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庆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课程都是实现这一任务的载体。“课程”一词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延伸出来的,它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动词形式意指“奔跑”。如果我们将不同课程的设置和实施理解为意在共同促进学生在不同“跑道”上奔向成长,那么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对其成长目标的价值期待,即蕴含着“为什么奔跑”和“跑向哪里”的问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之“基”在于“立德”。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科教学习惯于从专业维度关注基本知识的“解惑”和基本技能的“授业”,而忽略了作为特定社会现实中的人,不仅需要有做事之“能”,更需要有立身之“基”。我们要跳出学科教学的单一视野,立足于从“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高度,锚定教学中“最基本的东西”,共同思考和破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课题,重视课程本身所内隐的丰富而生动的品德教育、思政教育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要善于“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挖掘思政育人元素,找准着力点,瞄准关键点,对准契合点,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
当然,课程思政不是要另起炉灶,也不是要取代各门课程,而是在立足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有机融合思政元素。比如我们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可以融入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启发学生理解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等。在情感激发层面,我们要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精神塑造层面,我们要注重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在价值观确立层面,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提升道德品性,以及培育公共精神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导向功能,这要求每个学科在落实学科任务的同时,还应该从学科育人的高度积极探索实质性介入学生生活的有效方式,将教学与学生当前的人生遭际和心灵困惑相结合,有意识地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成长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真正触及他们认知和实践的隐性根源,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其思想意识、价值选择、行为举止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