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小俊 王亚文
本科生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这个问题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因为这是学位制度的要求。抛开制度要求不谈,这个问题也确是不少同学疑惑的——多数人将来并不从事学术事业,为什么毕业还须写一篇学术论文?
这涉及本科学习的定位。不妨回望历史,看看古代的书院。大致而言,书院有专门应对科举考试的,相当于现在的培训机构;也有以学术研究为主业的,与现代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比较接近。后一类书院中,从事学术研究的主体,一是山长,二是生徒。山长自然是职业学者,生徒在书院学习阶段,也可算作宽泛意义上的职业学者。他们产出的学术成果,主要形式就是“论文”。例如晚清成都尊经书院刊刻的《蜀秀集》等课艺总集,收录了杨锐、廖登廷、宋育仁、傅世洵、丁树诚等生徒的作品。书院职业学者的经历,是这些生徒学术生涯和社会生活的起点①鲁小俊:《清代书院的职业学者及其贡献》,《人民论坛》2019年第22期。。由此来看,现在的本科生与书院生徒一样,也可算是职业学者。职业学者从事学术研究,并以毕业论文作为阶段学业的一项总结,自是应有之义。
从篇幅上讲,除去研究综述、思路方法、参考文献等部分,本科毕业论文的主干体量,与目前主流期刊上的论文大致相当。而一篇优秀的本科毕业论文,也是应该达到期刊发表要求的。因此,我们可以期刊论文为对标对象,看看什么是好论文。大致说来,好论文应当有所创新、能够推进学术,具体的创新点,或在观点,或在资料,或在方法,或在角度。
一些长期被接受的学术论断,往往有其产生的特殊语境。时过境迁,这些论断是否还能成立?最初语境与今日语境,其间有怎样的差异?这些问题值得审视。一篇论文,若能揭示已有论断的偏颇或失误,或对最初语境作“了解之同情”式的阐发,或在新的学术语境中重申已有论断,都是有价值的。
例如,李白是古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这早已成为共识。而这样的共识能否成立?刘宁《李白是浪漫诗人吗?——反思中国20 世纪对李白的浪漫主义解读》(《文学遗产》2008 年第3 期)指出,“李白是浪漫诗人”这一论断,主要是受到欧美浪漫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浪漫文学经验和浪漫主义批评视角,对于理解李白诗歌艺术有积极意义也有局限性。此文重新检视看似理所当然的论断,可以说是以观点见长的典型案例。再如,古代小说研究中有索隐一派,尤以《红楼梦》索隐最具代表性。主流的意见认为索隐派捕风捉影,多无实证依据,研究方法也漏洞百出。温庆新《“微言大义”与古代小说评点的索隐阐释》(《中国文学批评》2022 年第3 期)则认为,“微言大义”式索隐促使小说文本信息得到意义无穷的长时段、多角度阐发,是一种具有显著创造性见解的阐释模式。此文揭示了索隐阐释的正面价值,对于重新认识古代小说批评具有启发意义。
强调以观点见长,倒不是鼓励“反弹琵琶”。无论是观点翻新还是重申旧说,仍以言之成理为要义。例如,鲁迅“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说,早已成为小说史的一个常识。但由于唐代小说自身的丰富性,更由于古代小说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这一命题仍有商榷的空间。有鉴于此,由刘勇强主持,陈文新和程国赋做过一次对话《“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对吗?》(《光明日报》2016 年4 月28 日第16 版)。陈文新认为这个命题不能成立,程国赋则认为只有这个命题才与唐传奇的卓越成就相称。陈、程对话的价值不在于观点的“正确性”,而在于具体的剖析、阐释、论证。换言之,观点只是表象,其间的问题意识、论证思路才是论文写作的要义。
写论文往往会用到两种材料,一种是常见的,一种是稀见的。说到以材料见长,也许有人会认为,只有使用稀见材料,包括新发现的材料,才算有所创新。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稀见材料或者新材料,固然可能会提供新的学术生长点。但新材料的发现可遇不可求,稀见材料用多了也就成为常见材料。从常见材料中发现新问题,应该是学术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这方面的实践,可举《儒林外史》人物原型研究为例。近年来,郑志良、井玉贵、叶楚炎等学者,发掘了不少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新的发掘,当然要靠材料的支持。而材料来自哪里呢?有时候需要依靠稀见材料,如叶楚炎《新见〈怿堂诗钞〉作者与吴敬梓关系考论——兼论〈儒林外史〉人物原型》(《文献》2019 年第2 期),重点利用的是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怿堂诗钞》,由此发现余夔的原型是涂逢豫。但更多的时候,这类研究所用的是常见材料。如叶楚炎《权勿用原型为全祖望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荀枚原型为袁枚考》(《明清小说研究》2019年第3期),其中重点用到的全祖望的材料、袁枚的材料都比较常见。为什么常见材料中也能够发现新问题?这得益于对小说原著的细读,也得益于对诗文、方志等史料的涉猎。最关键的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知识点之间发生了碰撞和连接。
