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晨璐,梁建庆,2△,王佳华,董海玉,韩政阳,李 斐,李晓玲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前列腺癌是好发于老年男性的泌尿系恶性肿瘤。美国癌症协会2021年研究数据表明,本病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第一,死亡率仅次肺癌居第二位[1]。近些年在我国由于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加剧及早期筛查技术的推广普及等,前列腺癌发病率跃居我国男性泌尿生殖恶性肿瘤首位,由2005年5.8/10万增至2014年8.1/10万,其死亡率亦出现明显上升,由2.3/10万增至2.4/10万[2]。本病主要集中在60岁及以上男性人群,发病随年龄增加而持续增长[3],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表现,确诊时已经进展至晚期或终末期,预后较差。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内分泌抗雄、放化疗等,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也逐渐推广应用[4]。上述治疗被证实存在不良反应[5],如术后尿失禁、内分泌治疗引起的代谢综合征等,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中医重视前列腺癌患者个体特征,以古方为基灵活加减,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其对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起到减毒增效作用,在缓解患者虚损状态、延缓带瘤生存时间以及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总结,对前列腺癌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中医古方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与探讨,以期为中医治疗前列腺癌提供进一步参考。
前列腺临近膀胱与尿道,前列腺癌作为实体肿瘤,直肠指检常呈现不规则肿大,故其病变时多出现下尿路梗阻症状,如排尿不畅、排尿刺激等,与中医“癃闭”症状相近。“膀胱不利为癃”最早由《黄帝内经》提出,而后《诸病源候论》中将“小便难”、“小便不通”、“小便不利”等病症统称为癃闭,明代楼英在《医学纲目》[6]中对其详述:“癃闭合而言之一病也,分而言之,有暴久之殊。盖闭者暴病,为溺闭,点滴不出,俗名小便不通是也。癃者久病为溺癃,淋漓点滴而出,一日数十次或百次。”在西医学中,本病临床症状与前列腺良性增生常难以区分,前列腺癌病变早期症状大多不明显,晚期肿瘤侵犯尿道常因下尿路梗阻而引起排尿困难,主要表现为尿流变细、尿痛、尿频等,有时出现血尿。而前列腺良性增生常表现为尿道梗阻、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等,部分伴有血尿。在《中医内科学》[7]中将前列腺良性增生明确归属于中医“癃闭”范畴。综上,虽然中医古籍没有前列腺癌的记载,但结合其前列腺增生明显,尿道梗阻压迫引起排尿困难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可归为中医学“癃闭”范畴。
中医学认为前列腺癌的发生主要责之饮食、情志、邪毒与正虚。《黄帝内经》云:“肾藏精,主生殖,开窍于前后二阴”,《灵枢·经脉篇》描述足厥阴肝经:“循股阴……环阴器……夹胃,属肝”,结合前列腺位置临近膀胱与尿道,说明其由肾所主,肝经从此而巡,与脾胃关系亦密切[8]。《黄帝内经》:“男子七八……肾脏衰,形体皆极”,《圣济总录》言:“瘤之为义……气血……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中医认为邪正盛衰不仅决定发病的虚实还影响着预后与转归,前列腺癌患者多为老年男性,其发病内因在于本虚,正气亏虚气血不行则邪气留恋于下焦,日久成癥最终癌变。本病病因病机临床尚未统一,魏睦新教授[9]提出本病既有肝郁气滞之实,又有脾肾亏损之虚,气滞痰瘀阻络所致。贾英杰教授[10]在多年临证中总结出“黜浊培本”理论,总结出“虚、毒、瘀、湿”为“正气内虚,毒瘀并存”病机的核心。陈志强教授[11]主张本病以正虚为本,虚实夹杂,通过分期论治总结出前列腺癌早期多正盛邪实,晚期正气亏虚邪气更盛,至终末期正衰邪盛。王晞星教授[12]则提倡本病因着眼于肾,尤其是肾阴的亏虚。李佩文教授[13]主张前列腺癌患者本已肾脏虚衰,加之癌毒久郁化火伤阴,最终导致阴阳两虚。综上可知,本虚标实作为前列腺癌主要病机被诸多医家所认可。虚以肾、脾、肝等脏腑正气亏虚为主,实以瘀、毒、湿、热、痰等病理产物及外邪为主。目前常见证型包括肾阴虚证、肾阳虚证、气血亏虚证、脾肾亏虚证、膀胱湿热证、阳虚毒结证等,临床各证型常兼见或相互转化。
3.1 肾阴虚证 前列腺癌好发于老年男性,脏腑虚衰先天之本不足以充养五脏六腑,手术、放化疗等更损正气致肾水不足、肝木偏亢,多见虚烦、盗汗、遗精等症,临床常选用滋阴补肾方治之,如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等。陈高峰等[14]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对于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较好。周红等[15]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比卡鲁胺对晚期前列腺癌PSA的缓解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能延长患者生存期。耿刚教授[16]采用中医内外疗法治疗肾阴虚为主、伴有瘀毒互结的晚期前列腺癌,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配合针灸,三诊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说明本方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有明显正向作用。
