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涛
融合成为时间空间、生产生活、行业产业、科技教育的时代特性之一,交叉学科是这种特性在学科领域融合的具体体现。发展交叉学科的根本是依靠人才,需顺势而为,在目标融合、内容融合、方式融合、条件融合、主体融合中培养高质量人才。
回顾现代学科的发展轨迹,协调并进的深度融合属性凸显。伴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孕育萌发,许多学科领域跨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一大批新兴学科门类破土而出。当时的科技成就所形成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以及科技探究经济社会的新属性、新特点、新功能,分化衍生出分门别类、相互平行的学科“大家族”。自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第四次科技革命酝酿以来,信息科技声震寰宇,正快速从初级阶段的微电子和互联网,迈向高级阶段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同时,由基因工程带动的生物科技不甘下风,推进社会从信息科技时代走向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双雄并起的学科融合时代[1]。
以往平行的学科布局,其相对独特的思维范式与独立的知识体系,常常在学科人才培养上有领域认知排他性;相辅相成的交叉学科人才,恰恰追求突破学科界限、贯通学科内涵、融汇学科特长,有效支撑协同创新需求。在个体目标的内部结构上,学习者应有关注世界的广阔眼界和心系国家的赤子情怀,扎稳跨学科的复合知识根基,培养精深的专业核心能力,形成致用求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即达成开阔而爱国、广博又专精、理智且勇敢的融合素养。在群体目标的外部结构上,应能够超前预测交叉学科各领域的人才需求,跟踪交叉学科发展实践各岗位胜任力规格,合理定位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的人才类型目标。
探寻交叉学科发展的内在机理可以发现,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技集成化的多重动力特征明显,已超越了以往的科学研究、技术创造、管理促进的平行模式。各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越来越离不开先进技术研发及其成果支撑,实验技术进展水平深度影响着新原理的发现效率。同时,高精尖技术研发前沿领域的许多新规律、新关系探究,促生了技术性科学。此外,诸多学科要素的有效集成,不断推进学科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效能,如国家安全学科的安全环境领域,安全环境技术试验既检验安全环境技术原理与设计方案,又发现着安全环境科学事实、实证着安全环境科学,还积淀着安全环境管理协同机制,推动着安全环境技术、安全环境科学与安全环境管理学科内容之间的“破防”融合。
与平行的传统科学相比,交叉科学不仅仅是说明和解释现存的研究对象“是其所是”,也不仅是运用技术创造“行其所是”,或不仅仅是聚力集成“促其所是”,而是系统展示当前最新的认知水平,深刻诠释学科领域所创造新形态、新物态、新业态的属性、结构、流程和约束条件,形成“所是”“所行”“所促”融通一体的学科内涵链条,开拓科学、技术、管理相互支撑的“创其所是”新局面。对于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需统筹交叉学科的内涵特性和学习者的成长规律,统筹安排基础知识的“器”、关键能力的“术”和核心素养的“道”,加快构建专业适切、课程完整、教材适恰的培养框架。不但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强化培养内容的交叉融合,还要统筹交叉学科的二级专业认证,推动课程、教材、资源的系列革新。尤其是要研制纵向贯通、横向破壁、逐层进阶的课程教学方案,探索开发跨学科跨院系课程串,开展交叉实验班试点,夯实课程教学基础条件保障和关键环节建设,丰富充实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
当代学科知识快速更迭变迁,领域交叉、方法集成是显而易见的。从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演进历程看,最早是知识生产模式I,其以满足“闲逸”的好奇、强化心智训练为目标,常被看作“纯科学”的方式。随之而来的是知识生产模式II,这种模式能够回应工业化要求,使知识生产适应外部多元需求、符合产业化专门化规格,成就专业化人才。学科专业划分细致,强调区别于其他的专门的属性、结构、机理和方法。最新的是知识生产模式III,与数据化、信息化、网络化浪潮同步,知识生产呈现出多域跨界、方式贯通的增长态势。新模式下的学科知识生产,不再仅仅是自我认同的取向、自我延长线式的视域、自我固守的边界,而是越来越依赖于多边化、多方向、多界面的协同,更强调集群异质化发展。[2]知识生产三种模式交相辉映,呈现“三马齐驱、融合当先”的格局。
