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振辉 肖熙 桂艺 刘亦盈
(1.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2.长沙南方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
职业困惑与迷茫是当代中国青年身上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恐与其从小未接受儿童职业教育有关。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儿童职业教育目前还没有受到应有的充分重视,甚至还遭到很多教师和家长的误解。而从我国现实和世界教育潮流看,对学前儿童进行职业教育特别重要,它是学前儿童教育亟待研究的新领域。
学前儿童职业教育有其特殊之处,它并不是针对特定职业进行的,而是面向社会上所有职业;其主要目标是职业意识的启蒙培养,并不是指向特定职业的定向培养。“对学前幼儿实施职业意识教育应是启蒙教育而非职业定向教育”[1],而后者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即使有些家长能懂得儿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他们还是对此表示怀疑:进行儿童职业教育是不是太早了?其实,不仅我国家长有这种想法,在英国,当政府推出职业指导计划时,“也有教师对这项计划表示担忧,他们认为不可以过早地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或划定他们的选择范围”[2]。那么,学前儿童职业教育是否可行呢?职业生涯理论认为,人的职业发展其实最早从儿童阶段就已开始了,西方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论证。萨帕认为个体职业发展分五阶段,最早是0~14 岁的成长阶段;而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时期,学前儿童处于4~10 岁的幻想期。“这一时期的儿童以需要为中心,在空想中完成职能,如在游戏时,扮演幻想中的角色。”金兹伯格也认为,人的职业发展在11 周岁以前主要处于幻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自认为任何期望都能实现,职业选择主要受需要和冲动支配……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是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并且有了‘长大以后,我要做……’的职业幻想。”[3]他们认为,人的职业发展前后相连,前一阶段的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则势必会影响到后一阶段的发展。而现代中国人的职业困惑与迷茫,就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有关。心理学研究成果也为此提供了理论支撑。弗洛伊德认为,人在儿童时期,如果没有接受良好和适当的教育,会对其一生都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好逸恶劳,势必对其职业观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在,有些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就业,宁愿在家啃老,就是这个原因所致。因此,“从儿童时期就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能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对儿童一生的职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4]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勤劳的传统,因而对学前儿童进行适当的职业教育有利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
目前,职业教育在学前教育领域中还没被充分重视,更没成为学前教育中的独立分支。所以,就学前儿童职业教育的性质而言,应将其归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范畴。因为究其本质,职业乃是社会现象,职业与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尾高邦雄认为,职业是某种一定的社会分工或社会角色的持续实现,并指出:“职业是社会与个人,或整体与个体的结合点;通过这一点的互动,形成了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基本结构;整体靠个体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个体则通过职业活动对整体的存在和发展做出贡献”[5]。我国学者也认为,职业“是对人们的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情操的综合性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社会职责和社会地位的综合表现。由此也可以说,职业是人的社会角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6]我们认为,职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职业活动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特征,社会需要是职业产生发展的动因;任何职业都是人们在社会环境中从事的与其他社会成员互相依赖、互相服务和共同发展的社会活动。因此“职业是社会的产物,自然处处打着社会的烙印。”[7]鉴于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自然也将职业作为重要的研究范畴,从而形成了职业社会学这个领域。因而,我们认为对学前儿童的职业教育,是职业社会学进入学前教育领域,两者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产物。
学前儿童职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很多不同,因此不能将后者直接套用于前者,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取舍和改造,并运用适合于学前儿童的方式进行。如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主要是从他们的职业兴趣、性格以及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切入,但这些方面并不都适合于学前儿童。对学前儿童的职业兴趣培养尚还可以;但性格、价值观、能力认知教育,需要一定时间和社会生活的阅历,这些方面对学前儿童而言还为时过早。
学前儿童职业教育属于启蒙性的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自我认知教育,这也是开展学前儿童职业教育的起点。学前儿童已经开始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因此可以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引导。“让孩子对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个性有所认识;让孩子从小就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加以考虑、筛选,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找出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与不足,并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8]
