化章第三》)他把自己和古人放在一个对等的地位,将自己融入自然,展示山川的存在,承认了自我创造的合法性,突出了自我。这一阶段他趋向于寻找自我价值的存在,突破了当时追求绘画酷似某一家的思想,他把初期学习的技巧与自然造化、心灵感受相结合,可以说,这是一个“我自用我法”的阶段。
第三阶段指1680-1692 年,石涛主要在金陵和京师两地,他的画风受新安画派风格的影响逐渐变小,康熙在两次南巡期间都接见了石涛,这让他在艺术上的风格的追求上,充满了信心也更加地精益求精,在这一阶段中,他逐渐呈现出自己的风格,笔墨的应用也愈发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其间,出现了较多大尺幅的作品,设色的作品也增加了很多。与当时正统派山水形成鲜明对比,被称为“江东第一”。《山水清音图》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膏肓子济”印启用于公元1685-1686 年间,因此把《山水清音图》的创作时期归入石涛在南京的时期(1680-1689 年间,石涛居南京)。画中描绘的是黄山的景色,画面采用了重叠而对峙的构图,画面中轴线上是凸起的山石和奇松,背景是高山、竹林,画面左侧是倾斜而下的瀑布,瀑布穿过竹林、竹楼,冲击山石,配以松柏、翠竹的药业之声,形成了“山水清音”的画面和境界,中轴线上的山石、奇松和树,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台式,山间小道和山石的轮廓,呈现出两道反张力的弧线,右下放的山崖、山谷和山间小路又形成了一个活跃的S 形曲线,使得画面更加灵动活跃。在构图上石涛还采取了他擅长的“截取法”,也就是运用了《蹊径章第十一》中蹊径六则的“截断”,通过这样的构图模式,体现了绘画的方法——《资任章第十八》中:吾人之任山水也,任不在广,则任其可制;任不在多,则任其可易。采用截取法的画面,更显画中山石错落有致,松树苍劲有力,簧竹幽深。瀑布从山顶倾泻而下,穿越了山石树林,落入深潭,溅起水珠点点,画面中大大小小的墨点,打破了线条的平实,使得山水清音更有力量感和生气,石涛对墨点的运用也有独到的见解,他曾在《大涤子题画诗跋》中提道:“点有雨雪风晴四时得宜点,有反正阴阳衬托点,有夹水夹墨一气混杂点,有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有空空阔阔干燥没味点,有有墨无墨飞白如烟点,有焦似漆邋遢透明点……有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这些大大小小的墨点如同鼓点,落在石涛的画作之上,在山水轻音的鼓点中,两位高士坐于阁楼中畅谈,更显幽深、隐逸的意境。
石涛曾题画说:“余得黄山之性,不必指定其名。”可见他对自己绘画黄山的景色相当有信心,提笔便能把黄山的景色描绘得出神入化。从《资任章第十八》:“以墨运观之,则受蒙养之任;以笔操观之,则受生活之任。”《笔墨章第五》:“故山川万物之荐灵于人,因人操此蒙养生活之权。”石涛之所以能这样自负,不单单是他对黄山山石树木的了然于心,以及他运墨和挥笔的高超能力,更是由于他感受到黄山山水的内在生命,这就像《林木章第十二》:其运笔极重处,却须飞提纸上,消去猛气。所以或浓或淡,虚而灵,空而妙。他把自己的“气”融入绘画中,让画面更加个性,最终才能展现有灵气的自然形貌。整幅作品墨气浓重滋润,用笔苍劲率直,线条流畅灵动,融合书法书写性的笔法走势,多用湿笔,以淡墨勾皴山石,以焦墨破皴擦,结合披麻、解索、荷叶、折带等多种笔法,画面中墨色的浓、重、清、淡、焦,使得画面层次丰富,充满生机,浓墨苔点与尖笔剔出的丛草相互映衬,使得幽深之景更添壮阔之美,笔与墨会,达到氤氲的状态,画面整体通透、深远。
第四阶段是1693 年—1707 年石涛去世,他的绘画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这段时期,石涛定居扬州,他的政治抱负落空,所以也就摆脱了与权贵结交的生活,此间,他以卖画为生,生活归于平静、安宁,思想意识彻底解放,归于平淡,创作不拘一格,用笔显得老辣、凝练、沉静、雄浑。以他的代表作《淮扬洁秋图》为例,傅抱石认为此作“够得上是‘铭心绝品',如杜老所言‘水墨淋漓,真宰上诉',画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对生活本质的深刻反映和高度概括值得我们重视。”这幅作品以俯视的视角,描绘了扬州北湖的景色,水墨勾勒画面主体,赭石设色追随河岸的走势,变化适宜得当,展现了石涛对“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的理解和运用。绘画部分大约占画面的三分之二,这幅画中的笔法是石涛特有的“拖泥带水皴”,用笔不拘于成法,连皴带擦,轻重缓急,干湿浓淡,描绘出土地肥沃、植物湿润的质感。房屋用粗线条绘制,芦苇用细线条绘制,两者相辅相成,对比鲜明。石涛尤其善用墨点,画面几乎铺满了浓墨的苔点,浓重的苔点类似米家效法,形成强烈的形式感,墨点绘画使用了董源一派的皴法点土石,用尖笔绘画出草丛,整个画面壮美萧肃,树木郁郁葱葱。“之”字形构图,与同时代的吴历有些相像,这种构图使景色更和谐宁静,使得画面的空间幽远、广阔。画中所有的物象均以墨色皴染,施以淡赭,取法于浅绛法之祖的黄公望。画中一人乘坐一叶扁舟,漂泊于湖上,天边的晚霞微红,与淡赭映衬,更显示出晚霞于天边的绝妙景色,展现出一种超然、徜徉于山水间的意境。
这幅画构图和笔墨看似随意,仍有章法可循,在笔法上更是有自己的创新,体现了“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变化章第三》)山、地、树、房屋错落有致,借鉴了《境界章第十》提到的“三叠两段”,然而,他又在这样的章法上有所突破。画面内容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他深入自然,体察自然,亲身感受自然,融入自然,又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在画作上,体现了他“深入物理”“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山川章第八》)石涛自我风格的形成,也标志着他达到了“是法非法,即成我法”的最高阶段。他一生的经历奠定了《画语录》思想的形成,《画语录》中的艺术思想,也皆来源于他的绘画实践,绘画和生活的体验,最终促使他晚年书写《画语录》的决心。
