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西真
个人认为,党的二十大把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主阵地,把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放到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位置,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二十大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的二十大后中央部署教育改革工作的首个指导性文件。仔细学习《意见》,不难看出,这其中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产教融合。
学以致用,理实结合,在操作中学会操作,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是职业教育的不二法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及其以前的国有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厂办技校、行业办专业学校、职工大学等),依托于也服务于各行业或者各大中型国有企业,直接为行业和企业输送一线产业工人,行业和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见习的机会,学生在教室里学习的内容很多就来源于行业和企业的生产实际,毕业后也大多进入所依托的行业和企业就业,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参加工作几乎是无缝对接,很快就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可以说,这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早期实践,经验是丰富的,成效也是显著的。
伴随着国有经济体系的市场化改革,行业办、企业办 职业教育被当成包袱甩给了社会,加之市场经济主体不愿意承担过高的职业教育办学成本,导致市场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渐行渐远,拉开了距离。职业教育变成主要是公共教育部门负责的事情,市场主体(各类企业)和地方政府客观上缺乏大力投入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静等着现有职业教育部门给他们输送人才,我称其为“摘桃子”。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这种隔离,既表现在行业企业不愿意投入物力、人力、财力于职业教育,也表现在职业教育脱离产业实际的闭门办学。
根据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领导对《意见》精神的解读,接下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心要由“教育”转向“产教”,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从“教育”改革转向“产教”融合,的确是扭住了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牛鼻子”。不能深度融入产业的职业教育,效率必然是低下的;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才能为需求侧的现代经济体系供给充足的受过专业训练的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深度融入产业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形成,有赖于政府、行业、职业院校和大大小小的市场主体(企业)在共赢基础上主动自觉融合的努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建产业与职教之间的深度融合,并不是复原国有经济体系内部的“非典型”的产教融合模式。但这里面依然需要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主动作为和彼此之间的良好合作。根据“谁受益谁承担”原则,谁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大,谁就应该更多地投入职业教育。显而易见,最受益于职业教育体系的还就是地方和企业——不管是地方经济发展还是企业发展都需要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所以说,地方政府也罢、企业也罢,不能再“等靠要”,而是要主动作为,地方政府要重视职业教育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企业要自觉对接职业教育,积极与职业院校合作。
此次出台的《意见》突出强调了“区域”,尤其是市域要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扮演主角。现代职业教育一个主要特点是“区域性”“地方性”,讲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反过来,这也成为“区域”支持和投入职业教育的理由。《意见》提出,支持省级人民政府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集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联合体;《意见》还提出,围绕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和重大战略,选择有迫切需要、条件基础和改革探索意愿的省(区、市),在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等方面大胆地改、大胆地试。
《意见》提到,优先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这些举措都切中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的要害,让职业教育更好地赋能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和制造强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