二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在周围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学前儿童已有了初步的职业理想,经常会说“长大后我想当……”,如军人、医生、教师、工程师等,并且经常会模仿他们的言谈举止。尽管他们的这些职业理想还不稳定,也认识不到某种职业的内涵外延,但这是他们对于职业的初步想法。对于他们的这些想法要加以引导,使他们朝某个职业理想初步努力。即使孩子长大后不从事这些职业,儿时的这些努力对他们也将大有裨益。角色扮演游戏是职业理想的表现。“学前幼儿正处于有着旺盛好奇心的年龄阶段,渴望了解社会,同时对成人的职业行为有着强烈的兴趣。随着学前幼儿对各种职业的了解,掌握了一些职业角色行为,他们开始模仿各种职业行为的典型动作。”[9]教师要经常带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巩固他们已有的各种职业想法;还要注意引导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职业与职业之间的相关性,培养其所扮演职业角色间的合作能力,将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融为一体。角色扮演对学前儿童职业教育很重要。“正是这种不定的幻想和游戏扮演的状态,为儿童更多感知及认识职业奠定了基础。儿童对职业的感知越充分,未来对职业的选择就越清晰。”[10]因学前儿童抽象思维力和理解力不足,必须借助于具体的职业角色扮演,来丰富和加深他们对职业的领悟。
三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职业兴趣培养,这与职业理想教育是密切相关的。职业兴趣相对而言范围更宽泛些,一种职业兴趣可能对应多种职业;一种职业也不拘于一种职业兴趣,它往往集多种职业兴趣于一身。我们认为,学前儿童职业教育可以采用六岛环游等游戏方式,以此加深孩子对职业兴趣的认知。
四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职业精神培养。尽管每一种职业的职业精神各异,但所有职业都有一些共同的要求,如做事持之以恒、工作认真等。对这些方面从小就应该培养,而且也是从小就可以培养的。培养学前儿童职业精神的活动很简单,教师完全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如穿针游戏等就是比较适合的。
五是培养初步的规划职业的能力。人们普遍认为职业规划源于西方,但实际上也有很多本土元素。如中国的家长在孩子周岁时总要为其举行一个“抓周”仪式,孩子所抓物品代表其今后的职业,这尽管只是孩子们无意识的举动,而父母则在这方面有意培养孩子,为孩子向这个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当然系统、全面的职业规划教育,对大多数的学前儿童而言还为时过早,但可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初步培养。“儿童的生涯规划能力可以说是职业意识教育的关键点。”它不是具体的定向化的职业规划,而是“在教育者的协助下与儿童共同进行的一种活动,其实质是一种职业生涯启蒙教育活动,即在教育者(父母)的指导下根据儿童自身的兴趣、特点对其人生作出科学、理性的指导和规划,让其明确自己以后如何发展”[11]。在对学前儿童的这种职业规划训练中,还可培养其统筹和自身协调能力,从而对其一生发展都有好处。
对学前儿童的职业教育尽管非常重要,但这种教育在我国的实现,目前却是通过“体验式”教育的形式进行。世界首家儿童职业体验主题公园上世纪末诞生于墨西哥,此后在西方国家迅速流行起来。十年后它开始逐渐地传入我国,杭州、上海、北京、苏州、长沙,这些城市都开办儿童职业体验馆。如杭州嘟嘟城、长沙酷贝拉等。现在,“体验式”儿童职业教育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起来,我们对儿童的职业教育主要就是以这种体验形式进行的。但是这也引起了某些学者的思考。有学者已意识到“国内外儿童职业体验项目的快速发展对儿童的成长和生涯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剖析和探讨。”[12]
我们认为,“体验式”儿童职业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首先,“体验式”儿童职业教育收费较为昂贵,不利于儿童职业教育的广泛普及。从全国各地的儿童职业体验馆看,其门票价格基本都在一百元以上。这使广大中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至少不能经常带孩子去进行体验。而这些孩子往往更需要职业教育,以实现职业上的代际向上流动。其次,“体验式”儿童职业教育过于娱乐化,使其逐渐失去了教育功能。在我国,“大大小小的儿童职业体验馆更是把职业体验带进了商业娱乐时代”[13],各地儿童职业体验馆都以玩为主,但馆方并未在玩的过程中和玩后帮助孩子及时进行总结和提炼,因此自然也就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当然,儿童职业体验馆人员的素质也制约着其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他们既没有儿童职业教育的理念,也没接受过儿童职业教育的培训,自然也就无法对孩子进行相关指导。因此,“体验式”儿童职业教育也只能是纯玩。再次,“体验式”儿童职业教育需要道具和场景,而这些道具和场景的投资不菲,这使得其开展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后,儿童职业体验馆大多分布在城市,加之门票价格较高,这对很多农村孩子而言遥不可及。而这些农村家庭的父母及孩子,又是最希望通过职业改变命运的。我国儿童职业教育以体验式为主,而体验式教育的资源又分布不均,这也将加大城乡学前教育的不公。此外,目前进入体验馆进行职业体验的,既有学龄前儿童也有小学生。其实,儿童在职业意识等很多方面,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玩,恐怕也很难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而且将多年龄段的孩子混在一起,也不是纯粹的学前儿童职业教育。当然,儿童职业体验教育也有其优势。“儿童亲身参与各种项目,感受工作的真实、快乐及辛劳,从而获得真情实感,形成良好的习惯。在角色体验中,儿童可以自然地接受成人所要传递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而不同于以往的简单说教和强硬灌输。这对孩子的影响会更为深刻、更为持久。”[14]但它并不能成为儿童职业教育的主流,儿童职业教育应还有更好的方式。
对于学前儿童进行早期的职业启蒙教育,将有助于其较早地开始职业探索,从而有利于其人生和职业发展,是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们呼吁各方共同携手推进。有识之士提出:“我国的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意识需要普遍提高,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更是整个民族健康发展的大事,所以,社会、家庭、学校都要构建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的思想意识,让全社会有一个重视个体职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15]因此,全社会都要高度关注该问题。