以材料见长的论文,如果能有所“升华”,即不仅讨论具体问题,也揭示其中的规律或价值,论文往往更有指引和示范意义。仍以《儒林外史》人物原型研究为例,郑志良《〈儒林外史〉的人物原型及其意义——以蘧公孙、赵雪斋为中心》(《中国文化研究》2017 年第1 期),在考察了几个小说人物原型之后指出,原型研究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构思艺术,诸如空间挪移、时间明暗、删繁就简、虚实相映等等。这样的“升华”,对于论文的信息含量是很有价值的扩充。
即便是考证人物生卒年,这种看起来一是一、二是二的论文,也是可以“升华”的。考证生卒年,往往只是厘清了一个或若干具体问题,而且多是小问题。写这类论文,当然是有价值的,澄清事实本身就是价值。而如果能在考辨事实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这篇论文就更有价值。例如陈庆元《明代作家徐生卒年详考——兼谈作家生卒年考证方法》(《文学遗产》2011年第2期),在考证徐生卒年的基础上,总结出考证原则和方法:首先,必须重视作家本人作品的证据;其次,是作家友人作品的证据;其三,是版本的证据;其四,“正史”和其他史料的采证,必须加以辨证。又如朱则杰的《〈清诗考证〉前两编订补——兼谈人物生卒年研究的若干问题与方法》(《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提到的“人物生卒年研究的若干问题与方法”,涉及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数据库建设等多方面。这类以材料见长的论文,既考辨、梳理基本事实,又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问题,其写法值得借鉴。
毕业论文通常有一个版块,要求写出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就古代文学方向而言,常用的有基于逻辑学的方法、基于历史学的方法、基于现代科技的方法等①李浩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219-273页。。如果采用的研究方法具有开拓性,或者用常见方法得出了新的见解,这样的论文也很有价值。
例如,《红楼梦》研究中有个分支叫做“曹学”,专门研究曹雪芹及其家世。过去研究曹学主要依靠的是纸本文献,“大数据时代”涌现了海量的电子文献资源,“e-考据”应运而生。黄一农《e-考据时代的新曹学研究:以曹振彦生平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以曹振彦生平为切入点,通过“e-考据”方法,描摹出曹家于清初崛起的历史图像。作为一种研究方法,“e-考据”也遭到一些质疑,但不可否认它对传统考据方法有所突破。
新方法的运用,对于学术研究往往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王兆鹏、郁玉英《宋词经典名篇的定量考察》(《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选取五种可考性资料,根据社会统计学原理,综合不同词作的影响力指数来确认宋词经典名篇。像这样将统计学的方法引入文学研究,得出来的一些结论,也容易具有客观性。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数学专业出身的古代文学教授陈大康《文学研究融入数学思想方法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谈到对概念内涵清楚而外延不明确的文学史问题,需要借助模糊数学的思想方法求解;精细的数据统计,能够展示文学史上文体的起伏态势等话题。在现今新文科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突破传统的文理分科,借鉴和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具有更充分的可行性。
有些研究对象,或者讨论的话题,属于老生常谈,似乎很难说出什么新意。但如果换个角度,从一些别人没有注意过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即便是老话题,也可以出新意,“旁敲侧击”可能会有意外收获。
