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芳
四川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高新技术企业为实现财务管理转型目标,就要尽快推动业财融合管理,业财融合讲求业财协同,业财同步,对企业各个工作流程产生的业财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统筹,高新技术企业要将研究、开发、形成无形资产、产生收入订单等各阶段的信息情况予以有效共享,管理者基于不同阶段的特殊工作内容,规划有针对性的业财融合管控措施,以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提高其管理运行水平。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企业还要注意当下的大数据背景,将管理活动与大数据有机结合,合理地改变工作方式,深入发掘人工智能对财务数据处理的强大功能,借助大数据平台助力财务管理工作高效运转,逐渐改变传统模式中效率较低的人工作业方式,突破局限,推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创新与拓展。
业财融合属于管理会计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传统意义中财会人员职能的改良与扩充。业财融合要求财务人员在具备基本会计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延伸出对组织的综合管理思维,要求人员了解业务内容,熟悉业务流程,在对业务活动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实现全面掌握后,为管理决策提供辅助性意见。特别是要对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问题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等提前部署预警和处置机制。由此可见,业财融合的本质是将企业各工作流程实现联动,改变传统财务管理状态下的信息滞后局面,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手段。
而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工作离不开业财融合管理模式的加持。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技术创新工作,还要重视财务管理发挥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新经济常态背景下,国家号召各类企业形态都应勇于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企业内业财两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只有不断加强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合作,才能有效提升企业业绩,加快财务管理转型步伐,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
首先,实施业财融合可以使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提高。高质量的业财融合工作需要企业具备专业性的业财管理信息化平台作为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将各种描述性信息转变为数字化信息,将纸质凭证快速转录为电子凭证,通过高效的扫描传输与定向解析,方便财务人员对所需信息进行即刻检索,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以往线下报送与重复核对审批所耗费的时间。此外,在业务开展过程的任何关键节点,财务人员都可对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减少人员间因沟通受阻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工作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其次,实施业财融合有利于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力。众所周知,高新技术企业有较为明显的技术密集与人才密集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其各项经营开支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企业的成本控制压力非常大,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预算管理能力就显得十分关键。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可以综合考虑实际的项目立项情况与资金周转状态,为预算方案的编制提供最为全面的一手数据资料,此外,相关人员还可对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预算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追踪与监督,当重大项目需要追加预算时,一方面,可通过符合规定的审批流程予以拨款,另一方面,若预算申请未通过合规审查,相关人员可及时驳回,保证资金的安全性。
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间的管理目标有着较大差异,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背景下,业务部门主要追求工作业绩的增长,而财务部门负责各种基础财会工作,两部门间职能独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各自为政的特征,通常仅着眼于自身管理目标的完成,缺少协同配合。例如,财务部门需要编制企业当年的预算方案,但因不了解项目的研发进度或难度,对其实际所需的成本无法实现精准掌握,导致项目的预算计划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可行性不高。与此同时,业务部门不了解财务管理内容,只一味追求研发成果产品化,尽快投入市场获得可观收益,但对其中的风险因素有所忽略,以至于部分项目中潜藏的财务风险过高,最终容易对企业整体的资金流运转造成威胁。总的来看,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业财融合背景与环境尚不成熟,是企业需要尽快克服的难点之一。
业财融合理念在我国企业的管理改革中普及较晚,是一种相对新型的管理模式,企业不具备丰富的可参考经验,影响了业财融合工作的快速推进。特别是在制度建设方面,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既定的管理制度下,难以有效将业财融合内容贯穿其中,企业可能会照搬已有的业财融合制度模板,新制度与旧制度不相容,这就导致企业内出现多制度体系并行的情况,反倒为管理活动施加难度。除此之外,由于业财融合管理模式下,企业内的工作流程、岗位责任、资产情况与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都要被依次梳理与重塑,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制度的编制工作。许多企业并不具备这种能力,无法保证制度结构与制度内容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最终呈现出的制度有时不能达到业财融合标准,也难以切实保障企业的管理需要。
高新技术企业在管理模式变革前,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基础会计核算,但财务数据的滞后性直接影响了财务分析的滞后,因此财务人员长期以来的工作内容都是事后数据的处理,不具备业务前端的分析能力与决策经验,业财融合工作一经推进,财务人员无法在短期内完全满足更高的工作标准,跨界性与综合性不足。与此同时,财务部门通常被动参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工作,缺少主动服务的意识认知,面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新发展需求,面对不断上线的新工作流程与新业务,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会计知识,还要具备对各种经济活动的敏感度,要了解市场行情的变化情况等,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从基础会计核算的管理体系中有所抽离,但目前不少企业的人员素质能力还有待提高。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尽快提升管理效率,就要积极革新管理工具,根据企业自身的运营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这对企业运行有着关键影响。但目前来看,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相对落后,暂时不能满足业财融合的管理要求。例如,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相互独立,有效信息在系统间的传递不畅,无法做到实时共享,不利于业财融合工作的推进。再例如,现行的管理系统模块设置不够科学全面,许多陈旧的功能未及时剔除,新的功能没有及时嵌入,信息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不达预期。而信息化管理工具作为管理活动的依托,如果其运行质量不过关,很难对业财融合管理产生真实有力的助益。