第一,政府和整个社会要重视和支持。普遍性的职业迷茫以及职业困惑是影响社会就业问题的重要因素。人们成年后在职业选择上的迷茫以及在职业发展上的困惑等诸多问题,都与其幼年时缺乏职业教育有关。因此,进行学前儿童的职业启蒙教育,将有助于解决未来的就业问题。另外,职业虽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还是有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的差别,因此就存在高低之间的职业流动,其中既有代内流动也有代际流动。代际间的职业流动,特别是向上流动的比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内部机会均等和开放的程度[16]。对于学前儿童进行早期职业启蒙教育,帮助职业声望较低家庭的孩子,通过树立职业理想而后奋发努力,最终摆脱家庭困境实现向上流动,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很重要的社会作用。鉴于开展学前儿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政府在制定学前儿童教育教学标准时,应将职业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在我国学前教育现有的政策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教育部分并未涉及职业教育的内容,但基于前文对学前儿童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论述,在今后修改时应予以补足。同时,政府应加强对这方面研究的支持。
第二,高校应加强研究和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是学前儿童教育中的新领域,特别需要高校在这方面进行努力。对学前儿童职业教育这个领域的研究,在我国目前仍处于萌芽阶段。高等院校,特别是有关的师范院校,是我国学前儿童教育研究的主要阵地,应主动承担起这方面的研究任务。应高度关注国外相关的最新动态,充分吸收国外的“生计教育”等新理念;同时应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发掘本土文化中积极有益的元素。在进行研究时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与社会学进行交叉与融合。社会性是职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任何职业都必须处于社会环境中。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专门的职业教育,有助于他们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另外,师范院校还要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鉴于开展学前儿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必须对师范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由于它目前在我国还不是很成熟,暂时可放在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中,将其作为这门课程的一个单元,待其成熟后再慢慢发展成为一门课程,甚至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
第三,培训机构要积极举办兴趣班。对学前儿童的职业教育目前还没有作为正式课程在幼儿园开设,这就为培训机构提供了巨大商机。培训机构可以开发这方面的课程,在推广学前儿童职业教育的同时,通过在幼儿园举办兴趣班的形式,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兴趣班通常可分为若干教学单元,主要面向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开设。首先要让学前儿童了解职业的重要性,发掘和巩固他们现有的职业理想;对于那些还没有职业理想的学前儿童,应与家长共同努力帮助他们树立。其次是培养职业兴趣和职业精神。考虑到学前儿童心理上的特殊之处,应当主要采用游戏形式。如进行“兴趣岛”等游戏活动就是比较适合于学前儿童的;同时还应有职业精神培养的单元,或在其他单元或活动中进行培养。最后是带领学前儿童进行职业角色扮演,让学前儿童初步体验自己理想的职业,并通过模仿领会理想职业的特质;还要注意学前儿童在职业角色扮演中体会相关性职业间合作的重要性,如医生与护士之间的合作等等。因此,通过职业教育进行社会教育,是进行学前儿童职业教育的真谛所在。
第四,幼儿园要接纳这个新事物。现在,我国的幼儿园有很大的自主权,尽管对学前儿童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政府教育部门的推动,让幼儿园接受这个新事物很难。很多家长对于职业教育充满误解,是幼儿园不接纳的主观原因,培训机构无法进入其中办兴趣班;缺乏接受过这个方面训练的师资,是幼儿园无法开展学前儿童职业教育的客观原因,幼儿园自己也没有办法办这类兴趣班。另外,教师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现在,幼儿教师虽至少有大专学历,但他们并未接受过相关课程的培训,特别是没有接受过职业规划教育,因而也不具备这方面的教学能力。鉴于学前儿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今后要积极接纳。具备这方面力量的可以自己实施,暂不具备条件的也可引入培训机构办班。“体验式”儿童职业教育的巨大成功,相信能给幼儿园以很大启示。如果能在这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园方也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第五,家庭也要发挥一定作用。有人仅从学前儿童职业意识教育的角度,对上述几方面关系进行了如下形容:“家庭:儿童职业意识教育的根”“学校和教师:儿童职业意识教育的桥”“社会:儿童职业意识教育的源”[17]。这不仅揭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更是道出了学前儿童职业教育的本质:它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延伸。
第六,在《职业教育法》中予以规定。我国2022 年新修订并施行的《职业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职业教育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劳动教育,并组织、引导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和行业组织等提供条件和支持。”而我国1996 年制定并施行的《职业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普通中学可以因地制宜地开设职业教育的课程,或者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两者比较,职业教育的法定起点已从中学降至了小学。但这还不够,应当从幼儿园时就开展职业教育。我们期盼《职业教育法》未来再次修改时,能对学前儿童职业教育予以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