(1)具古以化。《画语录》作为石涛的绘画理论著作,其集中体现了石涛的美学观念,是研究石涛作品以及其艺术思想的主要参考。在石涛的《画语录》中,由于石涛在书法艺术以及绘画艺术上提倡突破传统的桎梏,借助作品的创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出石涛“我自用我法”以及“具古以化”的思想。在具体的表现上,石涛在《画语录》中表示:“古者,识之具也。化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指出古人的艺术理念可作为当下开展艺术创作的借鉴,但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创作方法以及创作思想,需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创新,才能提高自身的创作质量。石涛认为,古人的法则可作为今人开展创作的基础,但不能认为掌握古人的法则,即是掌握了一切的规律,也不能认为掌握古人的绘画技法,即是掌握了绘画艺术的本质内涵。而在超越古人的境界上,石涛认为其由今人形成自我并发展自我而来。由于今人在形成自我的过程中,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进行了有机结合,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学习古人的技法是为形成自我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学习古人技法的同时,促使自我的形成,也是石涛《画语录》中“具古以化”以及“我自用我法”的集中体现。(2)自有我在。在石涛的《画语录》中,其提出“自有我在”这一思想,认为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如果仅一味照搬前人的形式,无法融入自己的情感以及理解,也无法灵活发挥古人技法的优势,而是受到来自古人技法的桎梏。石涛认为,“夫画者,从于心者也。”“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认为画家自己应有独特的风格以及品格,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学习借鉴古人创作理念和技法的同时,需融入自己的风格,以博取众家之长的原则开展创作,以此来再现自我。从石涛的生平来看,其出身于明朝皇室,亲身经历了明朝灭亡以及清朝建立,但其在经历国破家亡的同时,又获益于清朝,受到来自康熙皇帝的欣赏与接见。这也使得石涛经常徘徊在出世以及入世的矛盾状态中,而这种复杂的经历以及矛盾
的心理,使得石涛将其均注入在自己的画作中。从石涛的书画创作风格来看,其作品呈现出极强的张力,并且具有纵横张弛之感,这也使得石涛的创作风格不同于其同时期的其他画家。而《画语录》中所呈现出的“自有我在”的艺术思想,不仅为石涛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也是石涛作品的落脚点。
石涛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他的作品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画风和思想,《画语录》更是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理论,其中的许多思想对当今中国绘画以及中国画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彰显自我。石涛有句名言叫“不似之似”,到齐白石讲“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绘画是要结合中国文化来诠释的,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写意的,中国人在一笔一画之间都展示了自我对生命和世间万物的体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画家们所面临的世界也越发纷繁复杂。当今是一个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密切的时期。在西方绘画的冲击之下,中国画要想保留传统,又想有所发展,那么就可以遵循《画语录》中的思想。在掌握绘画技巧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蒙养”和“生活”,以造化为师,使自己的身心和自然统一,然后再达到更高一级的境界,把“身”与“心”转化为自然境界,要从“我”出发,要以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来表达自然生命和个人感情,这样的中国画才能更加具有个性,才能彰显自我。
(2)自信应对冲击。中国绘画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艺术语言,中国绘画和文化也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所以经历了万历年至今400 多年的交流,仍保持着自己的个性,所以要对中国的绘画有信心。在现今的绘画教学上,都以素描为基础,弱化了书法基础和中国画笔墨的练习,中国的绘画也趋向于年画和连环画的风格,这种现象其实在石涛绘画理论里有所体现,石涛强调创新,但也包含了丢弃传统,在未来中国绘画的发展道路上,把握好“扬” “弃”的“度”仍是较为困难的。
《画语录》中的艺术思想来源于石涛的绘画实践,分析石涛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不难看出,《画语录》总结出的思想,均能与绘画中笔法、构图、意境等有所对应。这些理论的形成,也与石涛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石涛把自己的经历和体悟总结为《画语录》供后人学习,为后人的艺术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对后人艺术思想的萌发和艺术作品的创作具有指导性的意义。《画语录》思想在当今,告诉我们要理性应对艺术发展、西画东渐的趋势,在绘画的道路上,面对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和形式,一定要把握好自我,摆正自己的位置,中国画具有强大的文化、艺术根基,又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所以要对未来中国画的发展充满信心。
《画语录》内容思想渊博、意蕴玄奥,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如何把石涛的艺术思想转化为当代中国美学、文化发展的元素,帮助中国艺术家找到一条适合中国艺术发展的道路,并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仍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