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2023-03-23 08:38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6期
关键词:预见性精神分裂症综合征

许 健

(大连市金州区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科疾病,该病目前在临床上尚未得出明确的病因,多发生于青壮年群体,该病的发生会对患者感知觉、情感、思维、行为等多个方面功能的正常发挥产生影响,会致使患者的精神活动呈现出不协调发展[1]。代谢综合征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该病症的发生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基于此,给予患者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次研究主要以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中心,就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有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45.78±8.21)岁;观察组有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45.21±8.77)岁。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试验已经取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ICD-10提出来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为临床上首次发作且不存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史患者。③处于18~60岁年龄段患者。④在治疗之前患者躯体健康,不存在高血压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史。⑤对本次试验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的患者。

1.1.3 排除标准 ①同时合并有严重性躯体疾病或者是器质性疾病患者。②具有精神活性药物滥用史。③处于哺乳期或者是妊娠期的妇女。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该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基础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做好用药指导和环境护理等工作。

1.2.2 观察组 给予该组患者预见性护理。①健康教育预见性护理:通过宣传栏、个体宣教、板报、集体讲座等方式对为患者和患者家属展开健康宣教工作,加强对患者家属的重视力度,为其讲解代谢综合征产生的原因、临床症状以及给患者带来的危害等,告知患者家属尽量避免患者食用高糖、高脂的食物等[3]。②饮食预见性护理: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叮嘱患者多食用高纤维谷物和新鲜蔬菜,控制患者进食时间为20~30 min,每日为患者定量定时发放食物等。③运动预见性护理:对病情稳定的患者展开运动干预,包括上下楼梯、踢毽子、跳绳、跑步等,每周3次,每次半个小时,对于康复期患者来说可将次数调整为每周5次。④睡眠管理预见性护理:尽量避免患者长时间卧床,除了必要休息时间以外,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进行一些室内活动等[4]。⑤吸烟预见性护理:对吸烟患者的吸烟量进行控制,每日不得超过4支,每周不得超过1盒。⑥病情预见性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C反应蛋白、尿酸、红细胞沉降率、谷丙转氨酶、白细胞、纤维蛋白原浓度等,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现象,需立即告知给相关医师。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指标、腰围指标、舒张压(DBP)指标、收缩压(SBP)指标、空腹血糖(FBG)指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进行检测和记录,其中TG指标、腰围指标、DBP指标、SBP指标和FBG指标均与护理效果成反比,HDL-C指标与护理效果成正比;评估两组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例数,对比两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采取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非常满意表示分数为90~100分,一般满意表示分数为70~89分,不满意表示0~69分,整体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评估两组心理状态:焦虑程度通过SAS评价,当分数达到50分时,表示存在焦虑情绪,抑郁程度通过SDS评价,当分值达到53分时,表示存在抑郁情绪。评估两组生活质量:采取SF-36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与对照组的三酰甘油(TG)指标、腰围指标、舒张压(DBP)指标、收缩压(SBP)指标和空腹血糖(FBG)指标相比,观察组均偏低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相比,观察偏高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2.2 比较两组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 对照组有8例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发生率为18.60%;观察组有2例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发生率为4.65%;与对照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偏低且组间差异明显(χ2=3.991,P=0.046)。

2.3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非常满意有20例,一般满意有16例,不满意有7例,整体护理满意度为83.72%;观察组非常满意有36例,一般满意有6例,不满意有1例,整体护理满意度为97.67%;与对照组整体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偏高且组间差异明显(χ2=4.962,P=0.026)。

2.4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分,)

