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TA模式的围术期健康教育及护理在胃肠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3-03-24 10:01刘清元董苗英冯晓瑞
海南医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胃肠肿瘤手术

刘清元,董苗英,冯晓瑞

陕西省肿瘤医院麻醉手术部,陕西 西安 710061

近几年,伴随人民生活习惯及环境的转变、医疗仪器的持续更新,胃肠道肿瘤的发生概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1]。外科手术是胃肠道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案,其可以使瘤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还能防止恶性癌细胞进一步扩散及生长[2]。然而手术具有创伤性,它导致的应激反应能够使人体代谢率增加、大量能量被消耗,同时还会干扰消化道功能,进而影响预后[3]。健康教育及护理是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健康知识水平、促进患者心理健康、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4]。相关文献显示,胃肠肿瘤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5]。知识行为模型(knowledge to action model,KTA)在循证实践模式中属于比较常见的理论基础,近几年,在社会教育、临床护理、心理干预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它通过理论联合实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水平,加快患者康复速度[6-7]。目前有关KTA在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健康教育及护理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本研究将探讨基于KTA 模式的围术期健康教育及护理在胃肠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月于陕西省肿瘤医院行胃肠肿瘤手术的88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与胃肠肿瘤相关诊断标准相符[8];(2)术前没有接受新辅助化疗;(3)年龄不足75 岁。排除标准:(1)未伴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营养不良及器官功能障碍;(2)肿瘤已转移;(3)合并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梗阻(完全性)及穿孔。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7 例,女性17 例;年龄25~73 岁,平均(55.01±7.63)岁;13例胃癌、17例结肠癌、8例乙状结肠癌、6例直肠癌。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 例,女性15 例;年龄23~72 岁,平均(54.19±7.17)岁;14 例胃癌、15 例结肠癌、10例乙状结肠癌、5例直肠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于围术期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1)术前: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手术注意事项,并于术前1 d 进行肠道准备,手术当天将导尿管、胃管常规置入;(2)术中及术后:腹腔引流管常规放置,术后疼痛缓解给予常规止痛药,每天补液3 000 mL,于肛门排气之后将胃管拔除等。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于围术期接受基于KTA 模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1)组建KTA 小组:包括1 名主治医师、1 名康复医师及6 名护理人员,小组成员按照KTA 框架查阅相关文献,主要内容有:胃肠肿瘤、胃肠肿瘤手术、健康教育、护理、疼痛管理、生活质量、健康知识等。与此同时,咨询专家对干扰我院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康复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评估,设计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及护理。(2)KTA培训及保障:小组成员均实施岗前培训,使其掌握KTA 相关内容及干预方案,确定小组成员的不同分工;按照成员掌握水平进行2~3 次集体培训,且下发纸质版或电子版相关内容及方案,并于方案实施期间组织小组成员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3)健康教育:按照患者年龄、健康知识水平、文化程度等因素通过口头宣教、宣传栏、集体讲座、多媒体视频、知识宣传册、PPT、示范教育等方式进行教育,内容包括胃肠肿瘤相关知识、日常及手术注意事项、疼痛管理、用药知识、心理支持等;期间每7 d 评估1 次患者知识掌握水平,如果没有实现掌握90%宣教内容的目的,则再一次宣教及评估,尽量使每位患者宣教措施一致。(4)相关护理:①术前,小组成员积极同患者交流,针对性较强地开展心理干预,使患者的心理障碍消除;指导患者于术前禁水2 h、禁食6 h,禁水前能引用温糖水,不使用泻药及灌肠,同时不置入导尿管及胃管。②术中,小组成员需重视保温,并使用温蒸馏水对腹腔进行冲洗,避免低体温,同时关注术中输液量及输液速度。③术后,a,疼痛护理,小组成员定时观察镇痛泵应用状况及效果,重视反馈调整,注意需选择常规镇痛药(禁止阿片类药物)。b,常规护理,术后仍需关注保温、输液量及输液速度。c,功能锻炼,介绍早期下床活动的优势,并鼓励、协助其于早期进行床上自主活动,利于早期下床;术后1 d,帮助患者在床上翻身;术后2 d,指导患者在床上自行翻身,并强化床上锻炼(如于床上开展双上肢举小哑铃等活动),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术后3 d,使患者下床活动,能于走廊或病房走动,床下活动时需确保患者无疼痛,并固定引流管,避免脱落,逐渐提升运动量,但是需注意患者的耐受度,避免患者跌倒。d,饮食护理,鼓励患者于早期进食饮水,并向其说明早期进食不会影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4 h 即使患者少量饮水、嚼口香糖,使副交感神经兴奋、唾液腺分泌增加,进而对胰、胃、胆囊活动进行刺激,增加胃肠液分泌量;术后1 d,使患者饮水400 mL 左右,50 mL/L,之后逐渐增加饮水量,直至全肠道营养,将静脉输液停止,同时查看其是否出现腹胀、呕吐、恶心等状况,若出现需及时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住院治疗情况: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静脉补液停止时间、住院天数。(2)健康知识知晓率:出院前,选择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内容主要包括胃肠肿瘤相关知识、手术注意事项、饮食规则、自我护理能力、心理应对方式、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等,共25 个问题,满分100 分。100分说明全部掌握,>90分说明大部分掌握,70~90分说明基本掌握,<70 分说明大部分未掌握。知晓率=全部掌握率+大部分掌握率+基本掌握率。(3)生活质量:于护理前后,使用郝元涛等著译的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9],包括环境(3 项)、生理(7 项)、社会(8 项)及心理(6 项)4 个维度,每项使用1~5 分Likert 5 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4)并发症:出院前统计所有患者的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喉咙疼痛、腹腔感染、静脉血栓、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静脉补液停止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静脉补液停止时间、住院天数分别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静脉补液停止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exhaust time, defecation time, stop time of intravenous rehydration,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静脉补液停止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exhaust time, defecation time, stop time of intravenous rehydration,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

