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资源生长价值 支持幼儿经验扎根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研究和实践

2023-03-22 09:44
好家长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研幼儿园资源

文 黄 萍

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的内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是一个以促进幼儿经验建构为内在目的的过程。尽管课程资源往往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是进入课程行动体系时,将超越对日常生活的复制,成为促进幼儿经验延续、拓展、深化、提升、改造或重组的条件。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要将课程资源转变为课程内容,引导幼儿利用资源“学”起来,本文阐述了我园近三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一、资源多元化开发,让课程实施从平面走向立体,建构“真”环境

在推进课程游戏化进程中,资源建设日趋突显,课程与资源两者形成了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幼儿园应根据实际情况,统筹整合各类课程资源,构建“真”环境,最终为形成循环式的课程开发与利用提供保证。

(一)园内资源梳理重组化

一是“清”园内种植类资源。我园共有占地面积12 183 平方米,绿化面积3 700 平方米,幼儿人数为223 人,人均面积较为充足。在新园建设之初,我园就规划了面积为200 平方米的“开心农场”种植区;接着,在实施“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开展种植课程的实践研究”“基于生态博物馆理念生发园本种植课程实践”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又在园所西侧开辟了面积为180 平方米的“乐田”种植区,为幼儿种植类资源的探究创设平台。我园发挥地处农村的优势,根据季节、植物生长特性的不同情况,对本地区适宜种植的植物进行梳理和筛选,形成种植资源网络图,引导幼儿主动探究植物生长的秘密,了解不同季节各种植物的生长变化,将园内种植资源利用最大化。

二是“理”园内其他类资源。我园对现有资源做好盘点与审议,多维度地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在园内种植资源的基础上,我园对现有的绿化资源及其他可利用资源进行分类与筛选,逐步形成一种共识:幼儿园一人一物皆资源,一花一草皆课程。幼儿园每处场景都应被合理利用,形成园所其他可利用资源库。

(二)园外资源优选生活化

一是“盘”资源生活圈。园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拓展了园所课程资源的范围,丰富了园所教育活动的内容。园部课程核心人员先结合园所地域特点,通过实地寻找,不断积累原始的地域资源,再将其分类、整合,逐步开发三公里范围内的生活圈。另外,园部课程核心人员建立协作共同体,以幼儿园为主,以家庭和社区为依托,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全面、具有自然特色的园外阵地。

二是“构”资源行动图。园外资源库形成时,教师开始实地走访周边资源,做到“眼中有幼儿,心中有课程,脑中有理念”,不断增加、筛检、拓展资源,从什么样的资源、资源有什么、可能发展经验指标、可能会开展活动等方面,加强园本化课程资源建设,使积累的资源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需求,更贴近游戏化。在资源开发中,我园基于儿童立场,始终关注幼儿当下的兴趣、需求和存在的问题,让资源成为“活”资源,让资源走进班级和具体活动中,为教师所用,最终形成“课程资源五部曲”,即搜集潜在资源、判断教育价值、进行资源整理、加以开发利用、促进幼儿发展。

二、互动交流问题化,让课程推进从热闹走向高效,实施“真”管理

课程资源存在的价值在于利用,即将其转化为课程的要素,为课程实施提供保障。在转化过程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效益。

(一)调查,了解问题开展需求

近几年来,我园在园部专题教研工作中,始终将教师的问题需求放在首位,通过拟定问卷菜单、问卷星在线调查等方式,帮助教师释疑解惑。调查发现,游戏和课程的组织实施占比相对较高。为此,我园围绕“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主题开展专项教研,根据教研方向确立每月专题研究重点,通过专题讲座、问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助推教师提升课程生发水平。

(二)对话,深入问题解决本质

在资源建设和课程开发中,我园尽可能搭建互通互动、借鉴学习的交流平台,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我园通过级组小教研、园部大教研、课题组教研、项目组教研等多元化平台,利用网络交流的媒介、案例分享的互动、头脑风暴的教研、课程故事的分享,灵活解决资源建设中的共性问题,采取最适宜的方式解决个性问题。

