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课程资源 丰富教学模式

2023-03-21 16:52陈良艺福建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科学信息技术资源

◇陈良艺(福建: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涉及物质领域、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地球与宇宙领域等多个方面,旨在开拓小学生的视野,培养小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这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以及后续学习都具有积极作用。从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来看,课程资源明显较为缺乏,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多以传统灌输式教学为主,缺少对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课时安排不合理,科学课程的课时较短,重视程度不足;教师的专业素质尚有欠缺,难以胜任科学课程教学工作。总的来说,当前小学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深入研究。

一、小学科学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一)教改的内在要求

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深化,各学科教学也呈现信息化、数字化的特征,信息技术以及各种智能设备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学科学作为教学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以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一方面符合当前教育领域改革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二)教学的客观需求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得以贯彻实施,各个学科教学要求不仅注重知识讲授,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学科主要培养小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从小学科学教学实际来看,仅仅依靠教材资源以及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尚未完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对枯燥的教材资源以及说教式教学接受度不高。而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程资源,从而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学科学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课程资源有限

课程资源有限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小学科学教学主要依靠教材资源,缺乏补充性的资料以及相关知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教学大纲、参考书以及教材等均由教育部门统一编制,学校在这方面缺乏自主权,因此在教学当中必然以教材内容为主。二是教师自身缺乏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除教材外,教师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相关课程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但是教师自身缺乏主动开发意识,这就导致课程资源长期维持现状,得不到丰富。三是部分学校由于经费紧张、人手不足等问题的限制,导致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难以为继,这一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模式单一化是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诞生了诸多新型教学模式,并且在实践当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尚未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大部分小学科学教学仍采用填鸭式、灌输式、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小学生对此的接受度也普遍较低,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教学模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性影响较大,若教学模式长期单一化,则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课时安排不合理

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小学科学课程原则上小学1~2年级课程课时安排每周不得低于1 课时,而3~6年级的课时安排则保持不变。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均按照最低要求执行,整体而言小学科学课程课时安排较少,无法充分满足教学活动开展的需求。课时安排不合理所造成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教学时间较短,连续性较差,上节课的内容到下节课学生基本已经遗忘,严重影响教学计划的实施。此外,由于小学科学课时不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较少,学生课堂或者课后产生的疑问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小学科学相较于数学、语文以及英语等课程而言,系统性不强,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生活常识等多个方面,可谓包罗万象,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世界,拓宽眼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小学科学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要求其不仅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以帮助学生解答各种问题。

三、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开发课程资源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仅依靠教材资源不仅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达不到开阔学生视野的效果。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开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渠道,以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与小学科学教学相关的文字以及影像资料,根据教材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部分课外资源,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二是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从而实现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效果,使学生的眼光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三是学校之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比如开展线上视频研讨会、互相开放课程资源库以及开展远程教育等。课程资源共享不仅可以使各个学校的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同时也能提高课程资源使用效率。四是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带领学生线上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各种场馆,开拓学生的眼界,尤其是当前受疫情的影响,这种方式能够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参观机会。

(二)丰富教学模式

目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接受度普遍不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也不高。而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可以帮助教师丰富教学模式,运用APT(Assessment Pedagogy Technology)教学模式、微课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而且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APT 教学模式为例,教师在课前通过分析教学内容与班级学生的特征,设计研究型教学、协作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以及连接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设计多元化评价体系,采用线上测试、量化评价、学习契约、电子档案袋以及即时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选择相应的信息工具,打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转变。对于学生而言,丰富多元的教学模式也能激发其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三)突破时空限制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脱离课堂和教师后,在课后复习环节只能自主学习或在家长指导下学习,无法及时获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学习效率较低,这显然不利于强化课堂教学质量。而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及时获取课堂教学资源,并且可以重复观看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当前广受欢迎的“微课”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补充素材资料以碎片化的视频呈现出来,这些视频资源既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工具,也是学生课后复习巩固的助手。微课视频通常仅几十兆大小,支持在线播放和回放,学生可以根据自主需求在移动智能终端上进行播放,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开展学习,对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疑点具有很大帮助作用。

(四)改进师培方法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小学科学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因此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然而就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有所欠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明显感到较为吃力,因此课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而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或者培训途径,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的知识资料进行自学,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可以利用互联网参与线上教学培训,如高校、教育系统组织的培训等,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可以利用互联网与其他学校开展线上交流合作,如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相互交流先进经验和教学理念。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培训,可以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符合当前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能充分满足小学科学教学的现实需求,改变当下小学科学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以及强化自身专业素质,从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使其全方位地服务于教学、教研工作,全面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科学信息技术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