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宝忠(黑龙江省黑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黑河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大兴安岭东端,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跨第四、五积温带,春季高温多风,夏季雨热同期,秋冬季低温干燥,年均温-1.3℃~0.4℃,为温室茄子栽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依据黑河地区自然气候特征,结合温室内弱光、高温的特点,将耐低温、耐弱光、坐果性优良、易着色、商品性佳、生长势头强、抗病、优质高产作为茄子品种选择的依据,黑河地区常选品种有“辽茄1号”“龙杂2号”“龙园棚茄1号”等。
在温室环境内,选择前茬非茄科作物的田园,依据5∶4∶1的比例,混合田园熟土、腐熟粪(猪粪或鸡粪)、细炉灰,同时按照500~1000 kg/hm2的标准加入氮磷钾复合肥和250 kg/hm2的90%敌百虫晶体,确保最终育苗土有机质含量超出60%,土壤为中性[1]。
为避免低温对茄苗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整地后挖设8~10 cm深凹槽,将90~100 W电热线铺设在苗床下凹槽内,覆盖2~3 cm过筛河沙,同时铺设10~15 cm前期配制的营养土,平整处理后,准备播种。
将种子置于室外曝晒24 h,杀灭表层细菌。曝晒后,将种子浸泡到10%多菌灵溶液、0.1%平平加混合溶液内。杀菌后,将种子浸入50~55℃温水内,持续搅动10~15 min(直至水温下降到30℃),确保茄种受热均匀。处理后投入清水内,添加1%小苏打,搓洗去除茄种外部黏液。将种子再次浸入30℃温水内,浸泡8~12 h。捞出种子,晾干种皮附着水分,用洁净湿润透气棉布(或纱布袋)包裹。将棉布包裹的茄种放置在25~30℃干燥锯末盆内,每日利用30℃温水淘洗1次,连续操作5~7 d,待70%以上茄种露白后即可播种。
1.4.1 播种一般选择在晴天上午播种,播种前浇施苗床,待水分充分下渗后,覆盖0.5~1.0 cm 厚细土,按照 750~900 g/hm2的用种标准,将催芽后的种子播撒到浇足底水的苗床上或70穴的穴盘内(每穴1~2粒种子)。播种后,覆盖0.5~1.0 cm 厚营养土,然后覆盖一层地膜。苗床表面搭设小拱棚,棚上覆盖保温被或周边设置暖风炉,并接通电源,确保苗床地温在15℃以上,以提高茄种出苗率。
1.4.2 通风换气在苗基本出齐(茄种播种后5~7 d)后,揭开小拱棚,通风换气,控制基质含水量在60%左右,以降低猝倒病发生概率。
1.4.3 炼苗控光在茄苗长到2叶1心前,日间温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夜间温室内温度控制在15~18℃。在午间温度处于较高水平时,设置遮阳网,适当遮阴;若光照不足,则需要增设透光设施(如温室棚膜、玻璃),增加光照。
在齐苗到分苗前3~5 d,调整日间温室温度至20~30℃,夜间温室温度则调整到12~18℃。
1.4.4 施肥在茄苗真叶达到3~4片时,根外追加0.2%磷酸二氢钾营养液肥,连续追加2~3次,相邻两次施肥间隔7~14 d。
1.4.5 分苗在表土见干时,浇施一次透水,并及时疏松土体,为茄苗根系发育提供良好环境。在茄苗长到2叶1心时,浇一次透水,准备分苗。选用8 cm×8 cm营养钵,并用小木棒向营养钵中央插孔,直接将健壮苗(苗高5~10 cm,根系发达,须根多,叶肥厚浓绿,无病虫害)移入营养钵中央孔内,并封孔浇透水。
在定植前7 d,集中处理残留植株与杂草,均匀喷施“小飞虎”1000倍液(或者84消毒液150倍液)后,关闭上下通风口高温密闭温室3~5 d,以杀灭虫卵、病菌。深翻土壤,翻耕深度为15~25 cm。 同 时 依 据 7500~30 000 kg/hm2的 标 准施加腐熟有机肥,并施加250 kg/hm2过磷酸钙与2250 kg/hm2油渣。深翻后耙平,并做15 cm高、50~75 cm宽的垄,相邻垄之间距离为50~130 cm。垄上开两行相距50 cm的浅沟,铺设两行滴灌带与一层地膜。