不同于以往平行的学科范式,新的学科范式须遵循交叉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融合逻辑,梳理多方法的综合支撑、连接节点、领域生态,寻求在多方交流、合作、融合、共享中创造多样共生、彼此增益的发展方式。顺应交叉学科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新特征,已有的理工科培养方式、人文社科育人方式受到冲击,缘于研究范式的属性边界难以区分,培养方法的独立性不再显著。需持续改进和整合创新培养方式,加快推动不同学科场域的跨界耦合、学习者思维的视域融合,创新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应以项目促培养,鼓励尝试多学科方法、理性思辨与实证探索相结合,理工与人文社科方法相借鉴,以提升项目研究范式的融通性、多科性、支撑性。要全面推进学科、项目、育人一体化建设,实施课程、方法、资源优化同步共进的培养创新方式。
目前,学科建设与发展告别了以个体性、自发性、好奇性驱动为特征的阶段,正进入以创新平台为载体、依靠机制力量双重驱动的阶段。创新平台就是在宏观战略目标和学科规划引领下科教领域各单位、各部门相互协作而结成的新型网络,既是学科知识生产、交流、应用、传播过程的链条化,也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资源配置的机制化。在学科发展史上,学科背后的特性、规律及潜在的运行机制与外部功能,均通过不断探索的协同配套得以发展。在学科与科学、技术、生产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中,物质资源、知识产权、学术生态、学风氛围等诸要素之间的多重耦合从未停滞。基于此,既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制订学科建设规划,有重点、分步骤地推动学科创新,又要积极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优势,也要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平台机制等条件。
交叉学科建设发展理念的历史性变革,呼唤着符合自身属性特点、经济社会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定位,引领着平台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面赋能性、智能化的技术革新,亟须发挥数字技术、共享平台对人才成长、教育学习全覆盖性的支撑作用。[3]因此,需以共建共享的数字技术,支撑育人方式全面变革;推广交流互动的交互技术,以自适应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以区块链等技术提升学生评价要素选取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全面性,赋能教育学习模式变革;强化学科与技术融合,打造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优化学习沉浸的场景体验。要建设国家级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数字资源覆盖面,提高线上技术的实践应用效率,有力支撑课堂教学改革、产学研用融合等多维度育人方式变革。不仅如此,还要健全完善跨学科育人平台的协作制度,加强育人资源跨界渗透,助推政产学研跨学科协作培养人才工作的长效化。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不是一家的“独角戏”,而是大家参与的集体行动。呼应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融合、内涵融合、方式融合、条件融合的变革特性和时代诉求,显然越来越无法由学校、教师、学生某一方单独完成;所有主体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更需拓展边界、同心协力,持续优化国家统筹、高校负责、社会协同、多方共育的现代学科主体支持网络。
不同于以往的学科人才培养,作为新生事物,交叉学科以融合、协同为特征,强调各方达成育人共识、汇聚育人合力,不断调整优化参与主体的结构,完善多主体协同工作机制,共担人才培养职责任务。为此,就要拓展育人宽度,以提升人才培养的根本质量。这就要求,既要细化政府指导推动、高校担当主体责任、产业社会积极参与的共育细则,研制改进交叉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适时指导高校调整优化,也要加大科教协同和校企合作深度,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联建合作式实验室项目、联合创新中心,邀请企业家担任共享型实习基地的实践指导师,组建由高校教师、研究者、企业家及技术人员组成的高质量师资队伍,汇聚育人合力。同时,还要强化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以一系列教育创新带动人才培养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开创科研试验创新、教师实验研究、学生素养提升、企业技术研发的多方共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