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松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二科,北京 102208)
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计算机、手机的日益盛行,久坐、姿势不良等行为愈加普遍,脊柱侧弯的患者越来越多。近年来,颈腰椎病和脊柱侧弯的患者逐渐增多,尤其是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占70%~80%。脊柱侧弯学名“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或伴有椎体旋转的脊柱畸形。早期侧弯畸形常不明显,不容易引起临床的注意。生长发育期,侧凸畸形发展迅速,可出现身高不及同龄人、双肩不等高、胸廓不对称、脊柱偏离中线、一侧腰部褶皱皮纹等症状。脊柱侧弯的并发症很多,会引起头痛、颈部痛、头部转动障碍、手臂麻木、腰腿麻木,背部疼痛不适等[1]。因此,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脊柱侧弯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主要职责。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医正骨配合华佗夹脊穴针刺治疗脊柱侧弯的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骨科门诊收治的脊柱侧弯患者232例,均经X线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确诊为脊柱侧弯。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6例,男40例,女76例,年龄12~18岁,病程2周~3年;对照组116例,男48例,女68例,年龄16~22岁,病程1周~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新医正骨配合华佗夹脊穴针刺治疗。医者坐于患者身后,用三线触诊法寻找脊椎偏歪棘突,用左(右)大拇指抵住偏歪的棘突,右(左)手从肩下绕过扶持对侧肩部,让患者尽量挺直身体,再逐渐身体前屈同时向棘突偏歪的反方向旋转,到最佳角度下用拇指推按偏歪棘突,两手相反方向用力。手底下可扪及弹跳感,即复位完毕。每日正骨2次,以10次为1个疗程。再让患者取俯卧位,沿华佗夹脊穴两侧针刺,重点针刺侧弯比较突出的部位,或者肌紧张高的部位,呈45°角斜刺。每日针刺2次,以10次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仅采用新医正骨法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功能评分情况。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如下。痊愈:Cobb角≤10°,患者颈胸腰腿部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功能已恢复正常;显效:Cobb角≤30°,患者颈胸腰腿部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明显改善;好转:Cobb角≤40°,患者颈胸腰腿部症状和体征未消失,功能改善不明显;无效:Cobb角>40°,患者颈胸腰腿部症状和体征未消失,功能未改善。临床症状功能评分标准:颈胸腰腿痛满分4分,直腿抬高试验满分6分,肢体麻木满分2分,日常生活或工作满分4分,颈胸腰椎功能满分16分,心理及社会适应满分20分。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69%,对照组为有65.5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比对[n(%)]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临床症状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功能评分变化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脊柱侧弯可以分为非结构性和结构性脊柱侧弯两大类。非结构性脊椎侧弯症是指患者平躺时侧弯会消失,常见的致病因素有神经肌肉病变、脊椎两侧肌肉张力不平衡、长短腿等,此类患者往往在病因消失后脊椎侧弯的症状获得改善。结构性脊椎侧弯症是指在平躺时侧弯不会消失,此类患者中有80%患者为原发性脊椎侧弯,其次为继发性脊椎侧弯,可分为先天性脊柱侧弯和特发性脊柱侧弯[2]。脊柱侧弯的分型:一型是胸主弯,为上胸弯和胸腰弯为侧弯非结构性弯;二型是双胸弯,上胸弯是结构性侧弯,胸腰弯非结构性侧弯;三型是双主弯,主胸弯和腰弯是结构性,上胸弯是非结构性弯;四型是三主弯,上胸弯、主胸弯和腰弯,均为结构性;五型是胸腰弯或腰弯主胸弯,其中腰弯是生理性主弯,上胸弯及主胸弯是非结构性侧弯;六型是胸腰弯腰弯或主胸弯,胸腰弯腰弯是主弯,其角度至少比主胸弯大五度,主胸弯是结构性侧弯,上胸弯不是结构性的[3]。脊柱侧弯的分级:零级是未出现髂骨骨骺;一级是开始出现髂骨骨骺;二级是髂骨骨骺出现1/2;三级髂骨骨骺出现3/4;四级是骨骺全部出现,髂骨融和;五级是骨骺与髂骨融合[4]。脊柱侧弯的测量方法主要是拍摄脊柱X线片[5]。
脊柱侧弯俗称脊柱畸形,是一种脊柱在三维结构上的畸形,包括在冠状位、矢状位一系列的顺序的异常。脊柱侧弯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以及体格检查。通常脊柱侧弯判断主要是以体格检查,X片检查、CT、磁共振以辅助检查[6-7]。轻度脊柱侧弯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外观上也看不出明显的曲度改变。病情加重的脊柱侧弯可以表现为双肩高低不平、脊柱偏离中线、肩胛骨高低不平。病情较严重的脊柱侧弯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和发育,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从而出现瘫痪等并发症[8]。儿童的脊柱更具柔韧性,其发生侧弯后主要表现为侧凸畸形的进展,对平衡和外观的影响较大。成人脊柱较僵硬,其发生侧弯后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和神经症状,侧凸畸形加重和外观等对成人脊柱侧凸患者而言是次要问题。