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 理念的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2023-03-21 15:33宋春晖李俞霖龚志刚
高教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组织学解剖学成果

宋春晖,李俞霖,龚志刚

(1.江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南昌 330022;2.江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南昌 330022)

高等教育旨在为国家培养并输送高层次、高素质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载体即是所开课程。截至目前,课程仍是高校专业教学体系关键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主要平台,是大学生知识来源基本渠道。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以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为其教授对象,全国师范院校及综合性院校均有开设。该学科主要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内容涵盖人体感觉器官与九大系统,综合性极强且知识点繁多,因而具备较大教学难度。就当前教学实际而言,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也的确存在诸多问题,为有效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有必要基于OBE 理念探索有益教学策略。

一 OBE 理念内涵

OBE 为“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缩写,译为“成果导向教育”。这一教育哲学思想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与高等教育内部结构需求变化相适应,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出现的生源质量差异大及生源结构多元化等问题[1]。在各类新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基于OBE 理念的高校专业教育变革正如火如荼进行。接下来,笔者即从核心理念、运行机制及结果要求三个层面对OBE理念内涵进行阐述。

(一)核心理念

OBE 理念最初定义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追求不断改进以满足学习者需求并确保所有学习者都能成功的教育选择。由此可见,OBE 理念包含三项思想要素——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

OBE 理念核心思想之一:以学生为中心。20 世纪中叶,马斯洛创立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罗杰斯进一步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该理论旨在培养个性充分发展且适应力极强的个人,主张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者动机,具体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原则及教师要求等内容。后来,斯派蒂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在教师合法性与权威性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应当注重教师发展个人兴趣与能力,并转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自此,该观点支持者便面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展开教育教学改革,主张以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效果作为教学评价对象,包括师资在内的一切教育资源对学生达成学习结果均需具备支持作用。

OBE 核心思想之二:以成果为导向。自OBE 理念提出以来,成果导向的内涵一直处在发展当中。与同样重视学习成果的传统教育有别,OBE 更加重视课程与学习者生活经验、生活需求间的连接性,主抓课程之外的关键结果。根据斯派蒂给出的定义,学习结果即是指“情境中有意义学习的高质量的顶峰成果”。据此我们可以发现,OBE 理念下的“学习成果”内涵丰富,强调三方面内容。①学生学习成果是为学生生活情境所需的,能够助力学生更好生活、走向成功的学习成果;②学生学习成果包括但不局限于学习内容本身,且还聚焦学习意义;③学生学习成果乃“顶峰成果”,是学生在结束其学习生涯以后,所获得的完整而又彻底的学习成果。可见,这种学习结果具有可视性,意义不单局限于学生知道或了解某些知识,而是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运用所学成功解决各类问题。

OBE 核心思想之三:持续改进。该思想源自质量管理理论。作为全球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主张应用系统且深刻的知识来阐释组织水平与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对此,斯派蒂深表认同,并将此概念吸收到OBE 理念当中,认为OBE 理念亦应做到持续改进。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结合学习者学习需求选用多样化教学策略与评价工具,使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都能获得满足;②细致分析学习者学习需求,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③教师需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并密切关注理论发展,及时掌握先进理论,以更好地展开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④采用有效教学评价指导学习者学习与实践,为其进一步改善自身学习成果提供依据;⑤确保学习者能够独立制定学习方案并作出自我评价。

(二)运行机制

OBE 模式的成功运行离不开三套重要保障体系: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自保障体系。其中,自保障体系最为关键。为确保教学活动达成预期目标,OBE 模式极为注重反向设计。过渡阶段的OBE 模式要求学生自行选择研究项目、订立研究标准,并开展项目,最终给予评价;而转型阶段的OBE 模式则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未来职业定位进行自我评价,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具备面向未来的生活能力。这种自保障机制贯穿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以专业教学活动本身作为评价对象,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与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均由有形组织机构负责运行。与其二者不同,自保障体系为内隐式保障机制,具备开放性,具体运行方式有二:一是重构学校教育教学组织;二是借助教务管理系统、学生评教系统等有形方式。

(三)结果要求

OBE 理念既注重结果的标准化,同时也强调结果的多样性。其中,标准化要求学习者学习必须达成一个重要结果,而教育者则需以此预期结果为依据,反向设计教学环节、选取教学策略并开展教学评价。而多样性要求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个体的多样性。OBE 理念主张所有学生——无论家庭背景、知识基础和学习成绩如何,亦无论年龄多大、性别为何,均应取得一定学习结果。②教学策略的多样性。OBE 理念虽然主张所有学生均需取得一定学习结果,但并强调施教策略、学习方式的同一性。③培养目标的多样性。OBE 理念主张教育者在遵循成果导向的前提下,结合地区特点、学校实际及学生个人就业意向与需求等反向制定课程大纲、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不强调培养目标完全一致。

二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定位、发展趋势及教学目标

(一)课程定位

一般而言,高等师范院校或普通高等院校所开设的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有二。一是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生物科学综合素质,为中小学储备优秀师资;二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并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为其将来能够胜任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作为生物科学专业重要课程之一,课程定位主要涵盖三个方面:①奠定专业基础。生物科学专业为四年制本科专业,而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开设于第三学期。在此之前,该专业学生仅学习了植物学与动物学两门课程。②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生物科学专业课程链为动物学—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由此可见,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③广泛联系本专业其他学科。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与生物科学专业中多个其他学科均存在紧密联系。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均需以人体或动物体为基础。