2.2 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P=0.014<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例)Table 2 Comparison on the awareness rate of health knowled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环境、生理、社会、心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环境、生理、社会、心理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nursing in the same group,aP<0.05.

?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89,P=0.027<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例)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在当前医学模式下,对肿瘤患者进行干预,一方面需要治愈疾病,另一方面还需确保患者的心理状况良好。所以在干预期间需要注重患者的社会适应性、心理状态等。因此在护理肿瘤患者时需按照医学模式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10-11]。

健康教育的合理、规范能够保证患者的生活习惯得以改善、疗效得以提升。本研究中,我们对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实施基于KTA模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从心理干预、功能锻炼、饮食护理、疼痛护理等方面给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动态、系统的健康宣教,使其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疾病管理,这对患者自身病情了解有利,且能够提升治疗依从性即康复信心,进而为改善预后提供条件。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基于KTA模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静脉补液停止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合理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加快患者康复。

KTA包括知识获取及应用两个环节,经由把知识动态、系统地应用于临床中,分析最佳临床证据,同时在实际干预中应用,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多节段的良性循环[12]。之中,知识应用的循环包含7个步骤,能按照患者实际状况同时或一次实施,经连续的调整及评估之后,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进而使患者的健康状态改善[13-14]。本此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基于KTA模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于KTA模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疾病认知状况。

相关文献显示,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这一方面是由于疼痛等生理因素导致;另一方面,还同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息息相关,同时,患者的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5-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基于KTA 模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的患者的环境、生理、社会、心理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生理方面同疼痛缓解、病情抑制等有关,而康复效果的提升也会进一步改善心理状态。以KTA 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动态实践期间经分析逐步改善干预方案,并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较为灵活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接受程度及依从性,这一方面能加快康复,另一方面还能及时地发现患者在社会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其提供支持,保证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所以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KTA模式的围术期健康教育及护理应用于胃肠肿瘤手术患者中可改善其术后恢复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及健康知识知晓率,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肠肿瘤手术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手术之后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ceRNA与肿瘤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年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