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凤玲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细节刻画是小说艺术的血肉,没有细节也就无所谓小说艺术。进行细节刻画就是要抓住生活中所发生的细微事件,并放到典型环境中进行烘托渲染。小说通常借细节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细节品读对人物形象鉴赏尤为重要。但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描写而忽视了很多不易被挖掘的细枝末节,造成了对人物形象的片面化理解。例如,在《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林黛玉由于被史湘云比作戏子而恼怒,并迁怒于贾宝玉。读到此处,学生往往会觉得林黛玉斤斤计较,不通情达理,却忽略了第二天林黛玉便跟史湘云和好如初所体现出来的宽容大度。这说明学生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够全面。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学生本该对人物形象的赏析充满兴趣,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形象赏析时往往给学生一个固定的答题思路,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首先表现为人物形象分析单一化。当小说阅读教学涉及人物形象品读时,教师往往通过让学生分析人物的细节刻画来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这种简单相加得出最终结论的教学方式固化了学生的思想,打击了学生对人物品读的兴趣。其次表现为缺乏对人物形象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人物品读的过程中模式僵化,往往把人物简单地归结为正面人物或者负面人物,这种方法体现了对小说人物共性的理解,却缺乏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例如,谈到林黛玉学生们想到的就是“多愁善感”,谈到王熙凤想到的就是“心狠手辣”,长此以往,限制了学生品读人物的想象空间。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而非代替学生去阅读。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打破当前的应试教育给小说阅读教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当前中学教材中的绝大部分小说课文是截取长篇小说中的片段,教师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也往往立足于选文的内容,在选文给定的情境中分析人物形象,这就容易造成对人物形象的片面理解,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在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时,学生们可以体会到林黛玉初入贾府的谨慎小心、心思细腻。但是,读过原著的同学不难发现,林黛玉的形象不仅如此。因为有了贾母的宠爱,并且和贾宝玉、大观园的姐妹们关系越来越好,林黛玉也表现出跟一开始完全不同的一面。在众人眼里,她开始变得任性、斤斤计较、敏感多疑、多愁善感,这些都是我们从选文中体会不到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等现实问题,学生对人物形象理解不充分、过于片面。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地还原人物最真实的形象,是需要教师探讨的重要问题。
1.人物语言刻画
语言可以传达人物的心声,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甚至还能达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如《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将其张扬的性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因此,在赏析人物形象时,教师要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语言的精妙,要抓住最能体现出人物性格的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同样是《红楼梦》第七回,对林黛玉的语言描写表现出了林黛玉小肚鸡肠的一面。原周瑞家的奉薛姨妈之命送宫花,本无先后之分,但是,黛玉知道最后才送给自己时,顿时不高兴了,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教师可以根据此处的语言描写让学生体会林黛玉的“敏感多疑”。当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了解林黛玉此时所处的生存环境。
2.人物心理刻画
心理描写也是小说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时常用的手法,心理描写较其他描写方法更能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用最直观的方式将人物最真实的想法直接展现给读者,而无需读者自己进行揣摩。《红楼梦》就多处对林黛玉的心理进行了刻画,如第二十七回的“黛玉葬花”。那日,因“闭门羹”一事,黛玉内心苦闷无比,写下了那篇有名的《葬花词》,深切地表达了内心的伤感。花开花谢本是自然景象,凋零的花朵都能引起林妹妹如此大的伤感,以至于感物及人,联想到自己悲惨的人生,可见林黛玉是怎样的多愁善感。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让读者身临其境,观她所观,想她所想,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形象。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形象赏析时要注重心理刻画的分析,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分析人物形象。
3.人物动作刻画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通过描述人物独特的行为表现人物的地位、身份和个性特征。同时,动作描写也可以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它是小说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人物赏析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注重通过细微的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如在《红楼梦》的第三回中,林黛玉去荣府拜见王夫人,只见黛玉进了屋子,老嬷嬷们便邀请黛玉去炕上坐,可是,黛玉细细打量一番之后,猜测着可能是舅舅贾政的位子,为了不失礼节,她考虑再三便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下。后来,王夫人再三邀请,黛玉才挨着王夫人坐下。可谓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由此可见林黛玉做事的小心谨慎,这些都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细细体会。
4.人物外貌刻画