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下卷》首记六味地黄丸,李中梓云:“肾乃先天之本,肾水不足则以六味地黄丸滋养肾阴”。知柏地黄汤首载于清代吴谦《医宗金鉴》,以六味地黄丸合知母、黄柏成方,具有滋阴补肾、清热降火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示,该类方具有增强机体免疫[17]、抗肿瘤作用[18],临床在肝肾阴虚型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疗效。
3.2 肾阳虚证 老年男性多肾精亏虚,天癸枯竭,日久损及元阳,则形成肾阳虚证。伴见畏寒肢冷、便溏、浮肿等症,临床常用金匮肾气汤、济生肾气丸等补肾助阳方治之。彭为[19]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金匮肾气汤加减联合内分泌治疗肾阳虚型晚期前列腺癌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PSA含量,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钟亮等[20]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运用济生肾气丸治疗肾阳气虚型前列腺癌取得了良好疗效,经治疗患者潮热、疼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金匮肾气汤,原名八味肾气丸,水煎即为汤,本方出自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济生肾气丸原名加味肾气丸,源于宋代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水肿》,其功效在于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现代药理实验证明,两方均可从多方面改善膀胱内压力、调节代谢[21]、增强免疫功能[22],对多种前列腺疾病有效。临床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肾阳虚证的辨证论治。
3.3 气血亏虚证 前列腺癌患者本已正气亏虚,行根治术、放化疗后气血耗伤于内而成气血亏虚证,常见疲乏、心悸、排尿无力等,临床多以圣愈汤等治之。崔云教授[23]主张培护正气、带瘤生存,运用圣愈散化裁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气血不足之证,药后患者PSA稳定、尿失禁及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贾英杰教授[24]提出晚期前列腺癌逐渐从邪实转变为以“气血亏虚”为主的虚实夹杂状态,以圣愈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毒瘀互结型晚期前列腺癌,药后乏力、腰酸等症减轻,前列腺肿物较前减小,临床疗效突出。
圣愈汤出自《兰室秘藏·疮疡门》,后世医家多沿袭朱丹溪之方,本方以四物汤为基础,广泛运用于气血亏虚证。多种研究证实圣愈汤有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的功效,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可用于放化疗后所致的气血亏损之证[25]。临床对于气血亏虚型前列腺癌疗效突出。
3.4 脾肾亏虚证 《景岳全书》云:“脾肾不足……多有积聚之病。”后天气血生化的关键在于脾胃运化,前列腺癌患者平素饮食不节或受手术、放化疗等影响,脾胃多有损伤,患者多见乏力、尿频尿急、食少便溏等症,临床常用四君子汤及其系列汤方加减应用于脾肾亏虚型前列腺癌。李博洋[26]探究六君子汤加味联合内分泌疗法对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发现健脾益气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与提高,值得推广。乔治[27]针对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以四君子汤加味联合西药治之,结果示患者乏力、纳差、排尿困难等症显著改善,表明调理脾胃法有益于患者生活质量恢复,对难治性前列腺癌有良效。戴裕光教授[28]针对前列腺癌术后脾胃虚弱患者,从调补后天脾胃着手,运用香砂六君子汤治之,复诊先后天同补温补心肾,以四君子汤、生脉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真武汤加减,药后患者病情稳定,症状改善。
四君子汤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补气同时兼有燥湿健运之功。合半夏、陈皮用治气虚痰饮,名六君子汤;再合砂仁、藿香用于气虚兼呕,名香砂六君子汤。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四君子系列方能有效发挥抗肿瘤作用[29]。临床上辨证加减广泛应用于脾肾亏虚型前列腺癌。
