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华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纲领,以其严密的科学性与逻辑性阐释了其深厚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过程中,随着各民族的汇聚、交流、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在此过程中逐渐苏醒、发展和巩固。在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只有保持各民族的持续团结、社会的持续稳定、国家的持续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汇聚力量,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作为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主阵地,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对于高校的民族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只有深入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把握新时期高校民族工作的新特点,才能不断推进这项工作持续稳定的发展。
梁启超先生在1905年发表的《中国历史上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此后,“中华民族”这一存在数千年之久的自在实体开始逐渐被广大中华儿女自觉接受,直到《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出来之后,歌词里提及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更是唤醒了广大中华儿女不畏强暴、殊死反抗的意志和决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之路深远而漫长。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四五千年,日日在化合扩大之途中,故精力所耗虽甚多,然根柢亦因之加厚。凡民族当化合进行期内,如动物之蜕其形,其危险及苦痛之程度皆甚剧。”[2]西晋末年,黄河流域及巴蜀盆地出现了“十六国”,其中大多数政权是非汉民族建立的,在随后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一直在统治集团中处于重要地位[3]。在经历了战乱、灾荒、迁徙等一系列的碰撞后,各民族之间开始了深刻的交流、交汇、交融,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柢得到了不断的滋养和巩固,由此所积淀的中华文化也展现出其兼容并蓄、包罗万象的强大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陈寅恪在谈及南北朝至隋唐历史时言及:“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4]因此,“中华民族”这一称谓在未出现之前,并不是抽象的,而是作为一个存在已久的实体,见证了历史前进的步伐。中华民族在近代面临着关乎生死存亡的至暗时刻,根植于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民族意识,迎来了共情,自此以后,“中华民族” 成为了广大中华儿女的共同依靠和共同关怀。不论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盛世欢歌的和平时期,中华民族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情感庇所和心灵家园。在全体中华儿女的戮力同心、守望相助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今天得到了发展与稳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载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支撑,以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归属感为纽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使命引导,体现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现实需要和总体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5]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的高承海副教授认为,从个体意义建构的角度来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心理过程或意识; 从认同角度来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民族观; 从情感维度来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国家认同[6]。中央民族大学青觉教授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在体认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基础上,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7]。西南民族大学郎维伟教授在“五个认同”基础上,列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意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危机感、尊严感、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8]。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身份认同感,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高校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聚集地,尤其是边疆地区的高校更是担负着培养各民族高层次人才、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与凝聚力等重要责任。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如教学工作、宣传工作、德育工作等领域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打造高校的民族特色、增进各民族师生之间的团结、推进高校教学理念的转变。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高校民族工作的总纲,必须加以重视和落实。
首先,新时期高校民族工作所面临的难题是学生的认识能力不足。当代大学生群体主要集中在“00 后”,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较为强烈,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倾向于互联网,因此该群体更容易接受个体自觉意识。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虽具备民族特色,但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往十分有限。对于彼此之间的了解更多的是集中于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而非通过实际的交流。长期持有封闭的心理使得各民族学生增进彼此了解的方式较为缺乏,过程也较为艰难。
其次,高校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有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停留在口头宣传,也不是强行灌输的“文字沙化主义教育”,而是需要探寻多条途径、开辟多个维度多管齐下地进行,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心理上的认同。但在实际过程中,高校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停留在理论宣讲阶段,并未过多地落实在教学过程和德育过程当中,也少有组织促进多民族学生相互交流、促进彼此认识的相关活动。因此在该层面,高校对于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是较为匮乏的。
最后,在网络监管和舆情处置方面较为松懈。当今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时,时常会抱以猎奇心态。部分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就会利用学生历史认识的局限性,推送一些和国内主流价值观相悖的文章或视频内容,例如一些博主推送带有强烈“大汉族主义”或“地方民族主义”色彩的历史博文,或是宣扬种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文章或视频。更有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某一热点事件,大肆鼓吹煽动,企图以此来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针对这些情况,相关舆情处置部门不能很好地应对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误区。
1.明确目标导向,强化各领域渗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此为工作导向,并强化其在各领域的渗透融合。首先在教学领域。边疆地区高校应当立足于自身的定位与特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落实在教学过程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教师将不同民族的学生进行整合分组,在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协作能力和求知热情,增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其次是在团学工作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自行组织开展相应的团学活动,扩大其覆盖面,使各民族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较好的体验,并以此来增进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融入“各民族同学一家亲”的理念。在组织主题团日的活动中,可以设置相关的主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在校园文化艺术节设置具有民族特色的展览或互动项目,让学生认识各民族的节日、服饰、音乐等等,在开拓学生眼界的同时,让其主动去感受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最后在德育方面。要注重在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效组织灵活多样的德育活动。例如在形势与政策相关的课程中,根据课程安排,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纪录片,并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真情实感。教师也可以组织集体活动,安排不同民族同学之间通过不同形式的集体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
2.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与引导
将高校民族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法制化管理,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高校的民族工作中,高校应当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校规校纪的制定和完善,依据校规校纪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应树立“引导为主,惩治为辅”的理念,做到“有规章制度可依,有纪律要求可查”,同时加强学生对于校规校纪的学习,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引领,提高学生的政治站位,要求学生无论在网络世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要慎言慎行,不发表损害国家利益和学校形象的言论,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
3.建立评价机制,确保扎实推进
在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中,不仅需要配套的理论依据和实现路径,更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可以根据教职工和学生分为两类进行构建。针对教职工的评价机制可以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对教师的民主评议、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测评分数以及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就业率或升学率等进行构建。针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可以根据学生在团学活动日的参与情况、形势与政策课程分数、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等指标进行评价。在完善相应的评价指标后,还需要制定相应分值,由教学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跟踪评价,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工作能够持续稳步的推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不仅是在校园内部进行的,更是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近年来,国家为改善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人才分布不均衡等状况,大力发展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援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真正做到56 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能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发展红利。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和校内实践活动中,更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高校对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做实做细,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制定相应的实践目标,使工作开展层次更加分明。在大一大二阶段,高校可有序组织学生进入当地博物馆、文化馆参观考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让学生亲临历史文化氛围中,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演变过程,感受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的漫漫长路。在大三大四阶段,高校可组织学生奔赴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习,让学生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领略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在工作实践中养成稳重、实干的性格,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坚实基础。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资源的整合不仅是高校需要抓的工作,更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活动,应更加注重各层次、各行业、各维度的联动。当地统战部门应当给予高校一定的支持性合作,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关心的痛点,适时召开宣讲会,为大学生指明社会实践方向,鼓励学生参与“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等项目,使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
近年来国家对于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双循环”发展理念的提出,对于边疆地区产业升级和补齐经济、交通、人才等方面的短板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吸引人才支援边疆建设,国家出台大量利好政策,不断关注劳动力流动,解决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的重大关切,下大决心为边疆地区留住人才。在利好政策的引导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大量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产业升级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当打破学生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固有的认识,引导学生牢牢把握机遇,实现人生价值。
高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有利于大学生打破地域和文化方面的隔阂,积极主动地融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当多措并举,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同时,高校应当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明方向,厘清道路,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渠道。最后,高校应当理解吃透国家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所关注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积极为大学生投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出谋划策,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持续推进的过程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享受到各民族荣辱与共、团结一致所带来的发展红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线。新时期高校的民族工作所呈现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在这一背景下,唯有深刻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把握新时期高校民族工作的特点,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探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确保民族工作持续稳步推进,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