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建议

2023-03-23 16:08:26韩孝东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3年1期
关键词:基准利率定价利率

韩孝东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行

一、引言

自金融危机以来,LIBOR 作为国际基准利率的公信力大幅度降低,国际主要货币的基准利率改革不断提速。然而,作为全球曾经最重要的基准利率、部分央行货币政策的参考利率,LIBOR 在当今的金融市场交易中仍占有较大的规模。根据彭博数据统计,截至2021 年底,全球仍有超过260 万亿美元资产挂钩LIBOR。因此,国际基准利率改革无论是对金融资产的定价、风险管理还是全球金融市场、国家货币政策均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金融市场重要参与主体的商业银行也将受到非常大的冲击。

二、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的成因与我国基准利率发展历程

(一)LIBOR 的缺陷与退出的历史必然

LIBOR 的形成机制是英国银行家协会选定有资格的银行作为参考银行,每天向管理机构ICE 报出各自在伦敦同业拆借市场上的拆借利率,ICE 从报价中去除第一四分位以下和第三四分位以上的报价后,根据规则计算出当日LIBOR 的报价。由于银行间同业拆借无需担保,因此,LIBOR 实际上反映了无风险利率和银行信用风险溢价的总和。

1.退出市场的直接因素

从LIBOR 的报价机制和历史运行状况可以看出其作为一种报价利率的内生缺陷是退出市场的直接成因,虽然为了提升LIBOR 的适用性,ICE 改用瀑布法计算LIBOR 的最终价格,但依然无法彻底解决LIBOR 作为报价利率被串谋、操纵的缺陷。从交易动机来看,一是在金融危机中报价行担心暴露自身真实的流动性,进而对经营产生影响,将会刻意压低报价。二是报价行持有相当规模与LIBOR 挂钩的资产,会从美化业绩的角度出发操纵利率。三是监管机构与银行利益并不完全独立,导致监管的客观性存疑。因此,LIBOR 报价机制存在的内生缺陷,为日后被操纵埋下隐患,也是LIBOR 退出国际市场的导火索。

2.退出市场的根本原因

LIBOR 报价机制的缺陷是其退出的主要成因,更进一步来看,LIBOR 对经济及金融稳定性带来的破坏,以及市场有效性的不断削弱,导致了其被替代的必然。

(1)在金融危机中失灵。LIBOR 作为无担保借贷利率包含了银行信用风险溢价。在金融稳定的环境下,银行信用风险可以忽略,因此LIBOR 被近似作为无风险利率,市场参与者基于此开展风险对冲交易。然而,当市场流动性趋于紧张,金融危机开始显露的时候,由于流动性风险可能导致的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却无法得到准确的衡量,报价行倾向于不断提高LIBOR 报价,以覆盖信用风险暴露,导致LIBOR 利率的急剧飙升,这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向社会经济传导,产生更多的不稳定性。

(2)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性。LIBOR 的剧烈波动还会因为其是很多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参考利率,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资金供需,对全球金融市场交易的稳定性带来影响。事实上,因为金融危机、疫情、地缘政治等因素,LIBOR 多次剧烈波动,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稳定性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3)市场有效性逐渐减弱。金融危机以后全球央行普遍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银行流动性相对充足,降低了银行间同业拆借的需求,压缩了银行间无担保拆借市场规模和LIBOR 的应用空间。与此同时,由于LIBOR 无法准确衡量信用风险,让有担保的资金借贷市场有了蓬勃发展的空间。此消彼长之下,LIBOR 市场流动性在逐步丧失,市场寻找新的既可以反映实际交易利率,又能够避免操纵的无风险利率作为替代利率势在必行。

(二)我国基准利率发展历程和前瞻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交易中各项业务的参考利率,其他利率、金融资产价格都可以根据基准利率水平,综合各参与方的信用风险等因素来确定。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融资者如何协调融资成本,投资者如何计算投资收益,管理者如何针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控,这些都需要一个公认标准的基准利率水平作为参考。因此,从影响力角度判断,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与重点,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之一。

