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嘉妮 殷 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青年精神世界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精神的滋养。伟大建党精神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以及自身建设史,依托高校思政课弘扬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2]具有重要的价值。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革命史和奋斗史的精神精髓,是高校思政课的宝贵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之中,意义重大。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篇就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3]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建党的伟大实践,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体现在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具体政策中,构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依托高校思政课开展伟大建党精神教育,一是有助于伟大建党精神从抽象走向具体,强化伟大建党精神的真实感,唤起青年大学生共情共鸣;二是有益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感受百余年来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岁月中的浩瀚、凛然乃至神圣,用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激发青年大学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责任担当;三是有利于塑造青年大学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价值观念,涵养青年大学生忠诚奉献担当的政治品格,进而自觉地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二》中写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4]新时代我国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国内外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持续蔓延,国内外敌对势力通过歪曲和否定中国革命历史,戏谑民族英雄和杰出人物,主张“侵略有功论”,为已被历史淘汰的旧势力评功摆好,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5]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的关键定型期,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成长道路中面临着各式考验、挑战,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分析鉴别能力,容易被一些不良思想误导和支配。利用高校思政课这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辉煌史,用鲜活的革命事迹引导其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和崇高信仰;另一方面,教师要用透彻的学理说服学生使其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来论证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科学性,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进而引导学生坚守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的主流、主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充足的信心和坚定的信念去抵御、回应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所谓“国之大者”,是指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大局、大势。[6]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一百余年来我们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一代代青年接力奋斗的结果。当代青年正是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在每个人负责任的基础之上,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及明天的美好前景都需要青年一代去创造。[7]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是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挺身而出奋勇向前扛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的重要力量。要将伟大建党精神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激励学生将报国之志转化为强国之行,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机械地将其强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当中,而是要深刻审思伟大建党精神对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准确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充分利用伟大建党精神中蕴藏的“人”“事”“物”“魂”等素材案例,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其应用价值,增强高校思政课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精神品格及价值追求,其具体内涵可以从知情意行四个层面进行解释。
在认知层面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石和根本,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诸路走不通的危急时刻,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之后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时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战胜了前进途中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有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守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抵制错误思想和不良诱惑,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
在行为层面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标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谁”的根本属性和“往哪去”的奋斗方向。“为了谁”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往哪去”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从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到领导中国人民历经曲折在艰辛探索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到引领中国人民锐意进取在解放思想中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到鼓舞中国人民砥砺奋进在破局开路中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目标。“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激励着青年大学生发奋图强、敢于拼搏、无私奉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建功立业。
在意志层面上,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意志和奉献精神的集中展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9]中国共产党人用顽强的意志淬炼了英勇不屈的坚毅品质,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鼓舞青年大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塑造了大学生的坚韧品格。
在情感层面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旨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磨难和艰险屹立不倒,主要是因为拥有千千万万忠诚老实的党员。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崇高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也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10]“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锤炼着大学生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厚植其为民情怀。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党在各个时期与人民团结奋斗英勇事迹的高度概括、凝练与升华,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1]需要结合高校思政课的特点,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有效发挥伟大建党精神思想引领、价值灌输和行为塑造的重要作用,增强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12],从而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
在明确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之后,需要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教育的丰富资源,赋能伟大建党精神教育。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体表现为人、物、事、魂四个方面。
“人”指的是革命战争中仁人志士和先进人物。幸福是千千万万的青年人奋斗出来的,是以数以万计英雄人物的牺牲换来的。若条件允许,教师可以邀请老党员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英雄,在可亲、可知、可感的榜样学习中激发其内心深处的共情共鸣,深刻体悟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讲述模范人物奋斗历程的纪录片,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在学习生活中不怕困难、刻苦钻研,敢于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出科学的价值选择。
“物”指的是革命英雄纪念馆、战争遗址、博物馆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红色主题实践活动,一方面引领青年大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铭记历史,深刻体味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更加认同我们伟大的祖国;另一方面帮助青年大学生澄清错误思想,坚决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腐朽思想,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并以此校准个人奋斗方向,将个人的“小我”融入社会的“大我”之中,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努力[13]。