3.5 膀胱湿热证 前列腺癌患者脾肾亏虚,既易内生湿邪,又易外感湿热毒邪,邪气聚于下焦结成肿块,郁久形成湿热下注之证。患者多见小便频数、色黄,尿道灼热等。治当清热燥湿,化瘀解毒,临床常用二妙散、萆薢胜湿汤等清利湿热以治之。王蕾等[30]运用二妙散化裁配合炉甘石洗剂治疗湿热下注型前列腺癌,二诊后患者尿频、尿痛、阴囊红肿瘙痒等症缓解,大便成形,疗效迅速。钟亮等[20]运用萆薢渗湿汤合PC—SPES方治疗湿热蕴结型前列腺癌,疗效良好,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首载苍术散,朱丹溪于《丹溪心法》中更名为二妙散,功擅清热化湿,是临床湿热下注基础方。萆薢渗湿汤出自清代高秉钧《疡科心得集·补遗》,现代常用于湿热下注、气血阻滞所引起的阴疮、慢性前列腺炎等症。现代药理表明上述古方中清热利湿类中药大多具有抗炎[31]、镇痛、护肾[32]、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对膀胱湿热型前列腺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6 阳虚毒结证 巢元方言:“积聚者,由寒气在内所生也”,此外亦有“阳化气,阴成形”之论,故肿瘤属阴证范畴者可用温阳散寒法[33]。前列腺癌患者阳虚日久,气、血、津液等流滞不行,形成瘀血、痰浊等病例产物,多见疼痛、舌下络脉瘀曲等症状,临床常用阳和汤加减联合化痰、祛瘀等方治之。邵轶群等[34]运用阳和汤加减联合氟他胺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用药12周后患者PSA等指标明显转愈,说明阳和汤对晚期阳虚寒凝型前列腺癌能够发挥缓解疼痛、改善症状的作用。谭新华教授[35]治疗身恶寒而口干的前列腺癌患者,辨证属阳虚痰凝、瘀毒互结证,谭师用阳和汤为主合引火汤、真武汤、下瘀血汤加减治疗,方中阳和汤行温阳散寒之功,合引火汤以解相火上炎,余方兼顾痰瘀阻滞下焦,药后患者PSA较前下降明显,症状亦减轻良多。
阳和汤首记于清代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临床用治一切阴疽。后世医家据中医辨证论治、证同治亦同思想,将其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36]。阳和汤治疗前列腺癌取得良好临床疗效,说明了其用治肿瘤具有适用性。
临床还有其他中医古方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及报道,因数量较少或多证型相兼为病不具有代表性,故不做分型细述。如刘书君[37]将生脉散加减联合内分泌疗法用于气阴两虚型前列腺癌,结果示临床评分及PSA水平均有好转,说明该疗法能够有效抑制PSA上升、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杨莹等[38]治疗阴阳失调型前列腺癌,运用柴胡桂枝汤联合介入疗法,结果示患者总生存率显著提高、相关免疫指标改善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崔云教授[39]治疗肺气亏虚、痰瘀互结型前列腺癌患者,选用甘草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三诊后患者排尿较前通畅,腰骶部疼痛缓解,咳嗽咳痰频率降低,疗效显著。姚远等[40]治疗痰湿壅盛、气滞血瘀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中医内外合治法,方用四七汤合二陈汤、丹参饮加减,联合中药灌肠与针刺疗法,药后患者状态稳定,小便通畅,无血尿,辅助检查示前列腺肿块体积缩小,临床疗效突出。
中医特色在于辨证论治,取得疗效的精髓在于方药配伍。中医古方配伍精妙至今仍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虽然中医没有前列腺癌这一病名,但临床各医家在诊疗中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谨守病机,随证立方,极大地扩展了中医古方的治疗范围,使中医古方治疗前列腺癌取得了令人满意且安全可靠的疗效,充分显示了中医治疗前列腺癌的良好前景。但也不乏一些问题,其一,目前中医古方多运用于前列腺癌晚期,主张带瘤生存,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主,没能发挥中医未病先防的观念;其二,前列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诊疗方案尚不完善,临床用药方面,应用最多的为补肾类药,但前列腺癌具有雄激素敏感性,有医家提出应慎用补肾阳药物[41],目前亦尚未形成统一共识;其三,目前中医古方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多数集中在对单一方的疗效探究,且存在古方疗效突出但临床应用较少的情况,缺乏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及临床应用推广。
综上,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仍处于探索期,今后的研究中应秉承中医治未病理念积极寻求早期干预控制前列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辨证用药过程中不可拘泥于补肾阳药,可通过补脾胃之气达到以后天滋先天之功;在临床实践中对中医古方进行应用拓展,最终目的是学习长期以来的临床经验,不断丰富和拓宽临床遣方用药的思路,同时应当积极看待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治愈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