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2023-03-23 08:38:42李姗姗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6期
关键词:舒适度心功能有效率

李姗姗

(本溪市金山医院循环科,辽宁 本溪 117000)

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患病人群是老年人,老年患者患有冠心病、心肌炎或心肌梗死时可诱发心力衰竭发生[1]。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的加深,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逐渐升高。患者心脏功能衰退,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2]。该疾病呈进行性发展,不利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舒适护理是通过对护理活动的舒适干预,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一般包括体位舒适、环境舒适、生理舒适和心理舒适等措施。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患者病症的感觉会更为明显,且在陌生的住院环境,患者会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导致病症加重甚至抵触治疗[3]。因此,提升住院期间患者的舒适程度是提升护理效果和护理评价的主要措施。基于此,本位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时间: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来源:我院心血管收治的118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的症状符合文献[4]中相关疾病诊断标准。②临床确诊:经过心电图检查可发现既往心肌梗死、左室肥厚、广泛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信息,心力衰竭标志物及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可见异常升高。③患者意识清楚,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相关文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或者脑血管疾病者。②临床配合度较低且中途退出者。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采用计算机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9例,男性35例,女性24例,年龄47~63岁,平均(55.38±4.25)岁,心功能分级39例Ⅲ级、20例Ⅳ级。对照组59例,男性38例,女性21例,年龄47~64岁,平均(55.41±4.46)岁,心功能分级:40例Ⅲ级、19例Ⅳ级。两组临床资料均衡性较好(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患者常规护理: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多提供生活帮助,保持室内清洁,安排家属陪伴并看护患者,定期检测心脏指标。

1.2.2 观察组 予以患者舒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2.1 心理护理 ①入院将患者病房安排好后,指导患者进行检查,在各项护理中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目前情绪状态,检查结果出来后立即告知患者并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解释,陪伴患者及家属,增强其心理建设。②健康宣教:第一时间讲解发病原因、病程进展和治疗和护理方案,可通过制作宣传手册、微信小视频等方式让患者可随时进行健康宣教。结合床旁宣教的方式,教会家属和患者如何监测心率以及监测心率的时机和状态。嘱患者定期用药,家属监督,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动告知患者,同时讲解缓解方法。③外界支持:安排家属多鼓励和支持患者,予以充足陪伴。同病房或相邻病房的患者可开展活动,如一同锻炼、下棋等。

1.2.2.2 病房环境 病房保持整洁、安静,可根据患者喜好播放音乐,定期通风并在室内摆放绿植。长期卧床者要每日进行两次按摩,尤其针对受压部位需要帮助其翻身、下床行走、拍背等,避免压疮出现。

1.2.2.3 生活帮助 帮助学会自测心脏情况,若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等情况时如何缓解和呼救,安排专人陪护,增强巡查次数和时间。室内、走廊、卫生间设置扶手、防滑垫等,在护士站准备报纸、老花镜等物品,方便患者取用。

1.2.2.4 饮食 了解患者饮食喜好和家庭饮食习惯,结合治疗需求制订饮食计划,以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饮食结构少食多餐,严禁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生冷以及烟酒等。

1.2.2.5 病情管理 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吸氧处理,改善呼吸困难引发的低氧血症,氧流量一般保持在2~4 L/min,每次吸氧持续在30 min;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氧流量并增加吸氧时间,吸氧期间嘱患者禁止使用可燃物品,注意吸氧安全;定期对患者的心率、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检测,若患者出现夜间呼吸困难和心率加快等情况时,及时告知医师实施治疗措施,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肺水肿或肺部感染等症状。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有效率 显效:患者治疗后心率恢复较快,睡眠质量较高,生活能力增强;有效:心率恢复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能力提高;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 采用Zung研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5]评定患者心理状态,调查时间选择入院后护理前和出院前,SAS评分中,轻度焦虑为50~59分,中度焦虑为60~59分,重度焦虑>69分。SDS量表中,轻度抑郁为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

1.3.3 舒适度评分 采用Kalcaba制作的舒适状况量表(GCQ)[6]进行舒适度评价,其内容涵盖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4项维度,其中涉及问题28项,采用1~4 Likert Scale评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4分表示非常同意。反向问题中1分表示非常同意,4分表示非常不同意。分值越高说明舒适度越高。指导患者选择其中一个数字作答,选择最接近现在状态的数字。

1.3.4 心功能改善情况 采用心脏彩超测量护理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在护理前和护理后进行测量对比。

2 结果

2.1 护理总体有效率 护理总有效率对比中,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总体有效率[n(%)]

2.2 患者心理状态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分,)

2.3 护理前后舒适度评价 通过表3可知,两组在护理后舒适度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2.4 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LVESD、LVEF、LVEDD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SD和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3 讨论

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之一,尤其针对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病等因素,导致呼吸困难不易被察觉,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安全[7]。慢性心力衰竭并发症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护理、心理、饮食、行为等干预均可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对减少住院率、改善心理状态均有良好作用。

舒适护理在临床已被普及,优势显著。张娟[8]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具有一致性,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4.92%高于对照组的83.05%(P<0.05)。说明舒适护理对提升疾病疗效非常重要,护理人员首先通过沟通、交谈,了解患者内心焦虑、抑郁的问题所在,针对该问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提升其依从性[9]。健康教育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护理方法,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避免错误的认识造成对疾病的误解从而加剧负性情绪,引发不良反应[10-11]。为确保患者出院后能顺利回归家庭和生活,安排家人专门陪护和陪伴患者,组建活动兴趣小组不仅能改善住院期间的生活,也帮助患者认识了新朋友,彼此之间相互鼓励、交流病情、相互督促,患者感受来自外界的帮助,出院后也能保持联系和沟通,这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帮助[12-13]。生理护理的实施源自“以人为本”的理念[14],老年患者因疾病的特殊性且身体素质较弱,需要在生活上予以帮助,如病房环境的整洁可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按摩、翻身等不仅能预防压疮,还能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15],最后,开展饮食指导,帮助患者针对性补充营养物质,合理饮食,为疾病康复打下基础。

本次研究,观察组护理后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舒适护理实施后直接提升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舒适感受,而舒适度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主要因素,患者舒适感受越强负性情绪改善越快,疾病护理效果越明显,患者也就能快速康复。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研究为确保护理质量,对护理前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护理后的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该护理模式能改善患者心功能状况,这可能与舒适护理让患者保持身心舒适的状态下,能提升免疫力,改善内分泌,增强代谢从而促进健康。患者能主动配合各项护理操作,同时及时用药,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效果,改善心功能。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与护理整体效果,舒适度评分提升,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的一种护理方法。

猜你喜欢
舒适度心功能有效率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很有效率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9
浅谈提高奶牛舒适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