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并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高职院校要整合专业资源,优化涉农专业,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开放各种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助力乡村振兴人力资源开发;组织安排“双师型”教师传授新思想、促进新技术进村入户,助力农民综合素质提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产业致富帮扶相结合的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文化、组织振兴;开展面向“三农”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真正成为扎根于乡村、实践乡村振兴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乡村振兴;价值;资源优势;路径
[作者简介]张虹(1975- ),女,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江苏 连云港 222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JB0917,项目主持人:张虹)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06-0047-05
引领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是人才,加大培养涉农各类人才应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议程。作为负责培养高素质、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实用人才的高职教育,面向农村开展涉农职业教育,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调整完善办学布局,优化涉农专业设置,创新教学培训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要以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实用知识技能输送到农业生产生活中,将推动乡村产业快速发展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筹起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使命和历史担当。
一、高职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当前,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多层次教育培训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人员的个体能力,通过开设多专业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养乡土文化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可以通过涉农专业办学优势与县域经济相结合,因地制宜选准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利用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农业产业新业态,以校企合作模式培育特色优势龙头企业,推动全产业链发展;通过产业链拓展,延伸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为农民群众创造更多就业创收的机会,是农民群众走向脱贫不返贫、劳动致富的新道路;精准对接社会相关行业产业,与各单位形成合力,共同落实好农业产业帮扶政策,发展新农村的新产业新技术,通过产教融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农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体,一方面,需要增强农民的技术技能水平,推动其投身乡村产业振兴;另一方面,需要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对农民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广大农民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追求,真正成为扎根乡村干事创业的人。只有这样,乡村振兴才能落到实处。据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统计,我国高职院校70%以上的生源来自农村,高职院校的农村在校生既是每一个农民家庭脱贫致富的希望,也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目前,高职院校不断提升涉农人才培养规格,坚持立德树人,打造全领域覆盖、多层次兼顾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高职院校既注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又注重先进文化价值引领,在培养学生学有所成的同时,注重将学生塑造为真正爱农业、爱家乡、扎根农村的高素质人才。综上所述,高职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
二、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具有独特资源优势
(一)培养机制的资源优势
高职院校既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责任,同时也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特殊使命。这表明高职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利用德技并修的独特育人机制,具有两重教育优势: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培养学生面向农民群众传播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将自身所学的专业技术技能服务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引导教师与学生积极参加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向农民群众学习,接受和感悟农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和智慧能力,实现弘扬社会公德以及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技术技能的教育目标,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涉农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二)办学模式的资源优势
与普通高校办学模式不同,高职院校办学要面向市场、面向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开始前深入了解劳动力市场和产业需要,在培养全过程中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面向市场办学,服务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产业市场的新业态、新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办学质量以促进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为此,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对接社会、对接企业,融合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突出与社会劳动、企业生产紧密结合,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企业重点开展各项实践教育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出高职院校办学的服务性、实践性的特点。高职办学具有连接乡村与行业产业的资源优势,能契合乡村产业振兴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能够发挥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具有的较强企业化和实践性的资源优势,以及学生志愿服务具有的专业技术技能优势,通过组建学生新时代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组织安排各专业学生走进乡村大地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服务,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发展和生产专业技能提升的双重需求。
(三)“双师型”师资的资源优势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直是促进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教师已经成为同时具有理论教学能力和职业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组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伍,对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民群众,定期开展科学理论宣讲、政策咨询、思想道德、文化价值教育等精神文明实践服务,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接生产一线农民群众,开展指导县域现代农业产业振兴、新农村致富兴业、生产生活技术技能提升等物质文明实践活动,能够解决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双师型”教师志愿走入乡村为农民群众服务,引领农民群众进行精神文明实践和乡村产业振兴实践指导活动,能够真正实现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的高度统一。
(四)学科专业面向“三农”的资源优势
随着“双高”计划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学校内涵建设与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并加大了投入成本,这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很多学科和专业上具有推动乡村振兴的独特教育资源优势。部分产教融合程度高、专业建设水平高的高职院校开设的文化、艺术等专业课程,能够发挥传承、创新县域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服务于农村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以文化人”的使命,推进乡村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应利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专业标准等教学资源,针对乡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短板和困难,面向“三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优化涉农专业建设资源配置,调整办学专业结构。根据农村市场需求导向推动技能型人才就业創业,贴近“三农”培养专业门类齐全、具有县域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要大力开展农民群众的专业技术技能教育培训,促进其拓展更多的创业就业技能本领,尽快实现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通过特色产业致富实践,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走向深入。