从我国基准利率发展的历程来看,我国的利率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利率种类繁多且复杂、缺少无风险基准利率、利率间缺乏有效关联、利率体系多渠道传导且相互分割、货币资产传导机制缺乏效率等。虽然,我国基准利率体系的建设整体起步较晚,但是与国际相比,我国在培育基于实际交易的基准利率方面有明显的先发优势。我国银行间市场成立之初,就形成了基于实际交易的债券回购利率(DR)等,其形成机制的优势以及公信力让DR 的应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市场认可度。

下一阶段,我国应通过创新和扩大基于实际交易的利率在债券等金融产品中的运用,构造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准利率体系,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市场定价提供关键性参考指标,并以此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

三、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的影响、挑战和机遇

国际基准利率的改革既深刻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经营意识和经营方式,也将改变客户的产品认知、交易习惯和行为。面对改革带来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应主动应对,抢抓机遇,在新的一轮变革中取得竞争的主导地位。

(一)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从直接影响来看,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后以LIBOR 挂钩资产面临协议转换、重定价、协议转换等问题。同时,以新基准利率定价的产品在资产估值、利率风险等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也提出更高要求。

1.产品估值及风险管理难度增加

国际基准利率转换之后,大量挂钩LIBOR 的债券及衍生品价值面临重估,可能引发持仓金融机构损益的巨大波动,将对银行市场风险计量、债券及衍生品策略安排造成挑战。同时,改革后新基准利率计息方式发生变化,尤其是后顾法下浮动利率业务按日进行重定价,导致风险敞口计量更加复杂,资产负债敏感性波动更加剧烈,而目前挂钩新基准利率的对冲工具相对较少,进一步增大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难度。

2.利率基础设施面临重新建设

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后,LIBOR 逐步停止报价,各商业银行的业务定价参考的基准利率转换为新基准利率,FTP 曲线与定价机制作为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基础设施也将面临重大调整。同时,在改革过渡期内,可能同时发生基于LIBOR 定价与基于新基准利率定价的业务,需做好新旧基准利率并行期间的FTP 配置规则,保障过渡期内所有业务均能够合理定价。

3.做好应对多种利率共存局面的准备

多年来,全球利率改革相关部门有条不紊地尝试着各种类型的变革,为了能够有效分散银行的资产负债风险,市场需要能够与银行边际融资成本相协调的基准利率体系。由于现行国际基准利率并不包含信用风险,因此银行仍需要构建能够反映信用风险的利率曲线。这样的要求侧面反映出,多种基准利率共存将是未来的主要趋势,我行商业银行需要在利率曲线构建等方面做好提前应对。

在宏观影响方面,国际基准利率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还体现在美元定价权从离岸转移至美国本土之后,给国内商业银行经营发展造成的影响。

LIBOR 的出现让美元定价权转移至离岸市场,尤其是欧洲美元市场。而国际基准利率改革以及SOFR 等替代利率的应用,又让美元定价权逐渐回归本土。离岸美元定价权回归美国在岸市场后,可能导致更多离岸美元资金流入美国短期国债、机构债市场。越来越多的美元衍生品基于SOFR 定价,全球美元资产价格变动将围绕SOFR 调整而变动,这将导致美国在全球金融资产管理、美元定价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得到增强。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势必在美元资产的定价和风险管理上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从而对经营发展的稳健性造成更大的影响。

(二)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基准利率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压力,主要体现在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出现的挑战。一直以来,我国银行大多依赖着净息差作为主要的利润来源,这种利润获取方式导致商业银行对于存贷利差较为敏感。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后,各个商业银行需要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在外币资产方面,单纯依靠政策强制性推行高利差机制将无法发挥作用,各家银行为了能够获取更多客户,取得更好的经营业绩,势必要加快转型的步伐,通过创新产品设计,不断提升竞争力。在这样的变局中,如何应对好挑战,实现弯道超越,正是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1.推动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将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历程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面临客户的议价能力持续提升,存贷利差逐渐缩小,这样的情况让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水平以及利润水平不断降低。各商业银行如果不能结合实际的商业环境合理协调经营策略、及时转型,部分银行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丧失竞争力。国际基准利率的改革将加快部分单纯依靠利差收入运营、缺少其他收入来源的银行寻找转型的出路,否则这些银行将不可避免地走上被淘汰、兼并的道路。

