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伟华
顾名思义,家校共育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共同培育学生,护航成长。在教育中,家和校是有机融合、相互助力的关系。但在过去,一谈到教育,首先想到的是学校教育,好像教书育人的责任都在学校。这实际上是对教育的狭隘理解,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家庭教育处于偏位、不到位乃至缺位的状态。2022 年1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对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由此,家校共育得到法律上的认可和保障,这是家校共育理念深入人心的必然结果。
家校共育的核心是“共育”,它实际上是一门关系学,也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既要各安其位、各施所长,又要彼此交融、勠力同心。家校共育不是家长会、一两次简单的家校沟通就能完成的,它是建立在共同的育人目标之上的综合教育工程,它以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形的方式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顾明远先生指出,“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回归教育的本质”[1],那就是立德树人。做好家校共育,要把立德树人放在核心位置,要从共同育人的层面把握好五个关键词,即沟通、互补、信心、文化和赏识。
沟通、互补处于家校共育的基础层级,是“硬技巧”,是家校共育的显性表现;信心、文化、赏识处于家校共育的发展层级,是“软技能”,是家校共育的隐形桥梁。
沟通是家校共育的题中之义,没有沟通就没有家校携手,更谈不上合作育人。关于沟通,要关注三个方面的细节。
一是丰富沟通方式。家校沟通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个别非正式面对面沟通、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群沟通、电话沟通;还有一些少用但很有效的沟通方式,比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武汉市光谷汤逊湖学校(以下简称“光谷汤逊湖学校”)采取家访(线上教学期间,学校开展了“约会式家访”,即不上门访谈,约家长和孩子到小区门口聊聊天)、写信(校长坚持每年写一封致家长的信)、自媒体沟通(如通过管理、更新班级微信公众号,建立与家长间的有效沟通渠道)、写《家校联系本》和办班级报纸等多种方式推进家校沟通。
二是确保沟通时效。家校沟通和做新闻工作一样,要确保时效,过了关键的时间点,沟通就会缺乏效能。比如,有些班主任工作特别认真负责,放学后也乐于把学生留下来做个性化辅导。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没有事先沟通好,就会引来在外焦急等待的家长的不满和抱怨,从而让好事办不好。提前跟家长沟通,也是在出现较严重的家校矛盾时,明确家校责权范围,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一种必要措施。因此,当学生在校发生了突发状况或教师批评了学生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时,教师务必及时与家长沟通,并按学校相关程序上报。
三是提升“沟通温度”。沟通不是简简单单的、冷漠的信息传递,带一点“温度”会使沟通更有效。2021 年,笔者到新校区担任执行干部,刚开学时就发现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冰冷的距离感。学校一直倡导“有笑才有效”的理念,领导、教师都会主动与学生微笑交流。但是,新校区的新生面对我们的热情招呼却较为冷漠,冰冷的师生关系自然会导致冰冷的家校关系,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此后每一天,领导、教师坚持早迎晚送,问候和告别每一个学生。教育是以心换心的工作,付出就会有回报,经过一个学期,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长也自然看在眼里,感受到学校的真心和付出。
发挥家校各自优势,实现合作互补,从而达到最好的育人效果,这是家校共育的本质追求。
首先是理念互补。学校有学校的理念,家长有家长的理念,理念不同又不能很好地求同存异、实现最大程度的谅解和支持,往往就是家校矛盾的根源。光谷汤逊湖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平行分班,这不仅是体现教育公平的做法,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举措。但由于教育“内卷”,有些家长不理解甚至竭力反对,这实际上是家校教育理念不同造成的。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目标达成的关键在于学校的引领和指导”[2]。因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争取达成家校教育理念的互通,实现“家校一致”。比如,多次举办校级家长课堂,用生动的案例和数据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回应家长诉求,开展更加精准的分层教学。这些努力逐渐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是管理互补。没有一劳永逸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要在动态中调整,不断推陈出新。为了确保班级管理的效度,应该引入家庭管理的力量,形成合力,达到共治,实现共育。笔者曾在班级管理中设计了引入家庭管理力量的机制:如果学生个人月度量化积分低于一定数值,家长就需要带着学生用做家务、做社区志愿者等方式来弥补积分,这就通过班级制度的安排将家长引入班级管理之中,达到了共育的效果。
