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青,刘 涛,黄海燕,曲志宝,刘 杰
(1.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山东烟台,264000;2.烟台市蓬莱区委宣传部,山东烟台,265600;3.山东黄金金创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0)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担负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育人任务。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性特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既需要具备高等教育人才所具备的各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需要熟练掌握一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
创新素养可以理解为人们能够突破传统认知与方法所固有的限制创造出新事物、新方法的能力。创新素养形成的能动过程应当包含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或创新实践)三个过程。
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与产业发展实现精准匹配,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技术的技能型实践型人才,而是培养具备创新意识,能够掌握本专业综合原理知识,并且能够对本专业实践性知识进行灵活运用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通过研究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相关案例,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过程中对学生自身创新意愿的激发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创新素养培育方法的实施环节容易越过学生自身的创新兴趣与创新意愿开展,这就容易忽视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而使创新素养培育的效果得不到有效提升。
对“创新意愿的激发与强化”,主要目标是树立高职学生对创新重要性的系统认知和主动创新的意识,即要让学生“愿意创新”,必须遵循“感觉—知觉—情绪(感)—意志”的过程逻辑,即遵循学生心理过程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行动能力,则应当以培养学生创新认知为起始,引导并培养学生对任务的创新兴趣,使学生形成自主创新思维模式,最终通过创新素养培育的整个过程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意愿的激发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关键,是学生创新内驱力形成的关键。只有具备了创新内驱力,学生才“愿意创新”,学生自身自主创新意识才能够形成,后期创新培育目标的实施效果才能够得以强化。高职学生创新意愿的激发与强化关键在于梳理并分解学生创新心理的逻辑发展过程,培育方式与方法的实施应内化在“创新感觉—创新知觉—创新情感—创新意志”[1]四个层面。
创新感觉与知觉是创新素养形成的起始,对高职学生创新感知的培养应结合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生专业特点、学生学情等情况分析确定利于创新感觉与创新知觉形成的创新素材与案例。
在创新素养培育各环节的起始阶段都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感知为基础,高职学生在本专业理论及实践知识通晓的情况下,能够认知任务或者与项目相关的创新目标的基本内涵、创新的范围及创新素材的主要来源。
通过对高职学生创新感觉与创新知觉的有效引导,通过创新相关的本源知识的设置与训练,能够保证学生对创新感觉与创新知觉的完整性,能够为高职学生形成创新素养奠定符合高职学生专业特点的创新本体知识基础。简言之,即通过创新感觉与知觉的引导与训练,使高职学生能够在熟悉本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的基础上,知晓何为创新、从何创新等基本问题,此为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逻辑起点。
在学生对创新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专业结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创新情感引导与培育,学生形成自主创新兴趣,让学生“愿意创新”,这是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关键,是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形成的内在动力。
在创新情感引导培育过程中应遵循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析高职学生“愿意创新”的内在驱动因素,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形成的关键,即让学生愿意创新,从而能够自主创新。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高职学生创新意愿的引导与强化与学生个体对创新的自我效能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因此,为引导并培育学生创新意愿,在学生创新情感的培育过程中应当遵循学生自我效能的判断,提升学生完成创新项目自信心,结合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置难易程度与学生学情特点相匹配的创新训练项目,以促进高职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愿的形成。
学生对创新有了整体认知,对原理及技能等知识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意愿,继而应对学生的创新意志品质进行培育与提升,以促进学生坚忍的创新意志形成。
创新意志是促使学生创新素养形成并保持长久的具有调节性质的心理特性。坚韧坚定的创新意志能够使人克服创新障碍继续进行创新实践,对创新思维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最终要外化为创新思维活动,学生创新思维活动发挥的贯彻性需要依靠创新意志来决定,创新意志的贯彻性不强,最终会使创新行动中止或结束,因而对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应当注意创新意志的培育,借助创新意志强化训练,改善学生创新意志的自觉性、调节性与坚定性品质,为创新素养品质的形成奠定稳定的心理基础。
高职院校在进行创新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应在整体设计上提升对创新意志培养的重视程度,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及实践实训设计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意志品质,从而促进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形成。
基于学生创新认知相关能力建构与培育的基础,创新素养构成的第二个层面是“创新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创新基本原理与类型、创新条件分析与资源获取、创新流程与方法、风险规避与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掌握和了解,即要让学生“通晓创新”,必须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从事行业,构建创新素养培育的“原理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知识生成体系。[2]
创新素养的形成要以良好的知识结构为基础,良好知识结构具有清晰、稳定和灵活的特点。因此,在分析创新素养知识生成体系过程中,应始终把握良好知识结构的特点进行梳理与界定。
