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民/文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共有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读来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楚汉之争”是我国悠久的历史画卷中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一大背景下,诸如项羽、韩信等历史人物悉数登上历史舞台,诞生了“破釜沉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等历史典故。自古以来,关于楚汉之争的讨论始终是史学界热议的经典话题。《鸿门宴》中所体现出的两大政治集团的领导人物刘邦、项羽各自的性格特点、行为处事的方式等因素,如同一场预言,暗示了他们各自的结局。基于此,本文以司马迁的史传文《鸿门宴》为研究文本,细读这个故事,看其是如何预言楚汉相争的结果的。
“鸿门宴”这个特殊的宴请发生在公元前206年,是秦末农民战争的继续。为了瓜分农民战争胜利的果实,项羽宴请刘邦参加自己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宴会,但这实际上,是他意欲瓮中捉鳖的政治阴谋。当时刘邦弱小而项羽强大,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刘邦冒险赴约,与项羽唇枪舌剑、斗智斗勇,经过一番刀光剑影,刘邦最终虎口脱险逃回营地。“鸿门宴”一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晶莹的浪花一朵,但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宴请,决定了历史长河的流向,预示着楚汉相争的未来。这一事件,也诞生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等历史典故,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将这个故事记录下来,写成《鸿门宴》这一史传文,收录在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成为史学和文学经典,是《史记》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在司马迁的笔下,《鸿门宴》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十分引人入胜。这篇文章被各种版本的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收录,一直作为中学生语文必读篇目。许多影视作品也多是在该史传文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而成。
本文以司马迁所写《鸿门宴》为基础,结合其余历史资料,从故事的中心人物刘邦、项羽出发,浅谈《鸿门宴》是如何预演“楚汉之争”的结果的。
团队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结成的工作群体,好的团队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人的老话里有句话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让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彼此,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从而提高协作效率,能更好地、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务。
项羽任人唯亲且刚愎自用,谋臣献策而不用,武将尽其忠勇却不能得到相应的提拔,因此很多人才都离他而去,例如后期刘邦政治集团的大功臣韩信、陈平就原为项羽部下。反之,刘邦却知人善任。在《鸿门宴》中,项羽周围几乎都是亲戚,项庄、项伯、范增(亚夫)等,他们各有本领,但心力不齐,有的甚至与项羽离心背德。项伯泄露军机,又被刘邦“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迷惑,甘为内奸;项庄有勇无谋、执行力不强;范增智谋过人,却与项羽节拍不对。这样的团队,项羽怎么能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反观刘邦团队,凡事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共渡难关。张良得知项羽即将大举进攻的机密后,不是舍主而去,而是迅速转报,共商应对之策。
在《鸿门宴》中,刘邦曾“为之奈何”。一次是得知项羽将要举办鸿门宴,刘邦问张良“为之奈何”。(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一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一次是刘邦在“鸿门宴”上逃走,因要对项羽不告而别,对樊哙说“为之奈何”。(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作为一个领导人,难道刘邦真是自己拿不定主意吗?其实这是因为刘邦明知而不言,注重属下意见,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樊哙在鸿门宴上临危不惧、勇闯军帐、“与之同命”,足见其忠;斥责项羽,粗中有细,有理有节,足见其智。这显示了刘邦知人善任的领导才能。他比项羽更会驾驭人心,给予人才发挥的空间,并善于用一定的利益,恩威并施,与他们达成同盟。
范增为项羽提供了鸿门宴智除刘邦的计谋,项羽却不采用,痛失良机,放过刘邦。所以项羽是不可能成功的。刘邦登基后,大摆庆功宴,论功行赏。宴会上,他总结取得胜利的缘由,曾说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意思是,在帐内出谋划策,却能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保证后勤运输安全,他不如萧何;指挥众多将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俊杰,他能够重用他们,这是他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位范增而不信任重用他,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
