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留琼,李春华
(曲靖市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曲靖 655000)
核桃是云南省的传统出口商品,是一种长寿、产量高、品质好、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效益长的优良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嫁接后2 年便有收益,盛果期可持续50 多年,云南核桃果仁大、味美香糯,核桃仁是重要的外贸出口物资,又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保健食品,国内外市场走俏,需求量大。富源县依托种质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核桃产业是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依托集体经济、村办企业组织开展核桃收购加工,以销带产成为打造当地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发展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1-2]。
富源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东经103°58′37″—104°49′48″、北纬25°02′30″—25°58′22″。东部、东南部与贵州省盘州市、兴义市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罗平县毗邻;西部、西北部与麒麟区、沾益区交界;北部与宣威市相连。县域形似两个细颈相衔的薯形,东西最宽48.8km,最窄9.4km,南北长91.5km。习惯上称营上宽塘以北为上半县,营上宽塘以南为下半县。全县国土总面积3251km2。
富源县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乌蒙山支脉纵贯全境,山地峡谷特征突出,岩性差异大,岩溶发达,地貌以中山山地为主。境内由于受黄泥河、小黄泥河、丕德河、嘉河等河流的强烈切割和地质内力的作用,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境内最高海拔2748.3m(墨红镇营盘山主峰),最低海拔1110m(古敢乡特土河谷),相对高差1638.3m。
境内河流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除了嘉河属北盘江支流外,其余均属南盘江支流。主要河流有黄泥河、小黄泥河、嘉河、丕德河、水城河、转长河和木浪河,总长343.1km,境内径流面积3235.4km2,年产水量22.1亿m3。
富源县属南温带山地季风半湿润气候。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旱凉同期。年平均气温13.8°C,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19.8°C,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5.7°C,极端最高温3 4.9°C,极端最低温-10.7°C,≥10°C 年活动积温4024°C,年日照时数1819.9h,无霜期240d,年平均降水量1093.7mm。降水主要集中在5—10 月,空气相对湿度为75%。全年风向以东南风为主,风力多为1~4 级。
全县土壤多为发育于石灰岩、泥质岩、玄武岩、紫色砂页岩上的红壤、黄棕壤、黄壤、紫色土、水稻土、石灰土、棕壤、冲积土、草甸土。由于高差较大,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下半县土壤分布呈现出由黄壤向黄棕壤过渡的特点,上半县呈现出由红壤向黄棕壤、棕壤过渡的特点。其间还分布有非地带性土壤紫色土、水稻土、冲积土、石灰土和草甸土。
富源县森林植被基本属“北亚热带-南温带中山常绿针叶和阔叶林”类型,主要植被有乔木林、灌木林、乔灌混交林。森林植被以华山松、栎类、云南松为主、其他林木相互伴生[3]。
自2006 年以来,富源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着力发展核桃产业。截至2013 年,全县共建设核桃连片基地29.1 万亩。通过2016 年对全县连片核桃基地进行普查,核桃树体长势良好、保存率较高(80%以上)的地块有17.65 万亩,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已具一定规模。全县共有核桃种植大户3 户共3000 亩,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1 个(富源县聚农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核桃栽植品种主要以晚实品种漾濞泡核桃和大姚三台核桃为主,伴有部分云新系列早实品种。2022 年全县核桃挂果面积达12.3 万亩、核桃干果产量达2070t。现有核桃深加工企业1 个——富源县聚农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建于2008 年,2011 年被审批认定为云南省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主要生产“七彩天香”牌核桃乳,其产品已打入省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2022 年生产销售核桃乳4626t,实现销售收入5000 万元。通过多年来的大力发展,富源县核桃产业基地建设迅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已建成3 个林业科技示范乡(镇)、8 个林业科技示范村、76 个林业科技示范户,先后获得云南省特色经济林-核桃基地县、云南省林业科技示范县等称号。
富源县在悠久的核桃种植中,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选取了当地适合栽种的大批个大、壳薄、出仁率高、仁色好、含油率高、食味香纯、营养丰富的丰产优良核桃品种[4-5]。近年在不同海拔地区筛遗传性状稳定、丰产性和品质均较优良的品种,主栽品种有漾濞泡核桃、大姚三台、昌宁细香核桃、华宁核桃、娘青核桃等17 个品种为核桃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良种质资源,其中以漾濞泡核桃、大姚三台和娘青核桃最好。