由于成人的脊柱畸形比儿童的更加僵硬,因此矫正手术更为困难,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更高。青少年的侧弯治疗目的是以治疗控制为主,矫形为辅,而成人的侧弯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需要注意的是,脊柱侧弯的成年人可能会遇到与患有脊柱侧弯的儿童相同的症状,特别是成人脊柱侧凸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肋骨突起(剃刀背)。脊柱侧弯症状虽然起初很微妙,但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破坏。对于继发性脊柱侧弯(功能性脊柱侧弯)的青少年,是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训练矫正脊柱侧弯。对于原发性脊柱侧弯的青少年,需要通过手术矫正以及佩戴支具来治疗。对于成年人来说,脊柱侧弯引起的疼痛会使其难以从事曾经喜欢的日常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脊柱侧弯的角度越来越大,患者的胸腔形状随之改变,继而影响内脏,最明显的是心、肺功能。
脊柱侧弯的鉴别诊断往往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查体、实验室检查及X线、CT等检查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脊柱侧弯。如脊柱结核患者表现出结核病症状,表现为低热、盗汗、虚弱、乏力。脊柱肿瘤多见于老人,症状以疼痛为主,病痛逐日加重,X线可见骨破坏,常累及椎弓根,但椎间隙正常。肿瘤标志物检查常为阳性。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15~30岁男性青壮年,发病缓慢,间歇疼痛,多关节受累,脊柱活动受限,关节畸形,X线检查见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模糊。根据侧弯部位的区别,应对脊柱侧弯的特征加以鉴别。
阅X线片关键问题:端椎脊柱侧弯的弯曲中最头端和尾端的椎体;顶椎弯曲中畸形最严重,偏离垂直线最远的椎体;主侧弯即原发侧弯是最初出现的弯曲,可以说是最大的结构性弯曲,柔软度和可手术矫正性差;次侧弯即代偿性侧弯或继发性侧弯,是最小的弯曲,弹性较主侧弯好,可以是结构性的也可以是非结构性的。脊柱侧弯位于主侧弯上方或下方,作用是维持身体的正常力线,椎体通常无旋转。当有3个弯曲时,中间的弯曲常是主侧弯,旁有4个弯曲时,中间2个为双主侧弯。
新医正骨是冯天有教授创立的中西医综合疗法,运用了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脊柱沿纵轴旋转,随后进行牵引,在脊柱沿纵轴旋转的瞬间拨正偏歪棘突,应用了同一个支点的又一杠杆力,增加了复位的旋转力,使其以损伤机制相同作用力相反的原理进行复位。脊柱内外平衡协调一致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重要前提,所以采用新医正骨使位移的椎体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使脊柱内外平衡,突出了中医整体观念,显现了新医正骨治疗的特色。华佗夹脊穴有34个穴位: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横突间韧带和肌肉群中,普遍位置差异,涉及的肌肉群也不同.大体分3层:浅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中层有上下锯肌;深层有骶棘肌和横突棘突间的短肌。每穴都有相应的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伴行的动、静脉丛分布。第1~3胸椎主要治疗上肢疾患;第1~8胸椎主要治疗胸部疾患,第6胸椎至第5腰椎主要治疗腹部疾患,第1~5腰椎主要治疗下肢疾患。华佗夹脊穴从属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与五脏六腑紧密相关,是人体内五脏六腑与后背体表相连通的点。其联络渠道是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联络为根本,且此种联络有一定的独特性。其不仅仅具有经络的循环往复,而且借助于气街径路与上下、左右、前后经络之气沟通,继而夹脊穴成为督脉和足太阳经脉气的转输点。督脉与肾、脑、心及胞中有密切联络[9]。
《素问•骨空论》对督脉的描述,是指经络、经络、通心的经络。《难经•二十八难》认为,督脉是大脑的一部分。《奇经八脉考》:督脉发源于肾下,与脊椎相连。以其功能来说,督脉是阳脉之海,三阳之气汇合于督脉,可统合全身阳气,维持人体的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足太阳、膀胱、经脉、肾经都是膀胱,与心脏、大脑等脏器有直接的联系,是人体最大的阳气,是所有阴经的交汇点。因此,足太阳经接受、转经各经脉,再经经脉、经脉、经脉汇流,汇入足太阳经,与足太阳经有一种特殊的联系,在经脉中形成一条经脉,与五脏六腑相连,五脏六腑的力量都集中在足太阳膀胱经上,也就是说,足太阳膀胱经就是五脏六腑的总管“……”夹脊穴与督脉相连,与足太阳膀胱经的经气相连,是连接五脏六腑的基本条件。夹脊穴与背俞穴同属经络,是五脏经络的经络,内蕴于内脏,逆流于后背,以反映内脏的形态,治疗内脏疾患。根据古代医师的解剖,发现夹脊穴与神经节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针灸不仅可以影响脊髓后支,还可以影响前支,可以影响交感神经,调节内脏的功能[10]。从夹脊穴与经络、脏腑的特殊联系可知,夹脊穴是经络脏腑中除了背俞穴之外的其他经络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通过气街的经络,达到了一个由背俞穴等穴位无法达到的功能。夹脊穴的这一功效,使得它对于很多脏腑疾病和疑难杂症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它的优点和功效在针灸中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总之,新医正骨结合华佗夹脊穴法对脊柱侧弯有明显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