“事”指的是革命先辈心系人民群众、为革命理想不懈奋斗的历史故事。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从积贫积弱、任人凌辱到物阜民丰、海晏河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教师在用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感人事迹厚植青年大学生的为民情怀时,需要在“独断”教育中引入“论证”,通过理性的挖掘、复杂的推理以及高深的提问,帮助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实现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进而真正理解、认同和实践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
“魂”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凝结的精神气质。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峥嵘岁月,一代代仁人志士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才使得中华民族在逆境中崛起、在磨难中重生。面对敌人的屠刀,陈延年回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面对敌人的酷刑,江竹筠回答:“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14]一个个视死如归的革命先烈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无悔誓言。思政课教师要结合丰富的伟大建党精神资源坚定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对历史厚重感的敬畏,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定力,帮助其在政治上、思想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和坚决执行者,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思政课是一门有温度、有情怀的课程,单纯依仗从理论到理论的单一说服往往难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融入具有感染性、共情性的精神文化,方能提升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要精准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价值,充分利用其中的育人资源,坚持知行合一、研学共进、显隐并举,从实践、课程和文化三个方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当中。
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价值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在全社会倡导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浓厚氛围之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统一,从知、情、意、行多个层面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蕴。首先,引导青年大学生形成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崇高信仰和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15]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理性选择,因此单单只有朴素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深厚理论的支撑,否则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动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状况,深入分析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度讲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有效引导受教育者进行知识建构,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在进行知识建构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去回应现实中的认知误区,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巩固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其次,引导青年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产生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指行为主体一旦对某件事物有了情,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相应的态度和行为。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形而上的特点,同时凝结在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故事当中。譬如夏明翰面对敌人,高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共产党人捍卫真理、捍卫共产主义信念,不怕流血、敢于牺牲的真实写照。教师通过讲好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让伟大建党精神从抽象走向具体,筑起伟大建党精神的真实感,唤起青年大学生内心深处强烈的共情共鸣,从而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最后,引导青年大学生践履笃行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还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大学生要加强实践锻炼,“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6]。理想信念属于价值观范畴,与实践结合越密切,就越有力量。有的人因为看见了才相信,有的人是因为内心相信用一生去实践直至最终看见,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青年大学生自觉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将深学和实干结合起来,将声音和足音联系起来,进而自觉地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
思政课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灵魂课程和主渠道,也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研学共进,发挥社会科学的优势,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真理,收集相关的网络影视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寻找其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契合点,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立体再现伟大建党精神。
一方面,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在讲述第一章中“高尚的人生追求”框题时,教师可以讲述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敢于与敌人动真碰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夺取伟大斗争胜利的事迹,让学生懂得“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引导青年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将个人抱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在职业探索中充分考虑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将泛化的选择具体化为与国家民族利益相一致的职业选择。
另一方面,教师在上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一章中的“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框题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讲解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爱国主义伟大实践案例,通过说理、共情、躬行等形式让抽象的理论得到事实的验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汲取伟大建党精神中的爱国主义营养,切实感悟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进而理解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以及如何爱国,最终将爱国主义情感上升为理性认识和信念追求,并转化为使命感、责任感,自觉成长为有情怀、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转变教学方式和手段,寻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最优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并积极与教研室的专家同行交流、探讨,学习其他教师们的先进经验,借助科研论文的撰写将所得所思所想进行内化吸收,最终将科研成果外化到课堂教学的实践当中,提高伟大建党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全程全方位全过程育人。”[17]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因时、因地、因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方面,通过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显性教育功能。譬如,在学校中开设伟大建党精神宣传专栏、建设伟大建党精神文化长廊以及摆放英雄人物雕塑,通过直接的视觉冲击促进伟大建党精神入脑入心。
另一方面,开展社团主题教育和网络宣传活动,发挥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功能。譬如,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开展红色革命影片展、征文比赛、文艺汇演以及快闪活动等,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自觉将伟大建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进行实践创新;也可以与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合作,开展党史讲解比赛、义务讲解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另外,还可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软件开辟红色资源学习专栏,实时推送党史知识、趣味问答、人物事迹、热点透析等内容,积极与学生进行留言互动,增强伟大建党精神在学生生活中的曝光率,引导学生将探索的兴趣点从具体人物事件转向找寻事件背后的逻辑,潜移默化中将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将其外化于行。
总的来说,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是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青春基因,具有凝聚意志、振奋士气的积极作用,对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利于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思政课堂,培育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