2.推动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将促进我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

新基准利率的应用,对商业银行新产品开发提出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通过竞争促进了产品创新,进而提升客户拓展能力和盈利能力。在目前的市场利率体制下,商业银行所依赖的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环境已不断被压缩。基于此,限制性的准入和退出能够保障好银行与坏银行在竞争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新基准利率定价的金融产品市场直接影响着市场参与者对于新基准利率定价产品的接受与认可,这样的形式也给利率期限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因此各商业银行必须紧跟金融市场的变化,不断创新产品设计以稳固在市场中的地位,保障持续盈利的能力。

3.推动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水平

当下各个商业银行之间激烈的竞争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代化银行的运营管理水平,打造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推动管理转型与业务升级,促进银行不断地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基准利率的改革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有利于商业银行经济业务的持续发展。为了能够有效应对改革带来的风险问题,许多商业银行选择开创全新的金融产品来规避风险问题,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够帮助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促使商业银行自觉关注贷款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利率,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还能够吸引更多优质客户群体,促进商业银行管理运营水平的提升。

四、国际基准利率改革下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经营的策略

(一)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利率改革,健全市场利率定价机制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和推动下,我国商业银行正积极参与影响深远的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发行基于新基准利率的债券,开展新基准利率创新业务的尝试等,利用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优势,在变革中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力。

同时,我国央行正大力提倡构建全新的基准利率体系,提出以培育基于实际交易利率(DR)为重点、健全我国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的思路和方案。在这个过程之中,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应主动参与到健全市场利率定价机制中去,共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利率体系。

(二)建立利率监测机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结合国际银行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利用监测和预判利率波动趋势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把控利率变动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案,进而提高组合风险管理的效率,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在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的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想要更好地防范利率市场变化导致的各类风险,需要积极借鉴国际优秀商业银行的建设经验,构建专业完善的监督机制,结合实际出发全面落实利率风险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合理分配资产,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同时,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设立并完善与当前市场相匹配的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团队,结合实际需求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开展差异化风险管理工作,形成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人员需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针对各项业务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判断,及时采取风险应对措施,有效控制并防范风险。

(三)完善金融产品定价设计,加快业务结构调整

在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的背景下,金融产品的价格逐渐成为影响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价格调整过高,就会导致客户纷纷涌向价格更低的金融机构,进而导致客户的流失;价格调整过低,虽然能够使金融产品占据一定的市场,但是却会导致利润收入微薄,或是亏损的现象。因此当下商业银行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构建起一套灵活完善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执行科学合理的定价工作,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

商业银行还需要及时针对传统金融产品的定价进行调整和优化,关注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通过客户调查问卷、现金流管理,创新市场营销方式,推动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保障更加稳健地发展。另外,商业银行还要构建起严谨完善的客户管理体系,综合评估效益和风险,结合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创新适合的金融产品,不断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基于金融创新,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更快地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将创新新型业务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尽快解决银行资产负债的管理问题,提升银行管理的流动性,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需要的银行业务,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五、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迎来了新常态,金融环境的优化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健康的发展环境。随着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面对改革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明确时代背景,主动迎接挑战,准确抓住机遇,积极调整策略,从而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基准利率定价利率
本刊2020年36卷第12期版权页定价勘误
为何会有负利率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2:02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0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8
基于分层Copula的CDS定价研究
随机利率下变保费的复合二项模型
帮爸爸定价
读写算(下)(2015年11期)2015-11-07 07:21:02
自主定价基本不可能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