最后是资源互补。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特长,是一座丰富的教育资源宝库。合理用好家长教育资源,将对学校发展、班级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光谷汤逊湖学校开设“家长进校园,快乐伴成长”特色课堂。各班家长基于丰富的人生阅历、自身的专业和特长,精心备课,悉心传授,演绎了别样的多彩课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信心是家校关系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家校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前提和保障。在这里,信心是家校的“双向互动”,具有两层含义。
其一,学校和教师能给予学生和家长安全感,让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和教师充满信心。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安全需求是底层需求之一,如果这个底层需求得不到保障,更高层次的教育需求就难以实现。这份安全感主要来自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公正对待,同时也是专业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显著的教育成效带来的结果。
其二,学校和教师要相信学生、相信家长。成长中的学生有无限可能,具有不同行业背景的家长也有着不一样的教育优势。学校和教师要相信学生和家长,要对教育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和家长充满期待,则往往会收到预期的成效。比如,在面对学困生时,要始终保持信心,鼓励、帮助学生,不断加强家校合作,则很可能帮助其实现升学目标、改变人生轨迹。
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能产生隐秘而强大的力量。在家校共育中,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发挥文化的作用,就可以为有效的家校共育搭建一座稳健的桥梁,能够使家校“围绕着现代教育核心理念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构建一种新的服务型的合作关系”[3]。
从学校层面而言,明确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和文化内涵,构建生动的育人体系,就会为家校共育打开一个广阔的空间。光谷汤逊湖学校倡导“源教育”理念,其核心内涵是“尊重生命,适归天性,唤醒心智,以爱和赏识培育真的和新的人”,其哲学方法论是“回源头,找原点”,这是对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的社会诉求的呼应和实践。由于有了“源教育”理念的支撑和引领,教师在进行家校沟通、落实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理论依据、逻辑自洽,也容易引起家长共鸣,得到家长认可。学校从“源教育”出发,创设了丰富的校园节庆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和见证,形成了较好的家校共育氛围。
从班级层面而言,班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找到学科教学和班级育人的契合点,发挥学科育人功能,“一师一品”,形成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班级文化,这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会让家长受到感染而理解、支持班级工作。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曾发挥语文学科特色,创作了十几万字的教育童话和一百多首教育诗歌,用这种文学工具表达对学生成长和家庭教育的看法,并通过班级家长群和班级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分享给家长,从而用“诗性文化”在家校之间搭建了一座美好的桥梁,让家校之间保持一份美好的默契与理解,最终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赏识”不仅是对教师教书育人提出的要求,也是家校共育的灵魂。抓住“赏识”这个关键词,家校共育就会成功一大半。
首先,要认识到赏识的前提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家校共育。教育中的爱,就是爱学生多样多彩的个性、禀赋,爱他们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不能只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当师生关系充满爱时,家校关系也会被爱感染,拥有处处有爱的育人环境自然是家校共育最为理想的境界之一。
其次,要深刻认识“赏识”的内涵。赏识不是技巧性的、刻意的夸奖,它指的是教育者能够发现学生的天赋潜能、纯美品性,并发自内心地认可、呵护及栽培。古人所谓伯乐者、知己者,大概如此。用赏识之眼看学生,哪怕是“顽劣不学”的学生,也往往有天赋、特长和爱好追求。用心发现,大力鼓励,家校合力,正确引导,他们就会在个性发展中找到正确的成长之路。比如,曾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学生,让教师、家长都很头痛。教师发现他的运动天赋非常突出,就耐心做通其家长的思想工作,同时,结合学校各方力量,帮助这个学生走上体育特长发展之路,让他在个人特长发展中逐渐找到了自信、尊严和理想。
家校共育是一门关系学,它是科学也是艺术。做好家校共育,既需要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度的保障,也需要学校和家长围绕一个目标,奉献一颗真心,达成一份理解,形成一种合力,才能成就一个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