(三)分享,梳理问题实施路径

在日常教研的跟进与分享中,我园定期开展每月课程故事分享、学期课程故事评比等活动,通过呈图片、讲故事、谈体会,让教师分享成功经验,促进课程园本化向班本化发展。在课程资源建设中,我园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明确三个转向:由追求新鲜转向幼儿需要,由追求热闹转向心灵浸润,由追求精致转向朴实简约。

三、弹性生成灵活化,让课程内容从教材走向幼儿,开展“真”活动

在“教育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等理念引领下,幼儿园课程已由原来的教师预设向师幼共同建构发展。教学活动方案也由原来的“严谨设计、严格执行”,向“弹性设计、灵活执行”发展。我园立足“三度”,尽可能从园内外的现有资源出发设计活动,即课程组织的难度、与主题的密切度、幼儿的关注度。

(一)创设满足我的“学习场”

课程资源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础,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发展。例如,大班种植地在新学期有了新变化。为此,教师组织幼儿与种植地互动,大家左看看、右摸摸,三三两两讨论着:“地变大了,以前的箱子没有了”“地里有很多树,这个树枝有些扎人、还有很多篱笆”……随着幼儿的发现,划分设计种植地的活动开始了。在幼儿前期的商讨与准备下,25 名幼儿分成6 个小组。如何将分到的一大块地分成6 块?教师及时投放相应材料、支架,调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建构区摆一摆积木、在美工区划一划沙盘,让幼儿通过实操模拟分地,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发展。

(二)建构适合我的“参与场”

幼儿园课程建设是梳理、审议、积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成为课程建设的主要部分,资源建构由教师支配向幼儿执行转变。例如,在主题活动“拥抱冬天”中,幼儿了解人与动植物的过冬方式,围绕“天气很冷,我们该怎么过冬”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讨论在,“暖棚”走进了幼儿的话题,成为幼儿关注的新焦点。基于前期家长信息调查,教师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一起建造暖棚:展开塑料膜、裁剪塑料膜、两边拉拉紧、压上大砖头,同伴合力建造暖棚。

(三)共同聚焦我的“活动场”

幼儿是活动的主人。他们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游戏资源,参与各类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我园根据“童梦书屋”调查结果,采购一批幼儿喜欢的新书。幼儿想在班级开展借书游戏,“借书”成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由于地处农村,幼儿不方便去市图书馆体验。通过了解得知,我园周边有社区图书馆。为此,教师带领幼儿前往社区图书馆参观。在工作人员介绍下,幼儿对图书馆有了初步的了解。幼儿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表征的方式进行记录。

(四)支持提供我的“需要场”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升,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实施中,我园注重时、空、人、物的充分利用,让幼儿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喜悦、收获快乐,体验成功。教师积极探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从幼儿园与家庭两个层面,增强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例如,防控期间,家长无法入园,幼儿每周要将被褥自主带进园内。为了解幼儿自主带被褥来园情况,教师制作了《幼儿拿被褥观察表》,对幼儿拿被褥的方法进行统计,从而聚焦两个问题“你是怎么拿被褥的”“你为什么这样做”,组织幼儿交流、分享。由此可见,幼儿是积极的学习者,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强化幼儿自由、自主地与环境的互动功能,积极参与资源建设的管理和运用,让幼儿园成为幼儿乐意参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想象的有效载体。同时,课程资源在此过程中形成三大场域:尊重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探究,使其成为“探究场”;听听幼儿的心声,搜集幼儿热点问题,鼓励幼儿尝试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寻答案,使其成为“问题场”;儿童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其认知、情感、交往、表现等融为一体,使其成为“情意场”。

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条件。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建设、管理和推进,应从幼儿学习特点出发,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宗旨,为教师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性提供支持。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能够促进每一个幼儿有收获、每一位教师有思考、每一所幼儿园有发展。

猜你喜欢
教研幼儿园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我爱幼儿园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欢乐的幼儿园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资源回收
爱“上”幼儿园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