富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辖区内有2 个乡、9 个镇、1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 个市级国营林场和3 个县级国营林场。根据2020 年末的数据,富源县有83.38 万居民,其中有20.01 万城市居民、63.37 万农村居民、8.34万少数民族。境内分布有彝族、水族、回族、布依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2021 年,全县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40989 人,比2020 年增加1020 人,其中到省外务工贫困劳动力总数7830 人,返乡“回城”外出贫困劳动力603 人,解决再就业506 人,发展产业93 人。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富源县早在民国开始便有大量的核桃育苗和种植记录,1978 年被省级列为核桃种植基地县。2015 年以来,富源县委、县委县政府将发展核桃产业,视为推进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主要措施。着力打造“富源核桃,滇东第一”的品牌,形成“滇西核桃看漾濞,滇东核桃看富源”的社会宣传氛围。经过长期探索,富源县从组织、技术、质量、资金等方面,对发展核桃树的发展提出了若干保证,2015 年10 月12日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17 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富源县核桃基地管理实施方案》,先后制定了《富源县干果产业发展考核奖惩办法》《富源县核桃产业管理办法(试行)》《富源县核桃苗木出圃管理规定》等有关政策。核桃种植、育苗、嫁接、管理、采收、核桃加工等环节均有了初步的发展,核桃生产基地已经初步形成[6]。
在国际上,我国的核桃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且在国际市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随着人民的精神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核桃营养保健功能的不断提高,核桃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核桃核仁、皮、壳、花序、花粉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均具稳定发展趋势,显现出了核桃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前景广阔。
富源县核桃产业基地现在达到一定的规模,但由于企业进度加快和项目推进步伐太快、苗木运输过程和准备不充分等人为因素影响,一部分乡镇为完成任务而盲目从外地引种和向外地远距离运输调苗,在加之近年来连续遭受霜冻、冰冻、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重创下,造成一部分核桃新植苗地块受损严重,部分核桃嫁接部位枯死后萌发变成实生品种,少数地块保存率不足20%。
由于长期重视种植面积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后期抚育管理等实用技术培训,核桃经营管理的科技知识普及滞后,普遍种植农户缺乏科学经营管理的意识和自主经营管理技能低,整形修剪、品种改良等工作仍然停滞在等靠政府部门派人上门服务阶段。
由于缺乏后期扶持资金投入、农户对核桃科学管理认识不高和缺乏技术等因素影响,对后期抚育管理不重视。除进行间作外几乎不采取整形、修剪、施肥等其他抚育管理措施,任其生长、靠天吃饭,核桃树形紊乱、长势弱、挂果迟、单产低、效益差的情况较为普遍。根据《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1690—2007)之“连续3 年产品产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以上”等评判标准,全县核桃低效林面积达108.92hm2。
富源县县核桃挂果面积达12.3 万亩,但缺乏规模以上的精深加工企业,核桃销售仍处于销售核桃果、核桃仁的初级产品阶段,产业附加值较低。而且营销市场不顺畅,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销售价格不稳定,经济效益不明显。
核桃为喜光阳性树种,海拔在1800~2100m,年平均温度在14~15℃生长较好,无霜期200d、日照时间2000h、≥10℃的年积温4000℃以上,小气候温暖,热量充足区域,以选择阳坡、半阳坡较好。核桃栽植肥力要求较高,pH 以弱酸性和中性(pH5.5~5.7)为主,土层深厚(≥80cm)、排水良好的石灰土、红壤、黄壤、棕色森林土等都适于核桃生长,选择土壤疏松、透气能力强的砂质壤土有利于核桃根系的生长发育,从而促进核桃的生长发育,为核桃产果奠定坚实的基础。图1 为核桃种植。
图1 核桃种植
核桃的抚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依靠政府部门派人上门服务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长期的抚育管理任务必须依靠农户自主实施,抓好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经营管理技能是全面提高核桃产业效益的关键。富源县要建立健全县、乡(镇)、村各级科技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核桃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切实把开展好技术培训摆在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的突出位置,采取各种有效培训措施,培养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技术人才,采取层层开展技术培训的方式、一人带一片的措施,把任务落实到人,把核桃经营管理实用技术培训到户,切实提高农户经营管理技能。
目前,影响富源县核桃发展效益的因素有核桃保存率偏低、品种良莠不齐、农户经营管理技能低下、农户自主管理意识不高、抚育管理工作滞后等,开展核桃低效林改造任务艰巨,产业基地的各个核桃种植地块存在问题不尽相同。技术推广站要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地块,认真调查、精心研究,针对不同地块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指导农户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科学、有序地开展抚育管理工作,切实推进产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富源县核桃销售仍处于销售核桃果、核桃仁的初级产品阶段,产业附加值较低。应广泛宣传富源核桃产品,营造良好招商环境,充分吸引社会资金,建立培育一批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加工企业、营销公司、科技服务部等上至市场、下至农户的龙头企业,实现核桃种植、营销与加工转化的有效对接,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从资源到效益的良性转化,激发农户核桃经营管理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