例如,关于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最主要的争议是《西游记》是否为吴承恩所写,相关证实或证伪的论文已有不少。陈大康《〈西游记〉非吴承恩作别解》(《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不是考证文章,而是根据吴承恩为追悼父亲而写的《先府君墓志铭》做了一番推理。一方面,父亲的入赘经历是吴承恩无法排遣的隐痛;另一方面,“招女婿”在《西游记》中多次出现。问题来了:吴承恩会设计出这许多招女婿情节,并轻慢地讥笑与挖苦吗?这篇论文没有提供关于作者问题的“硬证据”,结论能否成立还可以商榷,但这个思考的角度很有启发性。再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都是经典名著,相关论文汗牛充栋。但很少有人从《儒林外史》的角度论《红楼梦》,或从《红楼梦》的角度论《儒林外史》。陈文新《假如吴敬梓来评〈红楼梦〉,他会怎么说?》(《名作欣赏》2021 年第16 期)和《假如曹雪芹来评〈儒林外史〉,他会怎么说》(《红楼梦学刊》2022 年第4期),分别站在一部名著的角度,审视同时代的另一部名著,从而揭示了两部名著的品格差异,以及传播接受中的一些有趣问题。
关于论文的切入角度,特别应该提到“以小见大”的写法。这种写法的优势在于入口小,出口大,放得开,收得住。譬如要论宋代文化,直接以“宋代文化研究”为题,至少得写一本书才能把问题说清楚。但如果选取一个小的切入点,一篇论文也可以谈宋代文化,沈金浩《“一枝藤杖平生事”——宋代文人的杖及其文化蕴涵》(《中国社会科学》2007 年第1 期)就是这样的典型。在宋代文人的笔下,杖是一个经常被言及的对象。中国文人的杖,也储存着一部文学史、审美观念史、人生哲学史。此文选取拐杖作为论述角度,也就把握住了认识宋代文化的钥匙。
总之,观点、材料、方法、角度等任何一项,只要有所创新,这篇论文就是有价值的。再加上合理的论证、恰当的表述,就可以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
好论文哪里来?或者说如何写出好论文?至少有四条路径,即细读文本、爬梳资料、跨文本意识、跨学科思维。这里以写作《水浒传》研究的论文为例略作阐发。
研究一部作品,自然以熟悉作品文本为基本前提。选取《水浒传》为题目,对于本科生来说,需要细读的文本首选通行本,即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刊行的整理本。完成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单以整理本为阅读对象也是可以的。
但如果对论文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仅阅读通行本是不够的,有必要熟悉《水浒传》的多种重要版本。版本之间的变化或差异,既是深入理解文本和意蕴的基础,也可以是论文写作的切入点。关于《水浒传》的版本,可以参考邓雷《〈水浒传〉版本知见录》(凤凰出版社2017 年版),这是目录学的指引;还可参考刘世德和程鲁洁编的《〈水浒传〉稀见版本汇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 年版),该汇编收录《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钟伯敬先生批评水浒传》《忠义水浒全书》《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等版本,这是主要文本的汇辑。
若要比较版本之间的差异,可利用周文业制作的“五大名著比对本”。该比对本有“分栏比对”和“逐行比对”两种方式,研究者可先利用分栏比对,看出这些版本的大致差异;发现问题需要仔细研究,再看逐行逐字比对本。“五大名著比对本”未正式出版,但在学界流传较广,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引用的时候则需注意核查纸本原著。此外,《水浒传》有余象斗、李卓吾、金圣叹、王望如等各家评点,所谓细读文本,也应将这些评点包括在内。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的《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将主要评点汇为一编,很有参考价值。
如果说文本是“教材”,资料则是“教辅”,教材教辅相结合,写出的论文才能有广度和深度。关于《水浒传》的资料,前人做过很多工作,有马蹄疾辑录的《水浒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 年版)和朱一玄编的《水浒传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专书。至于订补性质的论文,如王丽娟《〈水浒传资料汇编〉失误举例——兼论资料汇编的一些理论问题》(《明清小说研究》2016 年第2期),也值得关注。需要注意的是,资料汇编可以给论文写作提供极大的便利,但在引用其中的资料时,如果能用一手材料,还是要尽量去查原书(同时需在参考文献中列出资料汇编,以示受益于汇编的索引之功);实在无法查到原书时,方可以资料汇编为依据。另外,前人所做的《水浒传》资料汇编,收录时段以“五四”为下限;限于当时的条件,还有很多资料未能经眼。例如晚清民国报刊上的《水浒传》资料,大多没有收录进来。现今可以通过晚清民国报刊全文数据库、大成老旧期刊全文数据库等,钩沉出若干《水浒传》资料,这对前人所做汇编是一个补充。有些研究成果如宋瑞《晚清民国报刊中宋江形象的重塑》(《菏泽学院学报》2021 年第3 期),这篇本科生撰写的论文,就得益于作者对晚清民国报刊资料的广泛搜集。