2.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相比,观察组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共同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疾病,该病目前在临床上尚未得出明确的病因,但目前普遍认为的是该病的发生与外部社会环境不良因素和个体心理易感素质之间关联密切[5]。同时伴发有代谢综合征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现象,对患者的健康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基于此,采取科学性前瞻性的护理措施对该症状进行预防意义重大[6-8]。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在该病影响下,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会明显降低。近些年来,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该病临床治疗中达到了广泛应用,该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也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了众多问题,例如高血糖、高血压、肥胖以及高血脂等,患者容易同时出现代谢综合征,该症状的发生,不仅仅致使患者病情恶化,同时还会致使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性提升;致使其认知功能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致使其预期寿命降低。基于此,探索安全有效的措施,预防代谢性综合征发生,分析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拟定并且实施针对性、前瞻性干预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就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临床上致使其发代谢综合征的原因可能有不良生活方式、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疾病本身等。其中,不良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久坐不动、睡眠时间长、活动量减少、饮食结构不健康、长期吸烟等。受患者病情影响,患者需要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于此,促使其改善生活方式意义重大。临床指南提出,在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治疗时,单纯应用药物对血脂代谢异常展开治疗难以获取到预期疗效,其关键在于做好预防工作,核心在于调节患者的生活方式。经临床研究表明,不良情绪的发生发展与患者出现的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故而,护理人员需要格外关注患者心理健康。预见性护理是一项完全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通过对患者各项信息和实际病情进行充分地分析和评估,来为患者制定出一系列具有个性化和前瞻化的护理措施,以此来实现患者医护效果和预后效果的提升[9]。给予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从健康教育预见性护理、饮食预见性护理、运动预见性护理、睡眠管理预见性护理、吸烟预见性护理、病情预见性护理等多个方面展开干预,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和谐和安全的护理体验[10-12]。

护理人员需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令其详细掌握抗精神病药物常识。抗精神病类药物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二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例如奎的平(又称喹硫平)和利培酮等,相对比于前者来说,后者的不良反应更低,患者接受度更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促,促使认知功能改善。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每一种药物的药理作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耐受性,以便于令药物最大限度上发挥药效。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后,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药物药效,对于不同精神症状来说,不同药物的选择性不同,同时因为患者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每一位患者的临床疗效均各不相同。家属负责为患者保管药物,预防患者在精神症状支配下,出现一次性吞服大量药物现象,避免患者出现意外事件。在患者每次服药过程中,护理人员或者是家属需做好监督工作,对其服药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患者严格遵循医嘱服用药物。在给予患者家庭治疗时,必须有专业精神科医师指导,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为其展开出院宣教,告知患者药物服用方法,叮嘱其前往医院接受复检。该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具有较高的技术性,针对患者病情变化,酌情对药物剂量进行增减,而并非是患者可以自行决定的。叮嘱患者在出现以下情形时,需立即前往医院复诊:其一为病情波动,家属需要重视患者情绪变化情况,关注其有无出现病情复发征兆,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发呆、失眠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需要及时为患者调整治疗方式,预防复发现象发生。其二为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例如,受急性肌张力障碍影响,患者的眼睛会向上翻,会出现口颈歪斜等表现,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从而引发意外事件。当患者出现皮疹现象时,需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接受检查。随时观察药物给患者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奋乃静、氯丙嗪等药物可能致使患者出现灵活反应,手脚震颤,一旦发生上述症状,需立即停止用药,需要及时报告给医师,经检查后,为患者调整治疗方式,即能够缓解患者出现的该项表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一般情况下呈现出进行性发展趋势,病情具有迁延性,该病患者多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容易引发代谢综合征。护理人员需充分分析患者病情,引入预见性护理,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预防代谢性综合征发生,促使患者病情好转,使药物发挥出最大效果。护理人员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从饮食、睡眠、运动、用药等多个方面展开干预,以改善患者精神状态,调节患者血脂水平和血压水平,促使其生活质量提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的三酰甘油(TG)指标、腰围指标、舒张压(DBP)指标、收缩压(SBP)指标和空腹血糖(FBG)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相比,观察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的整体护理满意度和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该护理模式的应用有利于优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给予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能够有效降低代谢综合征发生的概率,促使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提升,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预见性精神分裂症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