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融入

2023-03-22 18:49蒋小明
学周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生活化教学内容

蒋小明

(甘肃省甘谷县六峰镇武家湾九年制学校,甘肃甘谷 741200)

一、贯彻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融入原则

(一)以融入“四生活”为基础

“四生活”,其一是作者生活,是与文本内容相关联的这一阶段的特定生活情境,而非作者人生中的全部生活;其二是文本生活,是被作者艺术化了的文本直接呈现出来的“虚拟”生活;其三是学生生活,是初中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其四是社会生活,是能够体现出人文景观与风俗习惯的大众生活。只有初中语文教学实现了与上述四种生活的联系,才是具有统合性的生活化教学,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效果。

(二)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学科的学习重点,自然也就成为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目标与方向,但是就目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展开的实际情况来看,现实生活在语文教学中的机械引入仍然屡见不鲜,甚至因为现实生活的引入造成了语文学科性质本位的偏离,这种情况不仅不会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影响,甚至还会产生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将语言文字运用作为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在保证语文教学活动的语文学科性质的基础上,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才能保证生活化教学理念对初中语文教学积极性的发挥。

(三)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要始终能够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目标服务,即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生活化教学理念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理应接受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教学目标的影响,不仅要让学生搭建语文与生活的静态联系,更要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就是生活,进而能够自觉地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语文学习来实现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感悟的生成,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语文教学的全面生活化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文本生活。尽管古今中外文学产生了许多表征与内核完全不同的文学流派,如反映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表现自我心灵的表现主义、抒发本身情感的浪漫主义,但是这些文学流派产生的文学作品无一不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就连与现实主义相悖的后现代主义,也旨在通过极度夸张的方式反映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变态关系”,因而文本在字里行间所展现与描述的生活本身就可以看成是对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在“文本所展现的就是生活”这一意识的影响下,必须实现教学内容与文本生活的紧密结合,为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全面渗透准备条件。

2.作者生活。孟子的知人论世说不仅提倡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与时代背景,还强调了“尚友”的重要意义,只有我们全面了解作者的实际生活,与古人交朋友,才能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才能感受到文本中所蕴含的活泼泼的精神,这才是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初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突出体现。因此,将作者生活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体系,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全面渗透生活化教学观念的必行之举。

3.学生生活。学生生活是教师在贯彻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最为重视的生活内容,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都将生活化教学内容局限在学生生活上,直接造成了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贫瘠,引发了伪生活化的现象。因此,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要使教学内容一端连着语言文字,另一端连着生活体验,通过相似生活体验的挖掘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生活体验。

4.社会生活。融入社会生活的教学内容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整体风貌,包括意识形态、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都可以透过文字展现出来。基于社会生活选择教学内容,从文本生活、作者生活与学生生活中跳出来,从全局来实现对现实生活的综观,完成对社会生活表征的全面把握,才能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实现对生活的把握,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资源的生活化

在新课改背景下,生活教育理念已经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得以显现,教材中的生活化教学资源在不断增多,并且挖掘与利用的难度也在不断缩小,在这一背景下,实现教学资源的生活化,更加侧重于课外教学资源的生活化,以实现知识的拓展、生活化的深入。

首先是拓展性教学资源的生活化。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的延伸,发挥课外学习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与深化作用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拓展性教学资源是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的基础。从多个维度对课堂教学资源进行扩展,如主题、作者等,并选择生活化特征明显的拓展性教学资源可以起到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学习资源的重要作用。

其次是地域性教学资源的利用。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反映一个地区集体精神面貌与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是从课堂教学向课外教学转变的一个发散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与积累。

(三)教学策略的生活化

1.创设情境,走进生活。生活化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主要是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实现的,但是与教学内容相似的情景距离学生的生活已经很远,调动起来实属不易,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快速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体验,让学生更容易走进生活。借助情境创设来实现生活场景的搭建,让学生在构建出来的“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回忆相关的生活体验,通过直观感受的方式实现自身生活体验与作者生活体验的联系,进而在产生相似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进行探究,理解生活。教师必须积极组织一些课堂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课堂的理解。在组织课堂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生活化教学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活。其次,教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生活化教学的切入点。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活,在丰富的生活经验的指引下,处理好在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是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儿子眼中的父亲》这一散文作为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载体,在引导学生思考“我”不同年龄段对父亲认识不同的原因之后,询问学生对父亲的看法是否也如作者一样发生过变化,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这一语文探究活动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文中的“我”对父亲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也让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正确认识父亲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尊重父亲。

3.运用知识,回归生活。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目的不仅在于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对作者情感的深入理解,更在于发挥这些生活体验对学生具体生活的指导作用,运用这些生活经验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鉴于此,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必须为学生搭建应用这些“知识”的平台,让这些从具体行为中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反过来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构建知识学习与应用的动态生成机制。

(四)学习方式的生活化

1.观察生活。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材料,“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就佐证了这一点,因此从语文与生活的真实联系出发,将语文教学活动看成现实生活的一种曲折、侧面反映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理念的重要方式。教师需要着眼于课堂教学之外,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自主观察,通过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来积累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为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描述的生活场景有很多都是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让学生发现那些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却熟视无睹或者知之甚少的生活现象。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无论是对语文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对教育形势的了解程度都要远高于学生,因此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活化,让观察生活成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所描述的生活场景就是父亲送“我”去车站,这一生活场景对初中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却没有细心观察过。鉴于此,教师就可以在展开这一部分教学之前,让学生观察父母送自己上学的场景,或是其他人与亲人朋友分离的场景,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三番五次落泪的原因。

2.体验生活。刘国正强调课堂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课堂以外的环境才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与习惯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方式,但是受制于学生年龄、时代背景等原因,在语文学习中所遇到的生活场景学生没有机会全部经历一次,甚至没有机会再看到一次。针对这种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教学内容,教师就要通过再现和还原现实生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今天,现代教育手段可以轻松地完成生活场景的还原与再现,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放映影像资源可以快速实现生活场景的重构,为生活化教学的落地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如果为了深化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教师还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实现生活场景的再现。

3.思考生活。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本质目的是实现知识对学生生活的指导,而其指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深入思考生活的基础之上。如果只完成了观察生活与体验生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仍然有可能是局限在表面的,要想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形成一个闭环,就要引发学生对这一生活现象的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见解,进而在想象与感悟中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成为自己教学实践的指导。

(五)教学评价的生活化

1.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评价观。通过生活化理念与教学评价的结合完成生活化的教学评价观的构建,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中心,借助教学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为语言文字的运用做铺垫是生活化教学评价观的主要内容。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评价观,其一要借助鼓励性评价与学生共情;其二要借助针对性评价促进学生进步;其三要借助引导性评价让学生生成,进而通过对鼓励性评价、针对性评价、引导性评价的综合运用提高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制定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标准。教学评价本身就是一种依据一定标准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观评判,因此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也在借助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将生活化元素纳入现有的教学评价标准中,制定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标准是促进教学评价生活化的必然前提。

3.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手段。教学评价手段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因此改变当前教学评价手段封闭、单一的情况,拉进教学评价手段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是发挥教学评价对学生进步促进作用的重要方式,通过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家校联系卡评价法等教学评价手段的引入,改变当前教学评价无效的状态,在保留语文教学本色的前提下完成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

三、结语

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关乎学生的升学情况,更关乎学生今后的发展,促进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与多维度扩展,在让教育走进生活的过程中,不偏离语文教学的宗旨,兼顾生活化与专业化,促进当前伪生活化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因而,在坚持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原则的基础上,促进语文学科教学的全面生活化是促进语文教学转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生活化教学内容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