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元/文
学校美育工作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1]。新时代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是新时代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时代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建设,是新时代大中小音乐美育工作系统化、条理化的首要前提,是当代音乐教育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重要使命。新时代大中小美育一体化工作,是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和践行学校美育的主体工程,涵盖中小学教育教学、高中教育教学、高等教育教学等学校阶段,贯穿学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的各学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新时代大中小美育一体化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音乐美育、美术美育、书法美育等众多工作领域,需要长时期不断努力。实施新时代大中小美育一体化工作,主要在于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等层面把握其目标,领悟其内涵,并从制度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育资源一体化、评价体系一体化等方面着手予以落实。
新时代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建设目标,关涉“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引领新时代学校美育人才培养方向,可以从宏观视角、中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等三个维度进行阐释。
(1)国家层面。其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合格的卓越艺术人才。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人们生活的节律与和谐,而音乐能在美育和美德之间建立内在联系,让人以最轻松、最愉悦的方式,学会自我控制,养成良好习惯,并懂得遵守秩序和法律。因此,在推进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过程中,必须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带领学校音乐美育工作改革创新发展,聚焦重点与难点问题,明确音乐美育工作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推进新时代学校音乐美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基本形成覆盖面广、形式多样、质量卓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音乐美育工作体系。推动新时代学校音乐美育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到2035年,初步形成形式多样、质量优良、普遍适用的中国特色现代学校音乐美育体系。
(2)社会层面。推进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是实现“完美社会”的愿景追求。而“完美社会”是以完美个人为前提的。培养一个“完美”的人,需要涉及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因此,必须统筹整合教师资源、学科资源、场馆资源,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制度建设,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共同推进学校音乐美育工作创新发展,形成以美育人的合力。从学校层面来看,落实五育并举、提升育人功能是新时代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学校是音乐美育工作的主战场,要加强音乐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等学科交叉融合,促进音乐美育学科创新发展,打造主线贯穿、循序渐进的大中小音乐教材体系。严格落实国家政策,开齐开足上好音乐美育课,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培养体系,普及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纵深推进音乐美育评价改革。
(3)个人层面。要提升学生审美情操,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优良审美情趣和正常审美能力的人。因此,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一方面,要做好优秀、经典音乐作品的遴选工作;另一方面,在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及创造美的能力。
对新时代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内涵进行探讨,是学校音乐美育工作的出发点。
首先,要继承我国“乐”教的美育传统。我国西周礼乐制度的乐教活动中出现的“乐”,在当时已作为一门学科,以独立的知识体系进入教育系统、意识形态系统,显示出人们对“乐”之美的认识和思考。秦汉以降,虽然一般意义上的美学教育在官方教育系统中不复存在,但具有学科意义的“乐”的概念体系却一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始终保持着其学科性。进入新时代,国家召唤具有完美意义的人作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而新时代学校音乐美育赓续中华“乐”教之精髓要义,必然成为大中小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起培养五育并举的卓越艺术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
其次,要借鉴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工作的已有研究成果,即要强调运用纵向与横向的双向视角展开工作。纵向的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以音乐美学的个体生命历程理论为基础,强调从小培养个体听觉、感觉、情感、知性、意志、行为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个体心灵的审美感受力,构建个体从发现美到创造美的成长历程。横向的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以心理学的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环境对个体审美体验、情感教育、生活美学及人格涵养的影响,体现着学生对遵循“美的规律”的审美追求及对人的本质力量与自身价值的追求。实施大中小音乐美育课程与教材的目标、内容无缝衔接,要求学校教育各学段必须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审美特点,各级各类学校要把音乐美育实践工作整体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突出年龄层次对浓郁的音乐美育公共空间、审美氛围和艺术场的要求,让学生亲近美、体验美,受到美的滋养和情感激励,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实现学生年龄差异性与审美体验能力递增相统一。
新时代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措施,是音乐美育工作的核心所在。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立足于新时代学校素质教育事业,内容虽然庞杂,但其多表现在制度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育资源一体化以及评价体系一体化等方面。
制度一体化是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的组织保障。音乐美育工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能够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落实,确保学校美育工作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同向同行,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同向同行。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一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于2015年和2020年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旨在以国家制度为指南,全面引领和统筹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这些文件精神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美育工作内容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政策体系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构建了“四梁八柱”,并进行了初步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然而,目前缺乏具体的政策制度对音乐美育工作各学段之间如何衔接进行规定,这使得大中小音乐美育工作过程中各自为政现象突出。特别是当前面临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的短板,需要在推进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进程中予以统一规划和整体协调。
音乐教材一体化是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的坚实基础。当前的音乐教材存在四个问题。
(1)各学段音乐课程标准的修订标准不同,音乐课程目标设置的整体性和明确性尚需统一和完善;(2)各学段音乐美育教材内容重复的现象突出,纵向衔接不足,与学生年龄、身心成长特点不符;(3)各学段教学方法创新不够,教学评价方式亟待完善;(4)单一纸质化教材居多,多媒体教材较少。
因此,音乐教材一体化应做到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定位音乐教材建设的新坐标;筑牢音乐教材建设的实践根基,打通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标准的一体化;把握音乐教材建设的根本旨要和内在规律,推进大中小学各学段的纵向衔接与音乐教育教学的横向配合;推动音乐教材数字化工作,做好一体化、立体化的教材研究和出版工作,推动音乐教材建设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规制走向赋能、从单一纸介质走向多媒体融合;构建大中小学音乐教材一体化的规章制度,实施管理、办学、评价三要素分离;基于下放管理和为基层服务结合的教材建设新思路,体现“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音乐审美体验+音乐专项特长”的教材特点,形成各学段音乐课程目标清晰、内容体系完整、凸显中华美育精神的音乐美育教材体系。
音乐教育资源一体化是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的战略支撑。资源配置理论认为,将社会拥有的各种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就能节约资源,并带来巨大的教育效益[2]。因此,合理配置音乐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正公平成为发展音乐美育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包括教师资源、社会资源、学科资源等在内的音乐教育资源,还无法满足学生音乐审美艺术实践需求,无法满足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要整合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开展音乐美育实践活动。统筹整合教师资源,鼓励东西部地区、城乡地带共建、共享音乐教育优质资源,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相关音乐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鼓励优秀音乐文艺工作者等人士到学校兼任音乐美育教师,推动实施音乐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统筹整合场馆资源,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音乐美育课程,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将音乐厅向中小幼学校有序开放,挖掘音乐厅、剧院的社会服务功能,组织学生在剧院、音乐厅现场观看音乐剧、歌剧。建设一批高水平音乐学科创新团队和平台,整合音乐学、美学、教育学等学科资源,加强音乐美育基础理论建设,建设音乐美育工作高端智库。
评价体系一体化是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指标。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大中小音乐美育评价体系一体化工作中,要切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教。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把握学校音乐教育的育人导向,坚持以优秀的音乐作品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准融入音乐课堂教学、音乐课外活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和音乐教育教学全过程,突出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把各学段学生学习音乐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音乐美育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全面实施大中小学生音乐艺术素质测评,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客观、公正的大中小音乐美育一体化工作的评价体系,共同营造音乐美育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
引用
[1] 郭声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一部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J].美育学刊,2021,12(01):1-7.
[2] 卡诺伊.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经济学[M].杜育红,译.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