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斌,樊银明,张立浩,唐 沈,廖 雷,王洪强,朱宗强
(桂林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104)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实现“立德树人”,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换言之,即课程思政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除了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要推进其他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2020 年5 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可见,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
迄今,全国各大高校各个专业已广泛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环境工程专业是理工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是21 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学科之一,它集理论、实践和工程技术于一体,是高校培养环保工作者、生态文明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当前,部分高校就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探索,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取得了一定成果[1-3]。然而,相比于人文社会学科,理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尤其是如何准确地、深入地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以及如何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等问题尚待探究[4]。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作为广西一流学科,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点前沿阵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其内容包括大气污染的基本规律、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各种治理方法及典型设备的设计等,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大气污染控制及治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承担着专业引导的重要作用。因此,充分挖掘和深化该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专业知识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的共同达成,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对新时期环境工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中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如何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进行探讨。
案例是课程思政元素的生动体现,也是支撑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保障[5]。本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及课程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立足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育人理念进行思政案例挖掘,将思政点与知识点巧妙对应。以下从制度自信、专业使命、辩证思维及生态文明思想四个层面进行课程思政元素分析。
课程中燃烧与大气污染部分介绍了燃料燃烧过程的基本原理、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包括颗粒物、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以及如何控制燃烧过程以便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在随后的章节中详细讲述了颗粒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原理和技术。在讲解上述章节的内容时,可引入新中国成立70 年来,特别是自20 世纪70 年代至今,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增长,GDP 成指数增加,40 年间增长了近200 倍,能源消耗持续增加,然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急剧增长到2000 年以后陆续开始下降,排放量控制取得相当大的成效。这是因为我国陆续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包括“两控区”的划分,燃煤电厂二氧化硫的控制减排,同时也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与规划方案,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并修订了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上行动措施反映了我国在治理大气污染物方面的强大力度。通过这些案例,学生真真切切看到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坚定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心,增强对我国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目标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思考,树立制度自信。
课程绪论章节介绍了大气及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其中大气污染物包括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在讲授该章节的内容时,可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什么是气溶胶?气溶胶如何传播病毒?如何防范和切断新冠病毒的气溶胶传播途径?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触发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将引导学生思考:身为环保人,可以从哪些方面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贡献。此外,针对气态污染物,尤其是由一次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的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可以结合历史上典型的大气污染事件进行讲授。例如,通过图片展示“伦敦硫酸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并针对污染事件的成因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工业排放与大气污染的关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环保人的担当:为避免历史污染事件重演,应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以环保人的专业与责任保护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在讲授颗粒物污染控制和硫氧化物控制章节时,可结合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先行者的事迹进行榜样教育。郝吉明院士是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先行者,其致力于中国空气污染控制研究40 余年。20 世纪80 年代,郝院士先后主持煤烟型污染问题研究、全国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研究,划定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极大推动了我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进程,为中国酸雨防治作出了巨大贡献;20 世纪90 年代,郝院士开始关注煤烟-机动车复合型污染,推动了《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布,使得我国汽车产业的污染控制与国际接轨;近年来,郝院士团队立足于国家和社会需要,深入开展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中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此案例可使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无私奉献与使命担当,引导学生做坚定的环保人,树立为国效力的专业志向。
课程中大气污染与全球气候章节介绍了臭氧层破坏问题。臭氧层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的功能,从而保护地球上各种生命的存在、繁衍和发展。臭氧层的破坏将导致皮肤癌和角膜炎患者增加、地球上生态系统遭破坏等严重问题。然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一方面要保护臭氧层,另一方面又要控制臭氧污染。这两方面是否存在矛盾?针对此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可提升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在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的讲授过程中,可引入“煤改气的利与弊”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自2013 年我国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许多地方“一哄而上”大规模推行“煤改气”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然而,有专家称,煤改气无助于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反而可能会增加氮氧化物污染。针对这一争议,引导学生讨论并在课后进行资料查阅和论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系统观是该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大气污染与全球气候章节,通过讲授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问题,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述人和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使学生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我国确定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以及2021 年2 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阐述我国在减碳控碳方面的措施与行动,包括推动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及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这些措施和行动体现了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于课堂,可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思想,进而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将来为中国的绿色崛起贡献力量。
思政元素的挖掘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素材保障。但对于理工科专业,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的另一难点在于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其素质和教学行为决定了课程思政实施质量的好坏。因此,可围绕教师队伍及其教学行为对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进行探究和实践。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课程思政教学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学识,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思想政治专业知识。然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专业教师普遍对其理念的理解尚未到位,未能辨别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区别,因而对课程思政产生较强的抵触情绪[6]。这种消极情绪往往使专任教师不愿意挖掘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导致课程思政教育无法开展。此外,部分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改革有较高的热情,但受限于对思政教学的理解不够深,且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实施能力有所欠缺,导致不能准确地挖掘思政元素,或引入思政教育的设计思路不清,无法达到理想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中,专业课教师应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理念,调整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一方面加强专业知识和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更新,另一方面用心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强化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能力。对于后者,高校可以利用新进教师入职培训、教师导师制、教学培训、教学观摩和教学讲座等途径,对青年教师进行育德意识及能力教育提升。教师可依靠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充分交流,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此外,专业课教师还应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进行互动与交流,扩展思政元素的层次。
目前,桂林理工大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选用由郝吉明、马广大和王书肖主编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该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教材,但出版于2010 年,至今已过去13 年,部分内容需要更新。如2012 年我国新修订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 和臭氧8 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在《建议》中,除了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及臭氧,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被列为重要的控制指标。此外,大气污染成因越来越复杂且多变,相应的治理技术更新快,教材没有及时反映最新最前沿的污染物控制技术。因此,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应将环保领域的新政策、新标准及环工技术领域相关新工艺、新研究、新发现纳入教学内容。基于更新的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与专业知识结合,潜移默化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传统课堂教学通常使用PPT 讲授教学方式,且内容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二次呈现,学生体验较差,课程思政内容插入生硬,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可以案例教学为载体,综合运用问题导向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方式,提升思政教育的生动性及亲和力[7]。如通过“伦敦硫酸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两个案例,于知识层面可以让学生理解污染的成因,在价值塑造方面可引发学生思考工业排放与大气污染的关系,激发他们作为环保人保护大气环境的担当与使命。问题导向教学即在开始学习新章节,可以就某些知识点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如讲授硫氧化物污染控制章节时,通过“硫氧化物排放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我国在硫氧化物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等问题,将教师“教”为重心转向以学生“学”为重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实现其价值观的完善[8]。参与式教学即互动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针对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的成因及各国的应对措施,指派代表阐述,并与教师及其他组交流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有助于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
课程考核的方式往往对学生学习重心的引导具有关键作用。传统的考核主要以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且通常期末考试成绩的占比为60%~70%。平时成绩的低占比,客观上难以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要强化过程性考核,如将课前资料收集、课后实践、小组讨论和汇报等纳入平时考核范畴之中,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态度、日常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9]。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灵活地融合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专题汇报、课后实践及平时作业中,强化过程考核不仅可以保证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质量,同时又能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课程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关键在于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其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承担着新时期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该课程在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确育人目标,充分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做到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环保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