创新基本原理知识在创新素养培养中能够起到铺垫和引领作用,要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综合能力,则不能忽视对创新素养原理性知识的学习,学生只有通晓创新的基本原理知识,才能结合本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知识进行科学创新。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之父黄炎培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教学原则指出:要理论与实际并行,手脑并用,做学合一。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并行蕴含的理论框架,应当包含创新素养原理性知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实习实训课程设置过程中[3],应当融合创新素养原理性课程内容。学生只有掌握了通识性创新原理知识,才能够将技能知识与创新知识予以融合,才能形成创新项目的新思路。
创新素养原理性知识可以通过理论课程的设置或者实践课程中融入原理性创新知识的学习的方式,既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基础概论课程,也可结合专业特点开设专业创新原理基础融入实践教学等方式开展。
在创新素养原理性知识的设置中应当注意与实践教学相互衔接,理论知识讲授时应注意与本专业实践知识相衔接,创新素养基本原理知识的应用也应注意专业衔接性与适用性等问题。
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知识生成体系的第二层面应当设计创新条件性知识,学生通过对条件性知识的学习[4],能够知晓创新项目所具备的相应条件及创新资源的获取渠道,能够对创新项目设计过程的创新风险进行相应判断。创新素养的条件性知识的作用减少高职学生在创新任务完成过程中因资源获取途径不畅或不了解创新风险等方法,而导致创新任务的失败,从而削弱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内源性心理动力。
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及创业类课程设置的案例研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开设的课程大多停留在创新原理性层面,即较多高职院校往往只开设一到两门诸如创新基础概论的通识课程,而与专业结合程度较高的创新条件类课程的开设则较少,这必然削弱创新原理性知识与专业结合的程度,从而使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效果弱化。
高职院校在学生创新素养知识设置及传授过程中,应注重创新素养条件性知识的合理设计,结合各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条件性知识课程或条件性知识模块,以保障学生创新视野的开阔性、学生创新资源渠道获取的灵活性及学生创新风险的规避能力。[5]
从与专业结合的紧密程度来看,创新素养实践性知识与专业结合程度最高,创新素养实践性知识的训练是创新素养知识体系的核心,学生在掌握创新原理知识及创新条件性知识的基础上,再学习创新素养实践性知识,就可以具备系统完整的创新知识体系。
创新素养实践性知识与学生创新能力中的创意设计能力直接相关,创新思维与创新策划能力要基于对实践知识的熟练掌握才能形成,因而创新素养实践知识在融通路径设置的权重占比要高。创新素养实践性知识的设置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需要专业理论知识支撑,又需要以实践实训为主要提升路径,而创新素养实践知识的融通路径也可以依托于“课岗赛证”融通。[6]
创新素养实践知识设置与训练过程中,应当以学生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训练为逻辑基础,通过多样化的创新实践训练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考活动。发散思维具有灵活性与创新性的特点,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因而实践素养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
基于对高职学生创新认知能力培育及创新知识系统培育,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对创新原理知识、创新条件知识及创新实践知识熟练掌握,加上创新思维及创新活动的训练与强化,高职学生的创新基础素养已初步形成,继而应围绕学生创新能力予以训练提升。
基于对高职学生创新素养构成的认知维度和知识维度分析,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高职学生既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学习能力,又需要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创新能力素养可以概括为思维能力、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意设计能力。
思维能力培育是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基础。思维能力的培育应贯穿创新素养培育体系的始终。从创新认知起到创新能力提升的整个创新素养培育的过程,都可以贯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需经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持续强化训练,结合创新实践能力训练,才能促使学生结构良好及稳定的创新思维形成。
策划能力培育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具备务实灵活的策划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基于对创新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掌握,能够结合创新资源,对创新任务进行总体创新设计,对创新目标能够进行合理分解,对创新资源的获取途径能够进行合理设计,对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预判与防范。策划能力训练涉及的活动较为复杂,其具体训练方式可以创新实践项目为依托进行练习强化。
组织协调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最终要以学生的创新活动实践展现,创新实践过程离不开对创新活动中各项资源的组织协调,因而组织协调能力也为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组织协调的培育可以完全融入创新实践训练项目,可以结合创新训练任务以案例分析或情境参与等方式予以强化训练[7]。
创意设计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意设计能力是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高阶层次,创意设计能力培育需要基于创新素养三维框架相关知识与技能系统掌握的基础予以提升。创意设计能力需要学生具有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行动的思辨力与执行力,在对高职学生创意设计能力培养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原理性、条件性及实践性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合理调配创新项目涉及的各项资源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行动能力[8]。
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形成的能动过程包含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或创新实践)三个过程,因而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过程也应遵循创新认知培育、创新知识培育及创新能力培育过程,各培育阶段内部又存在一定的过程逻辑,培育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能力本位发展,注重在专业实践能力训练的基础上,拓展促进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