(五)校内教育教学实践多元化资源优势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校内思想政治课程、课程思想政治的实践教育基地、各专业实习实训的教学基地等,具有独特的多元化教育资源优势。优化整合配置校内党的创新理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虚拟仿真教学基地等,向县域内农民群众开放服务,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思想道德、文明法治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和技术技能教育培养平台建设,能够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主流价值、文明法治素质提升,引导带动其根据自身需求接受系统性农业产业技术技能培训,促进两者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把参加校内教育基地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和开展校内技术技能教学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投身产业振兴的技术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一)整合专业资源、优化涉农专业设置到县上,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高职院校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多样化人才的重任。发展涉农职业教育,能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要整合专业资源融入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中,面向“三农”市场设置专业,把高职教育办到广阔乡村大地上,优化、拓展涉农专业设置,精准提高供需两端匹配度,为乡村产业振兴储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厚植乡村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把优势专业资源转化为更多优势产业。
首先,高职院校应发挥独特的专业资源优势,传承、挖掘、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县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智慧力量、道德品质,服务乡村文化传承和产业创新,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创业就业市场的振兴和繁荣。其次,高职院校要调研并掌握具有县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音乐、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深度整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整合配置学校现有文化、艺术等专业课程资源,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最后,高职院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业师资队伍,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各类乡土人才,并与校内承担非遗文化传承的专业教师通力合作,组织编写非物质遗产文化技艺和专业技能融会贯通的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创新实践教材与授课体系,打造人才培养新机制。此外,在激发师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推动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探索与创新,及时向农民群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技艺,推广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和人文精神,提升地方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其与乡村振兴、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带动地方文化市场大开发、大繁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农民群众创业就业的同向同行,不断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
(二)积极开放各种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助力乡村振兴人力资源开发
高职院校要针对县域加快乡村产业振兴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需求,积极开放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基地,虚拟仿真教学基地,学生文化活动展馆、场所等实践教育教学资源,有计划、有组织地吸引一批学习潜力较大、学习愿望较强的农民群众,开展进校园学习培训系列活动。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组织安排农民群众实地参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息化、智能化宣传教育。通过师生深度义务讲解,促使农民群众体验中国思想、中国智慧、中国文化,在打造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平台的同时,不断提高其政治思想、道德文明、科学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组织安排农民群众实地参观学校涉农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生产车间和技术流水线、产品工艺,通过涉农师生对技术技能的深度义务传授和指导,开展涉农智能机械装备、农林种植、农业工程等专业实用技术技能的全过程培训,制订并完善涉农专业培训方案、专业培训教学标准、培训证书考核标准,打造技术技能传授服务平台,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打造知识技能型乡村产业人力资源,为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三)组织安排“双师型”师资传授新思想、新技术进村入户,助力农民综合素质提升
高职院校要开展教师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发挥高职院校教师的理论学识和专业实践指导“双师型”优势,将组建教师志愿队伍组织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常态工作中。要以党总支、党支部为组织单元,建立理论宣讲、政策咨询、思想道德、文化价值教育与指导“三农”生产生活专业技术技能的志愿服务队,充分利用党日活动、党员固定学习日、节假日的时间,根据农民群众实际需要,组织“双师型”教师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扶智与扶技相结合的志愿服务,采取报告讲座、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现场演示操作等多种方法,针对性地向农民群众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社会主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普及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农民群众认知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同时,根据县域农业具体特点和优势,向当地各级政府提出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对策意见建议,指导农民群众解决具体生产生活中的技术问题,传授农业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纠正农民群众对“三农”问题的认知偏差。
(四)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产业致富帮扶相结合的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文化、组织振兴
高职院校要组织开展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发挥立德树人与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并修的优势,以教学班级为单位,建立各专业志愿服务队,充分利用各项教育教学实习、见习和社会实践的契机,组织青年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乡村产业振兴相结合志愿服务。可以采取固定讲堂和移动讲堂相结合、固定实践和移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走村入户,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治等方面的内容,分享家国情怀和感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送进乡村”活动,通过学生自编自演红色故事,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情景剧、演讲会、演唱会等,以及学生编导的普法宣传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面向农民群众开展寓教于乐的文化生活志愿服务。同时,开展便民利民农机、家电维修等生活服务以及现代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普及培训服务,积极争当农民群众产业致富帮扶员,开拓农民群众和青年学生加强彼此交流了解的渠道。
(五)组织开展面向“三农”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真正成为扎根于乡村振兴的人
高职院校学生既是德技并修的受教育者,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生力军;农民群众既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受教者,又是生产生活实践的主导者。两者相互学习、相互借力、取长补短,共同激发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服务区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設,面向“三农”建立完善“校文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基地、专业产学研基地,拓展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活动与涉农专业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的运行路径,把教育教学实践诸多项目整合在一起,形成系列化、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通过以教学班级为建制,教师带队,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进入乡村文明实践建设点及现代农业产业生产一线,开展参观学习考察、实践研修传承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接受人文精神熏陶的同时提升职业道德品质、增强专业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组织安排参加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深入乡村特色产业行业、田间地头、群众家里,与农民群众一起体验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实践活动,了解社情民意。要向乡村劳动模范、道德模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习,通过访谈讲座、现场观摩互动、现场技术技能操作等多种形式,丰富学校实践教育教学的内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为学生更好地领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提供素材和养分,促使其提升文明道德、职业精神,不断传承创新专业技术技能,从而增强扎根乡村产业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22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EB/OL].(2020-10-16)[2022-08-20].https://xdyanbao.com/doc/us8622w1y8.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23号) [Z].202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