当然,写作《水浒传》的论文,仅仅借助《水浒传》文本和资料可能还不够,有时还需要将视野延伸至整个古代小说、戏曲甚至更广的领域。这就需要借助目录书,去查找哪些作品跟《水浒传》有关联,然后再去阅读相关作品。如石昌渝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总目》(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年版)、李修生主编的《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等,在这些目录书提供的大背景下阅读《水浒传》,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或者,跳出《水浒传》,将整个水浒文化纳入研究视野,也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如元杂剧黑旋风戏有剧目多达12 种,有研究者把这些黑旋风戏全都算作水浒戏,据此称赞元代水浒李逵戏发达。董国炎《论元杂剧黑旋风戏多数不是水浒戏》(《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6 期)则指出,多数黑旋风戏其实是调侃嘲讽一个绰号黑旋风的土财主,他冒充文人以获取“儒户不当差”的好处,与李逵没有关系。像这样的论文,得益于水浒文化、古代戏曲的资料背景。要之,资料的爬梳无穷尽,写作的灵感也蕴藏在这无穷尽的资料当中。
有些本科生写论文,总觉得思路打不开。这可能缘于就研究对象谈研究对象,缺少纵横比较的思维习惯。尝试打开视野,将其他文本拿来做比较,也许能够发现一些有趣的话题。具体到《水浒传》,除了《三国演义》《金瓶梅》《荡寇志》等性质接近或有明显关联的文本,还有哪些文本可以与它做比较呢?
《儒林外史》跟《水浒传》似乎没有什么关联,这是两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小说。但如果心细如发,也能发现两个文本之间的联系。樊庆彦、司若兰《“乱自上作”与“儒自下毁”——〈水浒传〉与〈儒林外史〉中的“四进”开篇及其文化意蕴》(《齐鲁学刊》2021 年第2 期)指出,《儒林外史》篇法仿《水浒传》,其开篇出场的周进和范进,显然是从《水浒传》王进与史进师徒二人演化而来,“四进”的命名分别表达了两书作者“乱自上作”与“儒自下毁”的儒学观。
不仅明清小说与《水浒传》有关联,现代作品也可能与之相关。鲁迅的短篇小说《在酒楼上》,跟《水浒传》似乎八竿子打不着。但陈艺璇《互文视域下的鲁迅小说〈在酒楼上〉与〈水浒传〉林冲故事》(《东岳论丛》2022年第7期)却发现,《在酒楼上》与《水浒传》林冲故事构成互文性关联,其互文关系不仅建立在文本表层,如环境描写和叙事结构方面,也根植于文本深层,即吕纬甫、“我”、林冲以及鲁迅四人的内在联系上。该文致力于揭示的,就是《在酒楼上》隐藏的《水浒传》文本。诸如此类的跨文本比较,出人意料又言之有理。这需要广泛的阅读、长期的积淀,同时也离不开灵光一现的“顿悟”,以及细致严密的逻辑推理。
在本学科的论文写作中,借鉴其他学科的学理、知识或方法,也常常能够别开生面。甚至有可能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因为学问本身是没有学科分野的,学科的划分只是为了学习和研究之便,跨学科研究实际上是向原生状态的回归。
例如,站在宗教的立场看《水浒传》,可以发现这部小说的诸多面相。具体来说,它与禅宗有关,项裕荣《〈水浒传〉与禅宗丛林制度》(《文史哲》2017 年第4 期)讨论的就是,禅宗文化在《水浒传》中成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全息文化景观”。它还与民间宗教、民间武装有联系,纪德君《〈水浒传〉宗教描写新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1 期)发现,《水浒传》的宗教描写,是对民间武装与宗教结缘状况的艺术表现;张同胜《〈水浒传〉的宗教记忆:白莲教的叙述与想象》(《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1 期)则明确指出,《水浒传》文本叙事中的宗教既不是正统的道教或佛教,也不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其实质是民间宗教白莲教。当然,将《水浒传》与宗教联系起来,也可以单从艺术特色的角度立论,如吴光正《容与堂本〈水浒传〉的宗教叙事及其悖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3期),论述的就是小说宗教叙事的主要特征。
从跨学科的角度写《水浒传》的论文,可“跨”的学科还有很多。如《水浒传》写到了各种类型的司法案例,可以对其做法学解读;写到了社会多个阶层的日常生活,可以对其做经济学的分析;写到了从朝廷到江湖的组织构架、运作方式,可以对其做政治学、社会学阐释。梁启超说:“善为史者,偏能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①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他提倡从虚构作品中发现非虚构内容。瞿同祖分析法律与社会时说:“条文的规定是一回事,法律的实施又是一回事。”②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至于法律具体是如何实施的,也可以从小说中寻找史料。由此可见,从跨学科出发,文学类论文也具有广阔的写作空间。
