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绿色课堂的实践研究

2023-03-22 05:13浙江省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韩慈峰
新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童趣童心绿色

□ 浙江省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 韩慈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成为一体的绿色教育。”将学生看作独立的鲜活的生命个体,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关注他们精神生命的成长,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最终促进人和教育本身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要建设的绿色课堂。

一、基于儿童特征,提炼绿色课堂理念

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儿童文化”缺失的现象,我们的教育对儿童独立存在价值的思考和重视程度还不够。儿童作为独特的生命个体,是具有思想、意识和情感的,是需要被尊重的;儿童作为成长中的生命,有其明显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是需要被遵循的;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其好奇心、探究欲、想象力、创造力是需要被呵护、培养的。绿色课堂,基于儿童,尊重儿童,通过对绿色课堂的设计、绿色文化的营建、绿色评价的激励,唤醒儿童天性,激发生命活力与发展潜能,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聚焦儿童天性,规划设计绿色课堂

1.绿色课堂目标

绿色课堂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和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地、有效地经历并享受学习过程,学会爱知识、爱探索、爱创造、爱生活,获得知、情、意的自然生长。

2.绿色课堂特征

童趣: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往往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情境、事物所吸引。因此,创设充满童趣的教学氛围、教学情境能吸引儿童关注,释放儿童情感,激发儿童思维,带给儿童愉悦。

童声:绿色课堂是释放儿童天性、保护儿童天性地方,因此,课堂中儿童的表现、交往、交流等都是纯真的,他们敢于说真话、做真事、流真情、暴真思,映照出的是儿童美好的“童心”,是实实在在的自然人。

童悦: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学习实践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绿色课堂中儿童边玩边学、边做边学、边实践边学,儿童学习兴趣是高涨的,情感体验是积极向上的,思维、对话是活跃的,这样的学习使学生不断产生乐趣、想法,不断进行思维建构,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创造,不断获得成长。

3.绿色课堂框架

(1)学习心理机制。儿童学习数学,经历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鉴于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把握学习起点后,需要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供他们感知、想象、体验、比较、抽象、概况,还有学习需求、动机、兴趣、情感等情意活动的调节和促进,它们相互作用才能有效地推动儿童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进而形成新的活动经验,促进思维发展。激发旧知(先前经验),经历学习过程(经验系统变化);关注动机,培养需求,生发新知(形成新经验);激发情感,调节兴趣,发展思维。

(2)绿色课堂要素。绿色课堂有效要素分为三点。环境方面:教室布置童净(窗明几净);教学情境童趣(有趣生动);教学氛围童悦(身心愉悦)。主体(儿童):好玩体现在活动中学;好奇体现在质疑中展示;好表现体现在常识中展示。课程:教学目标基于童情;教学内容渗透童素;教学组织引发童思、启迪童智;教学评价表现童声绿色课堂下的儿童得以回归童真、体验童乐、放飞童心。

三、尊重儿童天性,实践推进绿色课堂

1.绿色课堂的实践基础

起点:是指儿童认知水平的开始,一般指不同学段的儿童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基础。把握教材体系不同学段的目标和通过预学的方式可以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

盲点:是指教材中儿童难以看见、无法直接感受体验的内容,是指容易忽略、忽视的知识点,而这个盲点却是理解教材的关键因素。儿童的年龄和思维的限制是造成儿童学习盲点的主要原因。

难点:是指儿童由于受年龄及认知水平的制约,出现的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它往往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之间的落差。

差异点:是指班级中生生之间存在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这个差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习惯等。

课前只有充分了解该年段学生的学习起点、知识难点、盲点以及生生间的差异点,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需求,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

2.绿色课堂的实施原则

绿色课堂的主体是儿童,在实施小学数学“绿色课堂”时,应遵循:需求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目标确定要基于童情;活用教材要挖掘童素;教学方法要破解童疑;学习方法要启迪童思;活动体验要顺应童真;情境创设要激发童趣。

3.绿色课堂的教学环节

预学环节:备课时用儿童的眼光分析教材,变教案为学案,精心设计“预学单”。教学时,先让自己尝试学习内容并质疑,引发思考,激发求知欲。教师巡视学情时,捕捉儿童学习的难点、错误点。

引学环节:充分暴露孩子的思维,暴露学习的盲点、错误点,教师解读童心后,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目标,调整教学,以学定教。

导学环节: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将孩子带进情境中。用童声化语言、友善平等的态度呈现富有感染力的材料,交代实践任务,指导方法,让孩子在童趣的情境、积极的情绪中进入学习实践。教师适时“破解童疑”、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对学环节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到的方法、知识在组内和同学对学(互学互展),再次亲历一次学习实践,通过和同学的研讨、碰撞,启迪童智、建构方法,丰富感受。教师点拨斧正,点拨学生自己完成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实现“再实践—再认识—思维飞跃”的过程。