根据茄子植株根深、叶茂、喜光的特点,在晴天09:00~15:00,按照株距30 cm的一般标准,挖设10 cm深定植穴,将足量水灌入定植穴内。待定植穴内水渗下50%时,放入带土坨茄苗,放入后覆盖土体,覆土后高度与垄间持平。一般温室茄子栽植方式为双行单株定植,栽植密度控制在 37 500~40 500 株 /hm2。
在定植初期,密闭温室,必要时覆盖棉被,白天室温应低于30℃,夜间温室温度不低于15℃,以促进缓苗。缓苗后到开花前,调整日间温室内温度至20~25℃,夜间温室温度为15℃左右。
开花坐果期,日间温室内温度应超过30℃,夜间温室温度低于15℃。整个生育期,温室内温度不应低于12℃。
上午温室温度达到30℃时,开启温室通风口;下午温室温度低于22℃时,关闭通风口。
在坐果前,不需额外浇施水分。进入门茄瞪眼期(茄子果实基部近萼片位置生长速度加快,果实表面呈白色,直径达到3~4 cm),选择晴天上午,每间隔14 d进行一次水分浇施,每次灌水量为60~75 m3/hm2,控制田间持水量在60%~65%。
进入结果盛期,选择晴天上午,每间隔7~8 d进行1次水分灌溉,每次灌水量为75~90 m3/hm2,控制田间持水量在70%~80%。
在温室茄子整个生育期,交替施用有机肥与化学肥料。进入门茄瞪眼期,结合浇水追施150~125 kg/hm2尿素或 150 kg/hm2氮磷钾复合肥,也可施入7500 kg/hm2腐熟粪肥[2]。一般每浇两次水追肥1次,相邻两次追肥间隔7~10 d。
进入门茄坐果期,适当培土,培土高度为8~10 cm,培土时施225 kg/hm2尿素、125~150 kg/hm2硫酸钾,或者施加7500 kg/hm2腐熟粪肥,并喷施0.5%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门茄进入膨大期,施加225~300 kg/hm2尿素,避免营养供应不足引发落花落果。后续每间隔15 d追施一次肥料。若施肥期地温低于20℃,则利用硝酸铵代替尿素。
根据温室内空气湿度大、茄株开花后花粉散开难的特点,在茄子花苞开放期,于晴天上午蘸取30~40 mL/kg的2.4-D涂抹到花上,达到保花保果的效果;或者在开花前1~2 d将果霉清涂抹到花萼、果柄位置,规避畸形果问题。
在开花期,均匀喷洒1次120 mg/kg硫酸氢钠溶液,间隔25 d后再次喷施,以抑制茄株吸收光,提高产量。
在温室茄子生长发育期,黄萎病、绵疫病、灰霉病发生概率较高。黄萎病会导致茄株坐果期叶片发黄脱落,为降低黄萎病发生率,种植户可以在与非茄科蔬菜轮作(4~5年)的基础上,将病叶、病果及时摘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将40%普力克灌入茄株根部,降低黄萎病危害。对于绵疫病,可以均匀喷施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每间隔5~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对于灰霉病,则可以在选择抗性品种的基础上,均匀喷施50%速克灵1500倍液(或50%灰克威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进行防治[3]。
在温室茄子生长发育期,红蜘蛛、蚜虫发生概率较高。为降低红蜘蛛发病率,种植户可以均匀喷施35%杀螨特乳油1500倍液或75%克螨特乳油800倍液、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喷施2次;为降低蚜虫发病率,种植户可以均匀喷施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也可依据480~510块 /hm2的标准,放置100 cm×100 cm橙色板,每隔7 d涂抹1次10号机油,可有效诱杀蚜虫。
茄子果皮基部露白部分开始减少、萼片周围浅色圈开始消失时,准备进行采收。剪平茄柄,擦净表层杂质。采收后,将门茄下方枝叶全部打掉,并选择2个生长健壮的向外枝条继续培育对茄,同时用绳子沿着茄株定植方向固定,去除其他全部侧枝与老弱病叶,待茄子果实数量达到7个时进行摘心操作,避免茄株徒长影响产量。
温室茄子栽培技术可以根据茄子生长发育期水肥与温度、光照、通风需求,进行有效调控,规避外界自然环境对茄子产量与效益造成不利影响。黑河地区茄子种植户可以根据本地区特点,科学应用温室栽培技术,适时调整茄子生长环境温度、土壤营养、通风与光照,确保茄子产量处于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