概言之,写好一篇本科毕业论文,需要细读文本、爬梳史料,有时还需要具有跨本文意识、跨学科思维。所谓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往往就在上述过程中得以实现。
前面讨论的是相对比较抽象、宏观的话题。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还有几个具体问题需要注意,涉及模仿前人、查找文献、文字表述等方面。
提出了问题,也搜集了材料,如何组织成篇?对于一位写作者来讲,若能有几个对标的典范以供模仿,是写出好作品的方便法门。
模仿前人,其实也是古代写作教学的常见路径。以晚清武昌经心书院为例,《经心书院续集》是该书院刊行的一种生徒课艺总集。其中有大量拟作,题目如《拟张茂先励志诗》《拟谢(登池上楼等四首)》《拟江总修心赋》《拟张文献公白羽扇赋》《拟杜咏怀古迹》《拟元次山恶圆恶曲》《拟韩退之五箴》《拟白居易动静交相养赋》《拟苏子瞻前赤壁赋》等③谭献编:《经心书院续集》,清光绪二十一年刻本。。书院山长拟这些题目,以张华、谢灵运、江总、张九龄、杜甫、元结、韩愈、白居易、苏轼等古代大家名家为模仿对象,意在让生徒取法乎上。今天从事写作的初学者,同样需要模仿优秀作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
具体到本科毕业论文,如何选择模仿的对象?当代著名学者的代表性论文、重要期刊上的高被引论文,都是不错的选择。关于模仿,有一个常见问题需要注意,即有些同学喜欢模仿文学史教材来写论文,这种做法是否合适?
所谓“文各有体”,撰写论文和编写教材其实有不同的指向。教材编写的要旨,在于直观而清晰地呈现知识点。以李白和杜甫为例,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和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分别是这样安排结构的:
表1 文学史教材章节设置
由上表可知,两部通行教材关于李白和杜甫的结构安排,不外乎是作家的生平和思想、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品的艺术成就、作品的地位和影响等几个版块。教材的这种结构安排,便于学生把握知识要点,了解作家作品概况,其主导指向在于“教学”。
但学术论文不宜按照这个模式来写,因为论文的目标在于“创新”而非“教学”。对此,张剑《范浚诗歌的多元视角》开篇提出:
受长期文学史训练的影响,古代文学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模式和“规定动作”,如研究作家作品,一般是先介绍时代和作家生平,然后分门别类地介绍其作品的思想内容,然后再从体裁、结构、修辞手法、语言等方面介绍其艺术特点,最后总结其文学史地位,简明有效但也容易千人一面;因此许多学者更愿意在“自选动作”上下功夫,以实现学术创新和自我超越。①张剑:《范浚诗歌的多元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2期。
所谓“规定动作”,适合编写教材;“自选动作”,适合撰写论文。《范浚诗歌的多元视角》即用一节完成“规定动作”(关于范浚及其诗歌的一般性描述),其余各节致力于多元化的“自选动作”(为何而隐、看人远看云近、雨与晴、两种春、怎样学唐、不是江湖亦非江西、多元视角的意义),对若干有特色的问题做了挖掘和分析。其中的“规定动作”是铺垫,后几节的“自选动作”是创新。学术论文的写作,也宜以“自选动作”为主体,避免作者的创见淹没在“规定动作”中而难以彰显。
确定一个选题,需要对相关的研究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如果一个选题很有价值,作者也很感兴趣,但前人已经研究得很充分了,很难再有推进和突破,这样的选题也是不适合写论文的(除非是写研究述评)。对于一个选题,如何知道它的相关研究情况?除了网络检索之外,有两种文献值得关注。
其一是综述性论文,尤其是名家写的研究综述。例如沈伯俊和金文京《中国和日本:〈三国演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陈文新和潘志刚《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孔学堂》2018 年第3 期)、吴承学《明清诗文研究七十年》(《文学遗产》2019 年第5 期)、尚永亮《近二十年唐诗研究述论》(《文史哲》2021年第3期)、陈才训《唐代小说研究七十年——以研究的维度与问题为考察中心》(《文学遗产》2022年第4期)、车文明《近十年戏曲文物研究的成就、不足与展望》(《文学遗产》2022年第5期)等等。这类论文,或关涉一部作品,或关涉一种文体,或关涉学科全局,既回顾研究历程,也思考存在问题,还展望研究前景,对于后来者把握研究方向,具有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作用。