展学环节:在班内展示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释放自己的心声,组织生生间、师生间交叉评价,让学生在展示中验证、反思,教师帮助学生矫治“学习误差”,概括提升。

固学环节:整理知识点和方法,第三次学习实践,巩固学到的知识、方法,并使之内化。教师评价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享受童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这6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学、在儿童中长”的绿色课堂本质,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尝试探究、去交流碰撞、去启发升华,经历一个个自然生长的学习过程,努力实现学生真实的自然成长。

4.绿色课堂的教学策略

(1)基于童情,设计目标从儿童的学情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有趣、有效、有度的关键。

关注起点、趣点,定准基础性目标。基于儿童“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天性来制定教学目标,可以使课堂更加充实、富有童趣。

分析难点盲点,细化重难点目标。在教学较抽象的、儿童难以理解的知识时,可以降低新识难度,使新识变成了学生似曾相识的旧知,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找到联系点,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尊重差异点,确立发展性目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设计发展性目标,可以为每一类孩子提供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智慧潜能。

(2)挖掘童素,活用教材。①童趣化。当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差距,难理解时,我们就将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化解难点,使教学内容童趣化。②层次化。当教材中出现了重复性教学内容或具有共性的教学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减或重组,有效整合,使教学内容层次化。③生动化。当静态的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时,我们就把这些静态的转化为动态,有声有动,使教学内容生动化。

(3)破解童疑,以学定教。在教学设计前首先应关注了解学生,“解读童心”,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还是部分掌握了新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解读了童心,教师才能知道哪些知识应该重点讲解,哪些知识可以略讲,哪些知识可以不讲,从而帮助我们找到有效的教学起点。

珍视生成,调控流程。珍视课堂中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及时接纳新的学情,对瞬息万变的课堂做出巧妙地处理,灵活地调整教学环节,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使课堂充满灵性、个性、创造性。

重视错误,变换方法。“图形的旋转”中画旋转是教学的难点,为降低难度,教材只要求在网络图中画旋转,学生在实际画图时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在错例评析时,老师把学生画图中出现的错例作为教学的资源,提供长度→方向→角度的错例,组织学生进行辨析,使学生在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碰撞中自然形成了画图的正确方法。虽然这样的策略更加费时,但却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4)启迪童思,巧选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关键,更能启迪儿童的思维。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结合目标、内容,选择适合儿童学习的学习方法,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更有趣有效,而且更能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和知识。

独学质疑,暴露盲点。儿童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错误,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因此,采用“预学单”的学习方法,把学生推到学习的前台,在尝试的过程中,充分暴露他们的思维、学习的难点、盲点、错误点,从而激发他们自主探究。

巧改方式,增添情趣。根据儿童喜欢新奇事物的天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变式处理,能使他们感受教学的有趣和机敏,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玩中实践,有趣高效。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游戏似的。”绿色课堂就是从儿童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出发,从学科、文本的特点出发,设计出具有浓浓学科味的“玩”的形式来摆一摆、画一画、演一演、做一做、动一动、试一试、编一编……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但这里充满童趣的“玩”不是无组织无计划无目的的瞎玩,必须注意“四要”:要有“玩”的教育价值,要创设“玩”的环境,要选择“玩”的形式,要体现“玩”的学科性。

(5)顺应童真,活动体验。好玩、好动、好表现、好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动作思维将会受阻。绿色课堂中活动的创设就是为了能够释放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童心世界里边玩边学,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6)激发童趣,情境练习。学生学习兴趣起源于情境的创设。当学生对某一内容的练习活动产生浓厚兴趣时,他就会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探索,从而优化自己的认知活动,促进学习。因此,在绿色课堂的教学中,设计练习时要尊重儿童天性,顺应儿童学习规律,创设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情境:活动化情境、生活化情境、故事化情境、任务化情境、媒体化情境等,这种童趣盎然的情境练习,童心得到唤醒,童思得到激活,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激发,有效性得到提升。

四、放飞儿童心灵,管理评价绿色课堂

1.适当肯定,宽容童言

数学课堂中,面对儿童好说、好动、好玩、好奇的天性,我们也要用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语言和孩子们交流、对话,不指责、不挖苦,鼓励儿童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更能激发儿童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使课堂充满灵动。

2.三维定向,绽放童心

正确评价绿色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仅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看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我们要从“学习行为、教学行为、课堂成效”三个维度全面评价课堂,从学生的“学”反观教师的“教”,体现绿色课堂的教学理念。

绿色课堂不仅遵循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关注了他们精神生命的成长,更激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绿色课堂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探讨和思考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一,构建多元合力育人体系,进一步将“教、学、育”融为一体,使绿色课堂更为科学;其二,转换育人模式,激发教育教学创新活力,将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其三,完善绿色课堂理论和实施管理,推进“绿色教育”强磁场的形成。绿色教育下,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和谐发展,让童心幸福地蔓延,这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猜你喜欢
童趣童心绿色
九月·童趣
绿色低碳
冬眠的树(四)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趣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童心绘天下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