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育信息化,加快转变高中育人方式

2023-03-23 04:15黄硕
教育家 2023年7期
关键词:治校中学育人

黄硕

2022年秋季学期,全国各省(区、市)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29个省份均实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这标志着高中教育阶段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各项改革举措紧锣密鼓的落地过程中,普通高中肩负着完成改革最后一公里的重任,人们期待着一份亮眼的答卷。

江西省是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作为江西省传统名校萍乡市上栗中学的校长,李招文觉得这次改革来得坚决、来得及时。以往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做了许多努力,李招文的感受是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校长举步维艰,很难将好的举措落地,“但是这次不一样,它是综合性的改革,包括高校的招生考试录取方式。教育环境一变,那么我们高中必然要变”。动起来成为校长和地方教育部门的共识和迫切愿望,如何有效行动就成了关键,特别是推动高中育人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教育生态正在发生的变化,成了萦绕在李招文脑海中的课题。

让学生学会选择

2022年秋季开学,上栗中学的高二学生按照不同的选修科目,走进了新的班级,实现了一人一张课表。推进实施选课走班管理是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标志性工作,看到工作顺利完成,李招文长舒一口气,他知道,改革的关键一步已经稳稳地迈了出去。

“我认为新高考改革的最大特征,就是‘选择二字。”李招文表示,关键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尽可能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学校放开了全部的选课选项。江西省实施“3+1+2”的选课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由此共计12种选课方案。李招文表示,不少学校出于资源配置的顾虑,只给出少数几种组合供学生选择,而上栗中学放开全部组合,任学生挑选,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长处选择最合适的课程”。

拥有充分的选择空间之后,学生和家长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作出选择,这也是李招文和学校团队关心的问题。上栗中学与新东方智慧教育事业部合作,开发了智慧教育平台,依托平台提供的多样化功能,为每个学生提供精准化的选课辅导。特别是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开展生涯规划指导,李招文下了大力气。“我们必须指导到位,帮助学生走好这关键一步。”李招文表示,以往的高考模式下,学生等高考成绩公布后再去选择学校和专业,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需要提前做好生涯规划,而学生对这些事情较为陌生,因此将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做足做细就显得尤为重要。

依托智慧教育平台,上栗中学开展职业生涯测评,还开设了生涯规划选修课程,邀请各行各业的校友开展讲座,等等。通过一系列组合拳,让学生充分了解丰富多彩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从而逐渐明确努力和奋斗的方向。在解决好“想学什么”的问题后,学校致力于解决“能学什么”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不同规模的联考、委派科任教师悉心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与短板,从而作出合理的选择。

总结两年多的实践,李招文感慨道:“选课不仅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更多的是育人理念和方式的转变,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意愿,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将因材施教落实于行动

新高考模式的一大优势,在于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不仅为学生填好人生“选择题”提供了可能,也为学校落实因材施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李招文对此深有体会,上栗中学通过提供不同的选科组合、同一科目的不同层次,让不同学科组合和不同学业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按照这一原则,上栗中学利用智慧教育平台,探索实施了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班级,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深度和检测方式。分层教学如何避免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焦虑,如何避免扎堆选择较高层次班级的现象发生?李招文举了个例子,化学基础好又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就去层次高的班级,化学基础薄弱、因职业规划又必须学化学的学生,则选择去基础班。不以总分排名为依据,只以学生的选修学科基础和职业规划为考量因素,也就避免了所谓“重点班”的出现。

因材施教的主体是教师,李招文一直认为:“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依托智慧教育平台,上栗中学开展教师民意测验,掌握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数据,安排认可度高的教师在教一个层次较高班级的同时,带一个基础班级。通过细致精确的大数据调查,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上栗中学力图扭转学生和家长对“基础班”的偏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上栗中学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确保实现因材施教的逻辑闭环。李招文说:“重点是利用好教育信息化的平台,完善个性化评价的渠道和手段。”便捷的大数据系统,使得复杂烦琐的记录和评价成为可能,诸如学生的历次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日常突出表现、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评价等内容,都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数据的形式上传至智慧教育平台,进行整理和分析。“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把学生的成长轨迹完整保留下来。”李招文总结道。

利用这些数据,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更加精细化、更有针对性。游华是学校的英语教师,她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学生主动查看平台上的‘个人画像,了解自身的短板和不足,从而明确提升的方向。”教师的感受则更为深刻,游华说:“以往对学生很难做到精细化评价,如今在屏幕上一目了然。通俗地说,平台把‘脏活累活都干了,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使得精细化教学做得更加扎实了。”

推动育人方式转变

作为一所有着80余年办学历史的高级中学,上栗中学有着深厚的办学底蕴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作为一所县中,在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三新”改革中,借助教育信息化推动高中育人方式的转变,是上栗中学对时代挑战的积极回应。

上栗中学在学校治理模式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总结出了“双轨并行,专家治校”的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旨在常规行政管理体系外,建立一套以专业性为准则的学校治理体系,调动优秀教师的积极性,充实学校的“专家”队伍,从而激发办学活力。这一治校模式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在大力推进高中教育改革的今天,李招文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专家治校”模式。

李招文表示:“教育信息化对于学校管理模式完善的帮助非常大,专家的遴选、治校体系的运行,都需要数据的支撑和过程性记录,只有通过信息化手段,才能保证数据和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游华还是学校专家治校小组的副组长,她表示:“教育信息化就如同专家手中一件称手的工具,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在理念上一脉相承,在逻辑上相互贯通,三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要通过育人方式的变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李招文表示,对于这一愿景的实现,他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治校中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在多解中学创新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