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珺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384)
后疫情背景下,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能力要求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趋势。现行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能否契合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为此,笔者所在院校开展了针对英语专业2021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得到了一些宝贵数据和建议。调查发现,在对课程设置整体满意的同时,10%的毕业生存在如下困惑:“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仍然不知如何迈出与外国人士交流的第一步”“如何应对英语中的俚语和行话”“如何做到精准表达,积极表达,灵活表达”“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纵观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确没有某门课程能够系统、专业地直陈上述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均属于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的交叉点,是传统课程设置覆盖不到的“盲区”。那么,能否创设一门跨界课程,专门针对能力培养中的“盲区”进行集中攻坚,有效实现校园与社会的能力对接呢?
布拉梅尔德的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为英语专业《能力+》课程的创设树立了新的课程理念,开辟了课程研究的新方向。该理论要求注重课程结构的整体性与交叉性,使得知识与知识能够紧密联系、互相渗透,这对教育成效的提高将有重要作用[1]。据此,《能力+》课程应紧密依托听、说、读、写、译等专业课程,形成对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取、高效衔接与及时补充。在巩固专业能力的磐石之上,《能力+》课程亟需注入社会因素,加强对社会能力的系统培养。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认为,应该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课程可以尽量利用最丰富的资源——科研、书本、社会经验以及与各门专家的个人接触等。因此,在《能力+》课程的创设目标上,应该实现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对接,强化学生作为社会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材料的选择上,应该注重多样化,并偏重于真实案例,从而最大限度地模仿真实的社会环境[2]。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还指出,要使课程的结构具有意义上的统一性,要以人文学科为主体,以问题为单元来设计课程;积极提倡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或者学习小组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来交流分享,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据此,《能力+》课程可以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针对语言技能、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培养上的“盲区”,分别开设内容相关的专题群,使之自成一体,又遥相呼应[3]。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应用“理论+仿真实训”教学模块,并把更多时间留给实训环节,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1∶2,促使课程在整体的、协作的教学活动中完成。至此,英语专业《能力+》课程的创设构思便呼之欲出了。
英语专业《能力+》课程可安排在三年级第二学期进行,每周2课时,16个教学周,总计32课时。通过调研历届英语专业毕业生初入职场时遇到的沟通、交流、经验方面的“盲区”和突发性事件,并参考后疫情时代对外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能力+”课程可设置“如何走出谈判僵局”“如何迈出与外国人士交流的第一步”“如何理解外国人士的‘Body Language’和‘Taboo’”等多个能力提升专题,每专题历时两至三周。
该课程旨在用最短的时间、以最有效的方式使英语专业学生对今后职场可能萌生的困惑和突发事件产生初步认识,做好心理准备,从理论上熟悉基本的应对方法和技巧;通过模拟实训,使学生将上述方法和技巧“内化”,形成自身的内在修养和素质——处变不惊、从容自信、擅于沟通;使学生充分拓展专业知识,提升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能力揭开英语语言的面纱,感悟出蕴含其中的文化、思维和处事方式,并将英语专业知识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从而沉着淡定迈入职场。
鉴于此课程教学目的特殊性,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
1.“能力+”专题的组织与课时分配
传统意义上,英语人才需具备过硬的语言技能和表达能力;而如今,英语人才还必须具备出色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能力+”专题的组织和排序(即课程教学进度)可针对上述各种能力培养中的“盲区”进行集中攻坚,把传统课程设置中照顾不到的特殊情况考虑进去。针对语言技能培养上的“盲区”,可开设“如何应对英语中的俚语、习语和行话”“如何解读并应对英语中的委婉语”“如何避免和克服‘中式英语’”等专题;针对表达能力培养上的“盲区”,可开设“如何做到精准表达”“如何做到积极表达”“如何做到灵活表达”等专题;针对心理素质培养上的“盲区”,可开设“如何迈出与外国人士交流的第一步”“如何走出谈判僵局”“如何运用心理战术取得谈判成功”等专题;针对应变能力培养上的“盲区”,可开设“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如何解读并应对外国人士的‘Body Language’和‘Taboo’”“如何交换立场”“如何说服他人”“如何做出让步”“如何达成‘双赢’”等专题。
每个“能力+”专题的平均课时是6课时。如何安排这宝贵的6课时呢?鉴于实践类课程的特殊性,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实践环节。理论讲授2课时,模拟实训4课时。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为1∶2。
2.教学重点与难点
由于本课程以学生能力的提升为基本教学目标,每个专题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但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理论讲授环节,教师需将下述问题作为教学重点:本专题(或今后一个阶段的专题)旨在提升英语专业学生何种类型的能力(语言技能/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传统课程设置在此类型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具体到本节课程,探讨的能力点是什么(What);为何要探讨此能力点(Why);如何提升此能力点(How)。教师需将下述问题作为教学难点:如何提升此能力点。教师应设身处地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扬长避短,从而达到能力要求。