肖像描写有以“形”传“神”的效果,达到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的统一,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它为读者提供了具体而感性的形象,是揭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内心秘密的重要窗口。《红楼梦》中就有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她有姣美的容貌、超群脱俗的才华,可遗憾的是,她生来便有不足之症,终日多愁善感、以泪洗面,最终含恨归西。这就是《红楼梦》中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林妹妹。通过分析外貌描写,我们可以体会林黛玉的病弱美,并且,这样的描写为林黛玉最终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在进行人物形象赏析时,情节分析也至关重要。只有将人物放在特定的情节中进行分析,才能将人物的性格全面、动态地展现出来。如在《红楼梦》中,能够体现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典型情节就有多处。从林黛玉从不逼迫贾宝玉考取功名可以看出林黛玉淡泊名利;从林黛玉称刘姥姥为“母蝗虫”一事可以看出林黛玉的尖酸刻薄;从林黛玉评价自己“不曾读过什么书,些许认得几个字罢了”可以看出林黛玉的小心谨慎;从林黛玉教香菱学诗可以看出林黛玉的热情温暖;从林黛玉“自在枕上感念宝钗”可以看出林黛玉的坦率真诚……种种典型情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人物形象。情节冲突往往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从典型情节切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我们在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整体,不能断章取义;做到多角度概括,不能以偏概全;要分清主次,不能主次颠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生活是小说创作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出现于特定的环境,环境可以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对典型环境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物的生存背景,更全面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环境分为个别生存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其中,个别生存环境是小环境,社会历史环境是大环境,个别生存环境是特殊环境,社会历史环境是共性环境,两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通过对人物的个别生存环境的分析可以了解人物所处社会的风俗习惯、社会现象,进而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审视人物的历史意义。通过了解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成因。家庭的变故使得黛玉不得不寄人篱下,因而,她时常感到自卑,多愁善感、郁郁寡欢,对周围的一切更加敏感。透过林黛玉所处的个别生存环境,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那是一个注重光宗耀祖、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男女不平等并且主张包办婚姻反对自由恋爱的社会。林黛玉具有反叛精神,追求人的价值和恋爱自由,这必难容于现实环境。最后,她不得不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我们通过将人物放于特定的环境中分析,就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历史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环境切入,把个别生存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相结合来分析人物形象。
个性化解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原有知识结构的不同,学生对同一篇小说以及小说中同一个人物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面对不同的声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读文本,对其中精彩或者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在学生完成了相关阅读后,教师可以安排特定的阅读课,引导学生共同对一篇小说进行分析。教师先和学生共同明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小说主人公的形象进行探讨。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对小说中的人物言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看法,也可以提出阅读时的疑问,并共同探讨、一起分析、互相解答,教师进行启发诱导。在对学生的看法做出总结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读后感和对人物的理解写成文章作为个人的阅读成果,师生共同评选出部分优秀阅读成果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初中阶段的绝大多数小说课文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有些教师反映,涉及人物形象分析时,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学生对完整的长篇小说原著的阅读情况不同,导致他们对小说中人物的认知不同,所以,在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学生的接受能力会有差距。因此,适时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小说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是提高小说人物形象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是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早期,很多著名的教育家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学习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整本书阅读”也越来越受重视,新改编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十八大任务之一,这些都为学生阅读完整的小说作品奠定了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分析了人物形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于原著进行整本书阅读,并对节选部分的前后内容进行讲述补充。例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作者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学生通过品读人物形象获得情感的共鸣,进行小说阅读教学要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进行人物形象解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学会将多种方法进行整合,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教学模式的僵化。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赏析人物形象,提高人物形象鉴赏能力,以达到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精神境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