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海 刘子铭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并将其确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更是对新时代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出的内在精神要求和外在实践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将“自信自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信心、自立自强,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努力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自信是相对于自卑和自负而言的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仰、信念、信心。近代以后中华民族所遭受的深重苦难曾使一些中国人产生过民族自卑感。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民族自卑感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但同时亦不乏目空一切、自不量力的民族优越感,这是自负的典型表现。真正的自信应该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外面的世界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采取平视的态度,平等对待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
自立要求我们独立自主、自强不息,而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独立自主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不但彻底扭转了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而且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时代,我们必须以史为鉴,既要坚持独立自主,又要实行对外开放,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的自立,充满自信的自立。
自信与自立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自信是自立的前提和基础,自立是对自信的实践和提升。唯有自信,方能自立;唯有自立,才能自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也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自信自立的信心和决心。自信自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其对待自身发展与外界关系的认识论原则,要求我们必须端正对自身与外界的态度,既要对自身发展充满信心,又要在对外交往中自立自强,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新时代,我们正是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结合起来,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概括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自信的集中体现,也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最坚定的自信。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它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它始终坚持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因此,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我们党充满自信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
新时代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集中体现为“四个自信”。坚定道路自信,要求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理论自信,要求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其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定制度自信,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实把这一显著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效能。坚定文化自信,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和理论创新史,独立自主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我们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都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并取得了成功。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因此,我们必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强不息。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奋力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中国新篇章,亦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独立自主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两个结合”,不断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明确将独立自主上升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由此凸显了独立自主对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
正是依靠自信自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自信自立不动摇,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奋力谱写新的时代华章,勇于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新时代坚持自信自立,必须进一步锻造和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自信自立已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风貌。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充分的自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信自立。我们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