(二)发展趋势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发展趋势:①现代组织学研究水平提升,已然实现由光镜与电镜水平向分子水平的跨越;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与多个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及生物化学等彼此渗透;人体组织学研究与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如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通讯、细胞凋亡及细胞与免疫等联系愈发紧密。②解剖学门类进一步细分,出现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艺术解剖学及运动解剖学等多个新兴学科。其中,艺术解剖学以造型艺术为切入点来研究生物结构并揭示人体外形变化规律;而运动解剖学则以解剖学与力学两门学科为基础,分析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新兴学科的诞生充分表明,解剖学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并非“一潭死水”,而是存在诸多发展创新的可能。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正紧密追随技术发展脚步,不断实现与其他学科间交叉融合,成为综合性更强、发展潜能巨大的学科。

(三)教学目标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所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即是要求教师坚持成果导向,注重学生学习成果,而不可一味强调何时学习、怎样学习[2]。因此,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教学一要强调内容广度,结合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联系中学生物学教学需求,确保学生知识储备充足;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为学生日后从事素质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要强调内容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并最终成长为知识、能力及素质兼备的社会工作者。

具体而言,该课程主要包括四项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学生可以系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全面了解人体主要器官所在位置与形态结构,辩证认识机体各部分间关系,并合理运用相关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②能力目标。通过参与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习得多项能力,包括最基本的生物学观察能力与操作能力、生物绘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等。③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学生可以养成辩证思维方式、严谨科学态度,具备保健意识及一定创新意识,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④智慧目标。通过讲授课程,引导学生刻苦钻研、诚恳求学,具备社会责任意识,修炼职业道德,具备奉献精神与合作精神。

三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现状

高等师范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与医学院校所开设的同类课程有所不同——后者往往将人体组织学与人体解剖学分开开设;而前者则将二者合二为一,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均不及前者。就该门课程当前教情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学习难度大。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结构细微,内容抽象,且专业名词与记忆内容颇多,学习难度大,极易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②实验资源紧张。相较于医学院校,高等师范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并不具备充足且先进的辅助教学材料,如人体标本等,实验教学所用多是模型类教具,难以达成预期教学效果。此外,在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这使得原本局促的实验资源愈发紧张,进一步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实验教学不足。当前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实验教学多以静态观察为主,设计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缺失,导致学生实验热情低迷。④教学方法落后。截至目前,多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课上坚持以内容灌输为主,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极大地浇灭了学生学习热情。

四 基于OBE 理念的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OBE 理念具备五个实施要点:①确定学习成果;②构建课程体系;③确定教学策略;④自我参照评价;⑤逐级达到顶峰。基于OBE 理念并结合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教学工作现存问题,教师可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一)构建理论课与实验课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传统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教学往往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进行,且中间间隔一定时间。一方面,理论课教师不借助模型讲授人体器官知识,导致学生缺乏立体认识;另一方面,两门课程存在时间间隔,导致学生对已学知识记忆模糊。总之,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成果。OBE 理念主张以学习者学习成果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因此,教师可构建理论课与实验课两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比如,心脏模型便于携带,因此教师可将其带到理论课课堂,用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对心脏的立体认识。再如,在知识内容理解难度较大且辅助教学用模型不便搬动的情况下,教师可在实验室讲授该部分知识内容。此外,鉴于部分学生学有余力,学校应定期开放实验室并安排教师指导,让这部分学生在实验开始前通过查阅文献等方式自行制定实验方案并提交,由指导教师负责审核修改;在实验结束后,自行总结实验结果并提交实验报告。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且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锻炼学生实操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水平。

(二)制定多样化教学策略

1 课程理论知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内容抽象难懂,极易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OBE 理念注重课程与学习者生活需求间关联,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神经系统这一章为例,该章教学难点在于神经系统中躯干四肢深感觉与浅感觉的传导路径,教师可在课堂上提出如下问题:脊髓半边横断后,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然后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或实际案例,结合不同传导路径,区别分析损伤对于人体所产生的种种不良影响。

2 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

OBE 理念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传统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同时该课程学习难度又较大,所以很难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3]。以部分操作难度较低的实验课为例,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前掌握一部分知识内容;并转换师生身份——教师坐在台下听课,安排学生上去讲课。另外,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用实验设备不断优化,数码互动实验室已然取代传统实验室。在数码互动实验室中,学生利用电脑做实验,教师则通过数码互动系统实时监控学生各项实验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此外,学生遇到实验问题也可及时通过数码互动系统询求教师指导与帮助。

3 结合学科发展史开展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发展史极为重要,但由于该门课程教学内容多且教学课时少,教师往往选择忽视存在于绪论中的这部分内容。为充分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贯彻落实OBE 教育理念,教师应当重视这部分内容,通过讲解学科发展史,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其发展历史与趋势,形成探究意识、科学精神,有效提高学生素养。以近代解剖学创始人维萨里及其学生——肺循环发现者塞尔维特为例,其二者所具备的科学探究精神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解剖学发展历程,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精神。

(三)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体系

传统课程考核方式仅限于书面考核,导致学生中间普遍存在“临时抱佛脚”现象,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只要考前突击,就可取得不错的成绩。OBE 理念主张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以此有效改善学习者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必须加大学生平时成绩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结合学生平时在专题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进行打分;另外,还需加大主观题在理论考核中所占比重。以此督促学生端正自身学习态度,关注自身学习进度,改善个人学习成果。

五 结束语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是全国师范院校及普通高等院校面向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课程。目前,该课程教学工作存在多方面问题,如学习难度大、实验资源紧张等。OBE 理念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与高等教育内部结构需求变化相适应,能够有效解决各类原因所引发的教育问题。因此,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师有必要基于OBE 理念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在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成果的同时,也更好地推动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教学工作发展。

猜你喜欢
组织学解剖学成果
验收成果
工大成果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