古语有云:“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之人,才知自己不足,才会不断充电,不断进取,令自己越来越好。自满之人,目空一切,终究失败。骄傲自满意味着过分自恋,过分强调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因此容易忽视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限制个人的成长。而一个人为人谦虚谨慎,则会虚心向他人学习,对不足和错误勇于承认并积极改进。在团队合作中,谦虚谨慎的态度能够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从而提高团队的整体效率。
项羽自持巨鹿之功,拥兵四十万,因此自视甚高。他听到曹无伤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并且让秦国亡国之君子婴作为丞相,占据秦国的珍宝,立即就火冒三丈,没有和刘邦见面,就发布命令,明天犒劳将士,一定要击败刘邦军队。(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刘邦面对即将到来的巨大危机,却能忍能退,随机应变,依靠张良,拉拢项伯,争取项羽。他虽然年纪比项羽大,却能够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心态,卑躬屈膝、远奔数十里去向项羽道歉,口口称“臣”,说尽好话;接受项羽、项伯朝东而坐,范增朝南而坐(尊位),自己朝北而坐(卑位)的羞辱。他因此能成功遮掩自己的称帝野心,蒙蔽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的项羽,从鸿门宴中逃脱出来。
项羽作战勇猛,无人匹敌。但他有勇无谋,缺乏战略眼光:鸿门宴上放走刘邦,放弃关中,衣锦还乡,杀戮楚怀王,封王不公允,丧失诸侯人心;楚汉相争后,众叛亲离,范增负气而死;作战中,经常两面作战,兵疲将乏,顾此失彼,造成战略被动。一系列重大决策失误最终造成了他的失败命运。
《孙子兵法》有“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的著名论断,军队领导一定要当机立断、兵贵神速、命令发出,令行禁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过于顾虑他人的感受和利益,则会导致优柔寡断,难以做出明确的决策。而果断坚决则是一种在考虑各种因素后,迅速作出决策,并坚定执行的态度。
《鸿门宴》中的项羽得知刘邦欲王关中的图谋时,特别是在范增火上浇油煽动时,已经下达作战命令,“奸细”项伯来了一通看似有理却是为刘邦辩护的说辞,项羽耳朵一软,居然更改了命令。项羽养痈遗患,每每关键处,项伯总向着刘邦。鸿门宴中,杀死刘邦的机会多好,但为了体现义气、面子,他竟然错失良机。刘邦则有奸必除,行事心狠手辣。刘邦得知曹无伤为奸细后,“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楚汉战争当中,他在逃跑中曾经几次把自己的儿女推下车去,毫无人性可言。(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楚汉两军对垒,项羽久攻不下,就架起了一口大锅,把刘邦的父亲五花大绑押解到了阵前,然后喊话:“刘邦,你小子再不投降,我就把你老爸煮了吃了!”刘邦怎么回答呢?他面不改色说,我和你是盟誓过的兄弟,我爸就是你爸,煮好了分给我一碗尝尝。项羽一下子被道德绑架了,下不了手!(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正如樊哙之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刘邦不在意虚名,行事果断,而项羽则“沽名钓誉”,瞻前顾后,他们两个人的这种性格态度,也决定了刘邦最后会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为此,在解放军攻占南京前夕,毛泽东同志还写诗警醒世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城府不深和老谋深算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考和决策方式。城府不深意味着思考问题时缺乏深度和远见,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容易做出短视和盲目的决策。而老谋深算则是在思考和决策时具有深远的谋略和计划,能够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出明智和有远见的决策,但也可能过于计较利益,为人所不耻。
战争是残酷的,在战争中,“一将成名万骨枯”。因此作为三军之首,必须沉着冷静,思维清晰,深谋远虑,方能百战不殆。一个草率的举动,都会给军队带来巨大的损失,正所谓“一招失算,全盘皆输”。项羽就是少了这种品质。听到“沛公欲王关中”,马上就下令攻打;刘邦狡辩称“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想到能先进入函谷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造谣,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羽马上就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要不然的话,我怎么会如此生气呢?”而刘邦城府极深,就算张良问“谁给大王出的这个计策?(王关中之计)”他只是笼统地回答:“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不直接点名说出献计者。又如刘邦赴鸿门宴是有充分准备的,事前拉拢了项伯做亲家,身边有张良、樊哙等保驾护航。张良的智慧、谋略、胆量、人品是举世罕见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也忠勇过人,他们都是刘邦最后能取得成果的助力。
战乱时代,是制造英雄的时代。项羽是英雄,刘邦也是英雄,只不过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没有遮掩本性,而是淋漓尽致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被后世许多文人墨客凭吊和赞叹。刘邦是时势造出来的枭雄,是最后的赢家,他凭借自己坚忍果敢的性格,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鸿门宴”是楚汉之争的预言,因为项羽最后放走了刘邦,同时也因自身一些性格和决策问题,在楚汉之争后期,项羽最终由盛转衰,最后只能发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叹,而刘邦却在“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歌声中开启强大的大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