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课程“急难愁盼”的问题析因和对策探讨

2023-03-22 20:43蔡晓峰邢天奇
体育教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技能

文/ 蔡晓峰 邢天奇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工程,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载体和中心环节。2021 年6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消除体育课程教学长期存在的繁、浅、偏、断现象,组织开展逻辑清晰、系统连贯的结构化内容体系的教学。时至今日,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仍在深化,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仍不乐观,体育课程“急难愁盼”问题仍是约束体育课程向高质量发展、影响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主要因素。那么学校体育课程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主要有哪些?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这些问题又该如何去解决?

“急难愁盼”是急需或急切、困难或难题、发愁或忧愁、期盼或盼望几个词的简化组合。“急难愁盼”的解释是事情比较紧急,急需解决,但是问题又很难解决,所以很让人忧愁,大致意思就是期盼早日解决让人忧愁的紧急难题。因此,体育课程的“急难愁盼”问题,是跟体育课程相关的、亟待解决,但难办,从而让人发愁、期盼早日解决的问题,是对影响体育课程功能问题的高度概括和浓缩。

一、体育课程“急难愁盼”问题的表现

体育课程的“急难愁盼”存在于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拖延不解决或解决不好,将会引发更大的课程矛盾和危机。由于体育课程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可见,从学生身上可以更直接地进行梳理。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十六字方针——“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其中,把“享受乐趣”放在了首位,这是总书记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对体育课程问题的集中概括。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促成学习和习惯的起点,是技能、体质、意志发展的动力来源。只有体验愉悦、满足和幸福,学生才不会被动参与课堂,学生的全面良性发展才会顺势产生。然而,各个年龄段的体育课,内容单一枯燥,甚至把体育课上成体质课、训练课,脱离学生实际需求,对学生的吸引力骤减,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仍然客观存在。如何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享受乐趣,这个难题亟待突破。

《纲要》指出: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 至2 项运动技能,促进中小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在体育课时、师资、硬件不断得到重视和完善的同时,依然可以看到,除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不高之外,课堂以教定学、内容低级重复、项目半途而废的问题突出,层级逻辑混乱、学段衔接不良的现象严重,以致《纲要》中强调的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行为、健康’诸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的要求没有得到落实。大多数学生“体育认知不全、运动能力不强、体质健康不良、锻炼行为不见”,三大体育核心素养难以促成,急需从根本上解决。

二、体育课程“急难愁盼”问题析因

体育课程“急难愁盼”问题,导致学生兴趣、技能、体质等方面出现了和课程目标不相符的情况,其背后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育人载体,在寻找原因时应聚焦与课程实施紧密相关的若干直接或间接因素。

从课程建设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出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繁、浅、偏、断”现象越来越得到关注,但在具体的课程建设方面,仍然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体育教师在上课时教什么、教到哪,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意愿,极易导致课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体育技能学习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联系遭到割裂和破坏。大多数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其运动技能的学习呈现无逻辑、无衔接、断层不成系统的特点。运动技能的习得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运用,没有系统学习和实践的积累,技能自然无法掌握和熟练。

在课程实施方面,一线体育教师无疑是主导性因素。客观来讲,体育教师工作量大且杂,不仅每周教授3~4 个班14 节以上的课,同时还需带训练队并承担学校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备课授课、研讨反思等实施课程的精力。此外,体育课程模式是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载体,我国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体育课程模式[1]。当兴趣不同、基础各异的学生在一起上课,怎么样去组织“学、练、赛、评”,保证课堂的连贯、新颖实效、高效,让学生既感觉被关注、被尊重,同时又能获得技能的提升和情感的满足,大多数体育教师缺乏理论引领、缺少实施指导,无法把握“教会、勤练、常赛”的内涵与要求,导致体育课“走形式”“走流程”,难以真正贴近学生需求,更加剧了“学”与“教”的矛盾对立,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

最后,对于体育课程实施的结果,评价标准体系的建设也不够完善和客观。一些学校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或教师带队成绩作为体育教师业绩的考核对照,或者将教师参加各类比赛的成绩放在教学成绩之上,极易导致一线教师产生片面追求狭隘短期的功利心理。当然,“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没区别”的“大锅饭”式评价也普遍存在。一些兢兢业业、默默付出的一线教师,其工作业绩长期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和认可,心态上会产生不良的变化,最终成为“躺平”的一员。可见,课程评价方式虽然直接作用的是学生,但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态度、教学行为均会产生微妙的影响,导致体育课程各方面问题的产生。

三、体育课程“急难愁盼”的解决对策

(一)快速推进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和建设

帮助学生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是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功能。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是从根本上扭转体育课程系统性不足、改变体育教学浅尝辄止、学段脱节的突破口。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课程体系富有逻辑性,确保了各学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结构、能力等级标准之间的衔接和连贯,从而彻底解决学生学不会、学不懂的技能掌握问题。同时,通过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强化“以体育人”的更高层面的功能,促成体育课程立德树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终极目标。

(二)构建系统的体育课程模式,推进一体化课程实施

用什么样的体育课程模式决定了体育活动能够给予学生什么样的真实感悟和发展促进[1]。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是《纲要》的要求,也是对应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价值取向相必然需求。以往的各种体育课程模式尽管都有其建构的时代背景、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在全面发挥对一体化和新课程标准推行的综合效能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难以直接用于推进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因此,构建一种有利于一体化课程落地实施的新课程模式恰逢其时。新的体育课程模式应全面围绕“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目标,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乐趣、满足个性需求、体验运动幸福,采用结构化教学内容、多元化实施与评价,整体和系统推动“学、练、赛、评”一体化开展,帮助体育教师规范上好体育课,精准实施“教会、勤练、常赛”,使其成为常态化的教学组织模式,促进中小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已明确提出“将评价导向从教师教了多少转向教会了多少,从完成课时数量转向教育教学质量”[3]。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和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模式的构建,为体育课程的客观评价提出了必要性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可行性参照。搭建适配学校体育课程的立德树人育人终极目标评价标准体系,把学生“知、能、行、健” 作为核心内容指标,转化为清晰量化的评价指标,纳入课程评价标准体系中。以评价学生核心素养为方式,消除体育课程评价的功利性、片面性,转化师生的课程认知和观念,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体育教师研究课程、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的主动性,促进体育教师授课的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相关、互促互提的新态势。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的“急难愁盼”问题焦点在于课程建设、实施和评价等,相信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施,通过一体化理念下新的课题模式系统的构建,通过体育课程评价标准体系的完善,问题将迎来彻底解决的可能。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技能
体育课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画唇技能轻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