其二是研究性论文的综述部分和参考文献。刊物上正式发表的论文,大多会有一段研究综述,介绍本选题已有的研究情况。这段研究综述,可能在论文的开头,也可能在前几个(多为第一个)注释里。例如吴真《晚明“庄子叹骷髅”主题文学流变考》(《文学遗产》2019 年第2 期),在注释中概述“庄子叹骷髅”的研究成果,提及康保成、衣若芬、周裕锴、Wilt L.Idema(伊维德)等人的论著。这相当于提供了一个索引,若准备写这个选题的论文,可以按图索骥查阅文献,从而在前人的基础上延伸拓新。
对于本科生而言,文字表述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学术创新。因为本科生将来大多不从事学术研究,但他们在工作中极有可能要跟文字打交道。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写出一篇文通字顺的毕业论文,当是本科阶段最后一次写作训练机会。
最常见的表述问题是西化句式。三十多年前,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就谈过这个问题。文中说:“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机,是西化。”“目前最流行的万能动词,是‘作出’和‘进行’,恶势力之大,几乎要吃掉一半的正规动词。”“目前西化的趋势,是在原来可以用主动语气的场合改用被动语气。”文中举例:“心理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试验”,就不如“心理学家用老鼠来做试验(或:心理学家用老鼠试验)”;“他被升为营长”,也不如“他升为营长”①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明报月刊》1987年10月。。诸如此类的问题,现今仍然随处可见,毕业论文也不例外。
表述方面的又一个常见问题,是引言式摘要。论文的摘要部分,应该是对全文主要内容、核心观点的介绍。读者通过摘要能够把握全文要义,这样的摘要才是合格的。而引言式摘要往往只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标,读者只能由此了解论文的写作动机,无法获取全文内容的关键信息。简言之,引言式摘要可以放在开头一段,但不宜放在摘要部分。早些年的学术刊物,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严格的规定,导致引言式摘要比较常见。例如鲁小俊《〈中国文学编年史〉抽样分析》的摘要:
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文学编年著作。该书的总体特点可以由随机抽取的两个时间点——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和嘉庆元年丙辰(1796)——窥知一二。①鲁小俊:《〈中国文学编年史〉抽样分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2期。
这篇摘要只提供了部分信息——抽取的样本是什么,最关键的信息——该书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并没有呈现出来。按照合格的摘要写法,可修订如下:
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文学编年著作。随机抽取两个时间点——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和嘉庆元年丙辰(1796),从史实收录情况、作家收录情况、文献使用情况三方面作分析,可知该书的总体特点:以作家和作品为中心,兼顾社会文化背景、文学批评、文学传播;不仅关注著名作家,也关注众多“小作家”,注重对作家生平事迹的考订辨误;重视文献普查,使用了大量未经整理的非常见文献。
由此也可知道,要想学习摘要的写法,最近几年的学术刊物因为比较强调规范,更有参考价值。
除了前文谈到的几个方面,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还有些常见的共性问题。诸如引用他人成果没有注明,可能是有意为之,也可能是无心之误;引文不当,未能正确反映原作者的意图;所引研究论著质量不高,拉低了论文的学术水准;参考文献数量过少,学术论文写成了读后感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有的稍加注意即可,更多的则有赖于日常的学术积累和写作训练。
总之,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项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本文所谈的什么是好论文、好论文从哪里来、几个常见问题等内容,也只是基于个人经验的判断和总结,必然会挂一漏万、言不及义,方家哂之可也。论文写作面临的各种问题,还有待作者在实践中体会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