高新技术企业应自主拓宽财务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业财融合管理认知。由于在企业内推进业财融合存在初步的磨合期,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在短期内会一定程度地加重,工作中不仅要整理记录基础财会数据,还要对业务活动的异常数据变动进行分析,因此企业要围绕新的管理工作要求,提前做好业财融合理念的宣导工作。企业可通过在员工的生活区、办公区等醒目位置张贴有关业财融合的宣传海报,宣传材料;还可通过企业公众号与官网进行科普;有必要时,可召开以业财融合为主题的学习分享交流会,结合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工作,将业财融合理念无形灌输进员工意识中,不断优化业财融合工作氛围与环境。
高新技术企业的业财融合建设需要具体的制度作为执行规范与监管手段,因此企业需要在业财融合制度体系中,实现精细化的制度内容设计。
1.完善业财融合激励制度。业财融合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上述通过企业文化影响与开展相关宣导工作外,企业还需提供给员工更有说服力的物质激励。因此,企业应尽快完善有关业财融合的激励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提供奖金奖励、实物奖励等,此外还可将其在业财融合工作中的优异表现纳入岗位晋升的考评范畴。此外,还应设置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不配合业财融合工作,尤其是消极怠工甚至施加阻挠的人员给予严厉惩罚。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责任心与工作热情,更加认真地投入于业财融合工作中。
2.完善业财融合岗位责任制度。高新技术企业初期的业财融合工作大多由财务人员兼任,在繁杂的财务工作压力下,财务人员有时无法分出精力高质量地完成业财融合工作,因此企业应尽快完善业财融合的岗位责任制度。企业可根据从业经验与工作能力等指标,从企业内部选拔适量人员组成业财融合小组,设置专门的业财融合岗位,并为该岗位制定岗位说明书,将岗位责任明确化,使业财融合的执行更加专业高效,同时也便于在发现问题后根据制度流程进行追责问责。
3.完善业财融合部门沟通制度。业财融合的关键就是打破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壁垒,因此企业应尽快改良部门间的沟通机制。企业可改良沟通方式,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例如过去的财务数据汇报一般采取线下的人工报送,电话沟通,或举行工作会议等,这些沟通方式的缺点就是所耗费的时间成本较大,且重复核查容易造成误差,企业应利用好业财融合管理系统,要求企业员工在系统中实现财务数据的传递共享,直接减少冗余流程。
4.完善业财融合监管制度。监管制度的主要作用就是避免部门间发生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因此企业在完善业财融合监管制度时要特别注意两点。其一,监管人员的设置,要确保监管人员立场中立,身份独立于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不能与两部门产生利益交叉,杜绝“人情关系”。其二,在确保监管人员职能的权威性时也要设置对监管人员的反向监管机制,例如在规章条例中约定,被监管人员可对监管人员的不当管理行为进行举报,由高层管理者进行审查判定,若监管人员利用职权有违规行为,给予更加严格的惩罚,具体惩罚措施由企业依实际情况自行拟订。
首先,高新技术企业要在招聘环节把好入门关。企业应预先制定好业财融合管理者的工作描述报告,根据工作描述抽取具体的招聘指标,例如将沟通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会计资格证书等指标列于招聘简章中,在此基础上划定招聘群体,主要针对高校经管类学生与社会面有过财务管理从业经验的优质人才进行招聘引进。
其次,高新技术企业要完善内部的培训开发机制。企业直接调用内部人才组建业财融合小组的优势在于员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都非常了解,缺点在于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企业及时跟进员工培训工作。企业可外聘第三方咨询机构的专业讲师向员工培训管理学、业财融合方面的专业性知识,邀请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向员工培训业财融合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操作方式,企业内高层管理者也应作为培训讲师,向员工解读有关业财融合的时事政策,讲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等,通过培训从各个角度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
最后,有目的地培养财务BP 人才。财务BP 是一种全能型人才,与业财融合的管理模式不谋而合,财务BP 人员既具备财会知识,还会直接参与到业务活动的每一个流程中,企业可在业财融合管理实践中优先布局,长期考察,将优秀的管理人才划分到财务BP 人才备选库中,当企业有重大项目立项后,可直接指定一名财务BP 加入该项目,实现精细化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应积极创新管理工具。首先,要特别注意改良业财融合管理系统的沟通模块,确保财务部门的核算人员发现财务数据的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联系上知情的业务人员进行原因追踪,核算组通过告知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原因判断,在追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多余的沟通主体,避免事实的还原被主观描述引向非客观结果。同理,当业务部门在工作中需要紧急的资金支持时,可直接在系统中进行款项申报,财务部门用简化后的审批流程予以及时答复,确保业务正常推进不受影响。
其次,企业在更新业财融合管理系统时要避免多系统并行。由于许多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具备管理系统,虽然存在系统陈旧或部门间系统联动性不足的问题,但贸然用全新的业财融合系统进行替换,企业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彻底扭转系统操作习惯,还会在购置管理系统时造成较大的成本开支。因此企业应联合外部软件设计公司,先对企业内现行的管理系统进行模块和功能的梳理,对不符合业财融合要求的进行重新设计,对好的部分予以保留,做好升级维护工作即可,尽可能以较低的修整成本达到业财融合管理要求。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不可避免地要攻克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如繁杂的业务量、庞大交错的组织架构梳理、低效的人员沟通习惯、尚待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机制等,诸如此类现实问题都制约着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加快业财融合管理就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新技术企业应尽快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建立健全业财融合制度,做好业财融合的人才保障工作,加快信息化管理转型步伐,在企业内打造浓厚的业财融合工作氛围,不断地自我纠偏与改善,有效规避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隐患,确保业务稳中有序地推进,财务资金运转安全可靠,用业财融合的先进管理理念进一步指导具体工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