在仿真实训环节,教师需将下述问题作为教学重点:仿真实训的仿真程度和难度系数。教师需将下述问题作为教学难点: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组织,调动其积极性,使之以最佳状态投入实训中去;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之发挥聪明才智,主动发现问题并恰当解决问题;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启发,使之体会到各种能力的融会贯通,甚至感悟到所有能力在英语人才身上的集中体现——专业性、全面性和可达性。
3.课程组织与学习方式
据以上对教学重、难点的分析,该课程在课堂组织方式上可参考如下模式:
(1)基础模式:调查问卷/心理测试——以学生个体为单位,暴露其能力、性格特点。
案例分析——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总结报告——以学生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的点评完善解决方案,撰写分析报告。
(2)拓展模式:竞赛——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单位,展开多种形式的能力竞赛,以赛促学。
辩论——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就某案例中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辩论,以辩促学。
情景剧——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就某专题排演情景剧,以剧促学。
同样,各模式之间的关系不是僵硬、一成不变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教师可将其灵活应用于各个“能力+”专题的教学过程中,具体操作方法即将在下文的教学实例中体现。
本节将针对应变能力培养上的“盲区”,以“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专题为例,系统介绍理论讲授与仿真实训(2+4)的教学组织全过程。
1.理论讲授2课时(90分钟)
(理论讲授)课前:
——要求学生搜索互联网或查阅书籍,寻找跨文化交际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要求学生搜索互联网或查阅书籍,在一周内最大限度地丰富跨文化交际知识。
(理论讲授)课中:
STEP 1:导入
A.介绍今后某个阶段将围绕提升应变能力来组织专题教学。
B.检查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导入本专题——“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STEP 2:跨文化交际测试(英文版)(Cross Cultural Quiz<English Version>)
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进行跨文化交际测试(Cross Cultural Quiz),涵盖餐桌礼仪(Dining Etiquette),名片(Business Card),跨文化谈判(Intercultural Negotiation)等各个方面,甄别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强弱。
STEP 3:明确“What?”“Why?”and“How?”
对测试中集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发掘成因,尤其使学生体会到什么是跨文化交际意识(What);为什么要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Why);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How)。
STEP 4:回顾总结课上内容
STEP 5:布置课后作业
2.仿真实训4课时(180分钟)
仿真实训是《能力+》课程的灵魂和核心,而“能力”只有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以真正的“提升”。因此,案例教学是最佳的教学组织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组织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如竞赛、辩论、情景剧等,寓学于乐。
(1)仿真实训1、2节(90分钟)
课前:
分发给每位学生统一的材料,材料是四个跨文化交际案例(英文版)。分组,每组四至六人,每组指定某一特定案例,要求用英语作案例分析(Case Analysis)。
课中:
STEP 1:某一组用英语作案例分析(可做PPT、板书等),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STEP 2:其他各组用英语提出质疑、补充、建议或备选方案。
STEP 3:教师点评。
重复STEP 1、STEP 2、STEP 3,直到四个案例全部点评完毕。
STEP 4:布置课后作业——总结报告。以学生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的点评完善解决方案,撰写英文分析报告。
(2)仿真实训3、4节(90分钟)
教师组织跨文化交际能力竞赛/辩论/情景剧,点评,对本专题进行回顾总结。
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学创新课程,《能力+》课程的创新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构思新,模式新方面,而应更深入地体现在对当代前沿思潮的解读和践行上。现如今,文化自信和创新创业引领着教育界的时代视域,这些时代最强音在《能力+》课程中应该贯穿始终,得到最淋漓尽致的诠释和释放。
在文化自信理念的引导下,《能力+》课程应致力于充分结合英语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在理论和实训环节润物细无声地注入中国元素,以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理论环节,应加强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以突出中华文脉的博大精深和宽广内涵[4];在实训环节,应有意识地选择彰显中西文化差异的典型案例,以从案例分析中感悟中华文化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唯有如此,才能于潜移默化之中逐步推进学生作为中华文化传播者的决心、信心和恒心。
在创新创业理念的指引下,《能力+》课程应致力于及时更新不断更迭的能力“盲区”,及时开辟新的“能力+”专题,以顺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要求,跟上时代的脚步。在理论环节,应加强对自主创业的起步指导,融入最新的创新创业理论和社会动态信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实训环节,应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适当向线上活动倾斜,以培养学生在后疫情时代使用云平台、大数据和线上工具的能力。实训也可与“互联网+”大赛、大创项目相结合,以赛促学,以研促学,充分调动校内、校外资源,形成联动机制。
英语专业《能力+》课程作为后疫情时代的教学创新,要求教师成为指导者,身负双重身份——既是班集体的一员,又是教育职责的践行人;要求教师成为激励者,鼓励全体成员集思广益,承担各自的职能,对集体和自己做出贡献;要求教师成为指示者,指引江山,指点迷津,引导集体做出决议;要求教师成为暗示者,启发智慧,启发无限可能,启发集体做出决策;要求教师成为执行者,忠实地履行集体做出的决议和决策,使理想变为现实。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绝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